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周恩来晚年二三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0523
颗粒名称: 毛泽东周恩来晚年二三事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7月8日,固原报刊登了毛泽东与周恩来的晚年。
关键词: 毛泽东 周恩来 晚年

内容

选自《炎黄子孙》1989年1期毛泽东因病未能去参加周恩来的追悼会
  1975年10月下旬,周总理做完最后一次手术,病况日渐加重。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也是令人担心。他讲话困难,只能从喉咙内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声音字句。由于长时间在他身边工作,我还能听懂主席的话。每当主席同其他领导同志谈话时,我就得在场,学说一遍。但到了他讲话、发音极不清楚时,我只能从他的口形和表情来揣摸,获得他点头认可。当主席的语言障碍到了最严重的地步时,他老人家只好用笔写出他的所思所想了。后来,主席的行动已经很困难,两条腿不能走路,如果没有人搀扶,连一步都走不动了。
  1976年1月8日上午10点,毛主席几乎一夜未合眼,此时他正卧床,侧身听着文件。负责主席身边工作的张耀祠同志急匆匆地赶到游泳池毛主席卧室,将周总理逝世的噩耗报告了毛主席。
  主席听后许久一言未发,只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对于周总理的逝世,主席显然早已料到了。在近几年的医生报告中,早有所觉,长期的伤感,使他的眼泪枯竭了。此时,他已无法向这位患难与共的同志、战友表露他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几天后,中央拟好了有关周总理追悼会的规格,参加追悼会的政治局及党、政、军负责人的人数和悼词一并送主席审阅。
  中央考虑到主席病重,便没有安排毛主席参加有关周总理逝世后的一切活动。
  毛主席审阅这个报告时,我一直守候在侧,不知道为什么,在我这个普通人的心里一直存有一线希望,或许会有四年前参加陈毅同志追悼会那样的突然决定,或许也能去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一句憋在我心里许久的话,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象孩子般地冒昧地问主席:“去参加总理的追悼会吗?”一直处于悲伤中的主席,这时,一只手举着还没来得及放下的文件,另一手拍拍略微翘起的腿,痛苦而又吃力地对我说:“我也走不动了。”
  毛主席在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多次回避人们看见他的老态的做法,使我意识到他是不愿意,也不忍心让人们看到他晚年那病态和痛苦的心境。
  主席无不歉意的说:“那几个人的追悼会,我也没能去。”那几个人,我理解可能指1975年4月去世的和他一起参加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董必武,以及其他几个老同志的追悼会。
  他让我递给他用惯了的那支红铅笔,在送审报告上写有“主席”二字的地方端端正正画了一个圆圈。悼词千言,这个圆圈寄托了主席对总理深切的哀思。这个圆圈表达了毛主席对总理的深厚情谊。可是在人民的心目中,它确实是弱了,太弱了……这一笔怎么能表达得了对与自己风雨同舟几十年的战友的离别之情呢!
  十里长街的悲恸,代表了十亿人民的感情。众多的人民是多么希望毛主席能在总理的追悼会上出现呀!然而,如果人民知道主席当时的境况一定会嘱咐工作人员,现在要保护好主席。
  我将主席圈阅的有关周总理追悼会和悼词的文件办完之后,对张耀祠说:“我们是不是也参加总理的追悼会。”张耀祠嘱咐我说:“你们就不要去了,由我代表了。现在,你们照顾好主席更重要。”
  周总理逝世以后,毛主席情绪十分不好,烦躁不愿讲话,只是借助刚刚治好的一只眼睛,不停地阅读。这时,他虽然能自已看书、看文件,但由于他的身体过于虚弱,两只手颤抖,已经没有举起文件的力量了。为了满足老人家那艰难的阅读需要,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帮他举着书或文件。看得出来,此时他似乎只能从书本和文件上摆脱病魔缠身的痛苦。
  为了保护主席刚刚治愈的眼睛,医生嘱咐他,不要过多地看书,不要使眼睛太疲劳。对于这些劝告他一点也听不进去,而我也只好按着老人家的意愿,或是文件或是书籍让他无休止地阅读着…… (未完待续)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玉凤
责任者
毛泽东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陈毅
相关人物
张耀祠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