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兴修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0233
颗粒名称: (三)兴修水利
页数: 5
页码: 582-586

内容

如前所述,在新疆的各种自然灾害中,水、旱灾害最多、最频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最大。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对这两种自然灾害是可以进行提前防治的,这就是兴修水利。对此,清代的一些文献资料有比较多的记载。此处仅举几例:
  乾隆三十二年(1767),为了开垦伊犁河北岸的大片荒地和解决新垦土地的灌溉问题,伊犁将军阿桂、伊勒图等人督率当地军民经数年努力,开渠引水,把伊犁惠远城之北的塔尔奇沟与乌哈尔里克沟的河水引入新垦土地,使数万亩土地免遭干旱之苦。《伊江汇览》一书对此记载说:新开挖的渠道“堤工高厚,渠水湍流,余波绕城,兼资汲水焉”;新开发的土地,“阡陌黄云,塍浍碧水,春歌牧唱,直达城里,曩之谓石田者,今皆各乐土焉”。①这项水利工程,不仅保证了数万亩土地免遭旱灾的困扰,而且还解决了当时惠远城内数万军民的饮水问题。
  至于在嘉庆、道光年间为保证阿齐乌苏地区耕地的灌溉问题而修建的阿齐乌苏大渠,更是伊犁地区名留青史的重要水利工程。这项水利工程不仅使当时阿齐乌苏地区的十余万亩土地免遭干旱之苦,而且灌溉面积不断扩大,一直惠及后人。一直到光绪十二年(1886)署伊犁将军锡纶在奏折中还说:“查伊犁河北,渠道纵横,全资阿齐乌苏大渠之水灌输。大渠绵亘三百余里。前大学士松筠等创修此渠,屡兴屡辍,阅七年之久而后成。”②由此可见此项水利工程的完成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伊犁地区,除了防治旱灾外,防治洪水灾害也是一项重要工作。伊犁地区的惠远城,不仅是伊犁地区的军政中心,也是当时新疆的军政中心。但是,当时的惠远城修建在伊犁河的北岸,原离河岸有近两公里,由于常年河水冲刷,河岸不断崩塌,到嘉庆年间,一到夏季洪水来临,就严重地威胁到惠远城的安全。为此,官府每年都要组织动员众多军民筑坝修堤。对此,《伊江集载》一书记载说:“伊犁惠远城在大河北岸,当年城至河岸相距二、三里,历年河水冲刷,其堤岸率以柳囤络石,水长则坏,今河距城仅半里许。现筑挑水土坝长六十余丈,底宽七丈,顶宽四丈。每年领岁修银二千两。”③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其他清代文献资料中也有。嘉庆二十五年(1820),伊犁将军庆祥奏称:“伊犁河本距惠远城南数里之遥,因北岸土性沙松,近年河流北徙,逼近城垣,自应及时修筑以资捍卫。”为此,筹集经费银一万三四千两,派熟悉水利工程事务的温承惠负责施工,“将已淤之察哈尔两道,展宽挑深,并将南北坐湾之处,多挑引河,建筑各坝,逼溜南趋。复于城西南角顺筑长堤,以卫城垣”。①
  乌鲁木齐地区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也一直把水利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后,大力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对各地的水利设施也进行大规模整修。据《新疆图志》“沟渠”中的记载,仅乌鲁木齐地区在这一时期被整修的大小渠道就多达近百条。例如,书中关于迪化县(今乌鲁木齐县)太平渠的记载:“太平渠与公胜、永丰同源。光绪十二年,署知县李庆棠创修。坝口五十丈,宽五尺,高丈许。又筑斜坝四道,长三十八丈,以卫堤身。……自兵燹后,流亡安集,全持三渠溉田。”②又例如,此书关于迪化县(今乌鲁木齐县)安宁渠的记载:“安宁渠,头屯河头道渠也。坝口名登龙口,在河畔岩腰之间,为安宁、三十户各渠源总汇之处。承平时溉田一百六十余户。兵燹后渠道就湮。光绪十一年,署知州潘效苏以安宁渠口石岩壁立,就山腰开凿十余丈,引水入渠。……十四年署知县陈希洛复议兴修。……于是,旧日污莱,顿成腴壤矣。”③
  在降水量大大少于天山北部地区的天山南部地区,兴修水利对于防止旱灾的发生显得更为重要。对此,到过这里的清朝官员一再说:“回人地亩,俱藉山水灌溉”;④“叶尔羌形势,毗连戈壁,雨水亦少,全赖引水溉田”。⑤为了保证农田的灌溉和防治旱灾,清朝政府及新疆的各级官府都很重视这一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
  乾隆二十七年(1762),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永贵奏称:在南疆的喀什噶尔地区,“凡沟渠深浅,圩堤厚薄,俱须相地势之高下,测水流之缓急,旧时俱有定式。因伊等不知守护修葺,以致淤阻塌陷。夏泞冬冰,行旅亦滞。臣等派喀什噶尔伯克,率所属密喇卜伯克等,遍历村庄,详加察勘,或应浚渠以通其源,或应筑堤以蓄其势。至若开通路径,架叠桥梁,务期坚固,以利行人”。⑥关于这次对喀什噶尔地区水利灌溉系统进行治理的具体情况,虽然限于资料的缺乏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从这条资料中可以看出,清朝政府及当地官员对这一地区水利工程建设还是比较重视的,通过这次治理,当地的水利灌溉条件和抗旱抗灾能力都有了进一步提高,是没有疑问的。①
  乾隆二十六年(1761),叶尔羌办事大臣新柱在谈到当地的水利灌溉情况时也说:叶尔羌地区“设有密喇布伯克,专司其事。查回部旧例,凡怠于灌溉,及紊乱成规者,俱有罚项,以充公费,无庸另给。惟引水时,需派拨丁役,从叶尔羌河源,逐次查勘”。②这条资料告诉我们,叶尔羌地区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同样是比较重视的。
  在喀喇沙尔(今焉耆回族自治县),为了保证当地灌溉系统能正常运转和发挥效益,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官府还专门制订了有关章程(又称为《喀喇沙尔渠道坝堤维护章程》)。此“章程”共有四条,主要内容如下:“一、每年农隙,责令农官里长,率民挑挖渠道,补修坝堤;一、北大渠龙口,责令民夫防守,如有漫水刷堤,随时抢护;一、垦地十万亩之多,上、下游多争水利,每渠各设渠长一名,经理水利,以种田之多寡,为用水之等差;一、每年修防各事,徒委农官里长,难保无弊,应有该处办事大臣派员稽查,仍随时亲往查察,庶可历久无弊。”③
  至于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用水和抵御严酷的风沙干旱的侵害,吐鲁番等地农民群众修建的举世闻名的坎儿井,更是为了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而创造的重要水利工程,在促进当地的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道光二十五年(1845),林则徐奉命到南疆勘田,在路过吐鲁番时的日记中写道:“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此处田土膏腴,岁产木棉无算,皆‘卡井’水利为之也。”④这里的‘卡井’,即坎儿井。
  在干旱少雨的南疆地区,保证农田的灌溉和防治旱灾固然是这一地区的重要工作,但是在某些地方,同样也有防洪的任务。南疆的河流,季节性的河流占大多数,包括一些比较大的河流,一般是冬、春季节流水量比较小,夏、秋季节流水量比较大。特别是在每年的盛夏季节,由于高山积雪的迅速融化,往往形成比较大的洪水,对沿河两岸与河流下游的农田房屋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例如,地处叶尔羌河(时称“玉河”)下游的巴楚州(今巴楚县等地),“其地当玉河下游,地形低洼。其上游莎车各庄,沟渎纷错。每年夏季,田水汇入,玉河怒涛奔注,恒患水溢”,河道连年被冲垮,河水四处漫流,大片农田房屋被淹。为此,当地官府一再组织人员进行治理。光绪十三年(1887),“署通判夏毓衡念连年河决,民不堪命,乃更定均役法,每岁孟春,各庄乡约等按户派丁,同集工次,巡视各堤,逐段修补,量工程之巨细,定期役之长短。然险工叠出,水患至今未已也”。①由此可见,在天山南部的一些地方,防治水患同样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工作。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后经济的恢复情况、清朝政府治理新疆政策的调整与新疆经济的发展、新疆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清代新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清代新疆“荒政”等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