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地区建置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2252
颗粒名称: 固原地区建置沿革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06月13日,固原报刊登了固原地区建置沿革情况介绍。
关键词: 固原地区 建置 沿革

内容

现据史料和考古发现等,对固原地区建置沿革简述如下:
  夏、商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古代传说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度,到了夏就成了“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时代。到禹的儿子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正式诞生,国家初具规模。并铸“九鼎”作为国家的象征,把居民按居地划分为九个统治区。夏商一千余年,固原地区属雍州之域,世居戎狄种落。
  西周(约前1027——前770):西周固原地区仍属雍州之域,关中以北称朔方,泾水以北称泾北,固原地区又称太原,为乌氏戎和义渠戎所居。所以,也称乌氏戎(当时也叫焉氏戎)国与义渠戎国。
  东周(前770——前220):春秋与战国时期,始置郡县。郡县区别不在大小,而在郡远县近,郡荒陋县富庶。所以,这时郡的地位比县低。战国初二者平行,直到战国中期,才郡下设县,成为郡县两级制。县下设乡、里、邑等。固原地区始置乌氏、义渠二县,这便是固原地区最早的县的建置。
  秦(前221——前206):秦时地方仍实行郡县制,郡下设县。固原地区属北地郡,郡治义渠,有义渠,乌氏二县。
  西汉(前206——8):西汉初,地方仍沿袭郡县制,郡有郡守(景帝时更名太守)等职;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基层十里为亭,十亭为乡。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部(州),每部有刺史一名。
  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郡治高平(今固原),隶凉州,领县二十一,属固原地区的有高平、乌氏、月氏道、朝那四县。公元九年,王莽纂汉,改国号新,并更换大部分地方名称,改高平为铺睦,乌氏为乌亭,仍属安定郡。
  东汉(25—220):仍仿西汉建置,全国设十二州和一个司隶(中央直辖区),向各州派遣刺史,下设郡县。县下设乡、亭、里,民户编为什伍组织,十家为一什,五家为一伍。东汉初,固原地区仍属安定郡,起初治高平,由于北方羌族起义,于安帝永初五年(111)寄理于今武功县美阳故城,顺帝永建四年(129)复还理高平。永和六年又迁寄扶风郡界(今陕西彬县),献帝初平元年(190),因分安定、扶风两郡置新平郡,才迁治临泾,隶凉州。由于省并,郡领八城(即八县),属固原地区的县有高平第一城、乌枝、朝那。
  三国(220—265):魏吴蜀三国时期,固原地区属曹魏雍州的安定郡,郡治仍在临泾,辖县六。属固原地区的有朝那、乌氏二县。固原北部和海原皆被羌胡所占。
  西晋(265—316):分全国“凡十九州,郡国一百七十三”。司州以司隶校尉统之,州统郡。固原地区属雍州的安定郡,郡治临泾。领县七,属固原地区的县有朝那、乌氏、都卢(今隆德县东北)。海原和固原三营以北全属羌胡,隆德、泾源西南大部分地属略阳郡。
  东晋十六国(317—420):时期,先后涉及固原地区的有前、后赵,前、后秦和夏五个政权。
  前赵时固原地区属雍州之安定郡(郡治临泾)和分安定及汧增置的陇东郡,又以高平(今固原)立朔州牧以镇守。后赵时固原地区仍属雍州安定郡,辖七县,属固原地区的有高平、朝那、乌氏、都卢四县。由于北方统一,朔州牧北迁。前秦时固原地区属雍州安定郡,郡领临泾等县,属固原地区的有乌氏、都卢等县。后秦时固原地区属北雍州之安定郡,郡领县十二,属固原地区的有高平、朝那、乌氏、都卢四县。夏时梁州牧镇安定,固原地区属梁州安定郡,并于“姚秦时之黄石同置长城护军”。
  南北朝(420—581)时期:固原地区属北朝的北魏、西魏、北周地域。
  北魏太延二年(436置高平镇,正光五年(524)改高平镇置原州,并置高平郡和县,都治高平,原州领高平、长城二郡,高平、里亭、黄石、白池四县。固原地区属原州高平郡的高平县(今固原)、里亭县和长城郡的黄石县、白池县(均今彭阳县境)。西魏固原地区仍属原州,治平高。改高平郡为太平郡,改高平县为平高县,改黄石县为长城县,其余州县仍同后魏。北周置原州总管府,武帝天和四年(569)六月,筑原州城。总管府领郡二、县四:平高郡领平高、默亭二县;长城郡治长城,领长城、白池二县,今固原地区有原州总管府之全境。
  隋朝(581—618)建立后,把南北朝时期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大业三年改为郡县两级制。固原地区属平凉郡,初为原州,大业三年(607)废州、府,以原州置平凉郡,治高平,统县六,属固原地区的有平高(今固原)、百泉(今沟口)、默亭(今固原南瓦亭)、他楼(今固原七营北嘴)。 (待续)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鸿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固原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