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俄国殖民当局对伊犁地区经济发展的破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0138
颗粒名称: 二、俄国殖民当局对伊犁地区经济发展的破坏
分类号: F127;F426;F124
页数: 4
页码: 376-379
摘要: 俄国对伊犁地区的侵占,不仅使新疆政局更进一步动荡复杂,中国西北地区的危机更进一步加深,而且对伊犁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 殖民当局 进一步 伊犁地区 清朝政府 惠远城

内容

俄国对伊犁地区的侵占,不仅使新疆政局更进一步动荡复杂,中国西北地区的危机更进一步加深,而且对伊犁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拆城毁堡。如前所述,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在伊犁地区建立了著名的九个城、堡,其中惠远城还是当时新疆的军政中心,规模已经相当可观。在同治四年(1865)至五年(1866)伊犁地区的动乱中,惠远等城曾遭到一定程度的毁坏。俄国占领伊犁地区后,为了建立自己的殖民统治中心,遂扩建宁远城(今伊宁市),组织人力将包括惠远城在内的一些城、堡拆毁。对此,清代文献资料记载说:“将大城西北三城庐舍隳为平地”,取各城木料,“营造市缠几二十里”。①这里的“大城”即指惠远城,“西北三城”指当时伊犁九城之中的广仁、瞻德、拱宸三城。经过俄国人的这次毁坏,这几个城、堡,尤其是著名的惠远城便从此荒废了。②
  二是滥征赋税。俄国侵占伊犁后,对当地的中国各族群众采取“按灶科赋”的办法征收赋税。所谓“按灶科赋”,就是按户征收赋税。对维吾尔、锡伯、回、汉、蒙古等族农牧民群众,不管其贫富,一律按户“摊派银两”,③结果逼得不少人家破人亡。对哈萨克、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等牧民,俄国当局也是“横加赋敛”。据逃亡到清军控制地方的哈萨克、布鲁特牧民说:“自从受制于俄人,横加赋敛,中户每年纳丁畜税银十数两,上户数十、百两”,“日朘月削,劳扰不堪”,④不少交不起赋税的哈萨克、布鲁特牧民也不得不四处逃亡。据俄国殖民当局统计,在同治十年(1871)至十六年(1877)的几年间,俄国殖民者就从当地各族群众中滥征赋税约536745卢布。⑤对此,当时的左宗棠在奏稿中说:“俄人挟伊犁为重者,贪每岁横征数十万两之利。”⑥当时伊犁地区仅有约13万人,约3万户,平均每户负担的税银约10两以上,负担之重可想而知。另外,俄国殖民当局还向当地的商店、油坊、磨坊等征收营业税,更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群众的负担。
  三是滥派徭役。在俄国占领伊犁期间,俄国殖民当局一再强迫当地的各族群众为俄军修筑道路、碉堡等军事设施,无偿地为其干活。有的人还被迫到俄国境内服各种劳役。这其中的不少人,由于长年干活得不到温饱和休息,在饥寒交迫中被折磨致死。
  四是贸易垄断。俄国在占领伊犁之后,“官商市肆,均为所占”,⑦完全垄断了这一地区的商业贸易活动。俄国各种大量的低劣廉价商品充斥伊犁地区的市场,原来在这里贸易的中国商民和本地商民备受排挤,很难经营。同时,俄国商人利用垄断价格的优势,有意抬高俄国商品的价格,压低当地农、畜产品的价格,使当地的农牧民群众遭受更多的损失。
  五是鸦片贸易。俄国在占领伊犁之后,据有关资料记载,在伊犁地区大量种植鸦片,从贩卖鸦片中获取暴利。在伊犁河北岸,从绥定(今霍城县境)沿伊犁河谷一直到喀什河口,都有鸦片种植,面积在同治十三年(1874)时达到7650英亩。俄国人种植的这些鸦片,很大一部分被输入到中国内地,进一步危害中国内地的群众。据光绪六年(1880)发行的《土尔克斯坦报》报道,仅在同治十三年(1874)从伊犁输往其他地方的鸦片即价值33235英镑。当时到伊犁活动的英国人兰斯德尔看到,在伊犁“人们公开吸食鸦片”,到处出售烟土烟具。①
  六是发行俄币。同治十年(1871),俄国以“代收代守”的名义出兵侵占伊犁地区后,在伊犁地区强迫当地中国居民使用俄国货币。主要有:“俄普”,即俄国的“戈比”,这种钱为红铜机制,圆形无孔,有一分、二分、五分数种,上有俄国的国徽双头鹰;“俄元”,即俄国的银元,这种银元为白银机制,圆形无孔,有二分五厘、五分、一钱数种,由于其面值高,在民间实际流通中,往往要以“俄普”辅助进行;“俄帖”,即俄国的“卢布”,纸币。这种纸币制作精细,一般人很难仿制,上首有俄文,汉译为“国家信用券”,中间也有俄文,汉译为“×卢布本卷可向国家银行无限制兑换金币”,背面也还有其他一些文字。在民间实际流通中,往往也需要“俄普”“相辅而行”。②俄国钱币在伊犁地区的流通使用,使伊犁地区经济的发展更处于俄国殖民当局的控制之下。
  七是公开掠夺。经过中国军民的长期斗争和清朝政府与俄国的长期谈判,中俄两国终于在光绪七年一月二十六日(1881年2月24日)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当时称之为《中俄改定条约》),俄国被迫把伊犁地区的大部分土地归还中国。③光绪八年(1882),清朝军队在伊犁将军金顺的带领下进驻伊犁,沦陷于俄国之手的伊犁地区又回到祖国的怀抱。但是,《中俄伊犁条约》的第三条规定:“伊犁居民,或愿仍居原处为中国民,或愿迁居俄国入俄国籍者,均听其便。应于交收伊犁以前,询明其愿迁居俄国者,自交收伊犁之日起,予一年限期迁居,携带财物,中国官并不拦阻。”①俄国利用《中俄伊犁条约》中的这一条款,在从伊犁地区撤军之前,对当地的中国居民群众利用胁迫欺骗、威胁利诱等手段,把近10万人从伊犁地区迁移到俄国境内,变成俄国居民。②当时伊犁地区总人口才约13万人左右,也就是说,伊犁地区约“十之七、八”的人口都被俄国以各种手段迁移到了俄国。③对此,当时的伊犁将军金顺以亲眼所见向清廷报告说:“俄国留兵一年,名为保护愿迁入俄籍之人,其实日事逼胁,所迁之民,多非情愿。比以限期日近,俄人在固勒扎驱迫益急。其不愿迁者,鞭挞立至,哀号之声,彻于四野。”④
  在俄国大肆胁迫伊犁地区中国居民迁往俄国境内的同时,还肆意破坏当地的房屋、农田、果园、菜园、水渠等生产和生活设施,乘机抢掠当地居民的粮食、牲畜等各种财物。例如,仅在光绪八年(1882)秋季,俄国就从伊犁河右岸九个乡的维吾尔群众中劫掠走各种牲畜16615头只,大车2309辆,粮食9004831公斤。⑤伊犁将军金顺在奏折中对此也说:“伊犁所产之粮”,被俄国人“搬运十之七、八”。⑥俄国公开掠夺,对伊犁地区的经济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
  总之,在俄国占领伊犁地区以后,特别是在向中国交还伊犁过程中对当地的公开掠夺,使昔日新疆军政中心、经济繁荣的伊犁地区变成了到处残垣断壁、田园荒芜、人烟稀少的一片废墟。据统计,清朝政府收复后的伊犁地区,农业生产的播种面积只有原来的1/3。一直到清朝灭亡前夕,伊犁地区的经济都没有恢复到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前期的最高水平。

附注

 王彦威等:《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卷十八。; 今天所看到的伊犁惠远城是光绪八年(1882)清朝收复伊犁后,在原惠远城东北数公里处重建的,原惠远城仅剩一些损坏的城墙。; 袁大化:《新疆图志》卷五十四,“交涉志二”。; 王彦威等:《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卷十五。; 潘图索夫:《1871—1877年有关伊犁地区的资料》,1881年喀山出版。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华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34—235页。; 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稿》卷五十二。; 袁大化等:《新疆图志》卷五十七,“交涉志五”。; 〔英〕兰斯德尔:《俄属中亚细亚》(第一卷)。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华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36页。; 袁大化等:《新疆图志》卷三十五对此有记述。; 关于《中俄伊犁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伊犁地区,包括对新疆的影响,这里不再作过多叙述。; 《中俄边界条约集》,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54页。; 关于具体迁移到俄国境内的人数,有的说是“十万多人”,有的说是六七万人。; 新疆外交公署《:新疆外交报告表》,民国初年内部编印。; 王彦威等《: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卷三十二。; 〔苏〕巴拉诺娃《:论1881—1882年穆斯林居民从伊犁迁移七河省的问题》。参见《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编写组:《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90页。; 伊犁将军金顺光绪八年十二月初九日奏折。转引自《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编写组《: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90页。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后经济的恢复情况、清朝政府治理新疆政策的调整与新疆经济的发展、新疆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清代新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清代新疆“荒政”等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