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唯一号: 310335020220000850
作品名称: 鼓楼
文件路径: 3103/01/object/PDF/310311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318.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古塔-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平罗钟鼓楼位于平罗城中心,据说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原建筑物系一层楼,其中悬挂一大钟,门前两侧各建起脊瓦房一间,是打更人的住房。到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遭火而毁,民国2年(1913年)重建。重建时由高登第负责施工,施工前,对其造型曾着实酝酿一番,参与酝酿的人,曾经是游过名山大川,观过胜景佳区之人,将其所见之奇,所闻之特,融合而成为今日奇异之形。这个建筑物的座基约为12平方米,高约4米(原高5米,因解放后街面垫高约1米),用大青砖阀旋成东西、南北二洞,端对东、西、南、北大街,此即群众惯称的“鼓楼洞”。洞顶中心,嵌吊着一个粗约40厘米、长约60厘米的“星”(由于街面垫高,碰撞车辆,故摘除)。楼高约11米,加上座基总高约15米。从外面看是3层,实则两层。座基西南角的西侧,筑一由北向南上的12级砖阶梯,登梯上去向里一拐,是8级砖阶入门梯。楼的下层是洞宾殿,约4.5平方米,四面走廊檐各宽约3米,四角各有顶檐立柱5根,和壁角的一根柱子通过过梁连为一体。这5根柱子前后交错,使楼的顶角构成两个暗角,3个翘角。走廊四边用表砖砌有约70厘米高的花窗漏墙。楼壁系砖基土坯砌成。其门面南,有6扇凤眼格子门。楼后,由西向东,斜竖12级楼梯。上去即二层楼,为财神阁,大小与下层同,走廊宽约2.2米,廊檐宽约2.8米,边有约80厘米高的雕花木栏杆。楼顶样式别具一格,名为“八仙庆寿顶”,四壁各系6扇凤眼格子装成。这外形三层的楼,每层的4个拐角都有3个翘角,下配垂条悬风铃,每层的4个拐角都有两个暗角,既每层有8个暗角,故其样式名为“四明八暗”式。全楼共有36个翘角,72根柱子,象征“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这个造形,在宁夏来说是独一无二的,亦即其奇异之处。鼓楼各层的边檐,俱压飞檐。檐下统统挂有两道挂方,并有升斗、鹅脖、垂条点缀。其挂方系机方、平方、花方和照面方组合而成,并雕刻着各式各样的花样,画有山水人物、飞禽走兽等。所有这些和栋梁、楼门、格子等,统经彩画油饰,真是花红柳绿,五彩缤纷。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曾全面彩绘油饰,并点缀了彩灯,五光十色,绚丽辉煌。1984年秋,又进行了复原补修和全面彩画油饰。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