爝火不熄方照万众之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6572
颗粒名称: 爝火不熄方照万众之心
并列题名: ——访武警固原支队青年军医王军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8年7月23日,固原报刊登了武警固原支队青年军医王军的事迹。
关键词: 王军 大夫 病人

内容

他,20有余,中等身材,军装着身,走路和说话都是干脆利落,无论什么时候脸上都浮着春风,对人温和,亲切,谦逊,黑而亮的眼睛里流露着智慧,棱角分明的嘴唇上挂着几分严肃。嗬,好一副现代军人的标准形象。他,就是武警固原支队青年军医王军。
  一提起王军医,固原县彭堡乡的群众都知道他,对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那是今年5月份,武警固原支队将青年军医王军派到交通不便,医疗条件差的固原县彭堡乡办起了“扶贫诊疗所”。起初,他在街面上一间小小的屋子里接待病人。初来乍到,人们对他这张娃娃脸多少有几分不信任,看病时总是有点心惊胆战。王军觉察到了这一点,但他不介意,只是早早开门,晚晚休息。不论来什么样的病人,他首先让坐下,倒一杯茶递上,然后诊断,治疗。晚上不论有多晚,只要有人敲门求医,他立即起床,有时一看就是三四点。如遇上手头不便的病人,他笑笑说:“免了吧
  深沟村农民董正芳患腰疼病,多年来生活不能自理,丈夫送来求医,王军就在屋里支起了病床,让她住下治疗。经过一个多星期针灸和电疗,她能下床了,几天后又能骑自行车了。
  打这以后,王军——这个名子在群众中传开了,于是求医者纷至沓来,他的小屋里几乎每天都塞得满满的。屋小地窄,不能满足群众了,他和乡上商量,乡上给他腾了一大间房子,虽然地方大了,床位增设了七八个,但还是不能满足病人需求。他忙不过来了,领导给他派了一位卫生员来协助。
  说来也巧,记者前去采访时,正好停电,屋外有20多男女老少,有盘盘腿坐的,有斜斜躺的,有蹲着的。一问才知道他们是等着看病的。屋子里,王大夫正给一位患者针灸,床上和凳子上还坐了七八个人,有喝茶的,有看书的。听王大夫说,屋子里有4人是“住院”的,其他都是等着针灸和电疗的,由于停电,他们排队等待
  彭堡村60多岁的闫德福老汉笑着说:“我们这些庄稼汉在下大夫这搭看病,就象到了个家一样,想喝就喝,想坐就坐,心里舒坦得很。”“在这搭看病手续少,方便,啥时来啥时能看上病,”一位中年妇女插嘴说,“王大夫手艺高,又对人和气,我们乡下人就爱这号人。”说到这里,彭堡村二队农民马树通和其他几位中年男子几乎齐声说:“王大夫千万不要走了,如果乡上房子紧张往回要的话,我们拿椽打胡基给你盖房。”群众就是如此地爱这位青年军医。
  听彭堡营业所主任齐战川说,他的家属有病,从王军来彭堡后,他一直送家属来他这里看,有半个多月时间病人很多,王军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有时到三四点才能休息,有一次他累得晕倒了……
  王军来彭堡乡只有50多天,就接待了千余病人,而大多数恢复了健康,群众对他有了一种特殊感情当记者请他谈谈有何感受时,王军笑了笑,只是说这里的领导和群众好,乡上给他及时提供诊疗场所,他晕倒后就有许多群众给他端来了蛋汤,这还要好好感谢他们呢。
  这就是中国现代军人的性格和气质。他献给人民的再多亦觉太少,人民给他的哪怕一点点,也要永远记住!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亮
责任者
王军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