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源踏脚舞遐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7701
颗粒名称: 泾源踏脚舞遐想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91年8月14日固原报登载散文诗泾源踏脚舞遐想。
关键词: 固原报 散文诗 泾源踏脚舞遐想

内容

王治平
  (一)
  泾源。七月流火。
  当我随着《西部之舞》摄制组不停转动的镜头,第一次把目光倾注在由百名强壮慓悍回族小伙组成的踏脚方阵时,我的心震颤了。
  这仅仅是一般人意识中山汉小民粗野横蛮、踏土三尺的乱踏狂蹦么?
  在舞台上你看不到真正的舞蹈,有人说。而眼前,那个腾挪跳跃,造型叠出的踏脚方阵根本不象是电视编导艺术的匠心安排,而一部书。——一部铭载着踏脚者祖先历尽忧患,用血与泪水挥洒而成的史书
  (二)
  草地起舞。力与美实现着和谐的统一。
  =、= 、=、……”如惊涛拍岸,似猛虎下山。百人方阵随着指挥口令,时而翩然起舞;时而纵横踢踏;时而凌空腾跃;时而旋转俯行。号子高亢激越,晌遏行云流水。
  “扫退裹脚”,有高原厚土的雄浑。
  “燕式平踏”,有西北风壮美的旋律。
  这是积聚了几个世纪情感的大渲泄。
  这是以往岁月不屈人格的大写意。
  “这是宁夏的安塞腰鼓,这是泾河源头的威风锣鼓。”
  我并不因为那位导演的“狂言”而汗颜,因为踏脚舞粗犷,奔放的动作造型本身就凝居着泾源人悲壮深沉的历史积淀。
  (三)
  “石头大如牛,清水遍地流。”左公保(左宗棠)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泾水是一条曾流淌过辛酸和血泪的河。在她流往高原黄土地裸露的脊梁上至今还镌刻着踏脚者祖先不屈不挠、浴血前行的脚印。为了那一方生息的热土,他们用血泪为高原筑起了一道悲壮辉煌的风景线。
  渭水岸边如血的残阳,董志塬头难挨的黄昏;金积城血色的悲歌,老龙潭暗哑的低鸣……我深信,这绝不单纯是地名的排列与组合。
  沙南、仓渡、桥天,王阁村、赵家川、白马营……岁月的车辙历经着春秋的风风雨雨,但踏脚者和他们的祖先还在继续那个遥远得近乎飘渺的乡思梦。千里跋涉,魂系故土。怀中揣着的仅仅是一个饱含温馨的地名,坊号
  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四)
  一个割断历史而妄谈现实的人,他是思想的弱智儿。
  认识发现一个民族并不难,难的是真正理解她和她的历史。
  “宁可战死在沙场,也不愿屈死在炕上。”当你读解了踏脚者和他们祖先那滴血的历史时,也算读解了泾源的山水、泾源的贫瘠、泾源的蛮荒与封闭。
  冲破世纪厚重的黄土风,泾水滔滔,浩浩东去。浪峰上少不了来自大山深处的蒿柴和羊粪蛋。
  自然,一个不理解泾水历史的人,他永远不会理解这蒿柴棍和羊粪蛋的份量,谈不出踏脚汉子的粗犷、豪爽。我理解这一切,我会跳踏脚舞。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治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