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通智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唯一号:
310330020220000284
人物姓名:
通智
文件路径:
3103/01/object/PDF/310311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808.pdf
时代:
清
籍贯:
清满洲正黄旗
传略
通智 通智,生卒不详。清满洲正黄旗人,历任内阁侍读学士、大理寺卿、盛京工部侍郎、兵部左侍郎及尚书等职。 清雍正二年(1724),雍正皇帝的舅舅隆科多到宁夏视察,发现平罗县东沿黄河一带土地广茂,遂上奏朝廷;“查汉托辉至石嘴子等处,宽阔一百余里,旷野平衍,其土肥润,籽种俱皆发生,气候适宜;且地临黄河,易于引水,旧有六羊河,皆系旧渠;大沟、黑龙口、倒流河、黄泥河、董家河,皆系引水分水之路,遗弃年久,虽有形迹,俱皆泥沙淤塞。若修造渠坝,及放水之闸,两岸可以耕种万顷。”建议兴办农垦,移民实边。 清廷极为重视奏章,遂将奏章交由议政王大臣等核议。雍正四年(1726)三月,朝廷派大理寺卿通智同川陕总督岳钟琪实地验看。同年五月,雍正皇帝降旨,派通智留查汉拖辉,加派户部侍郎单畴书共同办理修渠事务。七月大渠兴工,至雍正七年(1729)五月竣工,费银16万两。渠成后命名“惠农渠”。以陶家嘴南花湾为进水口,渠长150千米,口宽十三丈至尾收四五丈,底深一二丈至五六尺不等,引入西河尾并归黄河。渠上建进水及尾闸各1座、退水闸及暗洞各3座。沿渠架桥22座,西河架桥16座,大渠开设灌田支渠百余道,支渠长七八里至三四十里不等,均做陡口槽,又沿渠各制小陡口千余道,以相行灌。自此沟渠交错,两万余顷良田全部灌溉。于渠之东沿大河筑长堤160千米,以防黄河水泛滥危害渠堤,又于渠西疏通西河旧淤泥175千米,以泄汉、唐两渠、诸湖碱水。各闸旁建水手房42所,以司启闭。遍置塘房37处,稽查边汛。大渠长堤以西至西河,兼做防护堤,两岸栽植垂杨10万余株,其根可以固堤,其材可供岁修。 惠农渠之东北“有黄河支流名六羊河”。通智将六羊河疏浚、筑堤、建闸、造桥、改造成灌渠,钦定名曰“昌润渠”。渠长55千米,以补充惠农渠所不及。通智上奏并获准在惠农、昌润二渠灌区内设新渠、宝丰二县。两县均筑城池,设文武官员管理县域农、商诸事。朝廷发官银15万两,招来宁夏、宁朔、灵州、中卫和固原等地移民万余家到两县落户垦种,受惠人民为纪念通智开渠的功德,在新建堡寨命名时均加“通”字,如通昶、通贵、通城、通伏、通宁、通润、通吉、通义等,号称通八堡。 惠农、昌润二渠竣工后,通智又奉旨和光禄寺卿史在甲,于雍正八年(1730)五月勘察大清、汉延、唐徕三渠水利事务。见三渠应修设浚之处非常多,特别是唐徕渠,于是奏请先修唐徕渠。后修大清、汉延二渠。唐徕渠自青铜峡108塔寺下,分河流为进水口,由大坝绕宁夏城,经平罗,入西河,绵延154千米,年久失修,闸座损坏,渠道淤积,输水不畅。通智组织人力、物力于雍正九年(1731)二月二十日兴工至四月十四日竣工放水。“计砌石加固迎水拜长三里另十丈,增建滚水石坝三十丈,改建退水闸3座,修桥17座,新建桥2座”。整修后的唐徕渠,渠流通畅。共灌原宁夏、宁朔、平罗3县田23052公顷。雍正十年(1732),通智奉旨返回京城。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由兵部侍郎升为兵部尚书。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分二十六篇,内容涉及自然环境、政区、人口、矿产资源、环境保护、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工业、商业贸易、财税、综合经济管理、科技、政党与社团、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等内容。
阅读
相关专题
读学士
职位
寺卿
职位
侍郎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