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0211
颗粒名称:
页数: 6
页码: 549-554

内容

在衡量一个地区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的时候,还应该考察这一地区当时进行生产的工具和技术。
  清代新疆的农业生产,从整体上说,与我国几千年的传统农业生产一样,乃是人力与畜力的结合。
  北疆各地的兵屯,一般“按三名合给农具一全副,每百名合给马牛八十匹只”。农具一全副包括:犁铧一张,铁锨二把,斧头一把,头一把,镰刀二把,锄头一把及其他绳子、铲子等。①北疆其他兵屯、民屯等种地所使用的工具,基本也是如此。南疆维吾尔族农民使用的生产工具,据《西域图志》卷四十二载,主要有布古尔斯(犁)、库尔扎克(耙)、恰特满(今称坎土曼,挖土的一种工具)、鄂尔噶克(镰)等。耕畜有牛、马、驴等。以上这些工具,与同期内地各省区没有大的差别。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土地条件,清代新疆农业生产也有不同于内地许多省区的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典型的灌溉农业生产。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部,气候干燥,降水较少。据现有资料统计,北疆准噶尔盆地年降水平均在150毫米左右,南疆塔里木盆地大部分地区年降水在50毫米以下,吐鲁番、若羌等地年降水甚至不足20毫米。但是,在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山、天山等山区,由于高山拦截了西风气流带来的雨水,年降水量却可达600毫米左右,在降水最多的伊犁某些山区,年降水甚至多达1000毫米以上。高山降水冬天变成冰雪储藏起来,夏季则融化后汇成条条河流,灌溉山前冲积平原上的大小绿洲。新疆的这一地理气候环境,至少从汉代以来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清代当然也不例外。②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初期,新疆官员在奏报中就曾多次说:“回人地亩,俱借山水灌溉,凡沟渠深浅,圩堤厚薄,旧有定式”,③已经认识到水利灌溉在新疆农业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看到了新疆水利灌溉系统的发达。后来内地到新疆任职办事的官吏文人,都注意到了新疆农业生产的这一特点,一再说新疆“天少雨,岁不过微雨一二次,或竟终岁不雨。耕种皆资灌溉,无井泉。……回人亦熟于开渠引水之法,故种植多获”。④“岁或不降雨,降雨也仅一二回,惟(山)水灌溉田亩,故不患无田,而患无水。”①有水就有地,有水就有粮,因此新疆农业生产很少有大面积的旱涝之灾,收成较有保证。这既是新疆农业生产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优点。
  第二个特点:比较粗放的农业生产。前面提到,内地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由清初的6亩,下降到清朝中期的2.5亩左右,农民为了生产更多的粮食,不得不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精耕细作,投入更多的劳动,例如深耕、复种、合理密植、施肥、中耕等。新疆则不同,清代人少地多的格局长期存在,使屯田种地的军民有条件采取粗放的耕作方式进行生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轮耕制(亦叫“休耕制”或“歇耕制”)的普遍推行。清朝在新疆推行兵屯之初的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长在奏折中称:“除乌鲁木齐外,其他地亩,较之初种时,渐觉歉薄等语。此等田亩,虽不能如内地人工粪治,可以常年耕种,但地颇宽敞,彼此递年互调耕种,自有余力。”②轮耕制成为新疆军民种地时代替施肥、培养地力、增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普遍采用的耕作方法。不过这种方法在各地运用时不完全相同。据纪昀在《乌鲁木齐杂诗》“民俗”中说:乌鲁木齐地区“界画棋枰绿几层,一年一度换新塍,风流都似林和靖,担粪从来谢不能”,大概以每年种一歇一较为普遍。伊犁地区屯田,据嘉庆九年(1804)将军松筠说:“查此处地亩,不似内地用粪,各屯地亩俱系耕种一年,停歇二三年,耕种始得肥沃丰收。”③大约以每年种一歇二为多。南疆维吾尔族地区,据道光八年(1828)那彦成在奏折中说:“回疆地亩宽阔,如百亩分三年种艺,所谓歇二种一。”④道光二十五年(1845)林则徐南疆勘田时,看到维吾尔族农民种地时仍是“幸多旷土凭人择,歇两年来种一年”,⑤普遍实行的也是种一歇二的耕作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轮耕制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在北疆地区还普遍存在着。如绥来县(今玛纳斯县)长胜乡,“截至目前(1950年),每年耕地约占百分之六十到六十五,荒地约占百分之三十五到四十”,大致实行种一歇一的耕作办法。农民在谈到这种轮耕制时说:“平常年,十年荒地下稻,种一石收四十石上下,五年荒地收三十石上下,种茬子地(连续种)则顶多收十五石,可是在土地上的投资却是差不多。所以种荒地合算,而且荒地越久越好。”①
  其次是采用撒种办法进行播种。用耧播种的生产技术,在我国内地至少已实行了1000余年,但在新疆,一直到清朝仍极少运用。纪昀在《乌鲁木齐杂诗》“风俗”中描述北疆农民播种时说:“十里春畴雪作泥,不须分陇不须畦;珠玑信乎纷纷落,一样新秧出水齐。”他对此诗注释说:“布种时以手洒之,疏密了无定则,南插北耩,皆所不知也。”南疆维吾尔族农民播种办法,据《新疆回部志》卷三载:“回人稼穑……播种时无耩无耧,惟凭手撒。”道光二十五年(1845)林则徐在南疆看到农民播种仍是“一经撒种便由天”的办法。②这种播种办法随意性很大,种子分布不均匀,疏密间距很难确定,不但浪费种子,而且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
  再次是不进行中耕锄草等必要的田间管理。《新疆回部志》卷三在记述南疆维吾尔族地区农业生产时说:当地“无锄,不知芟芸”。椿园在《西域闻见录》卷七中也说,南疆各地“嘉禾与恶草同生,不加芸锄,且云草生茂盛,禾苗得以乘凉”,都说当地在农业生产中不进行锄草等必要的田间管理。北疆有些地区“田惟拔草,不知锄治”,③情况稍好一些,但也没获得广泛推广。一直到清朝末年,新疆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还是“旱田一犁下种之后,任自生长;水田犁耙一次撒籽与泥,不另分秧栽插……皆疏于去草,坐以待获而已”。④
  另外,在收获等粮食生产过程中方法也比较落后。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初期,南疆维吾尔地区农民收获打粮时,“登场时堆于平均,用马牛驴数十践踏而已,收藏则皆埋于地窖,随时舂磨”。⑤这种用牲畜“践踏”的打粮方法,《西域图志》卷四十二中也有记载,其办法是场上立一木桩,“系牲于木,用踹谷麦,以代碌碡”。清朝末年,南疆农民打粮仍是把收割的庄稼“铺积与场,令牛马践踏,以收其籽”。⑥这种打粮办法,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在南疆各地仍然普遍存在。“场中央立一木杆,将五六条至十来条牛、驴横排成行,一头系在木杆上,下面铺上要打的庄稼,由一人赶着牛、驴打转”,⑦与200年前的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初期完全一样。用这种方法打粮,不但浪费大量人力畜力,更重要的是许多粮食脱不下粒来,与踏烂的草、秆混在一起,如果场地松软,还有不少粮食被牲口踏入土中,无法收集,其粮食浪费非常惊人。
  清代新疆农业生产中的以上两个特点,是与内地一些省区比较而言,但就本身来说,在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方面也有某些改进和进步,具体表现有:
  水利灌溉。内地军民在新疆屯田过程中,把内地较为先进的治水经验也带入新疆,与新疆各地治水灌溉经验结合起来,促进了新疆水利灌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清朝统治者鉴于水利灌溉在新疆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对各地的水利建设也一直比较重视。例如乾隆二十七年(1762)喀喇沙尔地区在治水中,于“阴溜之处,亦照内地河工下埽”,在水闸处,“亦照内地式,设木板以便启用”。①又例如道光二十四年(1844)由林则徐等人捐办扩建的伊犁阿齐乌苏大渠,在兴工过程中也采取了内地一些治水的先进经验。
  生产工具。清朝在北疆屯田使用的工具,初期主要从内地运送。但这样费工费钱,而且还往往供不应求。清政府决定在新疆炼铁制造,特从内地“调取匠役数名,前来制造,俟屯田兵丁等熟习后,即行发回”。②后来还从内地调取其他方面的工匠技术人员,到新疆传授制造生产工具的先进经验,这些对新疆生产工具的改进都起了一定作用。
  良种选择。农业生产中粮食产量的高低,种子的优劣起很大作用,新疆某些地区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例如乾隆三十年(1765)伊犁将军明瑞在奏报中说:当地屯田之初,所种谷子穗小米瘪,脱粒碾磨都比较困难,他从辟展(今鄯善)调解优良谷种二石进行试种。把二石谷种分成二份,一份按过去的方法,亩下种二升五合,另一份按新方法下种,亩减少下种量。结果是“下种一升五合之六十六亩地,收获一百零一石谷;下种二升五合之四十三亩地,收获五十五石”,而且谷子“米粒圆大”。实践证明这种谷子不但品质好,而且节省种子、产量高。③另外,一些农作物品种在生产的发展中也获得进一步推广。乌鲁木齐原来很少种植胡麻,屯田军民在这里试种后收成不错,很快成为当地重要油料作物之一。豌豆是马匹等牲畜很好的饲料,巴里坤、乌鲁木齐、伊犁等地都试种成功,成为各地粮食作物之一。芝麻、菜籽在南疆也经试种后获得推广。特别是玉米经内地屯田军民引种新疆后,于清朝后期在南疆获得大面积推广,对新疆整个粮食生产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①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后经济的恢复情况、清朝政府治理新疆政策的调整与新疆经济的发展、新疆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清代新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清代新疆“荒政”等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