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3030
颗粒名称: 农业生产
分类号: F327.43
页数: 4
页码: 699-702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石嘴山市惠农区农业生产情况包括脱水蔬菜产业、枸杞产业、奶产业等。
关键词: 惠农区 农业生产 粮食作物

内容

惠农区盛产小麦、玉米、蔬菜、枸杞等农作物,粮食作物是种植业的主导产业,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左右。经济作物以油料和蔬菜为主,20世纪80年代前,种植面积和产值所占比例较小。农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后,蔬菜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进入21世纪以来,实施产业对接战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保持粮食稳步增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脱水蔬菜、枸杞、奶牛三大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惠农区是全国最大的脱水菜生产销售基地和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宁夏新兴的枸杞之乡。
  脱水蔬菜产业
  脱水蔬菜产业是惠农区农村经济中具有带动力的“绿色”产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发展势头强劲。2008年,全区脱水菜种植面积7.3万亩,其中龙头企业或合作组织自建原料基地3万亩。加工脱水菜产品5000吨,销售4000吨,实现销售收入6400万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已建成的76家脱水菜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达10000吨,形成了以宁夏礼和食品公司、宁夏福民脱水菜集团公司等一批年生产、销售规模在1000吨以上的脱水蔬菜自治区级龙头企业。有10家脱水菜加工企业取得了自营出口权,15家企业获得了ISO9000国际产品质量认证资格,5家企业取得HACCP认证,10家企业通过商检注册认证。脱水青红椒、洋葱、小管葱、香菜、番茄、芹菜等20多个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天津、青岛、武汉、大连、深圳及港澳地区,并出口日本、马来西亚、韩国、美国和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总量达到5000吨以上。吸纳农村劳动力1万人,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原料基地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批脱水菜种植乡、村、队和农户。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结构调整,使粮经种植比例日趋合理。
  枸杞产业
  枸杞产业是惠农区农村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红色”产业。起步于1992年,通过政策、项目、科技持续扶持,实行科研、推广、管理三结合的技术及标准化管理,无公害生产,产地产品认证措施,有效地实现了枸杞规模化种植。种植面积累积达到7万亩,种植农户4800多户。建成万亩枸杞乡1个、千亩枸杞村5个、百亩枸杞村民小组25个,30亩以上枸杞种植户160个。形成了以石中高速公路两侧为重点的沿山枸杞产业带。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惠农区大面积荒滩荒地得到了开发利用,为枸杞加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原料基地。形成了宁夏枸杞南有中宁、北有惠农的格局。
  奶产业
  奶产业是惠农区农民收入较为稳定的“白色”产业。多年来惠农区依托区内外大型乳制品加工企业,抢抓机遇,通过“农民筹、政府补、企业建、农民养”的奶牛园区建设机制,有效地推进奶产业发展。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奶牛园区、规模养殖场、机械化挤奶站,形成了以红河公路两侧为核心,礼和、庙台、红果子镇为重点的奶牛产业带。2008年,全区奶牛存栏总量达到1.5万头,有规模养殖场18个,机械化挤奶站19个,奶牛入园率和机械化挤奶率分别达到85%和95%。卉丰现代科技养殖示范区引进“奶业之星”智能化管理系统,用信息化的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养殖业,为西部地区奶产业发展作出了示范。
  围绕三大产业,惠农区农业无公害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全区6.75万亩脱水菜、2.2万亩枸杞、8000头奶牛获得国家级无公害基地认定,8家脱水菜企业的32个脱水菜产品获得了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4.8万亩番茄全部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特色农产品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在抓好生产的同时积极创建品牌。全区注册了“三富”鲜奶饮料、“夏绿”脱水菜、“科瑞普”脱水菜、“福民”脱水菜、“惠农红果子”枸杞、“思惠”食品、“福满香”枸杞醋等各类商标品牌。2008年整合各农产品品牌,注册了“平惠乐”集体商标品牌,引导蔬菜、枸杞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组织共同使用,扩大惠农农产品影响力。在龙头企业带动和专业合作组织的促进下,全区三大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成为惠农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2009年,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发展为基础,扎实开展了城乡土地统筹发展试点工作,以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为依托,完成土地经营权流转6.5万亩,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