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春天里的一把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0252
颗粒名称:
春天里的一把火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6月3日固原报登载的关于生活水平提升的文章。
关键词:
司机
汽车
煤炭
内容
1970年春节前,固原县城宋家巷巷口的两间铺面房里,伸出了铁皮烟筒,冒出了浓烟、我家就住在这破旧的公房里。邻居和路人都为我们生了洋炉子(其实是北京炉)而感叹唏嘘,说我们福大命大造化大。现在看来,在房里生火取暖,根本不算啥,可那时,那确实成了街谈巷议的新闻——宋家巷上下几百户居民,没有几户架火炉子的。在寒冬腊月,能用火盆、木炭、香砟子什么的取暖的,最多也是十之一二。有些人家几辈子住在那里,家里从来也没有在冬天生火取暖。因为炭矿出炭少,居民钱也不多。就是许多干部家庭的火炕,也是用臭哄哄的马粪煨热的。
在那些年月里,城里汽车很少,司机吃香得很。有道是,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营业员。他们显赫地列居第二位。为了带炭,几乎家家都在和司机拉关系、套近乎。不掏运费,只出炭本,这当然是便宜。于是,我也这样干。主要是帮司机一点什么忙,图他“报恩”,或者让他吃点喝点,请他“办事”。我中学的一个同学,在兰宜公路指挥部开车,他酷爱音乐,我在广播站工作,就帮他买几张唱片。有时候,还把肉炖得烂烂的,菜炒得香香的,话说得甜甜的,请他到家里来。这位侠肝义胆的朋友,开着车雨里来泥里去,帮了我几次忙……
到80年代以后,汽车日益增多,许多单位都有了车,职工不再为家里缺炭烧而发愁。如今,在固原的街巷,你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居民往家里弄炭,不是一麻袋、两麻袋,而是成吨,成车……
可以说,北京炉在山城居民家早已普及,而且普及得很快,也消失得很快。它在固原时髦的时间不算长。代之而起的烤箱,正在迅速地占领市场,占据不断增加的住宅楼和家属院。大概可以用今非昔比、鸟枪换炮来比喻这事。
现在,更先进的东西——电炊具、液化气炉——也越来越多。而在10年前,这些东西我们压根儿就没有见过,只是听说过。
别人家有的,我家也有了。好几年来,我家烧炭已不存在困难。1989年春天的最后几天,我家点起了一把火——在液化气炉蓝色的火苗上烧水做饭。当电子打火装置把液化气点燃时,一家人都乐了。两个孩子,争来争去地去拧那玩艺儿。
我相信,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一定会有更多更多的我现在还叫不出名的东西出现……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晋尚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