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口滞、调洪工程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唯一号: 310335020220000870
作品名称: 大武口滞、调洪工程
其他名称: 星海湖防洪滞洪水利工程
文件路径: 3103/01/object/PDF/310311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099.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TV873+.2
主题词: 滞洪-水利工程

作品简介

也叫星海湖防洪滞洪水利工程,位于大武口区西2公里处,总面积为25.44平方公里,其中滞洪区面积18.24平方公里,调洪区面积7.2平方公里。滞(调)洪区汇集着来自贺兰山区大小10余条山洪沟的洪水,集水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大武口滞(调)洪区是保护大武口区、包兰铁路、平汝铁路支线、第二农场渠、明水湖农场、太西洗煤厂等30多家中小型企业及周边地区安全的重要防汛设施,保护耕地5万余亩,总人口近14万人。 大武口滞(调)洪区历史上就是一个天然的滞洪区。滞洪区范围东北至平汝支线,西南至西一斗渠,东南至第二农场渠,西北至煤矸石专运线及西一斗一线,面积为18.24平方公里;调洪区范围是大平公路以北,平汝铁路以南,包兰铁路以西,第二农场渠以东(不包括太西洗煤厂和平罗石油站),面积为7.2平方公里。该工程设计为三级建筑物,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在平汝铁路支线原9+023号桥处,设计为1900立方米/秒,校核为3100立方米/秒,经计算蓄洪量百年一遇为3138.4立方米/秒,千年一遇为5153.2立方米/秒。该工程于2003年1月17日正式开工,至2009年年底,达到了长年蓄水量2300万立方米,可蓄滞洪水6300万立方米。星海湖湿地恢复性综合整治建设,提高了城市防洪标准,由过去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现在已建成集滞洪、调洪、旅游为一体的著名风景旅游区。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