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怒则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8517
颗粒名称: 该怒则怒
分类号: G210
摘要: 人生在世,发怒难免。在日常生活中,动辄奋袂攘衿,怒发冲冠,则不但伤身,而且误事,实在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
关键词: 社会 心态 涵养

内容

人生在世,发怒难免。在日常生活中,动辄奋袂攘衿,怒发冲冠,则不但伤身,而且误事,实在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
  不该怒而怒,乃鲁莽浅薄,不足为训。那么,一个人一辈子总是平心静气,见恶不愤,遇歹不怒,是否就算是有涵养的表现呢?回答无疑是否定的如果路遇不逞之徒偷扒抢劫而装聋卖哑,如果眼见流氓无赖调戏妇女而袖手旁观,如果目睹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而无动于衷,总之,面对一切于大道不公之事,当愤而不敢愤,该怒而不愿怒、那么,人世间还有何公道、正义可言呢?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倘若做人做到连七情之一的“怒”都根除了,岂不近于“心如死灰”,应当说这是人生的机大悲哀,也是民族的一种不幸。
  据说古代的圣哲先贤也常有因公发怒的时候。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名叫顾协的人,为官清廉方正,嫉恶如仇。此公专门负责给皇帝起草诏书命令,社会上一些人见他权重位高,纷纷上门送礼,这使他十分恼火。一次,他从前的一个学生送来了两千钱,更使他怒不可遏,看来不给点颜色是不行了,于是,他命令差人将送礼的重责二十大棍,退回银钱,“厉声驱出”,从此顾家“绝于馈遗”。这位顾协,在该怒的时候拍案而起,正气凛然,令人敬畏。类似顾协的愤怒,如今在我们某些身负重任的领导千部身上,实在是难以见到了。
  目前社会生活中,不少歪风之所以形成,悲剧之所以产生,不是因为好人太少,而是因为好人太软弱。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既巳为人,面对邪恶,就该敢怒敢言,主持公道,义无反顾。在狠煞不正之风的今天,愿该怒则怒者日众。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降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