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乌鲁木齐地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0096
颗粒名称: (二)乌鲁木齐地区
分类号: F426;G633;TU
页数: 10
页码: 281-290
摘要: 如前所述,清朝政府治理新疆以后,从内地迁移大批各族军民到乌鲁木齐地区驻守屯田,总数很快达到20万人左右。与此同时,清朝政府还组织各族军民进行城、堡的建设,以便对各族军民进行集中安置和管理。《乌鲁木齐政略》一书记载,在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的短短10余年中,在乌鲁木齐地区先后建成比较大的城市有:今乌鲁木齐的巩宁城(满城)和迪化城(汉城),今米泉市的辑怀城,今阜康市的阜康城,今吉木萨尔县的保惠城,今巴里坤县的会宁城,今奇台县的孚远城,今昌吉市的宁边城,今呼图壁县的景化城,今玛纳斯县的康吉城与绥宁城。
关键词: 农民群众 清朝政府 乌鲁木齐 巴里坤 二十七

内容

如前所述,清朝政府治理新疆以后,从内地迁移大批各族军民到乌鲁木齐地区驻守屯田,总数很快达到20万人左右。与此同时,清朝政府还组织各族军民进行城、堡的建设,以便对各族军民进行集中安置和管理。《乌鲁木齐政略》一书记载,在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的短短10余年中,在乌鲁木齐地区先后建成比较大的城市有:今乌鲁木齐的巩宁城(满城)和迪化城(汉城),今米泉市的辑怀城,今阜康市的阜康城,今吉木萨尔县的保惠城,今巴里坤县的会宁城,今奇台县的孚远城,今昌吉市的宁边城,今呼图壁县的景化城,今玛纳斯县的康吉城与绥宁城。另外,在乌鲁木齐东西一线还修建有惠徕堡、屡丰堡、宣仁堡、怀义堡、乐全堡、育昌堡、时和堡、绥来堡、遂成堡、丰润堡、奇台堡、木垒堡、古城堡、三台堡,等等。①
  1.巩宁城(在今乌鲁木齐市)。
  乾隆三十七年(1772)正月,伊犁将军舒赫德奏报:“乌鲁木齐移驻满兵,前经奏明,挑选绿营兵一千五百,建筑城署兵房。……酌于就近甘州、肃州、宁夏三提标营,每处派精壮兵五百、兵一百。派千、把各一,外委一分领。派肃州镇干练游、都各一统率前往。”②当年,该城便基本完工。旋被清朝政府命名为巩宁城。③
  新建的巩宁城,在“迪化城西北八里”,“周九里三分,东高二丈三尺五寸,西高一丈九尺五寸。四门:东承曦门,南轨同门,西宜穑门,北枢正门。城内万寿宫、关帝庙、衙署、仓库、公馆、官房、堆房,一切统共大小房间九千五百五十间”。④另外,该城还有“城楼四,敌楼四,角楼四,城中鼓楼一座”。⑤这时的巩宁城,与同一时期建筑的伊犁地区的惠远城都是周“九里三分”,可见此城不管在规模上,还是在重要性上,都不比惠远城差。
  据《三州辑略》卷二载:在巩宁城内,居住的除满营八旗官兵及其家眷以外,其他各级官府衙署及各种服务设施主要有:乌鲁木齐都统衙署一所,领队大臣衙署一所,印务处、粮饷处、驼马处司员衙署各一处,办事公所三处,营务处公所一处;左右翼义学二所,蒙古学一所;驻防满洲协领衙署六所,佐领衙署二十四所,防御衙署二十四所,骁骑校衙署二十四所;镇迪道衙署一所,迪化州衙署一所,理事通判衙署一所,州吏目衙署一所;军器库一所,公库一所,马圈六处,磨房二十四处,各军训练房多处,官铺多处;面仓一所,监狱一所;城守营都司衙署一所;大小公馆三所。另外,该城中还建有万寿宫、关帝庙、城隍庙、文昌庙、昭忠祠、文庙、社稷庙、先农坛、龙王庙、八蜡庙等。
  这样,巩宁城既是乌鲁木齐都统衙署设置的地方,也是镇迪道衙署设置的地方,甚至还是迪化直隶州衙署设置的地方。因此,这时的巩宁城既是乌鲁木齐地区的军政中心,也是乌鲁木齐地区的民事中心,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迪化城(在今乌鲁木齐市)。
  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乌鲁木齐是内地军民最早开展屯田生产的地区,也是内地一些商民在这里定居比较早的一个地区,而这些商民,绝大部分都是内地的汉、回族群众。这些人到新疆屯田生产或经商贸易,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大的中心,因此,主要以居住汉、回族军民为主的乌鲁木齐迪化城的建筑要早于巩宁城。乾隆二十八年(1763)八月,乌鲁木齐办事都统旌额理奏称:“乌鲁木齐驻扎旧城,初系土堡,周围一里六分。现在街市房屋,渐加稠密。拟将城垣加高一丈六尺,厚一丈,添建四门。八月内即可告竣。……寻钦定:乌鲁木齐城曰迪化城。城门,东曰惠孚,西曰丰庆,南曰肇阜,北曰憬惠。”①
  建成后的迪化城,“周四里五分,高二丈一尺五寸,底宽一丈,顶宽八尺,城濠宽、深各一丈。……城楼四,敌楼四,角楼四。万寿宫、城隍庙,北城门楼上建真武庙、文昌庙、魁星阁,瓮城建财神庙”。②
  在迪化城内,居住生活的主要是驻守屯田或贸易的汉、回族军民和各级衙署,及为其服务的一些机构人员。其中主要有:提督衙门一所,参将衙署一所,中营守备衙署一所,千总衙署一所,把总衙署一所;迪化城巡检衙署一所;火药库一所,小教场一所,中营马圈一所,城守营马圈一所,铁局一所,迪化州大仓一所,中营军器库一所,城守营军器库一所,城守营备拨军械库一所;四城门堆房八座;另外,在城外,还有火药局一处,大教场一处,接管厅一所。
  3.辑怀城(在今米泉县)。
  据《乌鲁木齐政略》“城堡”载:“辑怀城,俗名古木地,在迪化城北三十五里,乾隆二十七年建。周二里七分,高一丈五尺。四门:东承恩门,南赐谷门,西敷信门,北星从门。城内兵房三百间。”《乌鲁木齐事宜》“城池”亦说:“古牧地中营屯堡一座,名辑怀城,离巩宁城四十里,乾隆二十七年建”。这里的“古木地”或“古牧地”,为同一地名的不同写法,即指今新疆米泉县的古牧地。因此城较小,因此又称为“堡”,城内居住的主要是在当地屯田驻守的绿营官兵。
  4.阜康城(在今阜康县)。
  乾隆二十八年(1763)八月,乌鲁木齐办事都统旌额理奏称:“再特纳格尔,新开屯田,建造营房一千二百间,筑城一座,规制相仿,计今冬初亦可竣事,仰恳照从前城堡之列,赐以嘉名。报闻。寻钦定:……特纳格尔城,曰阜康城,城门,东曰绥惠,西曰振武,南曰丽阳,北曰宁朔。”①后来设置的阜康县衙署即驻于此城。
  阜康城在“乌鲁木齐东一百三十里”,“周三里五分,高一丈六尺”。②城内驻有当地屯田驻守的绿营官兵及其家眷,还有部分当地屯田经商的农民群众。城内设置的官署主要有:知县衙署一所,训导衙署一所,典史衙署一所;千总衙署一所,把总衙署一所;监狱一所,仓廒一所,公馆一所。另外,城内建有文庙等。
  5.凯安城与保惠城(在今济木萨尔县境)。
  凯安城,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周二里二分,高一丈一尺。城门三:东曰丽旭,西曰同风,南曰覃惠。城楼三。与宝惠城相连”。乾隆四十二年(1777)设立的济木萨县丞驻于此城。城内设有县丞衙署一所;义学一所,仓廒一所,操厂一所,堆房二处。该城居住的主要是当地屯田或经商的各族农民群众。
  保惠城,乾隆四十二年(1777)建,位于凯安城之西,与凯安城相连。“周一里零,高一丈二尺。城门三:东曰舒景,西曰阜登,南曰萃昌,北无门”。①城内设有参将衙署一所,千总衙署一所,把总住房一所;仓廒一所,军器库一所,堆房四处。城内居住的主要是在这里屯田驻守的绿营官兵及其家眷。
  6.孚远城(在今奇台县)。
  乾隆三十九年(1774),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称:“巴里坤满兵二千名,因粮料不敷,经臣奏准分拨一千名移驻古城。但一切房屋城桓,必须另行修建。臣等酌勘,于新堡之西南里许,地势平衍,井泉柴薪,足供取用,堪以建城驻扎。至工作之需,应照乌鲁木齐等处从前修建城房,酌用绿营兵丁例,支给盐菜口粮,以省糜费。拟派员督令巴里坤镇属原建满城兵丁,于明春兴工,赶紧修建,来秋全行移驻。”②
  乾隆四十年(1775),新建城基本完工,命名为孚远城。该城“周四里,高一丈六尺。城门四:东曰宾旭,西曰庆成,南曰景薰,北曰拱枢。城楼四,角楼四……鼓楼一座,四角堆房四所”。③
  孚远城内,居住的主要是满族八旗官兵及其家眷。城内设有领队大臣衙署一所,协领衙署二所,佐领衙署八所,防御衙署八所,骁骑校衙署八所,左右司房二所,笔帖式衙署二所,印房一所;弓房一所,学房一所,马房一所,磨房一所,大公馆一所,军器库一所;城外校场一处;另外,城内建有万寿宫和关帝庙。
  在孚远城不远处,原来有一座比较小的土堡,供在这里屯田的绿营官兵居住。乾隆四十一年(1776),“添建兵房八百间”,建成一座“汉城”,供当地驻守屯田的绿营官兵及其家眷和官府商民居住。其中主要有:游击衙署一所,千总衙署一所,把总住房二所,外委住房三所;另外,在东门外还设有古城巡检衙署一所。
  7.靖宁城(在今奇台县)。
  在今奇台县境,还建有一座靖宁城。据《三州辑略》“建置门”载:“旧堡周一里,内有通判衙署、仓廒、房间。乾隆四十一年改设知县,将旧堡展筑。周二里七分,高一丈五尺。城门四:东曰延曦,西曰景灏,南曰薰阜,北曰徕安。”
  靖宁城内,驻有知县衙署一所,训导衙署一所,典史衙署一所,把总衙署一所;监狱一所,仓廒一所,堆房四处;还有文庙、关帝庙、城隍庙等。
  8.木垒城(在今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城内居住的主要是在当地驻守屯田的绿营官兵及其家眷和一部分在这里屯田种地的农民群众。城内设置的主要衙署有:守备衙署一所,把总住房二所;仓廒一所,军器库一所,堆房二处。
  9.会宁城(在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乾隆三十七年(1772),伊犁将军舒赫德奏称:“筹议巴里坤移驻满洲官兵事宜。一巴里坤绿营兵,向散处城内,今移满兵驻城西,应将绿营兵拨居东城,以免掺杂。一满营官兵防署,将西城原有绿营官兵房署拨住,不敷添建,绿营兵尽移东城,应另盖房屋。城内隙地无多,原住民人,除客民铺房酌留外,余悉令移驻关厢,每间给移造银三两。”①
  建成后的会宁城,“周六里三分,高一丈六尺。城门四:东曰宣泽,西曰导丰,南曰光被,北曰威畅。城楼四,角楼四”。②
  会宁城内,居住的主要是到这里驻守的满族八旗官兵及其家眷。城内设有领队大臣衙署一所,协领衙署四所,佐领衙署四所,防御衙署十六所,骁骑校衙署十六所,笔帖式衙署二所,档房四所,兵户司衙署一所,印房衙署一所;军器库四所,仓房四所,八旗磨房十六处;牌坊四座,堆房十二处;城外校场一处;另外,城内建有万寿宫和关帝庙。
  10.镇西城(在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另外,在巴里坤惠宁城不远的地方,另建有“汉城”,名叫镇西城,③专门驻守绿营官兵及其家眷。当地的民政机构也主要居住此城。主要有:总镇(即巴里坤总兵)衙署一所,中、左、右三营游击衙署三所,中、左、右三营守备衙署三所,城守营都司衙署一所,千、把总驻房十一所;镇西府衙署一所,教授衙署一所,经历衙署一所;宜禾县衙署一所,典史衙署一所;监狱一所,仓廒一所。另外,城内还建有万寿宫、文庙、城隍庙等。
  11.宁边城(在今昌吉市)。
  乾隆二十七年(1762)建,“周三里五分,高一丈五尺。门四:东曰文同,西曰武定,南曰谐迩,北曰燮遐”。①四十二年(1777),设昌吉县,驻此城。五十六年(1791)整修过一次。
  在宁边城内,设有知县衙署一所,训导衙署一所,典史衙署一所;游击衙署一所,守备衙署一所,把总住房四所;监狱一所,军器库一所,马圈一所。另建有文庙等。在城内居住生活的主要是当地驻守屯田的绿营官兵及其家眷,和一些在当地种地、经商的农民群众。
  12.景化城(在今呼图壁县)。
  乾隆二十九年(1764)十一月,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绰克托等奏称:“臣旌额理等请将罗克伦屯田兵,移驻瑚图毕,先盖营房一千二百间,即趱筑城垣。随派参将吴士胜,于十一月砍伐芦苇木植,挽运口粮籽种。本年三月兴工,盖造营房。臣等续奏,请将吴士胜派往塔尔巴哈台办理城工。又派出原任主事伏魔保,协办瑚图毕城工,至九月二十九日,瑚图毕城垣、门楼、仓库,及哈萨克贸易馆舍、公署、营房,俱已告竣。……寻钦定:瑚图毕城名曰景化城,门,东曰熙景,西曰宝成,南曰阜薰,北曰溥信。”②
  在景化城内居住生活的除当地驻守屯田的绿营官兵及其家眷,和一些在当地种地、经商的农民群众外,还设有巡检衙署一所;都司衙署一所,守备衙署一所,千总衙署一所,把总住房四所;仓廒一所。
  13.康吉城与绥宁城(在今玛纳斯县)。
  玛纳斯地方有玛纳斯河从中穿过,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是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屯田比较集中的地区,有人数众多的绿营官兵和各族农民群众在这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为此,清朝政府在这里同时建设了康吉城和绥宁城。
  康吉城,乾隆四十二年(1777)建,“周三里二分,高一丈六尺。城门四:东曰迎曦,西曰兆成,南曰来薰,北曰庆丰”。乾隆四十三年(1778)设立的绥来县衙署即设置在该城。城内居住生活的除当地驻守屯田的绿营官兵及其家眷,和一些在当地种地、经商的农民群众外,还设有知县衙署一所,训导衙署一所,典史衙署一所;副将衙署一所,都司衙署一所,守备衙署一所,千总衙署二所,把总住房四所;监狱一所,仓廒一所,大公馆一所,屯仓一所,军器库一所,马圈一所,堆房六所,验房四所;城外大校场一处,小校场二处。城内还建有文庙、关帝庙、城隍庙等。
  绥宁城,也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建,“与康吉城毗连,周三里一分,高一丈六尺。城门四:东曰延旭,西曰巩遐,南曰丽端,北曰宁漠”。①与康吉城一样,城内居住生活的主要是当地驻守屯田的绿营官兵及其家眷,和一些在当地种地、经商的农民群众。设置的各种官府衙署和服务设施主要有:都司衙署一所,守备衙署一所,千总衙署二所,把总住房四所;小公馆一所,军器库一所,屯仓一所,火药局一所,马圈一所,验房一所,堆房六所。
  14.庆绥城(今乌苏县境内)。
  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是内地迁移绿营官兵和农民屯田的一个重要地方,又处在乌鲁木齐通往伊犁的交通要道上,因此在这里建筑一城,以便军民居住。该城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建,“周三里一分,高一丈六尺。城门四:东曰抚仁,西曰向义,南曰溥泽,北曰奉恩”。②城内设置的衙署和服务机构主要有:领队大臣衙署一所,清、汉档房一所,粮员衙署一所;游击衙署一所,守备衙署一所,千总衙署一所,外委住房八所;监狱一所,仓廒一所,公馆三所,军器库一所,官厅一所,堆房九处,马圈一处,牌坊四座。另外还建有万寿宫、关帝庙等。
  15.安阜城(在今精河县)。
  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晶河(今写作精河)也是内地迁移绿营官兵和农民屯田的一个重要地方,因此也建筑一城,以便军民居住。该城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建,“周二里二分,高一丈六尺”,略比庆绥城小。城门四:东曰登春,西曰永丰,南曰辑和,北曰保康。城内设置的衙署和服务机构主要有:粮员衙署一所;都司衙署一所,千总衙署一所,外委住房四所;堆房五处,马圈一处,牌坊四座。另外还建有万寿宫、关帝庙等。
  16.嘉德城(今乌鲁木齐县达坂城)。
  乾隆四十七年(1782),清朝政府决定在乌鲁木齐通往南疆的交通要道喀喇巴尔噶逊驻军屯田,并建城令军民居住。新建城便叫“嘉德城”。该城“周二里五分,高一丈二尺。城门四:东曰寅辉,西曰仰极,南曰成顺,北曰遵道。”①城内设置的衙署和服务机构主要有:粮员衙署一所;守备衙署一所,把总住房二所;军器库一所,火药局一所,公馆一所,堆房四处,马圈二处,校场一处。
  17.广安城(今吐鲁番市)。
  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为了对吐鲁番地区加强控制,从乌鲁木齐移驻部分满洲八旗军民到这里驻守,为此特建城进行安置。乾隆四十五年(1780)十月,“定吐鲁番新建城名曰广安,东曰朗曦,南曰宣义,西曰殷阜,北曰利成”。②次年,该城建筑完工,居住的主要是从乌鲁木齐迁移到这里驻守的满族八旗官兵及其家眷和一些官府办事人员。
  在广安城内设置的主要衙署和服务机构有:领队大臣衙署一所,协领衙署二所,佐领衙署四所,防御衙署四所,骁骑校衙署四所,左右司衙署二所,笔帖式衙署一所,同知衙署一所,巡检衙署一所;义学一所,军器库一所,公库一所,仓廒一所,监狱一所,公馆一所;弓房四所,学房四所,校场一处,马圈一处,堆房十处。
  18.辟展城(今鄯善县境)。
  辟展城“系回人旧移城堡”,即清朝政府治理新疆之前就已经存在、由当地维吾尔人建筑的一座城堡。清朝政府治理新疆后,在这里设置同知衙署,管理当地事务。乾隆四十年(1775),辟展同知移驻吐鲁番,这里改设巡检,仍驻此城。
  此城“周一里八分,高一丈六尺”,有东、西两门,规模比较小,居住的除少数官府办事人员外,主要是当地的维吾尔人。
  清朝政府在乌鲁木齐地区修建以上各城的同时,还在一些屯田军民比较集中的地方修建了土堡。这些土堡,外有土墙,内有供当地军民居住的房屋,也设有各种管理衙署,规模比以上各城略小一些。例如,乾隆二十八年(1763),在新疆办事的伍弥泰、阿思哈等奏称:“晶河有旧堡一座,计房一百七十余间,业经修理。库尔喀喇乌苏、玛纳斯所修官兵营房一百余间,亦已告竣。伏思现在屯田处所,俱属伊犁、乌鲁木齐要路,今该处商人等陆续前来,居人渐密,可否照伊犁等处之例,将库尔喀喇乌苏等三处,增修堡座。计库尔喀喇乌苏一堡四门,晶河、玛纳斯皆一堡三门,请赐嘉名。报闻。寻钦定:库尔喀喇乌苏曰绥来堡,门:东曰延和,西曰迎颢,南曰调薰,北曰溥信;晶河曰丰润堡,门:曰咸宁、曰同轨、曰景风;玛纳斯曰遂城堡,门:曰即叙、曰迪康、曰覃化。”①以上几个土堡,有的后来进一步有所扩大,便成为以上所说的“城”。
  这一时期乌鲁木齐地区建筑的土堡,主要有:丰润堡、绥来堡、遂成堡、惠徕堡、屡丰堡、宣仁堡、怀义堡、乐全堡、育昌堡、时和堡、奇台堡、木垒堡、古城堡、三台堡等。其中比较大的土堡有:
  惠徕堡(在乌鲁木齐迪化城以东5里之六道湾)。乾隆二十七年(1762)建,“周一里七分,高一丈二尺。堡门四:东曰憬德,西曰宣城,南曰迎阳,北曰拱化”。②城内住房300余间,绿营提标中营屯田官兵300余人在此驻防。
  屡丰堡(在乌鲁木齐迪化城以东20里之七道湾)。乾隆二十七年(1762)建,“周一里七分,高一丈二尺”。城内住房300余间,绿营提标中营屯田官兵300余人在此驻防。
  惠徕堡(与前惠徕堡同名,在乌鲁木齐迪化城以东300里之三台,今吉木萨尔县境)。乾隆四十二年(1777)建,“周一里六分,高一丈二尺。堡门四:东曰宾曦,西曰景化,南曰来薰,北曰丰穑”。城内住房400余间,绿营屯田官兵在此驻防。城内设有千总衙署一所,外委住房二所;仓房一所,军器库一所,公馆一所,堆房二所。
  育昌堡(在乌鲁木齐迪化城以东344里之双岔河,今吉木萨尔县境)。乾隆三十六年(1771)建,“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一尺。堡门三:东曰广生,西曰徕极,南曰兆嘉”。城内住房400余间,绿营屯田官兵在此驻防。城内设有千总衙署一所,把总住房一所;仓房一所,军器库一所,堆房二处。
  时和堡(在乌鲁木齐迪化城以东360里之柳树沟,今吉木萨尔县境)。乾隆三十六年(1771)建,堡门三:东曰皞平,西曰肃正,南曰丽照。城内住房400余间,绿营屯田官兵在此驻防。城内设有千总衙署一所,把总住房一所;仓廒一所,军器库一所,堆房二处。
  宣仁堡(在乌鲁木齐迪化城以西2里之头工)。乾隆二十七年(1762)建,“周一里七分,高一丈一尺”。城内住房300余间,绿营屯田官兵在此驻防。
  怀义堡(在乌鲁木齐迪化城以西10里之二工)。乾隆二十七年(1762)建,“周一里七分,高一丈一尺”。城内住房300余间,绿营屯田官兵在此驻防。
  乐全堡(在乌鲁木齐迪化城以西15里之三工)。乾隆二十七年(1762)建,“周一里七分,高一丈一尺”。城内住房300余间,绿营屯田官兵在此驻防。
  宝昌堡(在乌鲁木齐迪化城以西20里之四工)。乾隆二十七年(1762)建,“周一里七分,高一丈一尺”。城内住房300余间,绿营屯田官兵在此驻防。
  另外,在乌鲁木齐迪化城以西的头屯所、芦草沟、塔西河等几个绿营官兵驻守屯田的居住点(离迪化城数十里或百余里不等),也都建有土堡,供在这里屯田生产的军民居住。在今玛纳斯、乌苏、精河等县,当时屯田驻守的当地军民还自行修建了绥来堡、遂城堡、丰润堡等一些比较小的土堡。

附注

 佚名:《乌鲁木齐政略》,“城堡”。当时所筑各城堡,并无严格区别,一般较大者称“城”,较小者称“堡”,其实皆为土城,主要用于屯驻八旗绿营军队及其家眷,格式和功能基本相似。这些城堡后来变化较大,有的发展成为城市,有的则废弃不用,因此各书记载不尽一致。; 《清高宗实录》卷901,乾隆三十七年正月。; 此城按照惯例应由乾隆皇帝亲自命名。但至今还没有看见这方面的直接资料。; 佚名:《乌鲁木齐政略》,“城堡”。; 和瑛:《三州辑略》卷二,“建置门”。; 《清高宗实录》卷692,乾隆二十八年八月癸巳。和瑛:《三州辑略》卷二,“建置门”载,迪化城建于乾隆三十年。可能此城的最后完工要到乾隆三十年。; 和瑛:《三州辑略》卷二,“建置门”。; 《清高宗实录》卷692,乾隆二十八年八月癸巳。在《清高宗实录》卷698,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丁卯条中,乌鲁木齐办事都统旌额理又奏称“:特纳格尔盖造营房,臣等派参将衔之吴士胜,督率绿旗兵二百四十名,于去年十一月起,至今年九月止,造房一千三百十四间。”; 和瑛《:三州辑略》卷二“,建置门”。; 和瑛:《三州辑略》卷二,“建置门”。; 《清高宗实录》卷964,乾隆三十九年八月戊子。; 和瑛:《三州辑略》卷二,“建置门”。; 《清高宗实录》卷901,乾隆三十七年正月癸丑。; 和瑛:《三州辑略》卷二,“建置门”。; 永保:《乌鲁木齐事宜》,“城池”。; 和瑛:《三州辑略》卷二,“建置门”。; 《清高宗实录》卷722,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癸丑。; 和瑛:《三州辑略》卷二,“建置门”。; 和瑛:《三州辑略》卷二,“建置门”。; 和瑛:《三州辑略》卷二,“建置门”。; 《清高宗实录》卷1117,乾隆四十五年十月甲戌。《三州辑略》卷二,“建置门”所载广安城四门是:“东曰朝曦,西曰宣义,南曰殷阜,北曰利成”,与此有所不同。; 《清高宗实录》卷693,乾隆二十八年八月辛亥。; 和瑛《:三州辑略》卷二“,建置门”。以下各堡皆参考此书所载。另《乌鲁木齐事宜》《乌鲁木齐政略》中也有相同记载。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后经济的恢复情况、清朝政府治理新疆政策的调整与新疆经济的发展、新疆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清代新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清代新疆“荒政”等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