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志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唯一号: 310530020230000022
人物姓名: 徐有志
文件路径: 3105/01/object/PDF/310512020230000001/20090715
起始页: 003.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传略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镇党委书记,徐有志深深明白:一名党员干部,如果不能做到先群众之忧而忧,后群众之乐而乐,辜负了组织的培养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真还不如群众所说的:不如回家种红薯。 如今,担任着中宁县宁安镇党委书记一职的徐有志,依旧心系群众,关注百姓冷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团结带领党政一班人,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狠抓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宁安镇党建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经历多个岗位的锻炼,徐有志深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的重要性。他把加强学习教育作为锤炼党性、改造主观、净化灵魂、充实自己、指导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学习各类政策理论和法律法规知识。针对乡镇工作繁忙,部分干部不求创先进,只求过得去,思想消极的现象,他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干部教育管理新理念,极大地调动了干部学习工作热情,全镇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明显好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实践证明,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实现各项工作目标的关键所在。为此,徐有志始终把建设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切实完善了党委工作、党政班子会议议事等制度,提出了思想先到位、工作先深入、责任先履行的要求,使班子成员的思想、行为得到了有效监督和约束,充分发挥了班子的整体作用。在加强村(居)班子建设上,徐有志坚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选优配强班子上,尤其在选拔村党支部书记时,不再沿用“党委定框子,党员举拳头”的模式,而是采取“两推一选”和委派有经验的镇干部到村上挂职的方法,使镇、村(居)班子紧紧团结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动力,从而推动了全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宁安镇是一个农村与城市并存的乡镇,经济结构复杂,群众基础、干部基础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为加快宁安镇的发展,徐有志多次深入村组、社区、企业认真调研,提出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依靠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和二三产业;突破发展以枸杞、苹果、红枣、硒砂瓜、设施蔬菜、畜牧等为主的特色产业;统筹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切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并坚持按照这个发展思路,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强力攻坚、重点突破,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2008年,宁安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1.4亿元,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2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50元。2008年至今,宁安镇先后共落实5个招商引资项目,协议引资5.6亿元。 作为镇上的一把手,徐有志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认真履行“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三个承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勤政廉洁、克己奉公,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专题

党委书记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