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在发展 观念在转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7410
颗粒名称: 果园在发展 观念在转变
并列题名: ——访固原县建场最早的两个园艺场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88年11月12日固原报登载的关于国营沈家河园艺场和六窑林场的发展。
关键词: 果园 园艺 发展

内容

秋风送爽,果实累累,我们闻着诱人的香味来到国营沈家河园艺场和六窑林场采访。
  沈家河园艺场和六窑林场,同是1959年建场的。沈家河园艺场占地200亩,座落在沈河村中心,这里土地平坦,灌溉方便,条件得天独厚。六窑林场占地680亩,土地肥沃,是六窑村的“天心地胆”。由此可见,这两个林场的地理、自然条件都是上等的。
  60年代初,一批优良苹果树先后在清水河畔安了家,落了户。当时地委书记罗文蔚设想:把沈河、头营、三营一带建成经济林基地。可当时的农民群众的观念变不过来,不愿种果树,园艺场的职工把苹果树苗送给附近村的一些群众,有些人还不愿栽,把它扔掉了。再加上其它原因,经济林基地建设的宏伟设想未能实现。
  过了几年,当幸存下来的果树上挂上了逗人的果实后,现实才说服了这些祖祖辈辈靠土地单一种粮的农民群众。一些有头脑的农民年年到植树时想法从林场弄些苹果、梨树苗在自家院里栽上。尤其是近两年,人们已意识到,要想发家致富,必须发展商品经济。县委、县政府把建立以沈家河、鸦儿沟为中心的清水河流域经济林基地,列为全县“七五”计划重点工程。目前,这一工程正在积极地建设着,头营沈河、马园,杨郎南塬、三岔,黄铎堡、三营、黑城的一些村子里,60%以上农民家中有果树,并且在逐步扩大。杨郎乡三岔村回族老人马德壁不但自己种果树,而且还积极发动邻居群众种果树,今年该村就新植苹果树达70多亩。
  沈家河园艺场和六窑林场,在60年代和70年代为清水河流域的群众发展果树起了积极的带头作用和很大的促进作用。如今,他们也在不断更新自己,扩大果园面积,引进优良品种。其中六窑林场就新建果园293亩。(胡晓琳)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胡晓琳
责任者
罗文蔚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沈家河园艺场
相关机构
六窑林场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杨郎乡三岔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