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溪流润干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6883
颗粒名称: 涓涓溪流润干田
并列题名: 学技术使固原县部分工业企业出现生机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88年8月31日固原报刊登一篇学技术使固原县部分工业企业出现生机。
关键词: 技术 工业 企业 生机

内容

固原县的一些工业企业,曾长期亏损、落后,处于欲前不能、欲退不忍的被动局面。然而,1987年4月在全国技协、黑龙江省技协、省总工会和宁夏总工会的协助下,通过县总工会的牵线搭桥,便给这古城的一些企业引来了涓涓溪流,增强了活力。
  沉睡的机器发出了吼声
  多年来,固原县皮鞋厂的生产停滞不前,原因不是没有原料,也不是没有先进的机器,而是缺技术。例如,1984年购进的一台平面修底机,价值2.3万多元,因不会安装和操作,一直被闲置着。
  1987年6月,厂长司建国带着6名职工赴哈尔滨龙江鞋厂取经。仅3个月的时间,他们不但学会了仿底革的制作技术,还学到了不少管理知识。回来后,沉睡了4年之久的修底机就发出了吼声,生产的仿革鞋不但满足了固原地区人民之需,而且打入了甘肃静宁等市场,使企业开始向好的方面转化。
  固原县针织厂织袜车间,停产三四年之久。1987年6月,厂里派4名工人到哈尔滨针织厂学习制袜机操作、维修技术。回来后,生锈的机器转动啦!生产出的产品远销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到年底上缴国家利润22.2万元。
  厂长们尝到了甜头
  固原县毛纺厂连年亏损,新上任的厂长侯汉清非常发愁。正在这时,县工会穿针引线,请来了哈尔滨毛纺业的退休工程师王忠田等。王工程师等人来厂后,给工人们精心传授毛毯生产技术,使毛毯等级率从原来的41.3%上升到了93%;产量从每月2800条提高到每月4500条;消耗从每条5.56元降低到4.10元。原来产品无人过问,现在成了畅销产品。几个月后,王忠田等要回哈尔滨了,侯汉清怎么也舍不得他们离去,几经挽留,王忠田被聘请为副总工程师。
  皮鞋厂厂长司建国,是位年仅25岁的小伙子。他从哈尔滨回厂后,也聘请了哈尔滨3名退休工程师来厂指导企业管理,为厂里培养工艺设计人才。原来厂里只有一个设计员,现在增加到了3个。现在设计的新式仿底革鞋,在淡季依然畅销。
  企业里的年轻人
  “敏感、好学、易于接受新事物,勇于探索,是青年人的长处。”固原的一些工业企业,就拥有这样的年轻人。
  笔者曾参加过毛纺厂的一个拜师会,目睹了这样一幕情景:拜师会上,当宣布每个师傅只可收留一个徒弟时,竟有人哭鼻子、抹眼泪,连来自远方的师傅也感动了。
  针织厂的4名职工从哈尔滨学习归来后,其他姑娘也争着要去外地学习。今年初,厂里为满足姑娘们的要求,决定送几名女工去银川学习。青年女工徐霞,到银川袜厂后刻苦学习,能把该厂判为废品的袜子修好,成了等级产品,这使对方厂家吃惊不小,赞扬不已。
  这仅仅是个好兆头
  学技术、学管理、引进技术人才,在固原县的一些工业企业开始出现了好兆头:皮革厂学到了处理牛革松面技术和光感技术,生产的牛面革经有关部门鉴定合格。塑料厂学来了机械修理等技术,吹塑、彩印技术也大大提高……
  然而,由于原材料涨价,有的企业又开始亏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摆脱困境?需要掌管企业的主人们改变旧观念,解放思想,增强竞争意识,大胆引进人才,学习先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质量,使企业出现新的契机,增强活力。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司建国
相关人物
侯汉清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固原县针织厂
相关机构
固原县毛纺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固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