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白碱滩—克拉玛依段改建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通志 公路交通志(1986~2005)》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0392
颗粒名称: 五、白碱滩—克拉玛依段改建工程
分类号: F426;U416;U415
页数: 2
页码: 185-186
摘要: 工程位于克拉玛依市境内,起点为K382+000处钻井公司北侧,途经白碱滩、采油二厂、采油三厂、金龙镇,终点K403+960,为201省道岔口处,全长21.96千米。其中严重段落有3处,8.95千米。其地表水较少较小,工业废水造成部分洼地严重积水,侵蚀公路路基。
关键词: 改建工程 克拉玛依 合同段 交通厅 自治区

内容

工程位于克拉玛依市境内,起点为K382+000处钻井公司北侧,途经白碱滩、采油二厂、采油三厂、金龙镇,终点K403+960,为201省道岔口处,全长21.96千米。其中严重段落有3处,8.95千米。其地表水较少较小,工业废水造成部分洼地严重积水,侵蚀公路路基。
  白碱滩至克拉玛依段是克拉玛依通向白碱滩区、采油二厂、三厂等油田生产加工厂区的必经之路。路段系1950年新疆最早修建的三级公路沥青渣油路面,随着石油开采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交通量日益增加,1996年交通量达4829~6168辆/日。公路两侧油田各类生产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密布,人口众多,公路街道化,混合交通严重。
  改建工程技术标准为一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100千米/小时;K382+500~K387+600段为六车道,路基宽35米,路面宽30.5米;K387+600~K388+300段,路基宽35米,路面宽29.5米,中央分隔带2.0米;K388+300~K394+191和K396+598~K403+960为四车道,路基宽25.5米,路面宽22米。K394+191~K396+598段为老路利用,在原路上做罩面处理。路基宽33米,路面宽22米。桥涵设计车辆荷载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桥涵与路基同宽。
  改建工程划分为两个合同段,第一合同段为K382+200~K392,长9.8千米。第二合同段为K392~K403+960,路线基本沿老路布设,长11.96千米。K393+680~K397+700段和K400+280~K403+960段,路线左侧设辅道,辅道宽8.5米,辅道由当地政府修建。
  路线设计最大纵坡4%,平曲线最小半径400米。设计中对洼地积水采用设置桥涵引导水流排出路基,对中、强盐渍土地段采用高压聚乙烯18丝防渗膜做隔断处理以防盐分上升。路面设计为3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厘米粗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20厘米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和49厘米天然级配砾石垫层。
  1998年8月,自治区副主席吾甫尔·阿不都拉与自治区交通厅领导到改建工程现场办公,与克拉玛依市、石油管理局形成了《关于国道217线克拉玛依过境公路改建工程方案评审的会议纪要》。工程由交通厅公路管理局组织实施,新疆石油管理局参与工程建设,投资4500万元。
  项目由新疆路桥总公司、新疆石油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施工,新疆公路工程监理中心进行监理。
  改建工程于1998年11月开工,2000年10月完工。
  2000年10月,交通厅公路工程质监站组织对项目工程质量进行检验评定。第一合同段评为88.71分,第二合同段评为88.21分,项目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
  2002年8月至2003年4月,自治区公路局分别组织进行交竣工验收。验收评价认为全线公路路线布设合理,线形顺适,各项技术指标较高,路基稳定,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密实,桥涵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施工工艺符合规范。改建工程经通车试运营,路基稳定,路面较平整,边坡及沿线防护工程稳固,结构物强度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总评为88.59分,评定白碱滩至克拉玛依段改建工程质量为优良。
  改建工程主要完成路基土方329768立方米,特殊路基处理18.75千米,8厘米厚沥青混凝土路面528894平方米,涵洞529米/15道,互通式立体交叉70.5米/1座。
  2001年5月交通厅批准预算为12195.03万元,工程决算为11251.85万元。

知识出处

新疆通志 公路交通志(1986~2005)

《新疆通志 公路交通志(1986~2005)》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5

全书以翔实的史料、正确的观点、流畅的文笔全面记述了新疆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变化历程。新疆公路交通20年沧桑巨变,记载着新疆交通人20年的艰辛和开拓,见证了新疆交通行业“发展交通、服务社会、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使命,体现了“大道为公、畅通天下、共享文明”的核心价值,传递着“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险阻、团结奉献”的交通精神。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