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德涵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唯一号: 310330020210000980
人物姓名: 俞德涵
人物异名: 号:静庵
文件路径: 3103/01/object/PDF/3103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0147.pdf
时代:
出生年: 1773年8月5日
籍贯: 宁夏县掌政堡镇河村
亲属: 俞世隆;俞德渊;俞德源;俞德洵;俞德清;俞思晋

传略

德涵公,号静庵。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八月初五日寅时出生于宁夏县掌政堡镇河村①,是世隆公(字盛初)长子,德渊公(号陶泉)胞兄。他性情直爽,对人对事忠心耿耿,说话直截了当,心地实在,慈悲善良。少年时因家庭贫穷而放弃了学业,跟随父亲盛初公学习经商,后来只身一人远赴新疆做生意,凭借所获取的利润奉养父母和家人,因此经受了不少艰辛。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德涵②公10岁时随父母举家由“宁夏县镇河堡迁居平邑(平罗)东乡(头闸)正闸堡”。德涵公一生主要以经商为业。俞氏家族先世居住在安徽省无为县,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明朝宦游宁夏,遂入籍宁夏。历经数代传至盛初公。百川公生养了盛初公,晚年家境十分贫穷,父亲盛初公“虽敏慧”,但因家境贫寒,童年时弃学经商养活家人。静庵公子承父业,终生经商,赚钱家用。三弟德源公以务农为主,而二弟德渊公、四弟德洵公、五弟德清公边种地边读书。后来德涵公只身到新疆做生意。 嘉庆十年(1805年)德涵公32岁,从新疆回到平罗老家。时隔一年,再次远赴新疆。两年后,三弟鉴塘公奉父母之命千里迢迢,冒风沙顶酷暑到新疆找到胞兄静庵公,一起返回老家。嘉庆十四年(1809年)长子思晋公(晓帆)出生,他第三次前往新疆经商。嘉庆十五年(1810年)九月,父亲盛初公回宁夏县镇河堡祖籍地商议祭田田租之事,不幸于十月三十日在掌政德涵公大妹妹王氏家中病逝,十一月灵柩运回俞家庄,安葬在杜太淑人墓左第一穴。 嘉庆十七年(1812年),他在新疆得知父亲于两年前就已经去世的消息后,千里迢迢赶回家中,料理完杂事后,在头闸西街与陶乐五堆子人桂文斗③一起开设“双和文店”。从此在家门口做生意。嘉庆十九年(1814年),他的第二个儿子书田公出生,随后出嗣给四弟少泉公为子。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二弟陶泉公由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选安徽建平县知县,奉旨调补江苏荆溪县知县。德涵公受母亲委托,带领三弟德源公到荆溪县德渊二弟任所探视。 道光元年(1821年),四弟德洵公到二弟德渊公荆溪任所探视。德涵公从荆溪任所归来,是年48岁。 德涵公一生最大的亮点是参与“义仓”赈灾慈善活动。据《道光平罗纪略》载:道光五年(1825年)秋,上级官府下令,要求各州、县向老百姓劝捐义粮。当时一些州、县有按田亩面积摊派的,有按公差徭役平均摊派的,也有喜欢互相攀比穷追不舍对老百姓实施逼捐催粮的。时任平罗知县的徐保字认为,这不是所说的“劝捐”。他认为平罗地力贫瘠,百姓贫穷,所有寒薄之家一概不去打扰。他传令各村两三家殷实大户来到衙署,亲自向他们传达了上级官府的义捐文告,让他们随意捐助不限数量,并登记在册。结果在10天之内,官仓就获得捐粮2700多石。其中仅俞德涵一人就捐出义粮200石。平罗知县徐保字认为他是这次全县捐粮最多的大户,并在《道光平罗纪略》中针对他写道:“为阖邑冠,无一粒勒索百姓,无一毫假手吏胥。”这在当时被传为佳话。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九月二十四日戌时,德涵公在头闸俞家庄病逝,享年70岁。安葬在杜太淑人墓左第二穴。由于二弟陶泉公贵为“中议大夫”,而他也被朝廷诰授为“中议大夫”。 德涵公的妻子胡氏生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十月初四日。她持身勤俭,无论生活在贫穷的环境里,还是生活在富裕的环境里,都能保持俭朴的风貌,且年愈迈身体却愈硬朗,也被诰封为淑人。同治三年(1864年),她目睹二子、一媳、一孙男、一孙女蒙难。受惊吓后,忧思悲痛成疾,于当年十一月初三日辰时病故,享年87岁。合葬于静庵公墓。生育二子,长子思晋公,次子思丰公④。生育一女:嫁给平罗县姚伏堡增生刘倬。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默斋拾遗》

出版者: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从乾隆九年有明确记载开始,上溯至事件肇发年代,下限至213年12月31日对俞德渊研究的史料和所撰稿件,书中对文言文进行了标点、断句、分段,全部采用简化字,并对原稿跌生僻字、古地名以及有重要影响历史人物等作了注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