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等部众,恢复发展畜牧业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0050
颗粒名称: (三)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等部众,恢复发展畜牧业生产
分类号: F326;I267;C55
页数: 2
页码: 167-168
摘要: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初二(1771年1月17日),土尔扈特等部3万多户、近17万人,在其首领渥巴锡等人的带领下,毅然决然地摆脱俄国的压迫和控制,踏上了回归祖国的东进之路。经过8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和历经千难万险回到祖国的土尔扈特等部,在到达新疆时,不仅人员损失过半,从出发时的近17万人减少到不足7万人,而且所携带的牲畜、食品、衣物等几乎损失消耗殆尽,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保证。
关键词: 土尔扈特 清朝政府 和布克赛尔 渥巴锡 土尔扈特部

内容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初二(1771年1月17日),土尔扈特等部3万多户、近17万人,在其首领渥巴锡等人的带领下,毅然决然地摆脱俄国的压迫和控制,踏上了回归祖国的东进之路。经过8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和历经千难万险回到祖国的土尔扈特等部,在到达新疆时,不仅人员损失过半,从出发时的近17万人减少到不足7万人,而且所携带的牲畜、食品、衣物等几乎损失消耗殆尽,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保证。为此,清朝政府对东归的土尔扈特等部“口给以食,人授之衣,分地安置,使就米谷而资耕牧”,③进行了妥善的安置。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清朝政府从新疆各地以及从全国各地筹集调运大批物资进行救济,其中仅马、牛、羊等牲畜就有20余万头(只)。这些牲畜,在为土尔扈特部众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也为其以后畜牧业的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
  乾隆三十六年(1771)五月土尔扈特等部军民到达新疆境内后,暂时被清朝政府安置在斋尔(今斋桑湖)一带居住。后来,清朝政府把他们分别安置在阿尔泰的乌拉台地方以及和布克赛尔(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县)、精河(今精河县)、尤勒都斯(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天山南北各个地区,主要进行牧业生产。特别是以渥巴锡为首的旧土尔扈特部众,人数最多(总数当在4万余人),对他们的安置,更是清朝政府关心的一件事。经过反复协商考察,决定把他们安置在水草丰美的天山南坡的尤勒都斯草原。乾隆三十八年(1773)七月,渥巴锡率领所属的土尔扈特部众,分路先后到达尤勒都斯草原,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所游牧的天山南坡尤勒都斯草原,“雪山回环,毡帐云屯,牛马羊群,填委山谷,富裕为各蒙部之冠”。①土尔扈特等部蒙古族民众在牧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的同时,生活状况得到很大好转。他们后来成为新疆多民族大家庭中重要成员之一,对新疆畜牧业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附注

 《清高宗实录》卷892,乾隆三十六年七月庚申。; 转引自吐娜:《渥巴锡的子孙们》,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0页。

知识出处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清代新疆经济史稿》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清政府统一新疆之后经济的恢复情况、清朝政府治理新疆政策的调整与新疆经济的发展、新疆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清代新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清代新疆“荒政”等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