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营驼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7800
颗粒名称: 七营驼鸣
分类号: G210
摘要: 从固原到中卫,盐池等地,必经七营。清代时,每当秋冬之际,无论白天或黑夜,都有运盐驮粮的驼队经过。深秋风声萧瑟之夜,再伴以咚咚的驼铃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寂静的夜空,给这广袤的大地凭空添上了一抹秋来雁下驼鸣的塞外景象。“七营驼鸣”遂成为固原一景。
关键词: 塞外 运输 “七营驼鸣”

内容

●雪人
  从固原到中卫,盐池等地,必经七营。因此,人称七营为固原的“北大门”。在历史上运输比较繁忙,车队马队驼队络绎不绝,而以驼队最具有特色。清代时,每当秋冬之际,无论白天或黑夜,都有运盐驮粮的驼队经过。深秋风声萧瑟之夜,再伴以咚咚的驼铃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寂静的夜空,给这广袤的大地凭空添上了一抹秋来雁下驼鸣的塞外景象。“七营驼鸣”遂成为固原一景。
  七营的称谓大约始于明代,为陕西三边总督杨一清分屯军马与牧苑的地方,沿袭至今。杨一清(公元1454—1530 )曾于正德元年,正德五年,嘉靖三年三次总制陕西三边军务,驻节固原。在此之前,他已以都察院左副都御使的身份督理陕西马政。当时的七营、八营都是屯马和牧苑的地方石茂华《防秋过八营牧儿苑》的诗句“万骑如云野径微,惊鸿遥过塞坦飞”描绘出一幅深秋鸿雁南飞,万马奔腾的场面。到了清代,塞上边战事少了,七营的军屯与牧苑亦随即废除,但仍设防。当时这里的情景正如清人王学周《七营驼鸣》一诗里描绘的那样:“参横月落夜迟迟,络绎鸣驼任所之。朝饮长城环毳幕,远来瀚海认羌旗。盐茶春暖开屯际,水草秋高出塞时。明驿汉营今尚在,筹边何以策安危。”
  而今,宽阔的公路早已取代昔日的大道,往返穿梭的汽车代替了缓缓行走的驼队。“七营驼鸣”只留下了让人回味的袅袅余音。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雪人
责任者
王学周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