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十景』与『八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0400
颗粒名称: 固原『十景』与『八景』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5年4月19日固原报登载的关于固原『十景』与『八景』的文章。
关键词: 风景 文化 地方志

内容

翻开清代和民国时期编修的地方志,大抵都有当地几景的记叙。固原就有“十景”和“八景”。
  清代中叶,是地方志发展的鼎盛时期,体例有许多创新。从一个地方的山川胜概中,找出几个代表,加以渲染,激发人们对乡土的热爱,就是这时的一个创新。清代光绪末年,王学伊修《固原州志》,提出固原有“十景”。即:东山秋月;西海春波;云根雨穴;瓦亭烟岚;营川麦浪;须弥松涛;六盘鸟道;七营驼铃;禹塔牧羊;篷沼听莺。到民国年间夏禹勤、叶超编修《固原县志》时,又提出了“八景”。即:弹筝峡之岩流;白云山之花木;香炉山之云水;朝那湫之鱼鸟;小篷沼之烟波;东狱山之营建;黑泉池之泉石;须弥山之造像。因为王《志》刊印过,流传开去,“十景”至今为人们乐道,而夏、叶《志》没刊印,“八景”鲜为人知。
  一个地方的“景”,从侧面反映一个地方在一个历史时代的面貌。把固原“十景”和“八景”相比较,可以看出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对固原认识的深化。例如“七营驼铃”,王学伊说,那里是去宁夏、中卫的孔道,冬秋季,运盐驮粮的骆驼,络绎不绝;夜间,驼铃声远近杂起,是一“听景”。1940年左右,平银公路修成,汽车的轰鸣代替了驼铃,这个景就逐渐听不到了。再如“禹塔牧羊”,是指原在东门外清水河东岸的一座铁塔——因铸造在禹王庙内故称“禹塔”。庙和塔都是明代嘉靖年间三边总制唐龙倡议建造的,清乾隆时曾修过,同治年间庙宇毁于兵灾,惟塔独存。王学伊认为是一“荒景”,未免牵强。所以,夏、叶把这两“景”剔除了。关于须弥山,王学伊爱的是“松涛”;而夏、叶却爱的是“造像”,显然,后者高明。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以前的“十景”“八景”作为历史的一部分,都成了过去。解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固原山川的变化,令人刮目相看。现在应该是“十景”呢,还是“八景”呢?把哪些作为“景”才能反映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呢?大家都来想想。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寸木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固原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