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民生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300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民生民俗
分类号: C913;K892.442
页数: 38
页码: 632-669
摘要: 本节记述的是石嘴山市民生民俗情况包括社会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事业、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等。
关键词: 石嘴山市 民生 民俗

内容

社会保障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石嘴山市先后全面推行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和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岗职工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下岗职工最低生活费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等各项民生社会保障。60岁以上老年人看病挂号和进公厕免费,老人诊疗、乘坐市内公交车享受半价优惠。大武口区从2009年5月起,给具有大武口户籍、年龄在8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和城市低收入家庭中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发放高龄老人津贴,发放标准为80岁至89岁的城市低收入老年人每人每月200元,90岁至99岁每人每月260元,百岁老人每人每月300元。对已纳入城乡低保范围的老年人,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对其发放高龄老人津贴,同时,停止低保待遇。2009年,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统筹人数达到1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8万人(其中农民工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2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080人,享受待遇7064人。全市已构建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体系。社会保险由城镇企业职工,向城乡一体和非公经济组织、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扩展,社会保障覆盖面显著扩大。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简称低保)
  1998年7月1日开始实行,低保对象由四种人员构成:一是“三无人员”,即传统的民政救济对象,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扶养人的城市居民;二是部分在职、下岗以及失业人员,他们大都在领取工资、退休金、下岗人员基本生活费后,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低保标准;三是无业、失业人员,指全家或一家几代都在一个企业工作,因企业破产、倒闭等原因,虽然发放了失业保障金,但家庭成员收入仍然达不到低保标准;四是其他人员,指由于自然或非自然因素导致疾病、残疾而失去劳动能力和无正常收入来源的人员。刚实行低保时,每月保障标准为100元,保障对象为月平均2140人。至2009年,共6次提高低保标准,先后每人每月由100元提高到130元、160元、170元、200元、230元。2009年,全市有城市低保对象18122户43427人,全年发放低保资金8703.4万元(包括春节包饺子费和一次性生活补贴)。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自1999年开始,全面建立农村灾民最低生活救助制度,实现了由过去传统临时救济向制度救助的转变。2001年共投入救灾救助资金301.2万元,救助农村灾民1310户2756人。2002年,投入救灾救助资金293万元,救助特困群众2830人。2004年,全市确定农村低保和救助对象3812户7995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2.67%。其中,大武口区按每人每年纯收入低于850元的标准,实行农村低保,保障对象为322户469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5%。平罗县、惠农县(今惠农区)、陶乐县(今平罗县陶乐镇)分别按660元、700元、660元的标准实行社会救助,救助对象分别为2373户4640人、646户1536人、472户1350人,分别占农村人口总数的2.28%、2.56%、4.82%。2005年全年救助3779户8076人,发放救助金173.4万元。2006年两个城市区共保障农村低保户2244户6739人,共发放保障金247.2万元。平罗县救助农村特困群众2449户4254人,发放定期救助金74.68万元。2008年两次提高农村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每人每月提高了20元。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时,为低保对象每人发放200元生活补贴,在春节来临之际,为低保对象发放60元包饺子费和一次性生活补贴100元。2009年农村低保工作全面规范,先后开展农村低保清理整顿核查、农村低保百村调查活动,全市有农村低保对象8261户14577人,月人均补差达60元,发放低保资金1280.7万元(包括春节包饺子费和一次性生活补贴)。
  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
  2007年5月7日,大武口区出台《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将被征用集体土地的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居民管理范围:因征地后人均耕地低于0.3亩的农民,每人每月享受150元低保待遇;人均达不到0.5亩耕地的,每人每月享受120元低保待遇;人均达不到0.8亩耕地的,每人每月享受100元低保待遇,享受期为一年。失地农民在一年内将农业户口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口的,继续按原标准享受4年低保待遇;失地农民征地超过1亩的农户,按现有人口计算人均耕地仍然超过0.8亩的,每户可确定一人按每月100元的标准享受低保5年。失地农民农业户口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后,享受城市人口子女入托、入学政策。同时还在星海镇创办了“失地农民创业街”,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失地农民开展商业经营活动。
  社会福利事业
  2003年以前,全市每个乡镇都设有敬老院,集中供养农村五保老人。此后先后改造了平罗县中心敬老院、平罗县第二敬老院、惠农区中心敬老院、大武口区中心敬老院等4个中心敬老院,供养五保对象521人。2007年开工建设了市孤残儿童养护中心,占地6425.36平方米.建筑面积4294.64平方米,为主体四层、局部五层的全框架结构,内设医疗室、康复室、电教室、健身房、娱乐室、阅览室、餐厅、洗浴室等,设置床位200张,2008年11月投入使用,供养孤儿53人,其中弃婴5人。同年民营企业家陈逢干投资1500万元,在大武口区开工石嘴山第一家民办敬老院,计划2010年投入使用。2009年惠农区中心敬老院进一步扩建,新增床位180张,共计床位310张,入住老人286人,率先在宁夏实现了农村五保对象全部集中供养的目标。截至2009年底,全市有社会福利院1家,县(区)级中心敬老院4家,农村敬老院9家。社会福利院和中心敬老院供养五保对象521人,供养五保老人80人。当年全市有城镇“三无”老人105人、孤儿389人,农村有五保供养对象1291人(其中大武口区129人,惠农区286人,平罗县876人),全部实现应保尽保。全市集中供养601人,分散供养690人。市社会福利院先后被自治区民政厅、劳动人事厅评为“民政工作先进集体”“全区民政工作行风建设先进集体”“自治区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城市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示范点”,被自治区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活动小组评为“巾帼文明岗”,被石嘴山市评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标兵单位”“巾帼文明示范岗”“园林化单位”,被自治区文明委评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
  2008年11月9日,针对自由工作者、年龄偏大者在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时因年龄等原因,或不符合全市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条件,无法参保领取养老金的问题,市政府下发《石嘴山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办法(试行)》,在自治区试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将游离在社会养老保险之外的人群纳入社保,对每位市民实现应保尽保。《办法》规定,凡具有石嘴山市户籍满5年以上,无任何社会养老保险的年满18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均可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参保个人按每人每月100元、150元、200元3个标准自主选择缴费,市、县财政在个人缴费的基础上,按实际缴费年限平均每人每月补贴100元至基金专户。60岁以下按年度缴费,缴费年限不少于15年;60周岁以上人员实行一次性缴费,以本人缴费时的实际年龄与75岁的差计算应缴费年限,最少不低于5年。办理参保手续后,在年满60周岁并达到领取养老金条件时可以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从核准享受养老保障待遇的次月起领取养老金,直至死亡。参保人员根据个人缴费档次领取养老金,标准分为每月200元、290元、380元;对缴费超过15年的,每增加缴费1年,养老金增加5%。在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息余额支付给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并支付本人6个月的养老金作为丧葬费。高龄老人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可领取高龄津贴。具体政策是:石嘴山市户籍满5年,80周岁以上的居民,每人每月50元,9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80元,10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100元。享受养老金待遇的城乡居民不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贫困学生救助
  2004年开始,由市总工会牵头,各部门配合,逐步开展对大中专学生的教育救助工作。2005年全市救助困难家庭大学生700人,发放救助金177.7万元。2006年,救助特困家庭子女入学646人,救助资金197.25万元。2007年,各级民政、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积极争取资金230多万元,开展了“福彩梦圆贫困大学生”“陈逢干基金会救助”等18项捐资助学活动,救助贫困大学生731名。2008年,争取各类救助项目21项,救助困难大学生700多名。2009年,在继续开展大学生项目救助的同时,重点在全市开展困难家庭高中生救助,对全市764名困难家庭高中生每人予以救助800元,填补了石嘴山市高中生救助工作的空白。
  城乡大病医疗救助
  2005年开始,全年城乡大病医疗救助162人,发放救助金30余万元。平罗县率先对农村2417户4451人特困群众实施医疗救助。2006年全市城市医疗救助全面启动,按照城乡居民人均2元的标准安排大病医疗救助基金。是年大病医疗救助310人,补助资金59.52万元;门诊救助6003人,补助资金29.73万元;门诊费救助每人由20元提高到40元,救助资金22.3万元。惠农区对农村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分别按每人每年40元、100元、200元的标准给予医疗救助,773户1552名特困村民得到门诊医疗救助,共发放救助资金7.48万元。2007年,全市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全面展开,全年城市医疗救助27668人次,其中市区救助16928人次,平罗县救助10740人次,全市支出救助资金284.691万元。农村医疗救助通过资助特困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低保户进行门诊救助、住院救助、特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当年资助特困户每人每年10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时门诊救助2万多人次,大病住院救助165人,支出救助金95.4万元。2008年,补充完善了《石嘴山市城市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全部兑现门诊医疗救助资金,共发放门诊救助资金159.8万元,对符合要求的住院低保对象给予相应的住院医疗救助,全年为411名城市大病住院救助对象发放城市大病救助资金302.6万元。在农村医疗救助方面,一是对农村低保对象兑现了门诊医疗救助资金,全年共发放门诊费60.14万元,通过银行一次性打入低保对象个人账户;二是对253名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对象发放住院费96.9万元;三是为农村特困救助对象代缴新农合参合费13.58万元。2009年,全市对1016名城市低保对象实施住院救助,支出救助资金281.6万元,对40754名低保对象实施门诊救助;资助17809名农村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和五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助参加合作医疗费35万元,对16824名农村五保户、孤儿、低保对象实施门诊救助,发放门诊救助金150.3万元;实施特困户住院救助和村民特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有649名农村特困户住院和大病医疗救助对象得到了救助,发放医疗救助金450.7万元。
  农村干部养老保险
  从2008年3月开始,平罗县率先对全县13个乡镇437名村干部实行养老保险。同年9月25日,市政府出台并全面启动《石嘴山市村干部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凡年满18周岁以上,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5周岁,享受任职职务补贴的现任村干部,均纳入村干部养老保险范围。村干部养老保险个人缴纳16%,村集体补助4%(村集体无经济收入的,由所在县区财政负担),县区财政补贴14%,自治区财政补贴6%。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缴费累计满15年以上者可按月享受村干部养老保险待遇。
  人民生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石嘴山市境内城镇人口仅2600余人,职工500余人,主要从事繁重的手工业劳动;多数居民以农牧业为主,劳动生产率低,收入菲薄,生活艰辛。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实行了“公私合营”“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开发石嘴山地区煤炭资源,全国各地大批建设者“支宁”到石嘴山安家落户,石嘴山逐步形成了以煤炭工业为主体的新兴城镇。自1960年石嘴山市成立至2009年,半个世纪以来,中共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回汉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间,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市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工业产值大幅度增长,农业连年丰收,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据石嘴山城市和农村调查队调查资料显示:
  1949~1978年,城乡居民摆脱极度贫困,基本生活得到初步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石嘴山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极度贫困。“一五”时期,随着石嘴山煤炭资源的开发,国家在石嘴山兴建和从外省搬迁入一批工业企业。这一时期,全市经济总体趋势是发展的,在较长的一个时期中,片面强调“突出政治”,加之“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等因素影响,全市人民生活水平虽然摆脱极度贫困,基本生活得到初步保障,但生活水平很低。1960年建市之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6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百元,买布、买鞋、买粮、买油等都要凭票供应。1979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14元,增长了19.4%。
  1979~2000年,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总体小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委、市政府积极扶植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就业,也增加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较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有了较大提高,消
  费水平亦随之提高。200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7元,比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的314元增长14倍,年均递增13.8%,比建市之初1960年的263元增长16.9倍,年均递增7.5%。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19元,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增长29.9倍,年均递增17.7%,比建市之初的1960年增长27.4倍,年均递增8.7%。这一时期,全市城乡人民生活摆脱贫困,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了总体小康。
  2001~2006年,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扎实迈进
  进入21世纪,石嘴山市坚持发展和壮大私营经济,坚持“工业强市”和“富民工程”战略,积极营造优良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外向型企业,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城镇居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31元,比2001年增长66%;比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的314元增长28.1倍,年均递增13.3%;比1960年的263元增长33.7倍,年均递增8%。这一时期,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7元,比2000年增长41.9%;比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增长42.8倍,年均递增15%;比1960年增长39.3倍,年均递增8.4%。这一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收入来源渠道更加多元化,收入结构明显优化,居民的钱袋更加殷实,消费内容更加丰富,消费质量全面提高,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扎实的一步。
  2007~2009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市委、市政府围绕“全国有亮点、西部有位置、宁夏敢争先”和“创新、跨越、争一”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引进外资,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继续坚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及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42元,增速比2007年高8.4个百分点,比1960年的263元增长48.6倍,年均递增8.5%。人均消费性支出9213元,增速比2007年高6.9个百分点,比1979年的278元增长32.1倍,年均递增12.4%。农民人均纯收入4883元,比2007年增长12.2%,比建市初期的1960年增长50倍,年均递增8.5%。
  城市居民生活变化
  食品消费由“求吃饱”向“吃得好、方便营养”发展
  市场商品供应充足,居民消费的选择性增强,食品消费由主食型消费向副食型转变,营养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2007年人均食品支出2701元,比1979年的136元增长18.9倍,年均递增11.3%。反映贫困与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恩格尔系数由1979年的63.2%下降到2007年的35.7%,下降27.5个百分点。在食品消费中,粮食消费比重逐年下降,副食品消费比重明显增加。2007年人均粮食消费支出276元,比1979年的56元增长3.9倍,年均递增5.9%,占食品消费的10.2%,比1979年的31.8%下降21.6个百分点。食用油、水产品、肉禽蛋奶及制品、干鲜瓜果等食品消费量不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1979年,城镇居民的副食品支出占食品支出的68.2%,2007年比重上升到89.8%,并且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在外用餐次数逐渐增加,2007年户均在外用餐支出达到564元。
  穿着消费由单一低档向多样高档化发展
  随着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居民对衣着的要求由低档次的御寒保暖向美观、舒适、时尚的需求转化,服装款式体现出时装化、高档化的特征,呢绒、毛料和裘皮等高档服装陆续进入寻常百姓家庭。2007年人均衣着支出934元,比1979年的31元增长29倍,年均递增12.9%。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几年间,城镇居民的着装观念随着石嘴山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发生了新的变化,穿着更加追求时尚、张扬个性,注重品牌已逐渐成为穿着消费的主流,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比2002年的523元增长78.6%。
  住房条件得到改变,配套设施更加齐全
  20世纪70年代,石嘴山市大多数居民住在土坯或砖木、砖混结构的平房中,住房紧张的矛盾极为突出。进入80年代,市委和市政府在加快城镇建设的同时,重视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不断加大危旧房屋的改造力度,使众多的家庭告别昔日阴暗潮湿的土平房,住进了宽敞明亮、配套设施完善的楼房。购买住房和住房装修已成为城镇居民新的消费热点,住房的需求也从“有房住”逐步向“住大、住好、住舒适房”转变,住房条件和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2007年年末,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6.7平方米,比1979年5.4平方米增加21.3平方米,增长3.9倍;比2002年的24.7平方米增加2平方米,增长8.1%。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购建房支出1550元,比2002年增长2.2倍。2007年,城镇居民居住类消费性支出为836元,比2002年增长76.7%,其中住房维修、装修和装饰等支出237元,比2002年增长52.9%。与此同时,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2007年,单元式配套住宅和暖气使用率、燃料中使用管道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用户均达到70%以上,自来水使用率达100%。此外,住房条件的改善,使城镇居民用于房租、水费、电费、燃料支出明显增加。2007年用于房租、水费、电费、燃料支出为554元,比1979年增长48倍,年均递增14.9%。
  用品消费由“结实、实用”向“方便、享受、高档化”发展
  20世纪70年代,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主要以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机械手表“三转一响”为主,仅有个别家庭拥有黑白电视、录音机和照相机。进入8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电风扇、照相机则成为城镇居民家庭的新宠。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高档耐用消费品已成为普通百姓家庭必需品,电脑、摩托车、家用汽车开始步入百姓家庭,正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移动电话、有线电视使城镇居民充分享受信息时代的交往便利。另外,从个人用品消费情况看,各种金银珠宝饰品、美容用品支出大幅度增长;家用设备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已拥有汽车1.3台,摩托车23.4台,空调8.9台,健身器材0.6套,拥有电脑28.3台,其中有20.2台接入了互联网。20世纪80年代使用的沙发由过去的普通型发展到现在的设计新颖、质量考究、美观舒适的布艺、真皮、高档纯木沙发,其他诸如写字台、五斗橱、大立柜等,也被新型成套家具所取代。
  交通和通信条件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石嘴山市交通、通信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公路网四通八达,城市公共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本上改变了城镇居民出行难的问题。同时,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消费环境的改变,住宅电话、移动电话使用的逐渐普及,接入互联网电脑数量的增加,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方便,城镇居民的通信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服务费支出1031元,比1979年的3.5元增长293倍;比2002年的534元增长93.1%,其中交通支出614元,比2002年增长1.8倍,通信支出417元,比2002年增长33.2%。这种现象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实质性的变化。全市居民消费升级以移动通信和信息为代表的通信信息成为消费中扩张最快的新兴领域。
  居民文化娱乐用品增加,教育和娱乐消费受到青睐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设备越来越多地进入百姓家庭,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拥有,而更注重产品的档次和功能,高清电视、家庭影院、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家用电脑、高档乐器等已成为城镇普通居民家庭之必需。2007年末,百户拥有彩电106台,组合音响11台,照相机19架,各类中高档乐器2.8件,钢琴0.7台。城镇居民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市民上职大、夜大、函大的人数逐渐增加,而且受学历教育的层次也越来越高。加之城市各种文体设施的逐步增多以及部分文化活动场所的对外开放,都为城镇居民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服务,城镇居民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内涵的提高。2007年,人均用于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为773元,比1979年的9.1元增长84倍;比2002年的544元增长42.1%。
  健康保健意识增强
  随着石嘴山市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医疗、保健意识逐步增强,各种医疗器材、保健品、保健服务已逐渐进入普通居民家庭。特别是近年来,社区医院的发展及政府出台一系列治理医药行业价格虚高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确实帮助部分居民解决了“看病难”问题,但“看病贵”问题仍存在。2007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达到616元,比2002年的366元增长了68.3%。
  消费结构更趋合理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促使人们消费观念迅速更新。城镇居民消费由以前的吃饱穿暖向多样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从消费结构分析,居民用于吃、穿的支出比重下降,由1979年的75.1%下降为2007年的48%,下降27.1个百分点;用品支出的比重由1979年的10.5%下降到2007年的6.3%,下降4.2个百分点;用于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比重由1979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32%,上涨26.9个百分点。旅游也成为居民假日休闲的一种时尚和向往,特别是随着节假日时间的延长及在职人员带薪休假政策的落实到位,国内的短线游、长线游以及到国外旅游,正逐步成为城镇居民新的消费亮点,旅游人数不断增长,旅游消费支出大幅度增加。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达到306元,比2002年的77元增长3倍,年均递增31.8%。
  农村居民生活变化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通过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理顺了农业生产关系,全市农业生产特别是农村经济结构有了显著变化,农民收入随之快速提高。1978~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95.8元提高到4350.76元,提高45.4倍,年平均增长13.6%。随着农村社会化、商品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改变了以农业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农民收入结构多元化趋势更加突出,农民以实物收入为主的状况逐步被现金收入的迅速提高所替代。1986年,全市农民出售产品收入人均仅为354.96元,占总收入的51.06%。到2007年,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以及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断拓展和提高,农民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增加,收入形态逐渐货币化。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出售产品收入提高到5341.05元,比1986年增长15.01倍,占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到68.51%,提高了17.45个百分点。在农民纯收入中,现金纯收入额达到3897.64元,现金收入率提高到了89.59%以上。这种变化不仅标志着农民生产已经走出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圈子,步入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轨道,而且农民货币收入率的提高,也使广大农民有可能较大程度的改善生活,进而直接导致农民消费行为的变化。1986~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货币性生活消费支出额由206.46元达到3142.32元,增长了15.22倍,货币性生活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由1986年的59.56%提高到2007年的86.6%,提高了近27.04个百分点。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达到5315.33元,人均比上年增收432.56元,增长8.9%;平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30.94元,比上年增加425.94元,增长8.51%;惠农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63.46元,比上年增加556.27元,增长11.11%;大武口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63.72元,比上年增加323.46元,增长8.01%。
  农民消费水平全面提高
  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民生活消费变化更为明显,1986~2007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加到3281.83元,增长10.47倍,年平均增加149.17元,年递增11.26%。作为农民生活水平改善标志的生活消费结构序列,由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一吃二穿三住”变化为其他更高层次的享受性支出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也明显表现出生存资料比重减少,发展和享受资料比重提高的趋势。1986年,全市农民生活消费结构中吃的比重高达56.4%,穿占12.54%,居住占7.53%,到1998年,吃、穿比重较大幅度下降,居住、文化娱乐用品、服务性支出及其他比重有较多增加。这期间,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中吃的比重虽然仍位居第一,但所占份额已下降到44.72%;居住为第二位,占27.95%;穿着支出为第三位,占7.25%;文化娱乐用品、服务性及其他位次后移,占7.08%。到2007年,随着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民消费构成中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吃、穿、住份额继续下降,生活消费结构中吃占38.23%,居住占16.54%,文化娱乐用品、服务性支出及其他支出提高为7.17%,穿为7%。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1978年后,随着国家和地区对各种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加大,更为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广大农民在自身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生活条件,生存环境也逐步改善。到2007年,全市农村有100%的行政村通了柏油公路,100%的行政村通了电,100%的行政村通了电话,100%的行政村开通了电脑网络,60%以上的行政村农户用上了安全卫生水。农村交通、邮电、电力事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活、生产条件,更方便了城乡经济、文化交流,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民膳食结构合理化
  一是食物消费在吃饱的基础上转化为吃好。人均主食支出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1986年高达44.87%下降到2007年的21.54%,下降了23.33个百分点。同期,人均副食支出占食品支出的份额则由1986年的39%上升到2007年的66%。二是营养状况显著改善,营养丰富的油脂类和享受性食物成倍增长,热量摄入达到了营养学要求标准。摄入的热量中,来源于淀粉类食物的比重下降,来源于水产品、禽蛋产品等高蛋白食物及其他精制食品的比重上升。注重营养成为人们膳食基本要求。
  农民穿着打扮时尚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民温饱问题的解决,衣着消费观念逐步更新,昔日不讲究穿戴的普通农民,如今也注重衣着打扮,其突出的变化是对原布的购买量逐步下降,对成衣的购买量逐步增加,并越来越讲究穿着的款式、花色、质量、舒适和装饰,且趋于高档化。2007年农民人均衣着支出达到267.94元,比1986年增长6.16倍。
  农民住房砖瓦化
  改革开放之初,农民住房以土坯墙居多。30多年来,农民住房大多进行了三次以上翻建,经过了“砖土木结构”,“一面红或三面红”和砖木砖混结构房屋三个阶段。如今,一幢幢新颖、别致的红顶、蓝顶的“塞上农民新居”成为改革后农村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2007年,农民人均居住支出633.05元,比1986年高出15.89倍。平均每户年末使用住房面积由1986年的13.98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29.63平方米,增长2.12倍。人均住房面积中,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面积由1986年没有的情况下,增加到2007年的27.19平方米,占91.77%。新建房屋每平方米价值,1986年仅24.72元,2007年提高到275.87元,提高了11.16倍。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民家庭的住房及内部装饰正向着现代化生活方式发展。
  农民耐用家电普遍化
  农民购买耐用品数量成倍增加,是这些年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又一重要标志。1986年,全市平均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自行车160.67辆,收音机47.33台,钟表20333只,缝纫机81.33架。到2007年,农民家庭渴望的老四大件:自行车、缝纫机、钟表、收音机等耐用品逐步淡出农民的生活,而其他新型家用电器则迅速增长。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107台,其中彩色电视机104台,拥有摩托车66辆,VCD和DVD共48台,洗衣机66台,电冰箱13台,一些农户还购买了照相机、空调、电脑,小轿车也已进入部分富裕农户家庭。
  农民精神生活多样化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逐步繁荣,农民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其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如今,不仅电视机得到普及,广大农户还意识到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对文化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多,到2007年,农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274.57元,占生活消费的7.17%。同时,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及经济、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多样化,农民交通通信支出增加,2007年人均该项支出达到446.15元,占生活消费的11.65%。
  回族风情
  回族是石嘴山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回族在其历史发展中,承继和培育了本民族某些特殊的习俗、礼仪、风尚,特别是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因此伊斯兰教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回族风俗的形成,两者往往交织在一起,使某些宗教规定和礼俗慢慢演变成了民族习俗而被遵守着,这是回族习俗中的一个明显特点。
  “清真”由来
  在石嘴山乃至宁夏各地,到处都可看到挂着“清真”二字商幌的饭馆、食品店等。“清真”表示宗教的“清真高切”,故将尊崇安拉的伊斯兰教称为“清真教”,寺曰“清真寺”。明代回族学者马注的《清真指南》,清代金天柱的《清真释义》以及后来马坚、王静斋的著作中,都用了大量有关“清真”的语言,阐明清真教的“清洁真实”“洁净无尘”“真乃独一”“真主有独尊,谓之清真”的道理。
  现在“清真”已成为穆斯林的普遍用语,不仅寺院为清真寺,而且还把具有伊斯兰风味的食品、饭馆、小吃摊、副食品店铺等冠以“清真”二字。诸如“清真饭馆”“清真牛羊肉门市部”“清真餐厅”“清真糖果”“清真食品”等。有的穆斯林在使用的器物汤瓶、吊罐、盖碗子、饮料盒子上绘有“清真”字样。有的用阿文书写,有的用汉文书写,有的上行用阿文,下行用汉文书写,标明这食品穆斯林可食用,其他民族也可食用。
  “色俩目”:您好
  “色俩目”(简称“色兰”)是一句祝词,意义广泛,您好、欢迎、平安、吉祥……一切美好祝福均涵盖其中,代表了世界穆斯林的共同问候,体现文明、亲切、吉祥、和谐,是穆斯林世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是穆斯林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际的通用媒介。全世界的穆斯林,不论是说什么语言的民族,彼此有语言隔阂无法交流,通过“色俩目”,就开启了穆斯林社会的感情交流,可以沟通彼此是穆斯林弟兄。
  “花儿”与“口弦”
  广大回族人民在宁夏这块热土上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创造和传承了许多具有本民族意蕴的民间艺术,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花儿”与“口弦”。
  “花儿”又名“少年”,具有高亢、豪放、优美、悠扬的特点和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广泛流传于中国西北地区。流行于宁夏的花儿,又叫宁夏花名,习惯称做回族花儿,分为两类,即“河州花儿”和“山花儿”(俗称干花儿、土花儿)。河州花儿委婉动听,基本调式和旋律有数十种,变体甚少。形式上有慢调和快调两种,慢调多为4/4或6/8拍,唱起来高亢、悠长,曲首曲间和句间多用衬句拖腔,旋律起伏大,上行多用四度跳进,高音区多用假声。快调多为2/4或3/8拍,相对紧凑短少。河州花儿多为五声微调,在文学上自成体系。一般每首词由四句组成,分为对称的两段,每段两句,前两句常用比兴,后两句切题,字数上单双交错,奇偶相间,可以说是一种自由随意,即兴而唱的民间音乐格律诗。这种自由畅快的歌词曲调听起来更加婉转动听,韵味倍增,充分表现了宁夏回汉各族人民爽朗豪放的性格。
  “口弦”是回族一种民间小乐器,深受回族姑娘的喜爱,俗称“口琴子”或“口衔子”。制作有两种:铁制的和竹制的。口弦一般长度都是3寸,一头小,制做时镂空心,刻一舌簧,簧片一端拴附五颜六色的穗子或鲜艳彩珠丝线,弹奏时将口弦衔于双唇或横在口前,均匀地扯动丝线或手指拔簧片,其力度、频率产生乐音和节奏的变化,口弦没有什么明显的音调,主要是以口腔的开合程度、舌位的变化和控制气息制造共鸣,变换音高,控制节奏。
  “花儿”与“口弦”作为宁夏民族艺术的象征,是宁夏对外文化交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口弦还作为礼品赠送外宾,传播了友谊。为弘扬民族文化,丰富中华民间艺术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回族服饰
  白帽、坎肩、盖头,构成了石嘴山回族的三大服饰。成年男子(尤其农村)大都戴白色或黑色平顶无檐帽,有的戴尖顶六角无檐帽。上衣喜欢穿白衬衫并着青色坎肩,显得清秀素雅。成年妇女(尤其农村)都喜欢戴盖头,年龄不同颜色也有所区别。老年的多选用白色或黑色,青年妇女多选用绿色或粉红色。现在许多中青年妇女喜欢戴圆顶无檐白帽(比男式帽子略深一些),而姑娘们大都喜欢戴色彩素雅的纱巾。
  白帽 白色被穆斯林视为最圣洁的颜色。相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说:“你们穿白色的衣服吧,它是你们最好的衣服”。所以,无檐的白色帽长期以来也就成为回族穆斯林最喜爱的头饰。也有一些穆斯林戴黑色的小帽。黑色小帽制作精细,取料高级,多以呢绒、绸缎制成,一般多见于冬季。此外,宁夏哲赫忍耶教派的穆斯林多戴一种六角形的帽子,颜色有白色的,也有黑色的。回族穆斯林在礼拜时,都要头戴这种白帽,故也有“礼拜帽”之称。小白帽轻便凉爽,简单易做,美观大方。近几年,回族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一些回族青壮年穿着考究的西装,系上颜色鲜艳的领带,头戴无檐小白帽,将民族特色和时代感相融合,也显得十分潇洒、英俊,落落大方。
  坎肩 回族男子喜穿坎肩。在白衬衣上罩一件青色坎肩,显得清新干净,色调和谐。春夏之交,人们多穿布料坎肩,不穿外套,通风透气,异常凉爽;冬天穿棉布坎肩或皮坎肩,保暖而不臃肿。
  盖头 回族成年妇女喜欢戴盖头。“青丝不见青天”,是世界穆斯林妇女的一种传统的宗教习俗,故多以面纱、披巾蒙面遮发。盖头一般由纱织品、绸子、缎子等料制作。未出嫁的少女戴绿色盖头,多在盖头上镶金边、绣花纹图案,清新、秀丽、明快、悦目;中年妇女戴黑色盖头,显得肃穆庄重;老年妇女戴白色盖头,并披到背心处,看上去虔诚古朴。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又有了改进,宁夏川区及其城镇的回族妇女都以白色护士帽和彩色头巾代替了过去的盖头,使回族聚居区色彩斑斓,美化了回族人民的生活。
  回族饮食习惯
  以面食为主,面条、拉面、揪面片、炒面片、臊子面、花卷、饼子和米饭是经常性的食物。副食主要是羊、牛、驼等食草类反刍的偶蹄动物和鸡、鸭、鱼等。牛羊和家禽要由阿訇和带大净懂得宰杀规矩的人诵经宰后才能食用。油香、馓子、花花是回族过节时的食品,家家都做。这种有独特风味的食品,味香,色美,酥脆可口。宋代诗人苏东坡有一首描绘“馓子”的诗:“纤手搓来五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盖碗茶是回族茶文化的一大特色。沏茶配料讲究,如“八宝茶”,配料有茶叶、白糖、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苹果干等。茶味清香四溢,回味无穷。回族清真菜风味独特,久食不厌。白水羊肉、涮羊肉、烤全羊、烤羊肉串、红(黄)焖羊肉、黄袍羊尾、羊齐玛等等,都是回族群众喜欢的清真佳肴,鲜香可口。
  吊罐与汤瓶
  回族穆斯林讲究卫生,一般家庭都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尤其重视水源卫生。伊斯兰教明确规定:穆斯林必须大净、小净。大净是用清洁的水,从头到脚沐浴周身,程序是:先洗小净(两脚除外),然后漱口、呛鼻、冲洗全身,最后洗两脚,以保持身体洁净。大净常用“吊罐”。各家里间门后砌有沐浴用的“水窖子”,上挂吊罐供沐浴用。小净的程序是:洗手、净下(洗“下身”)、再洗手、漱口、呛鼻、洗脸、洗胳膊、摸头,最后洗脚。穆斯林做小净不用脸盆和脚盆,而用一把铜壶浇着洗,这就是“汤瓶”。在穆斯林中,有关“汤瓶”的传说很多。据说,唐朝的一位皇帝在梦中见到一位头缠白布的中年人,高高地撑住即将坠落下来的殿梁,使皇宫没有倾倒,皇帝得救了。皇帝惊醒后召集大臣释梦。大臣说,只有穆斯林才“头缠白布”,救驾者一定是穆斯林。于是,请来一位阿拉伯穆斯林来辅佐朝政。这位唐皇赏赐了他一把金质的“唐壶”,供他礼拜前沐浴用。还有的传说,唐玄宗为了平定安史之乱,请“回纥”出兵相救。当时伊斯兰教正在“回纥”渐渐兴起。平叛之后,唐皇赏赐有功人员每人一把沐浴用的金质“唐壶”。两个传说中的“唐壶”,肚子大,脖子长,很像瓶子。久而久之“唐壶”被念作了“唐瓶”,而“唐”“汤”同音,“汤”在古汉语中的本义是指“热水”,后来“唐瓶”就都念成“汤瓶”了。
  回族婚俗
  回族婚嫁在旧社会主要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多为包办婚姻。允许寡妇再嫁和一夫多妻。婚事一般须经提亲、相亲、看家、订婚、登记、娶亲、送亲、闹洞房等过程,基本上保留着宗教和民族特点。订婚称“道喜”也叫“提盒子”。道喜时,男方请阿訇和长辈同媒人携彩礼、衣服、糖茶等到女方家,称“送盒子”。女方家也请阿訇、长辈迎候,称“接盒子”。仪式先由送盒子的阿訇简要讲述订婚的意义,当众宣布确定婚姻关系,祝愿双方恪守婚约,双方互道“色俩目”,表示祝贺,订婚告成。结婚前一日,男女都要洗大净,新娘洗浴称“离娘水”。上轿之前,请老年妇女为之“开脸”,即用线绞去面部、颈部的汗毛,使之眉清目秀。举行婚礼时,请阿訇念“尼卡哈”,分别询问男女双方是否自愿,得到肯定答复,带领新人念“清真言”一遍。然后,阿訇再念经祈祷,祝愿他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夫妻互敬,白头到老。新婚次日,晨起沐浴。新娘认大小。三天后新郎新娘“回门”(即回娘家)。回族举行婚礼时,不贴对联,不放鞭炮,不吹奏鼓乐,婚宴不动烟酒。在农村回民聚居村点,每到结婚喜庆的日子,回民们都要做十大碗,来招待宾客。这十大碗筵席以烩为主,有烩九子、烩夹板、烩肚丝、烩羊肉、烩假莲子、烩苹果、烩狗牙豆腐、红炖牛肉、烩酥肉、酿饭。
  丧葬
  回族认为“亡人入土为安”,普遍实行土葬、速葬、简葬(或称薄葬)。回族的葬礼简单而又朴素。称人逝世为“无常”“归真”或“口唤”。忌说“死”,尸体称“埋体”,送葬称“送埋体”。埋体要用白色布裹起来,裹尸布叫“可凡”。男人的“可凡”有三件,一件是“皮拉罕”,形似衬衣,但无领,长短由项至膝盖下,为覆盖前身的一幅白布;一件“小卧单”,用一幅半白布做成,长短与亡人身子相等,垫在身子下;一件是“大卧单”,用两幅白布缝起来,长度要略超过亡人身长,用在外层包裹整个埋体。女人的“可凡”除以上三件外,还须有一块包头巾和裹胸布带。埋体要放在尸匣内,尸匣称“塔卜”。亡人在下葬前要进行赎罪仪式,叫“费土尔”,即象征性地施散钱财,同时还要给前来送埋体的人散乜帖以求得真主对死者的赦免。在墓地还要举行“站哲纳孜”仪式,埋体朝着天房横放着,送葬的人由教长带领面向“天房”进行祈祷。回族实行土葬,不用棺木。坟坑要南北向,一般深五六尺,长六尺以上。直坑挖好后用土坯砌好,将亡人放入洞内,再用土坯封顶,或用土板盖上,堆起坟堆。亲人亡故既葬,家属归来,早晚要在亲人的房内诵经,为亡故人向真主祈祷。在亲人亡故七日、二七、三七、四十九日、百日、周年,请来阿訇到家中为亡人过“乜帖”。当然,在回族丧俗的一些细节上,各教派也不尽相同。
  交际
  尊老敬长,礼貌待人,热情好客,见面礼是互道“色俩目”问候祝福。省亲待宾,言辞举止重礼貌。如有客人来,平辈、晚辈须出迎,互道“色俩目”,或问安后将客人让进屋内,主人相陪,沏茶双手送给客人,并道“请喝茶”。男客由男主人奉陪,女客由女主人奉陪。过“乜帖”或办筵席,邀请的客人按辈分和年龄分长次入座,男女分待。送客时,全家送出门外,主人客人互道“色俩目”。
  回族的节日
  回族的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节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开斋节、古尔邦节是回族和其他信奉伊斯兰教职工的法定节日,届时放假一天。
  开斋节(又称“小尔德”) 伊斯兰教历九月即斋月,斋戒期满,教历十月一日就是穆斯林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开斋节。由于伊斯兰教历为太阴历,公元622年7月16日为元年元旦,所以开斋节的日期不是固定的。开斋节前,成年穆斯林要洗大净,沐浴净身,上寺礼拜,进行会礼。朝清真寺大殿望去,只见众多的穆斯林面向圣地麦加克尔白方向跪成整齐的行列,伊麻目(阿訇)身穿白色长袍,头缠黄色的“达斯它儿”,站在最前列,诵念《古兰经》,领着穆斯林进行礼拜、祈祷。礼拜完毕,教众走出大殿,向伊麻目道安,全体穆斯林互致“色俩目”,表示节日的庆贺。每逢开斋节,穆斯林们都自愿给清真寺施散“费土尔”钱,即开斋捐,以表达其信仰和心意。开斋节期间,穆斯林家家户户都要炸“馓子”,捞“油香”。追根溯源,其中还有一段传奇故事。相传,穆罕默德在一次战斗胜利后,凯旋归来,穆民们都争先恐后地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可先知没有到富贵之家赴宴,而到一位贫穷的穆斯林老人家中做客。老人没有美味佳肴,只给先知端上了油汪汪、香喷喷的“油香”(油炸面饼)。先知高兴地用右手撕了一块吃了,其余的分给围观的小孩。从此后,穆斯林形成用右手撕着吃油香的传统习惯。在节日里,回族人家还宰鸡割肉,吃羊肉粉汤,并带着食品到亲友邻居家中共贺节日。已婚和未婚的女婿,要带上礼品到岳父母家祝贺节日。许多回族青年还选在节日期间举行婚礼,给节日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制定民族政策方面,充分尊重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给回族群众放假一天,市委和政府领导人还带上礼品到清真寺里慰问,并和回族群众一起参加庆祝活动,畅叙情谊,增进民族团结,展现了宁夏回汉人民水乳交融、亲如一家的民族氛围。
  古尔邦节(又称“大尔德”“宰牲节”)穆斯林群众在欢度开斋节之后的第70天,又迎来了回族穆斯林的第二大节日——古尔邦节。相传,伊斯兰教的一位古代先知——易卜拉欣,在一天晚上梦见安拉命令他宰杀自己的爱子伊斯玛仪,以祭献安拉,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易卜拉欣遵从安拉的旨意,安拉很受感动。第二天宰杀伊斯玛仪时,安拉派天仙哲布依勒背来一只黑头羝羊代替伊斯玛仪作祭物。从那以后,穆罕默德就把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开始的3天定为“宰牲节”。“古尔邦”节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含有牺牲、献身之意。新疆的维吾尔族穆斯林称古尔邦为“库尔班”节。回族穆斯林把古尔邦节以汉语称为宰牲节。古尔邦节也属于全世界穆斯林朝觐功课的仪式范围。教历每年十二月上旬,世界穆斯林去圣城麦加朝觐,朝觐的最后一天——十二月十日,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同开斋节一样,节日那天的10点左右,回族穆斯林群众头戴白帽,衣冠整洁,来到清真寺,举行节日会礼。伊麻目宣讲“瓦尔兹”(戒劝),最后穆斯林互道“色俩目”问好。节日里除了炸油香、捞馓子外,有条件的穆斯林都要宰牲献祭。按规定一人宰一只羊,七人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而且要挑选健壮和体形美观的牛羊充当牺牲品。宰杀的牛羊肉和食品分成三份,一份自己食用;一份送亲友邻居,招待客人;一份散“乜帖”济贫。古尔邦节回族群众走亲访友,互相馈赠礼品,给孤寡老幼散乜贴,表现出回族穆斯林之间的互助、团结、友谊。
  圣纪节纪念穆罕默德诞辰的节日。相传,穆罕默德诞生于伊斯兰教历纪元前51年三月十二日(公元570年),逝世于伊斯兰教历11年三月十二日(公元632年),诞生与逝世的日期相同,故也称“圣忌节”。这一天,各坊都要宰牛宰羊,设宴聚餐,主要仪式是举行“尔麦里”(纪念行善事)。在中国尤其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伊斯兰教的圣纪,实际上是当圣忌过的,把它当成忧伤的日子。而国外的穆斯林则纪念穆罕默德的诞辰。这一天要诵经、赞圣,讲述先知的生平事迹。
  除上述三大节日外,还有法图麦节、登宵节等。法图麦,圣女生日,教历九月(斋月)十四日,为伊斯兰教妇女的节日。各清真寺届时召集所属全坊妇女集会,由阿訇讲“瓦尔兹”。主要讲述法图麦圣女一生的美德,劝导妇女效法。各界回族妇女多热心参与并散乜帖。格德尔夜和白拉台两晚会,向为虔诚的信教者、老年人及职业宗教人员的活动。平罗的穆斯林对白拉台较为重视,有的自教历八月初至八月十六日进行祈祷活动,谓之“念白拉台”,有的只在八月十六日晚进行“念夜”活动。教历七月二十七日的“登宵节”,是更少数人礼拜、祈祷纪念穆罕默德宗教活动的节日。
  禁忌
  禁食自死之物、血液、猪肉(也禁忌论“猪”)以及未念真主之名而屠宰的或跌死、勒死、打死和野兽吃剩的可食动物;禁止饮酒;禁食食肉的凶猛兽类和食肉的凶暴禽类以及非反刍、非偶蹄动物(兔虽非偶蹄,但食草反刍,故可食);禁食非清真食品;忌穿鞋上炕、污染水源和盛水器皿;忌面西大小便。
  汉族风俗
  汉族生活习俗、礼仪习俗、岁时习俗较多。石嘴山市作为移民城市,五湖四海的各地人或多或少都带来了一些自己家乡的风俗,可谓“五方杂处”,但大同小异。兹仅就汉族服饰、饮食、婚俗、节日、居住、丧葬等方面作简单介绍。
  服饰
  新中国成立前,一般平民无论男女老少衣服以蓝、黑、白色的粗布为主。衣料贫富殊异,官绅富人男子一般多穿长袍马褂和挂面皮衣,头戴毡帽、皮帽或呢帽,脚穿毡靴或布棉靴;富家女子多穿右开襟袄、挂面皮衣和旗袍,脚穿绣花鞋。装饰品有手镯、戒指、耳坠等。平民穿粗布、老羊皮衣服。男子冬穿对襟小袄,夏着对襟布衫。老年男子也有穿大襟棉袄的,比较暖和。女子多穿大襟长袄、长衫。男女冬夏都穿大裆裤。棉衣多用羊毛、驼毛装填。男子冬季戴双耳棉帽或羊羔皮帽,夏季戴布帽。中老年妇女搭手帕。男女都穿自制布底鞋、布袜或羊毛袜。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衣着穿戴越来越好。20世纪50年代,制服和机制鞋逐渐普及。衣服颜色、式样种类繁多,有中山服、列宁服、学生服等。少数老年男女仍喜欢穿大襟衣服和大腰裤子。70年代,的确良、混纺、涤纶及毛料等中高档布料上市,人们对花色式样越来越讲究,着比较新颖、流行的服装。进入80年代以来,人们对服装的质地、式样要求更为考究,质地追求高档,式样也要新颖、奇特。西装、夹克衫、羽绒服装,各式裙子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特别是青年男女,打扮得越发秀丽,充满青春活力。男女青年讲究发型,多数不戴帽子,戴帽者,因季节而异,种类繁多。进入21世纪以来,男女服饰款式品牌更新速度非常快,各种品牌专卖店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饮食
  城乡人民饮食以面食为主,间或米食。新中国成立前,家境贫困的农民多食黄米“黏粥”或米面合做的“调和”“搅团”。冬时农闲,一日二餐,夏秋农忙时一日三餐,干稀粗细,量家庭条件而异。蔬菜以土豆、黄(胡)萝卜、白菜为主,冬季各家大都腌咸、酸白菜。俗有“米多面少菜当家”之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饮食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多以面食为主。喜欢吃面条、揪面片、臊子面、干拌面、馒头、花卷、烙饼、油饼等面食。蔬菜品种繁多,讲究饭菜分做,菜肴烹调。肉类、豆制品类的副食在饮食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肉食以猪肉为主,羊牛肉也逐年增加,鸡、鸭、鱼、蛋需求量日增。逢年过节,以烩猪肉、炖羊肉、炸丸子、包饺子待客。多数人喜烟酒,普遍喜欢饮白酒,近年来啤酒、甜酒和各种饮料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居住
  汉族住房多为土木结构平房。20世纪70年代以来,农村的房屋建设开始向砖木结构方向发展,安装玻璃窗,新式单扇门,宽敞明亮。室内白灰墙。砖铺地或水磨石地面,传统的烧炕已被木板床和沙发床代替。近年来,农村有条件的农户开始建造二层楼房,地瓷砖铺地,土暖气供暖,城乡差别逐步缩小。室内新式家具及电器代替了老式木柜,室内清爽舒适。
  婚俗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经济落后、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制度的束缚,男女婚姻没有自由,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终身。存在着大夫小妻、小夫大妻、一夫多妻和“童养媳”的旧习。
  旧时的婚嫁礼俗繁琐,从提婚说亲到结婚有许多程序。先由男方父母托媒人向女方家提婚,女方家如同意后,托人或亲自打听、了解男方家庭状况、品德、人缘等,认为可以结亲,便用庚帖将女儿生辰八字告知男方。如果不相“冲克”,男方即请媒人议聘,商定订婚吉日。订婚时,男方准备财礼、衣服、烟糖等用品同媒人到女方家,女方备喜酒招待来客及近亲。男女双方互相交换信物,这门亲事就算定下,双方父母互称为“亲家”。男方家根据准备情况,先提出结婚日期,由媒人到女方家协商,如无意见,即定下日期,双方各自准备结婚用品,置办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及邻居,届时参加婚礼。结婚之日,男方备彩车至女家,带上“离娘肉”、随车棉裤、化妆品等。女方家设宴席招待娶亲者。女方家在前一天设宴请客,称“添席”,并商定送亲人员。新娘到时,鸣喜炮,接车。男方家门前设桌摆酒烟,由送亲长辈一人上前奠酒三杯,新娘才能进屋洗脸、换衣服。稍后,举行拜天地、拜父母仪式。此时,有“耍公公婆婆”的习俗(亲友在男方父母脸上抹颜色,让他们头戴破草帽、手拿破笤帚等物)。拜毕,入洞房,同时大宴宾客。当晚同辈人闹洞房,逗引耍戏,至深夜结束。次日早晨吃长面,意为婚姻长久。然后“认大小”,新婚夫妇给家中长辈鞠躬,长辈赠以钱物。第三天,新婚夫妇去岳父家认女家大小,招待后当天回家,婚嫁程序方告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废除了包办买卖婚姻,旧俗基本上革除。20世纪50~60年代,农村男女找对象,一般都由介绍人“穿针引线”,相互认识了解,双方自愿,征得父母同意再定亲、结婚。城市青年人婚姻自主,他们在工作中互相了解,建立感情后而订婚,也有由他人介绍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结婚礼俗也在变化。结婚日期多定在节假日,结婚程序也大为简化,有的采取旅行结婚或举行集体婚礼,文明、朴实、热闹、大方。21世纪以来,婚礼大都交给婚庆公司办理。
  丧葬
  旧时,丧葬礼俗十分隆重。亡人在弥留之际,子女到场送终,穿老衣。人死后停于地下,地下铺稻草,亡者头向门外。头顶前摆放供桌,设供品,点燃香火、长明灯。子女要披麻戴孝到亲友家报丧,守灵。入殓时忌阳光照尸,搭灵棚,设供桌,请阴阳或和尚、居士作法事,超度亡灵。亲友前来烧纸祭奠,停柩3~7天。安葬前,先请阴阳或僧道看风水、选墓地。出殡时,高声诵经,鼓乐齐鸣,悲声大作,孝子扯纤执幡前行,众人抬柩紧跟,孝女随后痛哭送灵。安葬由阴阳或居士主持,下葬后即壅土成圆形,上插幡,火化纸货。三日由孝子圆坟,七日内子辈每晚烧纸钱。以后每七日烧纸一次至“七七”。后逢百日、忌日、清明、冬至等节日烧纸以表孝心。孝子百日内不刮胡须、不理发,忌吃荤腥。坟地大多数以家族立,结发夫妻多合葬。旧俗妇女没有生育者,不准葬入老坟,在旁另埋。人死在外,尸体运回后不入家门,只能在院外搭灵棚祭祀。“土旺期”(四季季末18天)不能埋葬,怕冲“太岁”,找一地方将棺木用土坯砌封,叫“盛坟”。过一年后择吉日入坟安葬。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提倡反对封建迷信,丧葬从简,旧时的繁琐葬礼大大简化。人们多用白花、臂戴黑纱、送花圈、挽幛、举行追悼会等形式对死者表示悼念。提倡火葬,要求党员干部起带头作用。
  岁时习俗
  当地汉族的节日较多,比较隆重的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为春节,俗称过“老历年”,是汉族最隆重热闹的节日。旧时腊月农闲时,家家及早准备年货,杀猪宰羊,清扫卫生,拆洗被褥,缝制新衣,装饰住房,蒸炸各种过年食品。大年三十贴对联、挂年画、穿新衣、理发,俗有“有钱没钱剃个头过年”之说。晚上烧香敬神,全家团圆吃年夜饭,熬年守岁,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初一早晨,天明吃饺子,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初二、初三走访亲友,相互拜年、请客。从初一开始,家里扫除的垃圾堆于门后,至初五拂晓,方将垃圾清除,倒于户外十字路口处,谓之“送穷土”。初七称“人七日”,早晨吃长面,取“人齐”之意。正月十五吃元宵,“耍社火”,张灯结彩“闹元宵”,过了十五春节才算过完。
  正月二十三日,家家户户都“燎疳”。当天晚上,各家院外准备好麦柴,撒上咸盐、醋,放上鞭炮,点燃后发出噼啪响声,男女老幼来回从火上跳过,意为燎去污秽霉气,以求新的一年无灾无病,大吉大利。燎疳完毕,用铁锨将火灰扬向天空,看火灰的形状与五谷中的哪种相像,相像者则认为该种粮食来年必有好收成,以卜丰歉。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并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移风易俗,破除旧的风俗。春节前党政机关一般召开新春茶话会(团拜会),开展各种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清明节 清明这天,家家上坟地祭祖,带上供品、香火、纸钱到祖坟前烧纸祭祀,添坟土,压纸钱,行跪拜礼。新中国成立以来,每逢清明节,各学校组织学生到烈士公墓敬献花篮、花圈,追悼烈士,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家家煮枣糕、包粽子,以纪念屈原。旧时过端午节,农户门上插沙枣花,给小孩做香包挂在胸前,以示驱邪,讨吉利。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旧时,家家户户自烙月饼,饼大如脸盆,厚约四五寸。晚上月亮升高时,院中摆供桌,将月饼、水果、西瓜陈列,叫“献月”。现在,大多数人家则买各式月饼、水果、菜肴等,全家欢聚一堂,一同赏月。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旧时部分城乡居民到寺庙烧香、拜佛、还愿、上布施超度亡灵。现在重阳节当天人们大都赶庙会、登山、游玩。
  冬至也是数九天的开始。旧时家家备好酒菜、面食,祭祀祖先。
  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称“小年”,传说是“灶神上天宫”的日子。灶神要将一年里人间善恶向玉皇大帝报告,为了让灶神“上天言好事”,老百姓给灶神供奉糖瓜(麦芽糖),意思是可以甜嘴,希望不说人间坏话。
  庙会庙会是汉、蒙古等民族善男信女在约定俗成的日子里(一般以农历日期为准)到寺庙上香拜佛。各地方都有大小不同的寺庙,当地群众就近赶庙会。石嘴山北武当庙规模较大的庙会期间,赶庙会的除当地人外,还有阿拉善左旗、贺兰、银川等外地人。庙会期间,香客、商贩、游人云集,烧香拜佛,参观游览,非常热闹。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