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报山村春意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8263
颗粒名称: 为报山村春意闹
并列题名: ——记西吉县城关一小教师于书忠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3月8日固原日报刊登了西吉县城关教师于书忠为报山村春意闹的文章。
关键词: 西吉县 教师 山村

内容

西北风席卷着尘土呼啸而过,那尖厉的风声似乎在问她;去还是留?
  1966年深秋的一天,她送走了又一个回河南省城的同学,回头看看秃山荒岭,站在风中纳闷。
  1965年瓜熟果香的季节,于书忠响应党的号召,毅然离开父母,离开富绕的河南南阳市,来到了山大沟深的西吉。对于一个刚刚20岁的姑娘,这需要多大的勇气。然而,生活给她的不光是离家的苦恼和异地的陌生。来到西吉后,她被分到将合农中(将合中学的前身)任教。那时,农中刚刚建校,条件非常艰苦,学校没有水井,吃水要到村民家挑窖水。窖水又苦又涩,使她难以下咽,但她熬过了这一关,慢慢地她也习惯了。一间旧灶房是她的宿舍,一块破黑板是她的床铺。遇到刮风下雨,外面大下,屋内小下。面对这种情况,同来的同学纷纷离去了,她也动摇了。
  但农民们连人民币上的“洋码字”都不认识的现实和一个个渴求知识的面孔使她次次地打消了 离去的念头她想到党对自已的培养之恩,想到父母指望女儿成为建设人才的切切之情,经过几个不眠之夜的痛苦思考,她终于坚定了扎根山区的决心。她将呕心沥血竭尽全力地给山区封冻的心田送一缕知识的春风。
  当时,农中一班有五十多名学生,她既当班主任,又代语文、数学课程。学校没有参考书,她就让父母从河南老家寄来,每天晚上她都在小油灯下认真备课,批改作业,直到深夜。于书忠老师在将台农中干了七年,1972年她被调到夏寨小学,两年后又被调到西吉县城关一小任教。
  二十几年来,于老师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为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她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先后开展了“听说“实验、“三步预习法”、“兴趣作文法”等实验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77年;于老师代五年级语文课,升学考试成绩名列全学区之首。1977年至1979年,他代四、五五年级语语文课,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升学率为100 %。 1979年至1984年她所代的班级在升学统考中成绩为平行年级第一名。在去年全县语文知识竞赛中,她所代班的3名学生又荣获第一和第二名。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于老师也十分重视作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1982年至1984年,她带领少先队中队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与县武警中队挂钩,开展军民共建文明单位活动,坚持打扫汽车站候车室;使候车室的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受到车站领导和旅客的好评。1982年,她带的班被评为西吉县文明班级,出席了县上召开的精神文明表彰大会。
  树叶黄了,绿了,绿了又黄了。24个春秋过去了,于老师把自己青春的年华默默地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当年天真烂漫的姑娘,如今已入到中年,但她工作起来劲头仍不减当年。
  今年3月6日,她被评为我地区“三八”红旗手,并受到表彰。
  (地区妇联 供稿)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地区妇联
责任者
于书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西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