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种文化长期并存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0205
颗粒名称: (一)多种文化长期并存发展
页数: 3
页码: 527-529

内容

如前所述,新疆历史上长期是一个农牧经济并存发展的地区,因此,从文化的广义上来说(包括生产、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艺术等活动),新疆首先是一个农区文化和牧区文化长期并存发展的地区。
  新疆各地,特别是天山以南地区,长期在这里生活的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和居民,他们在历史上与世界及中国内地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和居民一样,日常活动,包括各类文化活动多与农业生产有关。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在土地上种植“五谷桑麻”。一家之中,男耕女织,大部分产品供自己消费,自给自足,以求温饱。不过,由于新疆特别是天山以南地区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是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受自然条件更为严格的制约,因此这些地区的农业文化更具有鲜明的分散性、封闭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天山以南地区,历史上很少形成过统一强大的地方政权,西汉时期的“三十六国”,东汉时期的“五十余国”,其实就是以各个较大绿洲为中心的分散的各个地方政权。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天山以南地区也大都是多个政权长期并存发展的局面。同时,长期的分散的小农生产也使这一地区的居民很少作大规模的集体迁徙或流动,因此历史上这一地区的民族很少有对外扩张征服的历史。相反,则是不断地遭到外部,特别是天山以北各游牧民族的侵扰和征服。另外,也正是这种分散、保守的农业文化,使他们能够牢固地保存着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使进入这一地区的外来文化无不打上本地区文化的烙印,使进入这一地区的外来民族(包括征服者)最终融合到这一地区的民族之中。
  与天山以南地区相反,天山以北地区则长期是游牧民族活动的地区,这里的文化具有典型的牧区文化特征。《汉书·西域传》把天山以北各游牧政权和民族称为“行国”(今俗称“马背上的民族”),说他们“随畜逐水草往来”,非常形象确切。这些游牧民族在描述自己的生产、生活及文化活动时说:“我们是草原的居民,我们既没有珍贵的东西,也没有贵重的物品;我们主要的财富是马匹,它的肉和皮可供我们做美好的食物和衣服,而对我们最可口的饮料则是它的乳和马乳做成的马奶酒;在我们的土地上,既没有花园,也没有建筑物;观赏草原上放牧的牲畜——这便是我们游玩的目的。”(《拉施特史》)长期艰苦流动的草原生活,造就了游牧民族勇武强悍、流动善战的特点。在新疆历史上,天山以北地区的民族迁徙活动特别频繁,我国北方各主要游牧民族几乎都在这一地区活动过,或通过这一地区迁徙到更远的地方。同时,还有不少游牧民族,例如乌孙、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还在这里建立过地域辽阔、势力强盛的政权,并以此为基地,向天山以南地区进行过多次侵扰和征服。
  在新疆历史的发展中,上述不同的农区文化和牧区文化不但长期并存(至清朝才略有改变),而且还互相影响,共同发展。他们各自都需要对方生产的产品。历史上,天山南北各地区民族之间的物质交换一直不断。天山以北游牧民族对天山以南农区进行的侵扰或征服,其目的也主要是夺取当地的粮食、金钱等财物,或者把掠夺来的人口变为奴隶为他们种地生产。在这同时,进入农区的一些游牧民族又逐渐被当地文化所同化和融合。历史上众多的塞、突厥、回鹘、契丹、蒙古等原在天山以北地区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在进入天山以南农区后,都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总之,新疆天山南北农区文化和牧区文化在长期并存交往、融合发展中形成了新疆历史文化的最大特点。
  即使从狭义的文化(主要指宗教、艺术、文学、语言、文字、音乐、舞蹈等上层建筑)范畴来说,新疆历史上也是一个各种文化长期并存发展的地区。
  首先,多种宗教长期并存发展。早在公元前1世纪汉朝政府治理新疆前,天山南北流行的就有萨满教、佛教、袄教等多种宗教。以后,新疆各族群众又先后信仰过景教、摩尼教、喇嘛教(藏传佛教)、道教、儒教(儒家文化也可以算成一种宗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一直到近代,新疆仍是伊斯兰教、佛教、道教、萨满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并存发展的地区。在这众多的宗教中,既有从中国内地传入的宗教,如萨满教、道教、儒教等,也有从西方或中亚、南亚地区传入的宗教,如佛教、袄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众多宗教在新疆历史上长期并存、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创造了许多辉煌的古代宗教文化。
  其次,多种语言文字长期并存发展。在汉朝政府治理新疆前,生活在天山南北的各民族就使用多种不同的语言,其中主要有印欧语系的塞语、龟兹—焉耆语(又称吐火罗语)、牵利语(又称粟格氏语)、楼兰语,汉藏语系的汉语、藏语,阿尔泰语系的古匈奴语等。汉朝政府治理新疆后,新疆各族居民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各自语言的特点,选用了不同的文字。今天在吐鲁番、罗布泊一带考古中,除发现大量汉文文书外,还发现有许多当时流行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佉卢文文书。魏晋南北朝以后,由于我国北方的丁零、鲜卑、突厥、回鹘等民族相继进入天山南北活动,加上丝绸之路上中外商人行者不断来往,更使新疆成为各种语言文字汇集的地方。据有关学者统计,仅当时的吐鲁番,“就有十六种文字通行,其中包括古突厥文、粟特文、汉文、叙利亚文、梵文、希腊文等等”,后来还有在粟特文基础上形成的回鹘文及其他文字。经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一直到近代,新疆一直是多种语言文字并存的地区,其中维吾尔、汉、蒙古、满、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语言文字,成为各族群众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主要工具。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上,各民族不同语言文字的相互影响也非常明显。在新疆历史上不但上层人士一般都能操两种或多种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即使在平民中,许多人也能说两种或多种语言,像鸠摩罗什、马合穆德·喀什噶里这样著名的大翻译家为数不少。同时,在各民族的语言中,吸收或借用其他民族语言中的词汇的现象也相当普遍。直至近代,在新疆通行的维吾尔语、汉语、哈萨克语、蒙古语、锡伯语、塔吉克语、柯尔克孜语中,都随处可以发现吸收或借用其他民族语言词汇的现象。
  另外,多种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文化艺术长期并存发展。在保留至今的天山南北各地的岩画和古代石人中,大量生动形象的人物、动物造型,说明了在远古时期新疆居民不但绘画雕刻艺术达到一定水平,而且也是一些能歌善舞的民族。以后,随着各个民族和各类宗教文化的进入,更使新疆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佛教在新疆盛行时期,各类寺院的建筑,众多佛像的雕塑,壁画的绘制,都大大丰富了新疆的文化艺术宝库。这些艺术珍品至今仍保留在拜城的克孜尔千佛洞、库车的库木吐拉千佛洞和吐鲁番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中,为世人所注目。同时,动听悦耳的龟兹乐、于阗乐、高昌乐、疏勒乐等西域乐曲,以及舞姿优美的各种西域舞蹈,一直名扬中外,更为内地群众所喜爱。后来,随着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的传入,更使新疆的音乐、舞蹈、建筑等文化艺术增添了新的内容。一直到近代,新疆仍是多种文化艺术并存发展的地区,维吾尔族的木卡姆乐曲,赛乃姆、买西热甫舞蹈;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赛马、叼羊、姑娘追等马上运动;柯尔克孜族的擀毡舞、挤奶舞;蒙古族的毕舞、摔跤;回族的花儿演唱;锡伯族的射箭运动;塔吉克族的那艺吹奏等等,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在国内都享有盛名,使新疆一直保持有中国“歌舞之乡”的美称。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后经济的恢复情况、清朝政府治理新疆政策的调整与新疆经济的发展、新疆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清代新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清代新疆“荒政”等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