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一批能人帮贫致富显身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7071
颗粒名称: 海原县一批能人帮贫致富显身手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1988年,海原县涌现出一批能人,他们用“一扶、二传、三帮”的办法,带领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已使230多户贫困人家脱贫,少数户已开始走上致富道路。
关键词: 能人 致富 贫困户

内容

本报讯 近3年来,海原县涌现出一批能人,他们用“一扶、二传、三帮”的办法,带领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已使230多户贫困人家脱贫,少数户已开始走上致富道路。
  在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中,海原县一大批能工巧匠脱颖而出,成了致富的能人。这些能人致富不忘乡亲,主动地向周围的贫困户伸出了温暖的手,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兴隆乡绒毛厂是一个年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企业。从建厂开始,他们就从贫困户中招来几十名男女青年劳力进厂做工。厂里一不嫌弃,二不把这些人当苦力,因人制宜,适当安排活计,付给合理报酬,使这些青年农民不但有了职业,而且增加了收入。贾埫乡黄坪村回族农民田兴昌1983年办起蕨菜加工厂后,每年春天採菜时,千方百计鼓励组织上百户贫困户人家进山採集蕨菜,还无偿地为他们提供腌菜技术和设备,使这些户每年收入在500元以上,有的高达千元。
  为了使贫困户能够从长远脱贫致富,许多致富能人还积极把自己的一技之长传授给贫困户。海城镇西关村有个名叫周宏喜的复员军人,过去是村里有名的穷困户,可他会修理技术,1982年自筹资金办起农业机械修理部,年纯收入上万元。他看到青年农民兰学明家里人口多生活困难,便主动把兰学明招来干活,除了每月付给100元工资外,还手把手的传授电焊修理技术。今年兰学明艺成出师,自己办起电焊修理部,月纯收入在500元以上。
  帮助办厂也是一些能人帮助贫困户脱贫的一条路子。红羊乡农民杜兴珍,1983年送儿子去上海上学,顺便到温州学习了制做水泥瓦的技术,回来后办起水泥瓦厂,5年来带领18户贫困户劳力生产水泥瓦,年人均收入1000多元。杨明乡有一个叫曹会儿的农民在厂里干了3年,就熟练地掌握了制水泥瓦的技术,今年春天在杜兴珍的帮助下在本乡办起了水泥瓦厂,每月收入200多元。今年6月份国务院“三西”办公室副主任王汝连来检查扶贫工作时,赞扬了杜兴珍这种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好精神。(刘嘉荣 海武)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田兴昌
相关人物
周宏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兴隆乡绒毛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海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