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俞德渊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唯一号:
310330020220000773
人物姓名:
俞德渊
人物异名:
字:原培;号:陶泉;又号:默斋主人
文件路径:
3103/01/object/PDF/310311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303.pdf
性别:
男
时代:
清代
出生年:
1778年
卒年:
1835年
籍贯:
安徽省无为县俞家村(今安徽省无为县俞家村)
传略
俞德渊(1778~1835年),字原培,号陶泉,又号默斋主人。祖籍安徽省无为县俞家村(今安徽省无为县俞家村)。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六月,生于宁夏平罗县头闸镇俞家庄。德渊幼年天资聪慧,勤奋刻苦,早年家境贫寒,父母节衣缩食,送德渊就读于本村和平罗兴平书院,学习成绩优异,考中秀才。后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参加省试中举,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中进士,选入翰林院庶吉士散馆。道光初年,任江苏荆溪知县,不久调任长州知县。在任期间,严正廉洁,甚得民心,后升任苏州督粮同知。道光六年(1826年),江苏初行海运业务,德渊总揽其役,亲手制定了章程,工作成绩出色。道光八年(1828年),德渊升任常州知府,旋调任江宁知府。道光十年(1830年),两淮盐务混乱,宣宗授陶澍为两江总督,命尚书王鼎、侍郎宝兴到江南主持改革盐法,与会众臣一般都主张“罢官商盐”,归盐场或盐户,由盐场或盐户纳税,俞德渊没有盲从,认为盐归盐场后产值额数难定,又不好稽查,会造成收税难的局面;而盐归盐户,不仅私煎容易拖欠,而且经不住天灾人祸,又不好管理。权衡利弊,还是仍实行官商盐,但需先定章程,重新清核签证,裁减浮加杂费。这样既不因新旧接替而停产,又不影响税收和各地用盐。这一正确意见被朝廷全部采纳,德渊遂被提升为两淮盐运使。为了治理混乱的盐规,他接任后,首先把原来由岸商私自贩运食盐,全部改为派官吏督办,并实行在海运中严格稽查、核价,凡余利如数上交国库的制度。很快形成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盐规、盐法,既提高了食盐产量,促进了盐运工作,又增加了国家的税收。俞德渊虽在江南为官,但十分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道光五年(1825年),正值平罗知县徐保字兴修“又新书院”,他把省吃俭用积蓄下的300两银子,从江苏寄来,捐给平罗县扩建“又新书院”。信中勉励童生“立志大植,品正察理”,告诫学子努力学习,以求上进。 俞德渊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美名传颂大江南北。“两淮本脂膏地,运使多以财结权贵及四方游客。”而俞德渊一贯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尚书黄铖之子黄中民为盐场大使,欲得美职,德渊不允。德渊生活俭朴,其妻子、儿女亦行节俭,江南一些地区奢华的风俗,也为之大变。两广总督林则徐称他“体用兼赅,表里如一”。两江总督陶澍也非常钦佩德渊的才干,曾多次向宣宗帝推荐“其才可大用”。宣宗也嘉奖德渊的才干,行将被重用,不幸突然患病,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三月二十日逝世。荆溪、常州及江宁地区的人民听到噩耗,无不痛哭流涕,纷纷请求为他建立祠堂,以示永远纪念。俞德渊逝世后,朝廷诰授他为“中议大夫”,灵柩运回平罗葬于头闸南昌润渠畔。两江总督陶澍、两广总督林则徐及同僚共资助白银5万两,为俞德渊修建了祠堂。俞氏祠堂气势恢弘,但今已不存。“文化大革命”初期,俞德渊的坟墓被挖掘,尸体被焚毁。俞德渊著有《默斋存稿》《默斋公牍》,刊行于世,版藏关中书院。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专题
知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