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朝政府收复新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0141
颗粒名称: 一、清朝政府收复新疆
分类号: F426;C55;K252
页数: 4
页码: 381-384
摘要: 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短期的、相对稳定的时期。延续20余年的太平天国、捻军、陕甘回民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相继失败,西方各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也处于政策的相对调整时期,清朝政府取得了一时的喘息机会,可以集中主要力量解决已拖延10余年之久的新疆问题。因此,驱逐阿古柏、俄国等外来侵略者,收复新疆,便成为清朝政府上下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侵略军 阿古柏 左宗棠 刘锦棠 清朝政府

内容

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短期的、相对稳定的时期。延续20余年的太平天国、捻军、陕甘回民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相继失败,西方各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也处于政策的相对调整时期,清朝政府取得了一时的喘息机会,可以集中主要力量解决已拖延10余年之久的新疆问题。因此,驱逐阿古柏、俄国等外来侵略者,收复新疆,便成为清朝政府上下关注的问题。
  光绪元年(1875)三月,清朝政府令陕甘总督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金顺调补乌鲁木齐都统。……关外兵事饷事,并转运事宜,均归左宗棠督办”。①左宗棠成为清军出关西征、收复新疆之战的主帅,标志着新疆近代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之后,对新疆原有驻军进行了整顿改编,裁弱留强,把原来已经在新疆作战的37个营压缩为19个营,全部交由金顺指挥,这样既节省了军饷,又增强了战斗力。后来,左宗棠又调战斗力较强的湘军20余营出关作战。再加上陆续进疆的其他各军,到光绪二年(1876)收复新疆之战开始时,新疆集结清军已有五六万人。在这同时,左宗棠从内地各省调运大批粮食、饷银及各种作战物质到新疆,以保证前敌各军作战的需要。
  关于收复新疆的具体作战方案,左宗棠说:“就兵事而言,欲杜俄人狡谋,必先定回部,欲收伊犁,必先克乌鲁木齐。”②“准备此次进兵,先北路而后南路。……北路得手,毅斋(刘锦棠,字毅斋——引者)下兵南路,届时尊部(张曜所率豫军,时驻哈密——引者)由哈密迤进攻吐鲁番,节节扫荡而前。”③“南路军务,恐仍是缓进急战之局,以期时局之势言之,亦不能急。惟须将后路布置稳妥,先立于坚固不摇之地,则千钧之弩,一发便中机会也。”④以后清军在新疆的作战行动,基本是按左宗棠上述的方案进行的。
  光绪二年(1876)三月,左宗棠为便于指挥前敌各军作战,从兰州移驻肃州(今甘肃酒泉)。同时,左宗棠又命湘军重要将领、能征善战的刘锦棠为“总理行营营务”,⑤即前敌总指挥,组织协调前敌各军的具体作战行动。
  光绪二年(1876)六月二十日,刘锦棠、金顺率军首先向驻守乌鲁木齐以东古牧地(今米泉县境)的阿古柏侵略军发动进攻,拉开了中国军民收复新疆之战的序幕。经几天激战,全歼守敌六千余人,①并乘胜向乌鲁木齐敌军进攻。乌鲁木齐的阿古柏军闻风逃跑,清军不战收复乌鲁木齐满、汉二城。随后,金顺率军乘胜收复阿古柏军放弃的昌吉、呼图壁及玛纳斯北城。到九月二十一日,经过两个多月的激战,清军全歼负隅顽抗的玛纳斯南城敌军,取得了驱逐阿古柏侵略军战争的第一阶段的胜利,收复了被阿古柏军侵占6年之久的天山北部各地。
  光绪三年(1877)三月一日,刘锦棠率军从乌鲁木齐出发,攻击由阿古柏主力军队守卫的达坂城。经数日炮轰激战,清军攻克该城,歼敌“二千数百余名,生擒一千二百余名”,②打通了进入天山南路的通道。然后,刘锦棠分兵两路,一路由罗长祜率领进攻吐鲁番的敌军,一路由刘锦棠亲自率领进攻托克逊的敌军。在这同时,由哈密出发的张曜的豫军,和由巴里坤出发越天山西进的蜀军也向鄯善、吐鲁番的阿古柏军发动进攻。至二十五日,各路清军攻克上述各城,取得了驱逐阿古柏侵略军战争的第二阶段的胜利,打开了进攻南疆八城的大门。阿古柏匪军在连遭失败后,内部一片混乱,阿古柏本人也被部下打成重伤,于四月二十四日“凌晨二时死去”。③
  光绪三年(1877)七月十七日,清军从吐鲁番、托克逊出发,向残余的阿古柏侵略军发动新的进攻。这时,残余敌军已成惊弓之鸟,闻清军大举进攻,纷纷向西溃逃。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刘锦棠率清军不顾疲劳,连续作战,日夜兼程追剿逃跑的敌军,“一月驰驱三千余里,收复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四城”,④胜利地结束了清军驱逐阿古柏侵略军的第三阶段战争行动。
  根据左宗棠“缓进急战”的作战方针,清军准备休整一段时间,再向残存在南疆西四城的阿古柏侵略军发动进攻。但这时敌情发生变化,原清军军官何步云率被迫投降阿古柏的军民在喀什噶尔汉城起义,正遭阿古柏残军围攻,迫切需要增援。因此,刘锦棠决定提前发动驱逐阿古柏侵略军的第四阶段作战。十月八日,刘锦棠率军从阿克苏出发,同时其他两路清军也分别从阿克苏、乌什出发,向喀什噶尔、叶尔羌残存的阿古柏军分路包抄合围,发动进攻。十月十三日,清军到达喀什噶尔。阿古柏残军闻风四散,大部分被歼,小部分逃出境外,清军同时收复被阿古柏侵略军占领10余年的喀什噶尔新、旧两城。另一路清军也于七日收复叶尔羌城。二十六日收复英吉沙尔城。刘锦棠派的另一支军队也于十一月二十九日收复和阗。①
  至此,中国军民驱逐阿古柏侵略军的军事行动胜利结束,天山南部各地及天山北部的乌鲁木齐、玛纳斯等新疆大部分地区已重新置于清朝政府的管辖之下。
  接着,收复被俄国军队侵占的伊犁地区,便成为国内上下关注的问题,清朝政府为此进行了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努力。
  在驱逐阿古柏侵略军之前,为了收复伊犁,清朝政府曾多次与俄国进行过交涉,但终因其毫无诚意而没有结果。光绪四年(1878)七月,在驱逐阿古柏侵略军之后,清朝政府派吏部右侍郎崇厚出使俄国,与俄国代表谈判交收伊犁问题。但崇厚腐败无能,在俄国的威胁利诱下,擅自与俄国代表订立了严重有损中国主权的《中俄里瓦机亚条约》。②条约内容传至国内,遭到全国上下一致反对,清朝政府也拒绝批准,并命新疆加紧备战,做好万不得已以武力收复伊犁的准备。在这同时,清朝政府又于光绪六年(1880)正月改派驻英法公使、大理寺少卿曾纪泽,③再赴俄国,作为中国代表与俄国谈判,继续作外交的努力,以和平方式收复伊犁。
  光绪六年(1880)六月,曾纪泽到达俄国首都圣彼得堡。这时,俄国刚经过与土耳其的战争,国力大减,无力发动对中国的战争,因此也同意派代表与曾纪泽重开伊犁问题的谈判。曾纪泽与俄国代表布策、吉尔斯等人经过长达半年的艰苦谈判,几经波折,双方终于在光绪七年(1881)正月二十六日签署了《中俄伊犁条约》。④四月十八日,清朝政府批准了这一条约。七月二十五日在圣彼得堡中俄双方互换生效。
  与《中俄里瓦机亚条约》相比,《中俄伊犁条约》虽然为中国挽回不少权益,但对中国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根据该条约的有关条款,俄国在光绪八年(1882)至光绪十年(1884)间,先后与中国代表进行所谓“边界重勘”,迫使清朝政府代表与之签订了5个勘界议定书,全面更改了同治三年(1864)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的边界线,在割占中国西北边疆领土44万多平方公里以后,又把包括霍尔果斯河以西的7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并入了俄国的版图。同时,俄国又利用该条约的规定,公开胁迫伊犁地区的中国居民近10万人迁居俄境,抢走财物粮食,使伊犁地区的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俄国还利用该条约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索赔900万卢布(约合白银600余万两)的所谓“赔款”,俄国商人在新疆贸易获得“暂不纳税”的特权,及在中国,特别在新疆增设领事馆等特权。这些,都给新疆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光绪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882年2月17日),参赞大臣升泰奉命抵达伊犁,与俄国代表“议定交收事宜”,并召集伊犁各族群众“将告示宣读张贴”。①光绪八年(1882)二月初四日,中俄代表正式换文收交伊犁,伊犁将军全顺带兵进入伊犁。九年(1883),除俄国驻当地“领事馆留兵一百五十名外”,侵占伊犁10余年的俄国军队于“二月十二日由固勒扎起程,次日自绥定向霍尔果斯河西前往”,②全部撤出伊犁。
  至此,中国军民驱逐外来侵略、收复新疆的工作结束。新疆又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安定环境,开始了以恢复和发展经济为主的新时期。

附注

 《清德宗实录》卷6,光绪元年三月乙丑。; 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十三,“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十六,“答张朗斋”。; 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批札》卷六。; 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四十七。; 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卷二。; 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五十。; 〔俄〕A·H·库罗帕特金:《喀什噶利亚》(中译本),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11—212页。; 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五十一。; 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五十二。; 条约内容见王彦威等:《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卷十六。; 王彦威等:《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卷十九。; 亦称中俄“改订条约”和“圣彼得堡条约”,条约内容详见《中俄边界条约集》,商务印书馆,1973年。; 奕诉等:《平定陕西甘肃新疆回匪方略》卷三一五。; 王彦威等:《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卷三十二。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后经济的恢复情况、清朝政府治理新疆政策的调整与新疆经济的发展、新疆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清代新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清代新疆“荒政”等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