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三岔口至苏洪(K1284~K1372)段公路改建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通志 公路交通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0453
颗粒名称: 十三、三岔口至苏洪(K1284~K1372)段公路改建工程
分类号: F426;TU528;U416
页数: 2
页码: 242-243
摘要: 工程位于巴楚县、伽师县和阿图什市境内,路线起点为巴楚县三岔口镇,终点为阿图什市八盘水磨,途经伽师县西克尔库勒镇,大山口跨越通古孜阿格孜河,全长148.114千米,改建80.415千米。其中,西克尔至八盘水磨段(K1323+000~K1372+203)长49.203千米。路线地处天山南坡洪积扇边缘,地势起伏不大,沿线土质为碎(砾)石质粉质低液限黏土,气候为暖温带干旱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地下水位在3米以下,地表径流主要来自北部的柯坪山麓的暴雨。
关键词: 大山口 改建工程 西克尔 三岔口 立方米

内容

工程位于巴楚县、伽师县和阿图什市境内,路线起点为巴楚县三岔口镇,终点为阿图什市八盘水磨,途经伽师县西克尔库勒镇,大山口跨越通古孜阿格孜河,全长148.114千米,改建80.415千米。其中,西克尔至八盘水磨段(K1323+000~K1372+203)长49.203千米。路线地处天山南坡洪积扇边缘,地势起伏不大,沿线土质为碎(砾)石质粉质低液限黏土,气候为暖温带干旱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地下水位在3米以下,地表径流主要来自北部的柯坪山麓的暴雨。
  公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原为便道,经过养护部门历年整修、逐步改建,路基达到宽12米,路面宽7米,20世纪80年代铺筑了沥青表处路面,桥涵设计车辆荷载为汽车—13级、拖车—60。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正常营运。
  改建技术标准为二级公路,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西克尔镇路基宽18米,路面宽11.5米,检查站路面宽15米)。路面为沥青上拌下贯式(49.20千米)和沥青表处(10千米),桥涵设计车辆荷载为汽车—20级、挂车—100。
  1989年7月,公路设计院第二测量队进行外业勘测;同年9月,编制完成西克尔至八盘水磨段施工图设计文件。1991年11月,交通厅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报送改建工程计划任务书。1993年5月,交通厅批复西克尔—大山口段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1994年4~6月,新疆公路设计院第三测设队对三岔口至西克尔段(99.02千米)进行外业勘测,同年9月编制完成施工图设计。
  设计采取提高路基、增设桥涵,并配合在桥涵上游设置“人”字形截水坝自成排水体系等措施,综合治理水毁。K1328+185~940路线左侧为西克尔水库,原建有755米混凝土驳岸以防止水库冬季淤冰,影响公路交通,改建工程将驳岸工程延长80米。大山口至八盘水磨段老路平面线形差,进行裁弯取直。填土高度大于40厘米的路基均设护坡道,护坡道宽1米。全线盐渍土路段共35.82千米,均采用清除地表红柳沙土包、填前预压、远运砾石土填筑路基,或针对不同情况设置高压聚乙烯18丝防渗膜隔断层进行处治。三岔口至西克尔段路面面层采用2.5厘米厚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4厘米厚热拌沥青碎石,西克尔至八盘水磨段面层为5厘米厚沥青上拌下贯式。小桥为钢筋混凝土板桥,涵洞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明涵、暗涵,中桥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大山口处路线跨越通古孜阿格孜河,原为一过水路面,设计修建桥梁跨河。大桥设为10~16米钢筋混凝土“工”字梁微弯板组合梁桥,下部构造为混凝土挑臂式桥墩,U型桥台,天然地基扩大基础,桥面连续,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设计流量为399立方米/秒,桥面宽为净9+2×0.25米安全带,桥梁设计车辆荷载为汽车—20级、挂车—100,桥梁全长174.60米,两岸设367米封闭式浆砌卵石导流坝。
  1996年8月,交通厅批复三岔口至西克尔段施工图设计,决定实施K1284~K1315段路基、桥涵和防护工程和10千米路面工程,其中路面结构由原来的2.5厘米沥青混凝土混合料+4厘米热拌沥青碎石面层,15厘米4%水泥稳定砂砾基层,8厘米天然级配砾石底基层改为3厘米沥青表处面层,15厘米4%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和11.5厘米天然砂砾垫层,核定预算金额4438.88万元。
  1991年4月工程开工,1996年10月完工。
  工程由新疆路桥总公司第一工程处施工,喀什公路总段工程监理组进行工程质量监理。三岔口至八盘水磨(苏洪)改建工程分为两期施工。第一期西克尔至八盘水磨(K1315~K1364+103)段,全长49.20千米,1991年4月开工,1995年11月完工。第二期三岔口至西克尔(K1284~K1315+210)段,全长31千米,1994年9月开工,1996年10月完工。通过检查1032个分项工程和16个工程,合格率均为100%,优良品率分别为92.83%和100%。
  1996年11月2日,通过竣工验收。检查验收三岔口至西克尔段工程质量为88.37分,优良率100%,质量等级为优良;西克尔至八盘水磨段工程质量综合评分86.06分,优良率87.5%。全线除路线为合格外,其余路基、路面、桥梁等共13个单位工程,优良12个,合格1个,优良率92.3%,工程质量86.6分,全线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改建工程主要完成路基土方2520251立方米,路基石方7152立方米,浆砌防护工程6776立方米/30533米,沥青路面536285平方米(其中西克尔—八盘水磨段沥青上拌下贯式路面49.20千米;三岔口—西克尔段沥青表处路面10千米),涵洞192道2371米,小桥12座153延米,大桥1座174延米。管养房屋2925平方米。消耗水泥17787吨,沥青4984吨,钢材438吨,木材201立方米。批准概算为13801.76万元,工程决算为13819.27万元。
  1996年11月3日起,三岔口—苏洪段交阿图什公路总段正式接养。

知识出处

新疆通志 公路交通志(1986~2005)

《新疆通志 公路交通志(1986~2005)》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5

全书以翔实的史料、正确的观点、流畅的文笔全面记述了新疆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变化历程。新疆公路交通20年沧桑巨变,记载着新疆交通人20年的艰辛和开拓,见证了新疆交通行业“发展交通、服务社会、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使命,体现了“大道为公、畅通天下、共享文明”的核心价值,传递着“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险阻、团结奉献”的交通精神。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