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汉托护的来历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唯一号: 310334020210000003
专题名称: 查汉托护的来历
文件路径: 3103/01/object/PDF/31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0272.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查汉托护①”因蒙古遗军察罕将军游牧至此,护地牧居而得名。明末清初,宁夏黄河平原由于是沙质土壤,河床不稳定,经常东西移动,两岸不断塌方,黄河西岸移近平罗县城。东岸地带沙泥淤积,地现土丘,地以土堆数量命名,故有“三堆子、四堆子、五堆子、六堆子”之称。后来,黄河又向东移了三十里,三、四、六堆子相继塌入黄河,五堆子被隔到黄河东岸。于是,这里就有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黄河东移后,河西形成一片河滩地,俗称河床沉沙平原,一直无人居住。顺治入关至康熙末年,黄河东岸的鄂尔多斯蒙古族部落,开始在这里游牧并逐渐长期居住;宁夏南部黄灌区的一些少地农民也陆续迁来开荒种地。黄河两岸宁蒙地方的衙门机构,对这些行为默许或支持,并逐渐延伸为属地管辖。 话说“查汉托护”还有一则饶有兴趣的故事:据《古西行记》载:传说西夏献宗李德旺乾定四年(1226年)二月,蒙古雄主成吉思汗讨伐西夏时,由于西夏迟迟不纳人质,遂领兵10万余人,从石嘴子和陶呼噜滩②越过黄河,经平虏城由北路攻入西夏城。此时,蒙古大将忽都铁木儿受沙州③诈降之苦后,成吉思汗大怒,增兵急攻,攻破西夏,乘胜攻克肃州,围住甘州④。当时,西夏甘州守臣曲也怯律正是蒙古大将军察罕的父亲,察罕从军中遣使向父亲劝降,曲也怯律找到副将阿绰,摆上酒宴商议投降之事,阿绰假惺惺地同意投降,回府后却与自己的心腹将领36人商议,大骂曲也怯律为叛臣,并发誓说:“我们世受国恩,如今正是报国之时,誓与城池共存亡。”于是,阿绰等人分头行动,杀死了曲也怯律和蒙古军使者。察罕一气之下,带兵攻入甘州城内,杀灭驻守城里的西夏将士,找到了父亲的遗体,带领兵马离开了成吉思汗的部队,一路顺黄河漂流而下,来到了鄂尔多斯台地边缘的陶呼噜滩,越过黄河,在平罗古城以东这片荒原上,按照蒙古人特有的葬俗,掩埋了父亲的尸骨,用马蹄踏平了坟头,搭起了帐篷,在上面宰杀了骆驼,进行了祭祀,用大量的人马保护起来 ,到第二年春天青草长出后拆帐离去。后来鲜有人知晓此事。从这以后,察罕的人马在这里过起了游牧生活,他们的后代也躬耕于此。自从察罕大将军定居以后,这里便长期被鄂尔多斯高原的蒙古人用来放牧。“察罕”的地名也先后演变为“插汉”和“查汉”。 起初,黄河西岸多以回族人定居为主。后因回蒙两族利益冲突,康熙降旨以察罕世袭的蒙古游牧部族迁徙黄河以东,在鄂尔多斯台地之上游牧和居住,回族人口分散迁离此地,从此“河西地荒”。至今,在陶呼噜滩边缘的陶乐地界上 ,还保留有“查汉埂”⑤的地名。为招徕民户、垦荒种田,雍正皇帝即位不久 ,便委派公舅舅隆科多⑥验看了查汉托护之地。隆科多向皇上奏称:“宁夏贺兰山前查汉托护至石嘴子等处,宽阔一百里,旷野而平,其土肥润,籽种俱皆发生,其地尚暖,易于引水,如西河⑦、六羊河⑧皆系古旧渠”。并说:“鄂尔多斯移归套内以河为界,查汉托护之地久属版图”,建议修闸引水,屯垦移民。据《清实录宁夏资料辑录》载:“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宁夏、平罗两县黄河沿岸一带有宁夏满兵牧场,满兵每名拴马二匹。将军傅良⑨奏准,每兵实拴马一匹。此项场地多有闲旷,应将平罗场地仍留牧马,其宁夏场地丈勘定界,听民认垦。”这段文字说明,这里当时确实无人耕种,是一片广袤的草场,只要有老百姓开垦,满族兵营牧场可以随时让地于民。随着人口的不断迁居,在河西查汉托护人口密集的正闸设堡,归东永惠堡管辖。《北武当庙寿佛寺》一书中还有这样的记载:“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平罗县东永惠乡民将一组供奉有‘武神⑩’二字的石质香炉捐给寿佛寺。从那时起,在寿佛寺里同时供奉了一尊鞑靼女神⑪像,每年都有蒙古族善男信女前来进香祭祀。”至道光年间,这里既有了“武神”,也有了“文神⑫”,只可惜察罕的父亲曲也怯律及察罕大将军故后,究竟葬在哪个位置?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默斋拾遗》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从乾隆九年有明确记载开始,上溯至事件肇发年代,下限至213年12月31日对俞德渊研究的史料和所撰稿件,书中对文言文进行了标点、断句、分段,全部采用简化字,并对原稿跌生僻字、古地名以及有重要影响历史人物等作了注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