(二)哈密北出口—伊吾军马场公路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通志 公路交通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0597
颗粒名称: (二)哈密北出口—伊吾军马场公路工程
分类号: F426;F542;TU
页数: 2
页码: 351-352
摘要: 哈密—巴里坤老路建于20世纪40年代,原长132千米。翻越天山路段由南山口经天山庙、口门子至军马场,平纵线形指标很差,最大纵坡达14%,回头弯道最小半径8米,工程简陋,桥涵稀少,均为木结构。1950年后逐年改善。桥涵及防护工程、加铺路面等工程,K0~K42及K72~K132两段戈壁草原路段,路基宽已达10~12米(顺地爬),1974~1980年铺筑6.5米宽的沥青表处路面,除局部路段受洪水及翻浆影响外,一般状况良好。
关键词: 平原区 最大纵坡 交通厅 山岭区 军马场

内容

哈密—巴里坤老路建于20世纪40年代,原长132千米。翻越天山路段由南山口经天山庙、口门子至军马场,平纵线形指标很差,最大纵坡达14%,回头弯道最小半径8米,工程简陋,桥涵稀少,均为木结构。1950年后逐年改善。桥涵及防护工程、加铺路面等工程,K0~K42及K72~K132两段戈壁草原路段,路基宽已达10~12米(顺地爬),1974~1980年铺筑6.5米宽的沥青表处路面,除局部路段受洪水及翻浆影响外,一般状况良好。唯有K42~K72(南山口至军马场)翻越天山路段,因风吹雪危害严重,天山庙前后及整个北坡积雪期每年长达5个月之久,由于水毁和艰巨的石方工程等原因,1986年时仍为等外公路。
  1986年4月,新疆公路设计院按三级公路标准勘察南山口—军马场路段,改建工程线路走向提出两种方案:(1)南山口经天山庙、口门子至军马场段的西线方案。(2)从头道沟经塔水、白石头至军马场的东线方案,设计认定东线走向较为合理,编制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1986年8月,哈密地区计委、交通局编报改建计划任务书,同年9月交通厅审查从地形看,东线无须展线,可沿头道沟自然纵坡布线,平均纵坡3.1%;海拔高度2240米,低于西线500多米,东线积雪比西线轻微,长度也短,仅在天山北麓的开阔地带有积雪,提高路基可以减轻雪害,清除积雪容易。东线铺筑沥青路面施工时需砍伐松林2公顷,改建造价为1071.1万元。同意东线方案。
  1987年4月,公路设计院编制完成南山口—军马场段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技术标准为三级公路,平原区最小半径360米,山岭区最小半径30米,平原区最大纵坡4.2%,山岭区6%。初步设计采用东线方案,前段6千米左右为山区冲积区,路线沿等高线布设。中段25千米进入头道沟内,路线基本是根据两岸地形、地质、水文条件进行布设,尽量避开绝壁山体,冲沟、碎落等工程艰巨地段,同时少占河床,选择适当位置跨河或设计驳岸防护,尽量利用河谷台地,减少工程量。后段约13千米进入平原区,沿林区道路或老路布线。因建设资金筹措原因,改建工程未能实施。
  1992年9月,新疆公路设计院根据交通厅的安排,对哈密至军马场改建路线再次进行了考察,并根据测设和施工的难度将全线划分为A、B、C三段。考察认为中段(即B段)横穿天山山脉,路线为山岭区沿溪线,山高路险,时有洪水发生,布设线较困难,且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决定按两阶段测设,而前后(A、C段)两段方案明确,技术较简单,均按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其中A段为哈密市北出口—头道沟,长约40千米;B段为头道沟—寒气沟,长约22千米;C段为寒气沟—军马场,长约18.80千米。同年10~11月对A、C段进行外业勘测,1993年4月和8月分别编制A段、C段施工图设计。
  A段起点为哈密市北出口与312国道相交的转盘中心,路线沿石城河东岸(红星渠西侧)由南向北布设,局部路线布设在乱河滩上,在K17处路线由石城河口东岸设6~16米梁桥跨越到西岸,再向西北沿山前平原布置,在K27处进入微丘区,直到头道沟的垭口处,全长40千米。A段公路设计技术标准为二级公路,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最小平曲线半径550米,最大纵坡4.9%。大桥上部构造为工型梁矩形板,下部构造为柱式桥墩,U型桥台,明挖基础,为防止路面跳车,大桥及小桥的台背均设置了桥头搭板。
  C段起点位于寒气沟口对岸的岩石山坡上K64处,路线布设在沟东岸沿溪而上,由K69+500处出沟,在K71+500翻过分水岭,路线沿山前平原行进,然后绕过白石头乡西侧,到达军马场附近的终点K82+802处,全长18.806米。C段K64~K70路基宽10米,路面宽9米,土路肩0.5米;K70~K82+802,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土路肩1.5米;山岭区最小平曲线半径60米,平原区最小半径250米,最大纵坡4.8%;由于平原区雪害较为严重,最大积雪厚度在80厘米以上,为了减轻公路雪害,路基高度一般设为2米以上,并将边坡放缓至1∶3。山岭区向平原区过度的路基边坡由1∶1.5过渡到1∶3。山岭区段多为半填半挖,为防止雪害多设为敞开式路基,在挖方路段加大了边沟并浆砌,以利于除雪和排水。C段设小桥11座,涵洞35道。C段编制预算为5018.67万元,平均每千米266.65万元。
  A、C段工程由武警交通第六支队于1993年7月开工。1993年12月,交通厅批复K0~K40、K64~K82.802段(即A、C段)施工图设计。1993~1994年陆续安排资金约6000万元,后因公路建设资金原因,1995年初停工待建。1997年3月恢复施工。
  1997年5月,交通厅批复B段(K40~K62+371)初步设计。B段起点位于头道沟西侧山脊的垭口处,路线盘山而下进入头道沟,后沿溪傍山而行,经塔水村至寒气沟口(K63+156)与C段(K64+680)相接,全长23.197千米。B段位于东天山中部山区,高山与沟谷相间,高差在500~1000米之间,海拔1400~2000米。沿线山高沟窄,局部路段有坡积台地,底层断裂发育,B段靠南部分受荒漠戈壁气候影响,气温偏高,气候干燥,植被稀疏,塔水以北路段受西伯利亚冷湿气流的影响和天山山脉的阻隔,气温偏低,降水量大,气候较湿润,植被茂密。头道沟至寒气沟段,沟中常年有流水,冬季有壅冰,达139厘米。B段路基宽8.5米,路面宽7米,桥涵与路基同宽。最小平曲线半径60米/1个,最大纵坡5.9%/2处。B段所处沟谷狭窄,河道曲折,地势起伏大,山体断裂发育,山坡及沟谷中有大量碎落坡积物,河道常年流水。为避让河道和不良地质地段,保证路基稳定,充分利用河两岸山坡或山前有利地形布线,设桥跨河,减少开挖土石方破坏山体和植被;对4处有条件段落做了改河处理,在K49+180设1~20米石拱桥1座;K60~K62经过塔水村,为尽量少占耕地,路线沿着西岸山脚布设,避开农田、草地。路线线位一般高出河床6米左右,高者达7~8米。开挖路基挖方填缺,避免挖方堵塞河道。对全线的路基、路面设置了较完备的纵横向排水工程。对河道较窄、路基不能全挖的顶冲地段,路基与河道争道地段,均设置了浆砌片石挡土墙;河道宽、非顶冲路段一般设置了浆砌、干砌片石护坡。B段设中桥17座,小桥13座,涵洞43道,防护工程5.38千米。
  2000年12月,全线路基、桥涵和砂砾垫层完工。2001年6月,交通厅质检站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工程质量等级合格。
  哈密至军马场公路A、B、C三段除路面面层、基层外,编制预算为20856.68元,工程决算为19355.89万元。

知识出处

新疆通志 公路交通志(1986~2005)

《新疆通志 公路交通志(1986~2005)》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5

全书以翔实的史料、正确的观点、流畅的文笔全面记述了新疆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变化历程。新疆公路交通20年沧桑巨变,记载着新疆交通人20年的艰辛和开拓,见证了新疆交通行业“发展交通、服务社会、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使命,体现了“大道为公、畅通天下、共享文明”的核心价值,传递着“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险阻、团结奉献”的交通精神。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