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鞋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6426
颗粒名称: 西海固鞋匠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8年7月6日固原报登载关于西海固鞋匠的故事。
关键词: 鞋匠 人物 致富

内容

刘长青
  公元1984年春,江浙的修鞋匠,象侯鸟一样又飞回了冰雪初融的西海固。当他们一踏进西海固,都傻了眼:在他们往年“拣金拿银”的地盘上,稳坐着五大三粗的“西海固人”,头不抬眼不睁地干着修鞋的营生。这支长驱直入的修鞋队伍,万万没有料到西海固的修鞋匠一下子就冒出这么多。他们凑在一起叽哩哇啦一阵子,就夹着铺盖走了。西海固鞋匠和江浙鞋匠“换防”了。
  (一)
  要说西海固农民鞋匠,先要提到的是固原县城郊的李洋保。1981年春,李洋保进城看见几十名浙江来的鞋匠,李老汉心想这伙小青年从老远的地方到固原修鞋,能挣着钱吗?就好奇的凑到一个修鞋匠跟前,想弄个究竟。只见小鞋匠穿针引线,干得麻麻利利,更让李老汉开眼界的是修鞋小师傅还有一台手摇补鞋机,这新玩艺补起鞋来又快又省劲。李洋保看了一个来小时,这个修鞋匠就从固原人手里挣去5块多钱。第二天,李洋保有心从家里找来一双破鞋,找那个小师傅补,李老汉一边等着修,一边闲〓,这样他们就算认识了。几经交往,李老汉向南方鞋匠道了真话,想求小师傅从浙江捎回一台手摇修鞋机,也准备干修鞋这行当。起初南方修鞋匠说啥也不干,但就是抗不住李老汉的软磨硬泡,最后把一台使用多年的修鞋机高价处理给李洋保。这个独身老汉,凭着钻劲学会了补鞋这一行,一台小小的补鞋机,七年多捞回几千块,居然创出了一份家业。
  (二)
  农民进城当“鞋匠”,在庄户人眼里都觉得是个下贱活,不是正经行当,宁可再受穷也不挣这份钱,因为他们多年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然而,在海原西关村这个百十户人家的村子,竟也有出头的椽子,李自荣夫妇和四个儿女进城当了鞋匠。这两口子主要是贫穷所迫,离开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黄土地,乘改革的大潮,在街头用握过锄扶过犁的手补鞋帮、换鞋跟、打鞋掌。有时他们面对街头上匆匆过客和川流不息的车辆也难免感到孤独和茫然,但他们更为自己发现的绿洲,而倍感欢欣。李自荣夫妇一时成了村民们议论的中心,不咸不淡话,象晚秋的雨下个没完。扯闲话的人尽管穷得叮咚响,也不以为然,故作“本份”地受穷。对这些“穷”品评,李自荣并不十分在意。他对乡亲说:“人总不能等着受穷,修鞋有啥丢脸的,现在我们干顺手了,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他们出自内心的话,好象给一块板结的黄土地滴进了松散剂,种子开始萌动。六个年头过去,庄里人都发现李自荣家花钱欢了,日子过得红火了,这才认识到李自荣丢掉的是陈旧观念,找到的是一条致富路。
  李自荣靠六台补鞋机“滚雪球”,越“滚”越大,如今还办起照像部、无线电修理部、油坊等经营网点,年收入过万元,一家人有吃有穿有营生。
  (三)
  西海固的妇女也摆起了补鞋摊。
  西海固的百姓认为妇女只能转锅台、抱娃娃。出门吆喝做买卖,伤风俗,丢男人们脸,更何况补破鞋!可就偏偏在隆德县城街头,出现一位山里妇女手摇着补鞋机给过往行人补鞋。她,就是柳淑兰。
  柳淑兰今年三十左右,生性好强。实行大包干的第二年,看到南方女鞋匠一个个挤进隆德城,稳坐街头修鞋,她动了心,也买了一台补鞋机,小板凳、鞋钉等,不理睬人们的风言风语,毅然离开了锅台,在街头摆起了补鞋摊,干起不起眼的鞋匠活儿。柳淑兰上街修鞋在这穷乡僻壤,成了一件“新闻”。她刚在街头摆摊那阵子,过路行人说长道短,迫使她用草帽遮脸护羞,加上开始技术不熟练,收入很低。面对窘境,柳淑兰想了许多,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认准了,就干定了。春去秋来,在街头她度过了七个春秋,己成了一个技术娴熟的修鞋匠。单靠补鞋,她收入四千来块钱。村上的10名妇女看着热了眼,也跟着柳淑兰当起修鞋匠。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是脱贫有心人,不愁找不到致富路。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长青
责任者
李洋保
相关人物
李自荣
相关人物
柳淑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西海固
相关地名
固原县
相关地名
浙江
相关地名
海原西关村
相关地名
隆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