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与祖国内地文化交流频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0206
颗粒名称: (二)与祖国内地文化交流频繁
页数: 3
页码: 530-532

内容

今天考古发现的大量文物证明,早在人类的远古时期,新疆居民与内地居民在石器打制、陶器制作以及人体的装饰等方面就有许多一致或相似的地方,说明那时新疆与内地就有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关于中华民族的先祖之一黄帝“西济积石,涉流沙,登于昆仑”,到达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内容。传说五帝之一的尧也“身涉流沙”,到过新疆,禹还向从新疆到内地活动的人学习过。至于前面提到的周穆王驾车西巡,到新疆与西王母相会的传说更是千古美谈。这些神话传说未必都真有其事,但反映的新疆与内地源远流长的文化往来则是无可置疑的。
  公元前1世纪张骞通西域及汉朝政府治理新疆后,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更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新疆使者、商人在进行大规模物质交换的同时,也进行着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据史料记载,两汉时期,新疆各地民族上层贵族子弟中,许多人长驻长安、洛阳等地,学习汉语、汉文及内地的各种典章制度。为此,汉朝政府还在长安、洛阳设有专门接待新疆各地学习人员的驿馆。这些人学业完成返回新疆后,成了传播内地文化的积极带头人。龟兹王绛宾在内地学习完返回本地后,盖汉式宫殿,模仿汉朝制度、礼仪、服式,教龟兹人演奏内地的音乐,跳内地的舞蹈。莎车王延久居长安,对中原文化非常熟悉,返回莎车后仿照内地汉朝的典章制度治理地方,政绩斐然。同时,新疆独具风格的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也大量传入内地。新疆各民族演奏的胡琴、琵琶、笛、腰鼓等都是这时传入内地的。西汉著名音乐师李延年根据张骞从西域带回的套曲“摩诃兜勒”,创作了新的具有西域风格的28首套曲音乐,轰动了当时的中原地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唐宋元时期,随着历史的前进、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上中外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更为频繁。
  受内地文化的影响,新疆许多地区长期流行汉语、汉文,许多人都能用汉语交谈,上层人士中不少人还精通汉文。《北史西域传》说,高昌“有《诗》《论语》《孝经》,置官弟子,以相传授,虽习读之,而皆为胡语”。《诗经》、《论语》、《孝经》等都是内地儒家文化的经典,在这里成为民族子弟学习的课本。在和田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不少这一时期汉文的官方文书、过所(通行证)和登录簿。在出土的木简中,还有当地民族用汉文书写的书信。可见内地的汉文化已经深入到新疆许多民族的日常文化活动之中。由于内地军民多次在天山南北屯田生产,中国内地较为先进的冶铁技术、水利灌溉技术、造纸技术、蚕丝技术、印刷技术等都先后传入新疆。在新疆广为流传的关于中原公主远嫁和田王时,秘密地把蚕桑种子带到和田,教当地群众种桑养蚕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内地生产技术传入新疆的事实。今天新疆石窟、墓穴中发现的大量唐代壁画、版画,人物体态丰满,衣着华丽,显然是吸收了同期内地绘画的创作经验和技巧。
  同样,这一时期新疆文化对内地文化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新疆传统的音乐、舞蹈、杂技等文化艺术以新的形式大量传入内地。据记载,在唐朝的著名10部乐中,就有新疆的“疏勒乐”、“龟兹乐”、“高昌乐”3部,其中龟兹乐“管弦伎乐,特善诸国”,最受内地群众欢迎。唐朝诗人王建在诗中形容中原洛阳群众学习新疆音乐情景时写道:“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可见新疆音乐对内地音乐发展影响之大。由新疆传入内地的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令内地人耳目一新,风靡一时,成为唐代诗人笔下描绘的话题。大诗人白居易在《胡旋女》诗中对“胡旋舞”描绘道:“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舞,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于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不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新疆姑娘跳舞时左右旋转的速度连旋风也自叹不如。唐代另一著名诗人刘禹锡在描述《柘枝舞》时写道:“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舞姿是多么优美动人。至于诗人李瑞对“胡腾舞”的描绘更具体生动:“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丝嗣忽奏一曲终,鸣鸣画角城头发。”除此之外,内地群众对新疆传入的服饰、绘画、雕刻等文化艺术也十分喜爱。汉族中男人“着胡帽胡服”成为一种时髦,连上层社会中的妇女也有“着胡衣胡帽者”。为此,唐代有“明朝腊日官家出,随驾先须点内人;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的诗句。唐朝以前,中原绘画多以线条为主。自从新疆尉迟乙僧凹凸画派技巧传入中原地区后,对内地画坛人物画影响很大,大大提高了内地的绘画技巧,丰富了绘画内容。新疆的宗教文化对内地宗教文化影响更大,至今保存比较完整、最能体现佛教文化的内地石窟艺术,与新疆的石窟艺术有明显的承袭关系。对此,我国著名史学家向达先生说:“内地现存的诸石窟艺术,如敦煌千佛洞,安西万佛峡,临夏炳灵寺,天水麦积山,以及云冈、龙门诸地,在壁画、雕塑、石窟寺结构诸方面,处处与新疆拜城、库车、焉耆、吐鲁番诸地的石窟艺术,有先后承袭关系。”这一时期内地的长安、洛阳等中心城市,由于新疆商人群众人数众多,竟造成这些地方出现“胡音胡骑与胡状,五十年来竞纷泊”的现象,可见新疆文化在内地影响之大。
  清朝时期,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治理进一步加强,内地汉、回、满、锡伯、索伦等族军民大批移居新疆驻防屯田。同时,新疆一些民族上层王公和办事人员也常住内地(主要集中在北京),新疆维吾尔、蒙古等族的王公伯克也定期到北京朝觐,每年还有更多的各族商人到内地经商,再加上交通、通信等各种设施的逐步改善,新疆与祖国内地的文化交往已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期。即使在新疆本地区,由于各族群众长期友好相处,互相学习影响,因而在语言、文字、饮食、服饰、音乐、舞蹈等各个方面,往往已很难分出彼此。汉语、汉文不但是回、锡伯、满等族军民常用的语言文字,而且在维吾尔、蒙古等族中也有许多人运用自如。哈密等地的维吾尔上层人士中,“能识汉文并中国算法”,汉语文水平已相当高。同样,在新疆生活的许多汉族人也能通晓维吾尔语言文字。到新疆仅数年的林则徐就能熟练地使用维吾尔语中的一些词汇写诗。在清朝政府组织大批人力编纂的大型语言辞书《五体清文鉴》和《西域同文志》两书中,就包含了许多精通维吾尔、汉、满、蒙古语言文字的新疆学者的辛勤劳动。在新疆,经常可以看到各族群众共同高唱、起舞的热烈场面,反映了新疆地区文化已是新疆各民族共同的文化。
  总之,新疆与祖国内地的文化交流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交流的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丰富,从而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共同发展,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主要参考资料:
  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新疆简史》(第一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
  新疆教委新疆历史教材编写组编:《新疆地方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92年。
  刘志霄著:《维吾尔族历史》(上册),民族出版社,1985年。
  殷晴主编:《新疆经济开发史研究》(上、下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1995年。
  杨建新著:《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吴蔼宸选辑:《历代西域诗钞》,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
  陈良著:《丝路史话》,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
  杨建新等著:《丝绸之路》,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
  向达著:《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原文载《新疆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后经济的恢复情况、清朝政府治理新疆政策的调整与新疆经济的发展、新疆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清代新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清代新疆“荒政”等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