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启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7393
颗粒名称: 贫穷的启示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8年11月9日,固原报刊登一篇农民李自荣致富的故事。
关键词: 李自荣 致富路 启示

内容

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位不善言表,年过40的回族农民。他高个头,上身穿件黑色皮夹克,幼黑的脸膛隐隐长出了络腮胡子,一双眼睛清敏,明亮、闪烁。这位貌不惊人,老实巴结的农民叫李自荣,是海原县海城镇西关村人如今他拥有十一万人民币,十二间砖瓦房、彩电、录音机、新式家具二套,双缸洗衣机一台、摩托车二辆,还有五个规模不等的经营网点。
  短暂的六年时间啊,他靠什么富裕起来了?有人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没横财不富。准是发了不白之财。”是的,人们的怀疑不无道理。1979年春天,李自荣的家产是两孔低矮的窑洞,三条沾满汗渍、油垢的被子、外加两叶席、一条毡,剩下的就是饥饿的二十只眼睛。一天深夜,三女儿在土炕上坐卧不安,抽肠扒肚地嚎叫“肚子疼死了”。李自荣跟妻子拉上架子车,跑到医院。孩子得的是阑尾炎,没钱不收,女儿嚎叫,父亲发呆冒汗,每亲王桂花流着泪,走进了妇产科做了绝育手术。她挪动着虚弱的身子,把70元营养补贴交了女儿的住院费。
  1980年秋天,江浙一带的男男女女,告别了富绕的水乡,纷至沓来贫困山区,他们拿起斧子、锯条,摇起了补鞋机,踩动了缝纫机,脚踏到海原城乡的市场,显露自己的技艺,赚起了山里人的钞票。李自荣每天从地里劳作归来后,总要在市场蹓跶,观察思考。有天晚上,他坐在炕头纳闷,妻子发现丈夫这副样子,坐在身旁关切地问他:“你咋咧?”
  这位高中毕业的农家女子,自从和李自荣结合后对丈夫的一举一动非常敏感。多年来,她不仅是位内贤助,而且还承担了丈夫和孩子的文化补习辅导。她在李自荣面前,既是妻子,又是老师。在过去的艰难岁月里,她白天跟丈夫一起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夜里,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她教丈夫“上、中、下、人、口、手……起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拖着丈夫缺乏营养的身躯迈着踏实的步伐,向知识的宫殿闯去。二十余年的夫妻生活,使她对丈夫的喜怒哀乐,了如指掌。
  “唉,咱那30亩地,种好只能填饱肚子,富不了,我想搞些手工艺活,苦于没钱!”
  “干啥呢?”妻子眨着一双乌黑的眸子。
  “补鞋我学会了,没钱买机子”。
  “嗨,那你不会先赊别人的一台吗?”
  “嘿,真的,我咋没想到”。他把身边的妻疯狂地亲吻,一个劲地说“你真可爱”。妻子脸上泛起了一层红晕。……
  几天后,第一位海原人李自荣加入了江浙的补鞋匠行列。他坐在阳光下,坐在寒风里,学着江浙补鞋匠的殷勤,见到年长的说声:“老大爷修鞋吗?”见了女孩们说声:“姑娘钉鞋掌吗?”……亲切的吆喝声,换来了一张张笑脸,迎来了络绎不绝的顾客。他每天麻麻亮起来,星星满天归回,干了6个月,赚了两千元,他用这些钱又买来了六台补鞋机。每天饭后,六台机子摆在院落,各就各位,李自荣给老婆和四个儿女传授补鞋手艺了。
  不久,从海原山城的农舍里,陆续走出了男女老少补鞋匠,李自荣家走出了六名补鞋匠,通过一场场竞争,江浙的鞋匠们唉声叹气地卷起被褥,离开了。李自荣一家也兵分两路,开始了补鞋生涯。妻子带着两个水灵灵的女儿,在市场跟同行竞争,他领着两个儿子“下乡”了。背着干粮、机子、材料,带着水,爷儿三个,走在乡间小路。身后扬起一股飞尘,他们爬过山坡、沟岔,穿行在村庄农户门口,撒下一串串清脆声:“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修补鞋了——一路辛苦,一路生意,一路收获。使他这个两年前还穷得叮响的农民,步入了致富路。
  这是1983年夏季的一天,李自荣背着机子路过县照像馆门市部,站在门口的两位衣着时髦的农村姑娘扯磨说:“专门取像来咧,门关了,真倒霉。”一个扎着羊角小辫的姑娘说:“本来我想照张彩色的,没有的!”细微的声音,钻进了他的耳朵,心中击起了涟漪。现在咱农民的生活水平高了,要求高了,胃口大了,我为何不学照像?他心里热呼呼的跨进家门,他向老婆孩子说了打算,妻子为他洗起了衣服,准备路上的用具。第三天早晨,他单枪匹马,揣着厚厚叠钱,搭班车、坐火车,到兰州一家国营照像馆,出高学费学习。黑白、彩色摄影,洗像技术。半年后,他在县城又办起了第一个个体照像部,对儿女又手把手传授摄影技术。步履跚蹒的老人,年幼的小孩以及身有残疾的男女,来他这里照像,只开票,不收费。热心与灵活,使他照像生意兴隆,久盛不衰。后来他又留下女儿在县城营业。自己带着两个儿子,分路走乡串户为群众上门服务。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风雨,啃着干粮、喝着凉水,穿着充满汗味的布衫,仆仆风尘地捕捉幸福的笑脸,美好的瞬间,青春的火焰。……我们这个一度苦涩,现在有时仍不无酸辛的年代,多么需要有甜蜜的记忆,甜蜜的故事啊!
  为了扩大经营范围。开阔眼界,搜集信息。1984年8月李自荣携爱人王桂花,到南方旅游。他们先后在南京、北京、上海、苏杭、西安、兰州、武汉、成都等地观光,回归时,托运了七千多元的无线电器材和一台68型榨油机。货到后,在县城办起了第一个个体榨油坊和无线电修理部,老婆操作榨油机,他单身闯进青海学无线电修理技术。1985年春天,无线电修理部开张营业了。有人说:“哎哟,你们一家是往钱眼里钻呀!够花就行了,古人说钱多招祸呢。“他不言传,只是对身边的徒弟、耐心地指导、修理,操作规程。这一年他跟女儿老婆儿子都带了一名发工资的学员。几年过去了,他们家教出了十一名徒弟。他们来自不同的村庄,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贫穷”户子弟,跟老李有沾亲带故的,有萍水相逢的,有慕名而来的,而待遇是一致的,在李家拿工资,学技术。现在有9户人均纯收入突破了400元。
  改革的浪潮,给贫困山村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活力。1986年在海原这块地上,一辆辆摩托车在山路奔驰,在大街小巷鸣曲。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各种摩托车2300多辆。男女老少都骑“电蹦子”,扬时代之风流。李自荣看到这些,他用高薪请来了师傅传授技艺,为摩托驾驶者排忧解难。现在他家经营的五个网点上,有车轮的滚动和马达的轰鸣,有优美的轻音乐和弧光的迸射,有电灯的闪烁。看到这些,谁能想到昨天他还是位贫困潦倒的人呢?谁能相信他是由几台补鞋机走上致富路呢!
  当我们合上采访本的时候,这位新近被固原地委、行署命名为“农民创业家”的李自荣,粗声粗气地对我说:“过去咱西海固人出门,受人浅看。你在前面走人家在后面讥笑,原因是我们穿得太破烂了。川区人瞧不起我们,说我们是山狼,冷洋芋喂大的,意思是我们只有洋芋充饥。有些人提起咱这里,摇头摆手,好象不是人蹲的地方。而我们这里的本地人,也看不起自己。说咱们这里的人笨、地薄。其实,只要有好的政策,能吃苦,多观察,咱这里还是有很多致富门路的。人一旦自己瞧不起自己,那就坏了,连说话都会退化……”
  人一旦自己瞧不起自己,连说话都会退化。……多么令人寻味啊!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袁进明
责任者
王世忠
责任者
段鹏举
责任者
李自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