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0171
颗粒名称: (一)金矿
分类号: C913;F323;G633
页数: 3
页码: 456-458
摘要: 新疆各地都有大小不等的金矿,历史上也一直有人开采。18世纪中期清朝治理新疆后,曾一度鼓励民间对金矿的开采,在一些地方设立金局进行管理。在同治、光绪年间,因新疆政局动乱,金矿的开采陷于停顿。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后,金矿开采重新得到当局的重视,一些地方的金矿开采活动又被启动,其中规模比较大的主要在和阗与塔城两地。
关键词: 金矿开采 新疆建省 清朝政府 进行开采 光绪十六年

内容

新疆各地都有大小不等的金矿,历史上也一直有人开采。18世纪中期清朝治理新疆后,曾一度鼓励民间对金矿的开采,在一些地方设立金局进行管理。在同治、光绪年间,因新疆政局动乱,金矿的开采陷于停顿。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后,金矿开采重新得到当局的重视,一些地方的金矿开采活动又被启动,其中规模比较大的主要在和阗与塔城两地。
  “新疆金矿最著者,莫若于阗。”①和田地区的金矿开采,在清朝政府治理新疆之前就已经存在。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这里的采金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后,巡抚刘锦棠在和阗地区设金课局,选择富裕户49人为金厂的厂头,每个厂头带领50名金夫,每名金夫又派帮夫两人,自备粮食用品,开采当地的金矿,规模相当大(按此计算,大约有7000余人从事这项工作,几乎每个家庭都要出人去干活)。按规定,每名金夫与他的两名帮夫,每月交纳课金3分,可以免除其本身的徭役。刘锦棠的这项举措,虽然初衷不错,但在实行过程中却弊端丛生。因为从事采金的民夫,都是当地有家有业的青壮年维吾尔农民,他们被迫放弃自己家里的农活到深山峡谷中去采金,势必会影响到其家庭的农业生产,给其家庭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金夫的逃亡现象比较严重,随之影响到采金量。当地官员为了完成上缴的金课税,便摊派到各个民户头上,结果造成当地“一乡之内,无一人非金户,无一户不纳金”。②再加上一些官员、金头从中剥削渔利,结果造成当地民怨沸腾,社会动荡。
  光绪十三年(1887),新疆当局将设在和阗地区的金课局撤销,“由官督办改为民自采”,所采金由官府收买,不仅调动了当地民众的采金积极性,而且也减少了一些农民的负担,采金量有所增加,很快达到每年采金五六千两。但是,这样也带来一个问题,一些采金户把得到的金砂,匿藏不报或少报,私自销售,以致使官府收购的金子只是当地所产金子的一部分,造成金子的大量流失。
  光绪十九年(1893),清朝政府驻俄国等国大使许景澄,根据光绪十六年(1890)俄国人在新疆和田地区考察的报告资料,在上奏清廷的奏折中说:“新疆省南路以和阗为极边。其地绵亘二千里,西洋人通称为昆仑山。光绪十六年,俄国地理会遣矿学人博格达诺委翅,前往该处详测金矿所在,著有图说,计自和阗州至克里雅城,得矿三处:曰玉陇哈什河,曰策勒村,曰克里雅。克里雅以东,得矿五处:曰索尔嘎克,曰乌鲁克河,曰阔帕,曰莫罗扎河,曰池干河,均在昆仑山北。逾山以南,得矿一处,曰坎波拉克,凡九处。其金砂或凝结岩壁,或随山水冲注。土民赴采者,约及两千人,日可出金五十两。诚能就已开矿地,由官设厂经理,数年而后财用渐裕,可省中原输挽。”①
  许景澄的这一奏折,曾引起清朝政府的重视,要新疆当局“照漠河章程”办理。②但是,一直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新疆才采取实际行动。这年,喀什噶尔道员袁鸿佑仿造东北漠河金矿制定的采金章程,实行官商合资办矿。官府出股银2万两,召集商股银1万两,常年利息7厘,在和田地区进行金矿的开采。次年四月,设立保利、保大、保兴、保源四个金厂,采获金砂,提炼成金条,运往内地北京、上海等地销售,成效显著,很快生产金条4700余两,获纯利银4万余两。后来由于金价跌落,新疆当局恐怕亏损,遂自行停办。和阗地区的采金活动仍主要由民间进行,官府出价收购,每年能收购金子千余两。
  塔城的喀图山金矿历来有名,“承平之时,列厂千区,矿丁数万”,③在同治三年(1864)新疆动乱之前曾达到相当大的开采规模。据说,在咸丰朝初年,商人刘光和在这里发现新的矿带,“造运金砖,获利无算”。在同治三年(1864)塔城战乱之中,哈萨克人乘机到这里抢掠,采金群众逃散,矿洞被水淹没,生产停止。新疆建省后,这里的采金活动又逐渐展开。光绪二十三年(1897),俄国商人墨斯克温见喀图山金矿矿产丰富,有利可图,便提出在这里开采。时任新疆巡抚的饶应祺认为由俄国人单独开采不妥,便提出由中、俄两国合办,各出资金一半,购置西方机器,进行开采。但是在开采过程中,由于技术问题,先后开挖20余处,都没有获得大的收获,只得利用原来的旧矿进行开采提炼。结果开采5年,不仅没有获利,反而亏损了白银24万余两,不得不停办,把已经购置的机器、厂房出价卖给中方。
  光绪二十九年(1903),新疆巡抚潘效苏又决定在喀图山金矿进行开采,成立了宝新公司,官府出资银2万两,由县丞施再明负责,组织人员生产。但是,由于投资不足,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仍没有大的突破,只在原有旧矿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开采,结果办了3年因资金耗尽而被迫停办。
  光绪三十三年(1907),塔城本地商人范礼等集资,利用原有的机器、厂房,再次对喀图山金矿进行开采,每月向官府交银80两作为租用该矿的租金。但是,还是见效不大,最后不得不停办。
  从上可知,这一时期对塔城喀图山金矿的开采因各种原因一直成效不大。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新疆第一次利用外资,并采用西方较为先进的机器进行生产,其意义还是值得肯定的。

附注

 袁大化等:《新疆图志》卷二十九,“实业二”。; 袁大化等:《新疆图志》卷二十九,“实业二”。; 《清德宗实录》卷329,光绪十九年十月甲戌。; 《清德宗实录》卷329,光绪十九年十月丁酉。; 袁大化等:《新疆图志》卷二十九,“实业二”。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后经济的恢复情况、清朝政府治理新疆政策的调整与新疆经济的发展、新疆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清代新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清代新疆“荒政”等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