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乐灌区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唯一号: 310335020220000858
作品名称: 陶乐灌区
文件路径: 3103/01/object/PDF/310311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093.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TV67
主题词: 灌溉-节约用水

作品简介

位于黄河东岸,其灌溉方式为自流与扬水两种。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始开五堆子渠,长约2公里,灌地400余亩。光绪十一年(1885年)渠口上移到贼流子沟,渠身整修后,以老户曹姓更名为曹家渠。1932年渠身又下延到察汉埂北梁(今五堆子境内),1942年渠口上移到青沙窝(今六顷地西梁村),定名利民渠,全长20.4公里,有支渠15条,灌地4000余亩。后渠身延至王家沟入都思兔河,全长45公里,最大流量2.3立方米/秒,年引水量0.2亿立方米,灌五堆子、红崖子农田2万余亩。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河西姚伏堡人谈某在沙拐子附近开渠,灌溉滩地,名谈家渠。1916年绥远省垦务局,在谈家渠东小塘口开新渠一道,名东渠,灌地不到千亩。翌年,绥远督统马福祥将渠口上伸到流山子,渠梢下延至下营盘,长10公里,始定名惠民渠,灌地3000余亩。1920年又延长渠身到施家台子,渠身长30公里,有支渠27条,灌地8000余亩。到1948年7月,陶乐引黄灌溉1.2万亩。1950年,惠民渠梢延至贼流子沟(今五堆子境),用木槽过利民渠,将退水入黄河。新中国成立后,对利民、惠民两渠整修,裁弯延长后,引水能力增大,两渠灌溉地5万余亩。20世纪50年代末,黄河水位不稳,惠民渠口进水困难。1960年在上八顷建煤气机提水站为惠民渠补水。1963年在煤气机旧址基础上改建成柴油机一级提水站,后因黄河塌岸,提水站几经搬迁,最后落址在高仁镇(今高仁乡)。1969年废弃自流引水的利民、惠民二渠,全部改为扬水灌溉,基本上是一乡(场)一座扬水站,灌溉着本乡村的农田。1971年高压输电线路架通后,将柴油抽水站逐步改为电力扬水站。到2000年,陶乐扬水灌区已建成以黄河为水源,以扬水为措施,形成了独特的灌溉体系,现灌溉农田10余万亩。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