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行政区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3018
颗粒名称:
行政区划
分类号:
K927.43
页数:
5
页码:
672-676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清雍正二年(1724年)到2009年年底平罗县共7个镇、6个乡、141个村委员会、1053个村民小组、21个居民委员会、87个居民小组。
关键词:
平罗县
行政区划
社会发展
内容
清雍正二年(1724年)平罗改置县时,辖李刚、威镇等13堡(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辖通义、双渠等62屯堡。嘉庆十一年(1806年)后,今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地区划归平罗县辖。道光九年(1829年)前,平罗县辖打硙口(今大武口)、贺兰口等66屯堡。宣统元年(1909年)前,全县共辖石嘴山镇、本城堡、内河西堡、外河西堡等67堡(镇)。
民国初年沿袭清制。民国18年(1929年),县下设4个区。后磴口地区分置磴口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民国20年(1931年),将原属平罗县的丁义、洪广等9堡及高荣堡西部(西甲)划归宁夏县(今贺兰县)。是年,平罗县进行区、乡归划,全县设4个区57个乡,即:一区平罗、二区黄渠桥、三区宝丰、四区姚伏。民国23年(1934年)十一月,实行保甲制度,全县共编4个区123保1391甲(10户为1甲,10甲为1保)。民国25年(1936年),实行联保制度,全县共编联保40个。民国29年(1940年),推行“新县制”,撤销闾和联保。民国30年(1941年),全县共设16个乡94保1321甲(15户为1甲,15甲为1保),同年4月,将县城以北的8个乡划归惠农县。在县以下共设8乡47保682甲。民国38年(1949年)八月,全县辖8乡1镇41保651甲。
新中国成立初期,将原8个乡改8个区;1950年改设5个区36个乡148个行政村。1955年撤区并乡,到1956年,全县设1镇16乡,下辖高级农业合作社31个。1958年,全县成立前进、姚伏、黄河、大武口4个人民公社及城关镇,共计35个生产大队。1959年2月,将原惠农县的高庄、惠北、灵沙3个人民公社划归平罗县。1963年7月,石嘴山市的黄渠桥、宝丰两个人民公社划归平罗县;同时将平罗县大武口人民公社的新联、简泉两个大队及石炭井地区、大武口镇全部划归石嘴山市。1965~1982年间,人民公社规模几经调整,全县共16个人民公社、1个镇、123个大队、1310个生产队。1983年5月~1984年4月,将人民公社改为乡人民政府,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全县共计16个乡、2个镇、145个村民委员会、1008个村民小组。1985~1990年,先后成立西大滩、平罗火车站、汝箕沟3个镇,将姚伏、头闸、黄渠桥3个乡改为镇。
1994年4月,平罗火车站镇改名为太西镇。2001年,大水沟镇撤销。2002年10月19日,石嘴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将平罗县隆湖吊庄乡及崇岗乡的长胜、九泉、潮湖3个村划归大武口区管辖。2003年2月18日,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将平罗县12个乡、8个镇调整为4个乡、6个镇;将14个居民委员会调整为19个居民委员会。2004年3月25日,崇岗镇成立,撤销汝箕沟镇,设崇岗镇驻汝箕沟办事处,辖南街、北街、矿部3个社区居委会。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嘴山市陶乐县,将原陶乐县的红崖子乡、高仁乡、马太沟镇划归平罗县管辖。马太沟镇改为陶乐镇,将高仁镇(乡)改为高仁乡。截至2009年年底,全县共7个镇、6个乡、141个村委员会、1053个村民小组、21个居民委员会、87个居民小组。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平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