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留地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崇岗乡志》
唯一号: 310334020220000050
专题名称: 自留地
文件路径: 3103/01/object/PDF/310310020210000003/001
起始页: 0190.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自留地,这个人人都熟悉,恐怕只有中国才有的,只有巴掌大的一点东西,词典上没有。漫漫时空中仅仅存在了二十年,而且是极不光彩地、可怜巴巴地、偷偷摸摸地存在了二十年,并且随时都有夭折的危险。 它像一块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每个中国人都不会小视它的存在。它实在太重要了,它几乎拯救了一代中国老百姓,它的作用无论怎样说都不过分,它应该记录在中国历史上,甚至可用伟大这个词来表述。 它产生的不是时候,但又很及时。 说不是时候,是因为这个代表着资本主义私有制尾巴的小东西,竟不识相地降生在坚决消灭资本主义,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一片呼喊声中;坠落在代表社会主义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的神圣领地上。 说它很及时,是因为它降生在每人每天不到三两粮,连野菜草根都当饭吃的低标准时期。虽然是杯水车薪,可也似雪中送炭。人人心中都默默叼念着它的救命之恩。 一九六二年,在经历了可怕的低标准之后,在国家主席刘少奇主持下,中央颁布了农业发展纲要六十条,明文规定给社员分发自留地,小片荒,还有家庭养殖。规定自留地数量占集体耕地的百分之五。理由是集体经济尚不发达,需要自留地来补充不足。 自留地本身就是集体耕地的一部分,而且是头等地的一部分。这种割肉补创的治病办法本身就很可笑。 按崇岗人均耕地计算,每人可有自留地1.5分,也有多一点的,但都不过二分。平均每家七八分自留地,个别人口大户尚可过亩。 自留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自从有了自留地,肚里有了粮食,圈里有了猪羊,连黑市上的商品也是来自自留地。虽然粮食仍然有点紧张,但饿死人的事情没有了。自留地就是救命地,是中国走出低标准困境的一等功臣。 然而,自留地在当时毕竟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被很多干部视为眼中钉。由于自留地的存在,严重地影响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由于集体经济的收入分配太不可靠,社员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自留地里,严重影响了集体劳动的效果。当时的一句顺口溜说明了这个问题:“自留地里打冲锋,集体地里养精神”。如果自留地再稍多一点,大集体耕地的经营便会出大问题,社会主义大厦就有可能‘坍塌’,自留地成为严重的资本主义危险因素。 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到农村视察,见了好庄稼,一问全是自留地的,便气不打一处来,因为大寨是没有自留地的。一九七三年,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之后,崇岗大队毫不含糊,带头将自留地收了。社员人心惶惶,心里没了底。 好在此时以江云为首的自治区工作组来到崇岗,严格执行农业发展纲要六十条,第二年,将自留地返还给了社员,稳定了情绪。一九八一年随着土地承包到户,自留地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光荣地退居“二线”。

知识出处

崇岗乡志

《崇岗乡志》

《崇岗镇志》的内容涵盖了崇岗地区南起暖泉、兰丰,北到大武口,即历史上所谓“山八堡”的自然环境、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各行各业、各种各样凡志书应包括的内容。既描述了己逝去的沧桑岁月、又记录和歌颂了今天的辉煌、和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