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关古道酒溢飘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30000107
颗粒名称: 萧关古道酒溢飘香
分类号: I267
摘要: 1989年5月13日固原报登载的散文作品。
关键词: 散文 萧关 酒业

内容

萧关,历史上为关中四大关隘之一,是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固原居其北。自汉武帝北出萧关,“萧关”便被写进了历史。作为一代雄关,曾在历史上起过一定防御作用;作为历史文化地理,曾吸引过历史上的文人学士。今天,就其地理方位,仍是学术界关心的话题。随着历史的延伸,古地名往往成为现代区域称谓的别名。固原酒厂的产品,其商标冠以“萧关”,古今合二为一,很有代表性,不乏壮美之味,有一股诱人的魅力。
   古人为何以“萧关”命名,经传似乎未详。就字义而论,想来倒是很形象贴切的,因为那是两千年的塞北景观。萧,属蒿类植物,即艾蒿,大概现在仍未绝迹。关设在艾蒿遍野之地,自然显得清静冷落,会有“枯叶散萧林”之感。若闭目沉思,古代萧关的悲壮荒凉之情景就呈现在眼前。
   纵观这萧关古道上的固原,自汉至唐,尚属边关要隘之地。唐代诗人岑参的《胡茄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诗:“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就足以说明。将“萧关道”与“天山草”并列起来,看来唐代依旧是很荒凉的。宋元时,固原多为中原同边疆少数民族相互攻伐之地;降及明代,西北防御已成为明王朝的突出问题,为加强西北边备,明朝中央设陕西三边总制府驻节固原,统辖甘肃、宁夏、榆林三镇。成为明代在西北的军事指挥中心。当时驻固原的马步官军人数几近三万。虽然,似乎依旧很是荒凉。当年三次接任固原总督的杨一清,在其《开城行》诗里就曾写道:“羽书飞骑捷如鸟,猎猎西风卷沙草。剑气晴横紫塞秋,角声塞咽黄云晓”。由此看来,固原历来为边关用武之地,为半农半牧地区。历史留下了这样一块贫瘠而荒僻的有待后人开发的黄土地。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约束和限制,再加上多少年来由于历史的积淀而形成的传统的小农意识,多少年了,她在迈动着艰难的步履。论历史地理,她大名鼎鼎;论开发耕耘,依旧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夕阳西下,河水东流。
   历史毕竟是人创造的,奇迹也是人干出来的。斗转星移,寒暑更替,谁人料得,历史的巨轮旋转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萧关古道竟然焕发了古老的春光,熠熠夺目。商品经济的冲击唤醒了人们的小农意识,先进技术的利用开掘了一代新的生产工艺。固原酒厂将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极为普通的野生植物——沙棘,酿成了醇得使人神晕的液体——沙棘汁,且参加了全国同类产品的评奖。上海“熊猫杯”全国营养食品评奖取得铜牌;全国优质保健产品评奖,以“银鹤奖”揭晓;同时,获自治区优秀新产品奖。这,标志着过去历史的结束,未来历史的开端;这,在高楼林立,工商业发达的沿海,实在不足挂齿,而在这个向以军事为伍的偏远山区,自然是她新历史的一页。
   之所以取得如此荣誉,酿造东家倾注了心血。开掘原料,改进工艺流程,精心制作,质量为先行,精神为动力,在萧关古道上先走了一步。挤进了同辈的行列,挤进了充满着竞争的行列,换来了惊人的荣誉,可庆可贺。
   而今,充满着山野味的沙棘汁,正沿着萧关古道,走出固原,走向沿海,走向京都,走向千家万户……它告别了昨天,也告别了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溢向千千万万人的心田。但愿它,所过处醇香扑鼻,飘向更为广阔的世界。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薛正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