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章 社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985
颗粒名称:
第十章 社会
分类号:
R197;B920
页数:
74
页码:
597-670
摘要:
本章记述的是石嘴山社会情况包括卫生医疗、体育事业、民族宗教。
关键词:
石嘴山市
卫生
体育
内容
第一节 卫生医疗
医疗队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市境仅有十几家私人中药铺(店)。1960年全市有卫生医疗机构43个,病床495张,卫生技术人员642人。
21世纪以来,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健全和完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按照“一乡一院”“一村一室”的建设原则,建成标准化乡镇卫生院2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204所。1998年在全区率先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到2006年,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个,覆盖全市90%以上的城市居民。全市城市社区、乡村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覆盖率100%,中标药品使用率100%。到2009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覆盖95%以上的农村人口,农村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300/10万以下,农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覆盖率达到50%以上,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24/10万和9‰。2008年,全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近300万,门诊人次280万,急诊人次13万,住院治疗人数8.3万;病床使用率为77.7%,住院患者平均住院11.6天,病床周转次数为24.0次,病床工作日为283.6天;急诊抢救成功率97.94%,治愈率71.9%。到2009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582所。其中政府办二级综合医院4所、一级综合医院2所、中医院2所;乡镇卫生院21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所、村卫生室204所;企业办二级综合医院4所、一级综合医院9所、厂矿企事业单位办卫生所70所;民营医院9所、个体诊所228所。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4.63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82人、执业医师2.09人,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卫生防疫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各县建立卫生防疫机构,开始传染病防疫工作。1960年建市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20世纪60年代初,通过接种牛痘疫苗消灭了天花,1978年开始实施免疫规划,2000年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2002年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后,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不断下降,已由2002年的8%下降至目前的1%以下。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3200/10万以上,下降到2008年的400/10万以下。2003年全民动员,抗击“非典”,全市未发生一例“非典”病例。2004年5月,石嘴山市被列为国家级艾滋病监测哨点,并争取到了第二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促进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截至2009年年底,项目共检测各类人群33938人次,新发现HIV感染者14例,累计发现艾滋病感染者/病人75例,累计治疗病人6例。全市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医疗救治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建设项目以及重大传染病、地方病控制项目,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自2007年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以来,全市积极行动,全面实施扩大免疫规划,重点落实新生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由以前的“五苗防七病”成为“十三苗防十五病”,可控制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乙肝、甲肝、流行性腮腺炎、流脑、乙脑、风疹等传染病。积极做好各类传染病的监测上报,继续加强结核病“全球基金项目”工作和艾滋病的监测管理、防治宣传。大多数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氟、砷中毒已基本得到控制,全市居民碘盐监测合格率达到98.84%。2009年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全市启动应急预案,联防联控,截至当年12月31日,全市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58例,重症病例1例,报告病例全部治愈;共接收三批甲型H1N1流感疫苗48960人份,累计接种35007人,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开展,有效地提高了重点人群的免疫水平。
妇幼保健
1960年建市时成立市妇幼保健所,1968年与市第一医院合并,1975年在现址重建。1985年11月迁址大武口区建设西路。至2000年有职工40人,卫生技术人员35人,其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2人,中级技术人员13人,初级技术人员20人,设儿保科、妇保科、医技科、妇产科等科室,主要设备有大视野显微镜、激光机、乳腺检查仪、多功能弱视矫正仪、红外线光疗仪、B超机、新生儿抢救机、尿10项监测仪、血红蛋白仪、胎心监护仪等,固定资产总值62万元。
20世纪90年代前,妇幼保健主要任务是在农村推行新法接生,培训城乡接生员、保健员,广泛宣传妇女“五期”卫生知识;进行已婚妇女病普查;儿童健康状况摸底调查,建立0~6岁儿童健康册,普及妇幼保健知识。90年代以来,主要开展婚前检查、妇科病普查、计划生育手术、妇产科门诊、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和儿童健康系统管理工作。妇幼卫生工作不断加强三级保健网络建设,加强部门协调,采取专家蹲点、专题讲座、现场指导、典型病例教学、外出进修、集中业务培训等形式,并进行实际技术操作考核,提高基层工作人员技术水平,规范产科诊疗技术,提高产科质量,促进妇幼保健向纵深方向发展。各级妇幼保健部门和医护人员以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为手段,以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为目的,全市自2006年以来孕产妇死亡率连续保持为零。
卫生监管
21世纪以来,卫生管理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依法行政得到不断增强。切实履行卫生行政许可、公共卫生监督、医疗卫生监督和其他相关职责,加强卫生监管。不断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卫生综合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已初步建立起了市县两级卫生监督执法网络体系。积极开展食品、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化妆品、职业卫生等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肃查处各种卫生违法行为,预防和控制了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了全市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构建和谐石嘴山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走在了自治区前列,各类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95%以上,各类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率达到95%以上,各类食品抽检平均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公共场所监测合格率达到85%以上。自2004年开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2006年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起,全市开展食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共计3870家(A级单位22家、B级单位28家、C级单位3812家),其中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636家,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79.50%;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量化分级管理3230家,其中餐饮业1392家,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96.29%;食品生产284家,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90.17%;食品经营1439家,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95.91%;学校(幼儿园)食堂79家,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全市共累计审查核发各类卫生许可证38808个,培训核发从业人员健康证116424人;调离职业禁忌人员1190人,职业禁忌人员调离率达100%。全面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卫生执法监督工作,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在2004~2008年连续5年全区考核中名列第一。
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迅速组建石嘴山市抗震救灾救援卫生防疫队驰援灾区卫生防疫工作。部分省区发生手足口病疫情后,石嘴山市紧急启动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确保全市无疫情流行。三聚氰胺污染奶粉事件发生后,紧急开通筛查和治疗绿色通道,对全市5万余名婴幼儿进行排查,实行免费筛查和治疗,全市累计接诊13745人次,确诊327人,累计住院治疗55人,维护了社会稳定。2008年“10·16”大峰露天煤矿剥离工程爆炸事故发生后,紧急启动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全力做好46名受伤人员紧急救治工作。
爱国卫生运动
自20世纪50年代起,市县成立爱国卫生委员会组织,乡镇及规模较大的厂矿、企事业单位均建立基层爱卫会,农村生产队建立卫生小组,广泛动员各界力量,开展以“除四害、讲卫生”为主体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1953年开展捕杀老鼠,消灭苍蝇、蚊子、跳蚤、虱子的“一捕五灭”卫生运动。1958年开展除“八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臭虫、虱子、跳蚤、白蛉子)、讲卫生运动。“文革”期间卫生组织撤销,人员裁并。1978年重新恢复组织和工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卫生改水与防氟改水相结合,1981~1996年累计投资612.02万元,完成改水工程17个,打机井17眼,解决了18个乡镇、54个行政村4.5万多群众饮用含氟水问题。1975年在农村实施“两管、五改”成效显著。1986年全市开展大规模灭鼠运动,至1991年8月自治区爱卫会考核鉴定,鼠密度为0.7%,有鼠房间率为0.22%,被命名为“灭鼠先进市区”。90年代以来,新建、翻建、改造城市公厕,改善公共卫生设施。确定每年4月份为全市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月,全面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卫生死角。21世纪以来,成功创建自治区卫生城市。
第二节 体育事业
体育设施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体育工作,至1960年,市境各中小学、各厂矿、各人民公社、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均建立篮球场,多数单位建立了排球场,平罗中学、黄渠桥中学、石嘴山二中等学校建立了足球场。1965年冬,动员全市各界力量,建成石嘴山市南郊体育广场(在今惠农区)。同年8月,市总工会在石嘴山电影院后面新建灯光球场。1974年,银北地区投资14万元在大武口建成面积1556平方米,可容纳3500名观众,有固定看台的灯光篮、排球场。1975~1977年,建成400平方米标准田径场(内含足球场)。1982~1985年投资56万元,在大武口建成人民游泳场。1989年平罗县建成占地150亩的体育公园,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来平罗视察工作,亲笔为体育公园题写了园名。1990年,由自治区农垦局投资300万元,在平罗县南域沙湖湿地建成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水面面积66667平方米的天然游泳场。1998年6月,采取出让“三权”方式,由平罗县第一建筑公司投资1836.3万元开发建设的石嘴山市体育场于2000年9月竣工交付使用。体育场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内设400平方米标准塑胶田径场和草坪足球场,有8~24层看台,可容纳观众2万人,主看台下有健身房、保龄球房、部分商业用房,体育场外有2.5万平方米的体育广场。
2000年9月,石嘴山市体育馆竣工投入使用。市体育馆位于大武口西街,占地面积4458平方米,建筑面积7470平方来,场地面积1564平方米,观众座位2328个。主场地长度50米,宽度31米,室内场地净高13米,并设有电子计时计分设备和大屏幕显示,电子信息处理系统。体育馆门前设有五环广场。2001年,由私营企业主王爱卿投资420万元,在平罗县贺兰山东麓大水沟腹地建成中国摩托运动协会石嘴山训练基地一处,占地面积66667平方米。同年8月,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增拨石嘴山市15套全民健身器材(健身路径),为广大市民锻炼身体增添了新的内容。2002年6月,市政府和自治区体育局共同投资105万元,建起了石嘴山市体育综合训练场,占地6700平方米,包括门球场、排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各两个,全塑胶场地、铁丝网安全护栏。自治区投资820万元,在市森林公园东门北侧建成石嘴山市射击馆一座,占地39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80平方米。2003年,由自治区农垦局投资700万元,自治区财政厅拨款400万元,在平罗县南域沙湖湿地建成水上运动场。运动场占地面积66667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航道长度1500米,水面面积46666.9平方米。由自治区农垦局投资3000万元,自治区财政厅拨款700万元,在平罗县南域建赛马场一个,占地面积56.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观众坐席2000个,赛道周长1609米,赛道宽度20米。截至2004年7月,全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1238个,其中符合全国比赛标准场地770个,非标准场地468个。涉及的种类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射击场、室内外游泳池、灯光球场、综合训练房、羽毛球房、乒乓球房、跆拳道房、卡丁车场、健身广场、赛车场、水上运动场、健身路径等。
群众体育
20世纪50至60年代,在城镇职工中开展的体育项目有田径、篮球、体操、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车、摔跤、游泳、象棋等。农民体育队伍迅速发展,农闲时组织训练,节日参加比赛。中小学体育以晨操为主,率先走向规范化。
1956年以后,按照国家体育教学大纲规定,学校体育走上课堂与操场相结合的规程,实行每周上两节体育课,每天坚持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晨操、课间操、课外活动均列入课程表,按年级段,依据《体育教学大纲》《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教学与开展达标活动。2000年,全市共有290所中学参加“达标”测试,达标率为97%。截至2000年,全市共举办中学生运动会24届,“三好杯”篮球运动会17届、足球运动会9届、排球运动会2届,女子足球运动会1届。市体委在全市15所中学和6所小学建立传统项目学校,有在校学生1.93万人,教练员54人,设置了田径、足球、男子篮球、木球等重点项目。
20世纪50年代,境内各县成立教职工篮球队,石嘴山矿务局组织篮球、排球队,开展职工体育活动。60年代,随着石嘴山钢铁厂、西北煤机总厂、宁煤基建公司、石嘴山发电厂的建立,职工体育运动得到进一步开展,足球、滑冰、乒乓球等项目逐步开展,70年代形成高潮。70年代至80年代初,全市举办篮、足、排球比赛近20次,3044人参加,还接待了自治区、冶金部、“前卫”体协等篮球代表队,国家乒乓球队的邱钟惠(世界冠军)、孙梅英等。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全市职工体育蓬勃发展,运动项目丰富多彩,多次获国家、自治区表彰奖励。
农民体育活动迅速发展,农闲时组织训练,节日参加比赛。1955年10月1日,平罗县举办了由13个队参加的篮、排球运动,该县一区由12名农民组成的“新农”篮、排球混合队,是参加比赛的境内第一支农民业余体育队伍。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市、县农民体育得到普遍重视,各乡镇都建立了体育协会,组建了业余篮球、田径队。平罗县回民聚居的宝丰镇率先建立了灯光球场,开展篮球排球、田径比赛,在全县农民运动会上多次获得冠军,两次代表平罗县参加了全区篮球运动会并获得较好成绩。
进入21世纪以来,群众体育以“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题,社区体育、街头体育、老人体育、残疾人体育广泛开展,形成了全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新局面。先后组织举办了千人体育表演、万人体育长跑、千人健身秧歌、千人太极功夫扇、千人少儿武术操、街头摩托车表演等十项“迎两运”系列活动;举办了街头五人制足球比赛、“捷安特杯”全民健身大家骑车看石嘴山发展新貌活动。举办了全市第二套健身秧歌、星海剑法、毽球等培训班和干部职工“万人健步走看星海湖建设”及全市农民篮球赛、机关职工第八套广播体操、职工健美操、大众健身赛等健身活动和比赛。推行普及“大众广播体操”,举办全市大众健身操比赛,“迎奥运”万人长跑,“迎奥运、强体魄、讲文明、树新风”体育知识竞赛,首届广场体育节群体健身秧歌、健身操、健身路径等比赛活动。2008年举办了奥运之年体育大拜年活动,“迎奥运、庆大庆”市直机关首届体育运动会,“迎奥运倒计时100天”庆祝活动启动仪式暨万人环湖健步走活动。同时还邀请了英国、新西兰、北京航天风筝协会、山东潍坊风筝协会等中外风筝爱好者和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共计120余人进行了风筝放飞表演,在全市掀起参与奥运的高潮。2009年组织开展了拔河、团体协作跑、趣味接力三项集体项目等群众游艺活动,市直机关迎新春拔河和跳绳比赛活动,庆“三八”大众健美操、健身秧歌比赛活动。
竞技体育
石嘴山建市以来,市体委和各县区、各机关厂矿及企事业单位加强体育技能培训和体育人才培养,经常组织和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运动会,仅1972~2000年,市级举办100人参加的单项运动会就达88次。1976~1992年,市体委组织参加陕西省榆林地区、延安地区,内蒙古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乌海市,宁夏石嘴山市、银南地区,山西省吕梁地区“四省区九地(盟、市)”协作区体育竞赛活动达14次;参加河北张家口,山西大同,内蒙古集宁、呼和浩特、包头、乌海,宁夏石嘴山、银川“四省区八城市”体育竞赛活动15次,加强了与兄弟盟市的友好往来,提高了竞技体育水平。1965年以来,先后组团参加了自治区第三届以来的各届全运会,参加了历届全区青少年运动会、农民运动会、自治区老年人运动会、自治区伤残人运动会以及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成功承办了19次自治区级运动会,并取得较好成绩。1993年,石嘴山籍运动员王爱玲在自治区、全国多次运动会上先后15次超女子举重世界纪录。
2000年9月1日~10月7日,举办石嘴山市首届体育运动会,设置竞技比赛项目19项,其中青少年组9项、职工组7项、农民组2项、老年组1项,参加比赛的运动员1513人,裁判员和工作人员365人。同年10月11日~12日,全区少数民族木球、武术比赛在市体育馆举行,来自全区的6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2001年5月20日,由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体育局、石嘴山市政府主办的全区职工“奔牛杯”环星海湖越野赛开赛。来自全区所有市、县(区)工会、产业工会、直属基层工会以及石嘴山市基层工会的81支代表队8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2002年7月12日~8月21日,自治区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全区第十一届运动会在石嘴山市举行,历时41天,共进行了35个竞赛项目和9个表演项目,先后有76人次打破了37项全区记录,另有7人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成绩好于全区以往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2001年8月4日至7日,首届中国·石嘴山“太西杯”国际武术邀请赛在石嘴山举行,来自俄罗斯、法国、日本、韩国、斯洛伐克、突尼斯以及中国各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50个代表队的500余名武术健儿参加了比赛或观摩。
2003年9月6日~13日,为期8天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宁夏隆重举行,石嘴山市作为本届运动会的分会场,承办了射弩、龙舟、马术、高脚竞速4个项目的比赛,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8支代表队940名运动员(160名裁判员)在石嘴山分会场参赛。同年9月10日~22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世界残疾人自行车锦标赛暨欧洲公开赛上,石嘴山市残疾人运动员安凤珍以41秒25的成绩获得场地500米计时赛冠军,创造了该项目世界纪录。她还夺得公路42.6公里集体出发个人计时赛冠军,公路1公里单发计时赛铜牌。2009年8月16日,中美滑水明星对抗赛和全国摩托艇锦标赛在星海湖拉开帷幕。来自美国及中国北京、上海、安徽、江西、山东、湖南、湖北、宁夏等国内外10余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
全民健身
1995年6月,国务院颁发《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6月10日,石嘴山市举行全民健身计划“一二一启动工程”动员大会。是年全市接受《纲要》《体育法》宣传教育的人数达200多万人次。同年6月30日,为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配合全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举办了全市妇女健身操表演赛。1996年举行了全市“全面健身活动日、活动月”活动,参加广播体操、健身操、健美操、大秧歌、太极拳、太极剑、健身长跑、球类活动。参加广场交谊舞等健身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加。在全市各广场、公园等活动点早晚参加健身活动的人数每年10余万人次。许多机关、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都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健身活动,坚持开展广播体操、工间操等。2002~2009年以来,石嘴山市多次获得自治区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和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
第三节 民族宗教
民族
民族构成
石嘴山市是一个移民城市,也是一个多民族地区。
1949年9月石嘴山解放时,全市总人口127720人,其中:汉族人口87591人,回族40124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只有5人。此后,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市境人口迅速增长,少数民族人口也不断增加。1959年,汉族人口219944人,回族人口62477人,其他散居少数民族人口134人;1969年,汉族人口289756人,回族人口71477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259人;1979年,汉族人口421079人,回族人口97186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722人;1989年,汉族人口485614人,回族人口117972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3780人。2000年,全市有回族、汉族、满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等24个民族,全市总人口为691677人。其中,汉族54681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9.1%;回族13967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0.2%;其他22个少数民族共有5184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7%。2009年,全市有回族、汉族、满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等27个民族,汉族人口582247人,占全市总人口78.2%;少数民族人口162934人,占全市总人口745181的21.8%。其中,回族154620人,占总人口的20.7%,其他散杂居少数民族8314人,占总人口的1.1%。
回族
回族是石嘴山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清康熙初年,今市境平罗县宝丰一带已有回族定居,多由陕西、甘肃等地迁来。雍正年间,朝廷“招民垦种”,固原、吴忠等地回族部分迁至此,逐渐形成回族村落。乾隆初年,石嘴山已成为整个河套地区最大的民族贸易市口,立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的“市口碑”记载了回族在此参与交易之史实。据《宁夏纪要》(编于1940年)记载,当时石嘴山人口“回民占三分之二”。
由于历史的原因,回族人口多居住在石嘴山的“三边”(河边、滩边、湖边)“两稍”(渠稍、沟稍)地带,自然条件差,生活水平低下。截至2009年,石嘴山市区人口中90%以上为汉族。回族人口主要聚居在惠农区的礼和、园艺和平罗县的高庄、灵沙、通伏、宝丰等7个民族乡镇。
石嘴山市在回族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古时西亚穆斯林来到中国的初期,讲阿拉伯语、波斯语、回鹘语和蒙古语等,在形成回族民族时,已通用汉语,但在他们使用的汉语中还夹杂有不少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和一些专为回族常用的特殊用语。例如“安拉”(真主)、“古兰”(古兰经)、“顿亚”(世界)、“哈迪斯”(圣训)、“台克迪尔”(命运)、“法依代”(利益)、“加玛勒”(俊美)、“因散”(人类)等都是阿拉伯语的音译;“阿斯曼”(天)、“多斯提”(朋友)、“杜什曼”(敌人)、“郭什”(肉,回族用来专指牛羊肉)、“班岱”(奴仆)、“耶克”(一)、“杜”(二)等都是波斯语;“口到”(尝)、“拿散”(施舍)、“无常”(去世)、“教门”(虔诚)、“大净”(全身沐浴)、“小净”(礼拜前洗脸、手、足及下身)等都是专为回族常用的一些汉语词。回族穆斯林在交谈过程中,往往或多或少地使用上述几方面的词汇。在使用频率上,老年人高于年轻人,农村高于城市,宗教职业者高于普通穆斯林,偏僻闭塞地区高于交通信息发达地区。
回族自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遭受歧视,地位低下,生活贫困。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不但受到尊重,而且在政治上享有民族平等和当家做主的权利。
1954年2月,宁夏省人民政府根据1952年8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第18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批准惠农县(今惠农区)成立宝丰、灵沙两个回族自治区。当时惠农县辖5个区、34个乡,宝丰回族自治区是在惠农县第二区的基础上成立的,自治区下辖宝丰、渠羊、五渠、礼和、永屏、庙台、省嵬7个乡,首任自治区主席马文祥(回族),区党委书记李荫南;灵沙回族自治区是在惠农县第五区的基础上成立的,自治区下辖上甲、下甲、东润、二闸、双渠、惠北6个乡,首任自治区主席马生祥(回族),区党委书记高树桂。1954年10月,宁夏省并入甘肃省后,根据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关于撤区并乡的通知》,惠农县将石嘴山、黄渠桥、西永固3个区的建制撤销,原隶属于3个区的21个乡合并为11个。宝丰、灵沙两个回族自治区的建制仍予保留。1956年2月7日,惠农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宝丰回族自治区所辖的7个乡合并为3个乡,即:宝丰、渠羊、五渠合并为宝丰乡;庙台、省嵬合并为庙台乡;礼和、永屏合并为礼和乡。灵沙回族自治区6个乡合并为2个乡,即:下甲、上甲、东润合并为灵沙乡;二闸、双渠、惠北合并为惠北乡,撤销北长渠乡,其辖地分别划归高庄和惠北乡。同年8月19日,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惠农县将宝丰、灵沙两个回族自治区的建制撤销,改设宝丰、灵沙、礼和、惠北4个回族自治乡。1958年10月,随着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及乡级建制的改革,宝丰、灵沙、礼和、惠北4个回族自治乡建制被撤销。至此,石嘴山历史上建立的几个县级以下回族自治政府,在完成了它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使命后,过渡为人民公社。
民族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少数民族大力支持,帮助少数民族克服历史上遗留下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落后于汉族的状况。在石嘴山市招工、招干、升学、副食补贴诸多方面,少数民族享有优惠政策。在风俗习惯上尊重各民族生活习俗,受到各少数民族的称赞。“文化大革命”中,全市民族工作受到冲击,发生了一些违背党的民族政策的事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民族政策得到重申和认真贯彻。市、县(区)及驻地中央和自治区各大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在各族干部和群众中,广泛深入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等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褒奖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和个人,“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民族团结进步进一步加强,各类模范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不断涌现。1988年以来,先后有160多个单位、440多人次分别受到国务院,国家民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个人称号。
在民族文化、体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上,市、县(区)坚持优先优惠的原则,在资金上予以扶持,不断完善文化、体育、卫生设施。全市11个民族乡镇,基本实现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户户都能看到电视节目。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医疗站,昔日缺医少药,看病难的状况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民族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平罗县7个回族聚居乡镇都成立了农民体育运动协会,回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市回中木球队自1985年组建以来,代表石嘴山市先后9次参加自治区比赛,3次参加全国比赛和表演,并数次获得过全区、全国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全市有独立设置的挂牌回民中学3所,民族实验中学1所,并在石嘴山师范学校、市一中、三中、市幼儿园等校(园)分别开办了民族师资班、民族班。
各级党组织把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平等发展的战略来抓。按照“增加数量、改善结构、提高素质、加快培养”的要求,制订了《石嘴山市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意见》。通过举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培训选拔、招聘录用、外出学习和挂职锻炼等措施,加快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人数逐年增多。有的少数民族干部被选送到国外进修。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全市初步形成了一支包括党政、农业、科技、文化等各行业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初步形成了包括党务、政务、政法、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多方面人才的少数民族专业人才队伍,且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各项工作的重要责任。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得到了切实的尊重,市、县(区)两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少数民族均高于人口比例,创造了少数民族参政议政、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条件。
2001~2009年,全市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传统经济正逐渐向特色经济和规模化方向发展。一是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先后在民族乡镇修建柏油路,形成四通八达的民族乡镇公路网络。二是加大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力度。市、县(区)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回族聚居乡镇中低产田改造和水利设施改造工程,缓解了部分民族乡镇农田灌溉难问题。三是加快集贸市场建设,先后改建和新建了黄渠桥、礼和、园艺、灵沙、姚伏、通伏等民族乡镇集贸市场,活跃民族地区经济。四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在发展农作物立体种植和以育肥羊为主的畜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蔬菜脱水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推动民族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宗教
石嘴山不仅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而且是一个多宗教地区,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五大宗教在这里都有信众。截至2009年,全市信教群众约18万人,占总人口的25%。其中,伊斯兰教信众约13万人,教派主要有格底目、伊合瓦尼、哲赫林耶;佛教信众(含居士)、僧尼约4万人,教派基本为汉传佛教禅宗、净土宗、法相唯识宗;基督教信徒约11000人,其中,安息日会信徒400多人;天主教徒1400多人;道教信徒500多人,派别有全真道和正一道。全市有各类宗教活动场所(含民间寺庙)500余处,经政府认定并依法纳入登记管理的宗教活动场所264处,其他固定活动处所139处。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36处,佛教寺庙81处,基督教堂10处、活动点36处,天主教堂3处,道教庙阁3处。各宗教教职人员1100人,成立有石嘴山市伊斯兰教协会、市佛教协会、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和基督教协会4个宗教团体。
伊斯兰教
伊斯兰又称伊斯俩目,在阿拉伯语有顺从、和平和安宁之意。这是一个顺从真主安拉、崇尚和平、祈求安宁的宗教。伊斯兰教喜爱的绿色就代表着和平之意。信仰伊斯兰教的信众统称为“穆斯林”。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宁夏的穆斯林自元代传入,继之明清。“元时回回遍天下,江南尤多”。明朝时,把大量的回回从江南迁到西北各地。清雍正年间惠农渠、昌润渠开通以后,河东及南部山区缺田少地的回民陆续前来开垦荒地,安家落户。伊斯兰教此时大规模传入今石嘴山市境内。清代市境著名的清真寺有石嘴山清真寺、灵沙清真寺、通伏清真大寺等。民国时期建立的有高庄清真大寺、平罗城关清真寺、上八顷清真寺等。在清代同治年间的回民反清抗暴斗争过程中,多数清真寺被焚掠一空,后又逐渐恢复。
1949年石嘴山解放时,市境内有伊斯兰教大小清真寺189座。“文化大革命”中,清真寺大多被拆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根据“因教制宜,因陋就简,便利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原则,至2000年,全市有大小清真寺215座,其中平罗县154座,惠农县27座,陶乐县21座,石嘴山区4座,石炭井区7座,大武口区2座。至2009年,全市有清真寺236座,拥有伊斯兰教信众约13万人,派别主要有格底目、伊合瓦尼、哲赫林耶。
清真寺元末明初,因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于是寺院被称为“清真寺”。明代还有称清真寺为“礼拜堂”“礼拜寺”“回教堂”,等等。明天启三年(1623年)市境宝丰就设有清真大寺,当时是宁夏地区最古、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清真寺的组成人员,历史上一般一寺住教长(称“伊麻目”或“阿訇”)一人,主持教务。他们的学生、徒弟叫“满拉”或者“海里凡”。1978年以后,清真寺均设民主管理委员会(寺管会),推选为人正派、办事公道、虔诚于宗教的穆斯林组成,设主任1人,副主任、委员若干名,管理寺务。清真寺的全部经费,均由全坊教民自愿捐散,即“供养”或“钱粮”。清真寺主持教务的阿訇由各坊民众选聘。清真寺不但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而且往往也是穆斯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每逢主麻日和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节日,清真寺便成了穆斯林集会的场所。届时,开学阿訇向穆斯林宣讲《古兰经》、教义、教律、教史及宗教故事。清真寺既是“聚众礼拜”的地方,同时又常常是穆斯林排解纠纷、评判曲直的场所。此外,穆斯林群众的丧葬仪式和纪念亡故者的诵经活动也常在寺内进行。历史上,在穆斯林抗击反动统治的斗争中,清真寺又曾是穆斯林团结战斗的坚强堡垒。
清真寺建筑特色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庭院数进、宽敞明净、曲栏环绕、松柏碑亭的典型中国庙宇式建筑;有古朴雄伟、雕梁画栋、大殿宽敞的中国宫殿式建筑;1979年以后建起的清真寺具有现代阿拉伯式或中阿合壁式的建筑风采,即有大圆顶、拱形门窗、攒尖塔挑。这些建筑充分展示了中阿文化的融合交流。清真寺建筑的组成,主要有礼拜大殿(上殿)、宣礼塔(米宰奈,也称邦克楼)、沐浴室、教长室、经房及满拉住房。
《古兰经》 《古兰经》又称《可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著作。“古兰”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诵读”“读物”。中国旧译为《宝命真经》《天经》等。全书包括历史、政治、风俗、习惯、教法、教律和教义,以公元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徙至麦地那为界,分为“麦加篇”和“麦地那篇”;由30卷、114章(最长的一章《黄牛》篇达286节)、6236节、77934个词、323621个字母组成的第一部阿拉伯散文体巨著。
《古兰经》强调顺从真主及其使者穆罕默德,认为真主决定一切,要求人们虔诚、忍耐、和善,把最大的希望寄托于“天堂”。它表现了当时人们对于人类起源和发展道路的认识,影响了许多代穆斯林的观念、语言、风俗、文化,至今在阿拉伯世界乃至全世界穆斯林中起着重要作用。
《古兰经》包括宗教法、民法和刑法。它是教义和教法、灵感和慰藉、知识与神学的综汇。还包括历史故事、传说、神话。历经多年,围绕《古兰经》出现了认主学、圣训学、法学、哲学、音韵学等,还有为伊斯兰教服务的著作《古兰经注》《伊斯兰教法》等。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在麦加和麦地那传教期间,针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具体问题给弟子的启示。《古兰经》中,86章是在麦加时的口授,属创教初期的启示,核心是讲述伊斯兰教的宗旨;迁到麦地那口授的28章,属伊斯兰教取得统治地位时以立法为主题的启示。《古兰经》是由穆罕默德的秘书宰德·本·萨比特召集弟子进行收集整理的。开始由第一任哈里发艾布·伯克尔主持整理,后由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下令抄成定本,于公元651年前后成书,在穆斯林社会广为传读。12世纪40年代,《古兰经》第一次被译成拉丁文传到欧洲。14世纪20年代初,第一本完整的阿拉伯文《古兰经》手抄本传入中国,并被保存至今。《古兰经》不仅是伊斯兰教的圣典,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伟大的文学家歌德读完《古兰经》后就曾评论说:“《古兰经》是百读不厌的。”
基本教义与主要功课伊斯兰教教义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简括为“六信”,即信真主、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信前定。实践部分简括为“五功”,即念、礼、斋、课、朝。
念功——即念清真言,其意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其次是常念《古兰经》,按《古兰经》要求的去做。
礼功——阿拉伯语为“索俩提”,通译作“礼拜”。穆斯林礼拜主要有日礼:每日五番(次),俗称五番乃玛孜(意为礼拜)。日礼的顺序是:邦布达,意为晨礼,时在日出之前;撇师尼,意为晌礼,时在正午过后;底盖尔,意为晡礼,时在下午4~5时;沙目,意为昏礼,时在日落之后;虎伏坦,意为宵礼,夜晚进行。聚礼:即阿拉伯语“主麻”。穆斯林每星期五正午过后(与撇师尼同时),在清真寺举行集体礼拜。成年男子参加,仪式较为隆重。礼拜前念《古兰经》,阿訇讲“瓦尔则”(宣讲教义)。会礼:每年两次,在开斋节(俗称“小尔德”)和古尔邦节(俗称“大尔德”,也叫宰牲节)举行。市境平罗穆斯林中流传的教事谚语云:“一棵树,两股杈,三百六十叶,四十八朵花。”分别喻为一年两个“尔德”,教历一年三百六十日之日礼及四十八个“主麻”。
斋功——即斋戒,俗称“封斋”。教历每年九月为斋月,阿拉伯语称“莱麦丹”月。穆斯林封斋一月,每日日出之前进食为封斋,日落之后进食为开斋。斋月每日自黎明前至日落,其间断食绝色。病人和旅客可暂缓,但须日后补斋或以施舍补赎。封斋旨在自觉顺主忍耐、知足、节制嗜欲,体验饥渴之苦,养成坚毅、诚实、廉洁、节省及乐善好施等美德。
课功——即“天课”(则卡特)。是伊斯兰教法定施舍,被视为“奉主命而定”的宗教赋税,主要用于济贫。因为穷人也是真主的“眷属”,把资财施舍给穷人,就等于事主,纳入了真主之库,故曰“天课”。穆斯林富有者按规定舍散其财产积蓄部分的2.5%,给孤寡赤贫穆斯林或穷苦阿訇,谓之“清则卡特”。此举旨在洗涤心灵,洁净财帛,克制吝啬、自私,抑富扶贫,安定社会。每年于开斋节前,按人口以小麦1.25公斤值交付人丁税,称“菲图尔钱”,每年以舍散粮食(可折价)为主要形式,根据家境和自愿,向清真寺提供经常费用,名为“供养”。
朝功——每年伊斯兰教历十二月,成千上万的穆斯林不分穷富不分地域国界,长途跋涉,从世界各地来到神奇而又古老的城市、伊斯兰教的发祥地麦加,完成伊斯兰教五功之一的朝觐功课。朝觐是穆斯林一年一届朝觐麦加克尔白(即天房)的宗教仪礼,也叫朝“罕志”。朝觐回来的人被尊称为“哈吉”。伊斯兰教要求,凡身体健康、备有路费和旅途方便的穆斯林,不分性别,一生中在教历12月内集体朝觐麦加一次。朝觐是一种大规模的纪念活动,过去这是一项十分艰辛的事情。经济条件好的穆斯林凭着骆驼、牛车和舟楫,甚至步行,历经千辛万苦,才能实现自己的朝觐心愿。一般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只能做到“心朝”,即在家笃信宗教,敬主事主,孝顺父母。1985年以来,石嘴山市先后有数百名穆斯林自费赴沙特阿拉伯麦加朝觐,其中2009年就有231名朝觐人员分批从银川河东机场离境,赴沙特参加朝觐活动。朝觐回来的哈吉们都受到家乡最隆重热烈的欢迎。
伊斯兰教协会
1939年12月,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宁夏省分会成立。按照县设支会,乡镇设区会,寺设坊会,每户为一会员的要求,平罗县(含今石嘴山地区)成立了平罗县回教支会。1941年惠农县建县后,也成立了回教支会。
1984年,中共石嘴山市委统战部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报请中共石嘴山市委研究决定,成立石嘴山市伊斯兰教协会(简称“市伊协”)。市伊协是在市委和市政府领导下的爱国宗教团体,行政上隶属于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其基本任务是协助党和政府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帮助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不断提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代表伊斯兰教界的合法权益,组织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办好教务,协助解决和调节教派间的纠纷,维护教派内部团结。
市伊协第一届代表会议于成立之年的5月27日~29日在大武口区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60人。会议讨论通过了《石嘴山市伊斯兰教协会章程》,选出第一届市伊协委员27人,选举杨秉成为市伊协首届主任(从第三届起改称会长)。1987年,市伊协由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和市财政拨款,在大武口游艺东街建成一座534平方米的两层综合楼。1988年8月27日~30日,市伊协召开第二届代表会议,选出第二届伊协委员32人。1993年8月23日~25日,市伊协召开第三届代表会议,选出第三届伊协委员40人。2001年4月17日~18日,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选出第四届伊协委员45人。2006年5月30日~31日,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选出第五届伊协委员53人。
道教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其基本信仰和教义是“道”,尊奉老聃为道教祖师,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道”生化而成的。
道教宗教仪式有斋醮、祈祷、诵经、礼忏。教派有二:一是“全真道”,该派的道士不饮酒、不食荤、不娶妻室,授徒传教,属出家道士,俗称“道人”。二是“正一道”,该派的道士授徒传教,虽有斋戒,但非斋期,饮酒吃肉,娶妻室,亦称“火居道士”,当地民间俗称“阴阳”。其主要活动是为人建房,修坟看风水,择吉卜巫,殓殡丧葬。
据《嘉靖宁夏新志》记载: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在平虏城(今平罗县)建立“真武堂”。清代,平罗城内有“三宫庙”,南门外有“三皇庙”“三清坛”。光绪元年(1875年)建玉皇阁。惠农区有“老君庙”“经堂庙”等。新中国成立前,各庙宇都有道士主持,并在道教的节日举行庙会。新中国成立后,有些庙观自然倾圮或被占用,截至1958年,道教活动基本停止。“文革”期间保留下来的道观仅有平罗县城的玉皇阁一处。
20世纪80年代初,平罗县有道教教徒4人,到1996年,市境内有道教信徒100多人,主要集中在平罗县周城乡,惠农县有20余人。平罗、惠农县新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道教宫观庙宇3处。至2009年,石嘴山市有道教信徒500余人。平罗玉皇阁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未列入宗教活动场所。
佛教
1949年石嘴山解放时,市境内规模较大的佛教寺庙有135处,平罗县有僧尼40余人,惠农县有僧尼20多人。
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市境内的佛教活动场所除武当庙驻有军队未被拆除外,另有皇祇寺(田州塔)和贺兰山中的柳条沟八里庙未毁,其余寺庙全部被毁。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步得到落实。1980年,国家批准田州塔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4万元进行维修,由专人负责管理。1981年,自治区批准开放北武当庙(寿佛寺),安排10名僧人住寺。1982年以来,国家两次拨款18.5万元进行全面修葺、装点。该寺自筹5万元重塑佛像35尊。到1999年,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佛教寺庙有146处,其中,平罗县94处,惠农县45处,陶乐县5处,石炭井和石嘴山区各1处。建在田间地头的各类小庙100多处。1997年经对宗教活动场所甄别,纳入登记,符合登记条件的佛教寺庙55处,出家僧尼近30人;居士约5000余人,系佛教信徒,但不削发,吃斋念佛,婚嫁如常,从事生产,只是在家供奉佛像菩萨,早晚上香祀佛修行。
2001年12月20日,石嘴山市佛教第一届代表大会在大武口召开,来自全市3县3区的5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释湛济当选为石嘴山市佛教协会会长,寇天福(兼秘书长)、徐建业、释湛法、常宝龙当选为副会长。会议讨论通过了《石嘴山佛教协会章程》《石嘴山佛教第一届代表大会决议》。2003年3月13日,石嘴山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因石嘴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原隶属于平罗县管辖的北武当庙(寿佛寺),移交大武口区管理。同年4月21日,市民族宗教局召开由平罗县、大武口区民族宗教局,市文化旅游局及市佛教协会负责人参加的移交工作会议。
佛教的宗派有大乘、小乘之分。中国佛教徒大都修习大乘佛教。市境内佛教徒大都是临济宗的法裔,净土宗、密宗和天台宗等派均有其信徒。临济宗是中国佛教禅宗的一派,北方最为盛行,其旁支岔派纷繁。市境内佛教主要是临济宗的分支,为弘觉密国师法裔的岔派,已传27代。该派辈分仿中国古代宗法制度,按以下字序排列各代僧人法名:
密云宗祖泰,智慧普了法;圆明净觉海,性理广通大;
心光含妙续,湛如永清辉;润传济教旨,绍德荣昌弘。
净土宗亦称“莲”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市境内净土宗教徒多为善男信女。密宗清代传入平罗。清光绪年间,临济宗第21代、22代僧人心憘、光煜住持北武当山寿佛寺。天台宗又称法华宗,明代嘉靖之前在平罗流传,并在周城乡建有天台寺,其后衰落无闻。截至2009年,石嘴山地区有佛教寺庙81处,有佛教居士、僧尼约4万人。
天主教
1949年全市有天主教徒400多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随着宗教观念的淡化,信徒人数锐减。20世纪80年代落实宗教政策,恢复宗教活动后,天主教有了较快发展。1999年以来,石嘴山市境内有天主教徒1300多人,平罗、惠农、陶乐3县各建有天主教堂1处。其中,惠农县下营子村1处,平罗县城1处,陶乐高仁镇1处。
下营子教堂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下营子教堂有天主教徒159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四清”“文化大革命”等运动,其宗教活动逐渐衰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逐步落实,宗教活动日趋正常。1989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惠农县共拨款2.6万元,重建了下营子天主教堂,建筑面积401平方米。截至1999年年底有教徒700余人。教徒主要分布在惠农县的下营子乡、尾闸乡以及石嘴山区等地。
平罗教堂1949年有教徒200余人。1950年,外国神甫回国,平罗天主教教堂由本地籍神甫谢久敬管理,“文化大革命”中教堂被拆毁,宗教活动停止。1987年,平罗天主教堂批准恢复,次年在平罗县城玉龚路北修建教堂一座,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后又改建为上下楼共10间。1991年前该教堂(包括下营子教堂)的一些较大的宗教活动由银川天主教堂神职人员主理,1992年后,宁夏教区委派2名神甫到银北教区住持教务。截至1999年,平罗县有教徒300余人,陶乐县教徒200余人。
基督教
基督教清末传入石嘴山境内平罗县,1947年传入惠农县,1948年传入石嘴山(今惠农区)。至1949年发展教徒60人。
1950年2月,宁夏省公安厅通令外国传教人员离境,外国传教士饶丕华、兴满及其妻子和子女被遣送回国。平罗县基督教圣事由本地长老王福成住持,石嘴山教堂由王成孝、何慕道住持。1959年,平罗有教徒50人左右,石嘴山有教徒20多人。“文化大革命”中,教堂被毁,教职人员受批判,宗教活动基本停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石嘴山境内基督教活动又得以恢复和发展,平罗、惠农、陶乐3县及石嘴山、大武口和石炭井3个城市区先后建起了基督教堂或活动点。1982年以来,全市先后向北京燕京神学院和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等院校输送本科、专科和中专(含函授生、义工培训班)神学生近30名,神学生毕(结)业大都回到本地教会传道。教职人员中有牧师2人,副牧师6人,长老1人。1999年,全市登记在册的基督教徒3328人,慕道友2254人,加之未登记在册的信徒约8000余人,具有一定建筑规模的教堂6处,以堂带点的固定和不固定的活动点71处。至2010年,全市有基督教堂10处、活动点36处,基督教信徒约11000人,其中,安息日会信徒400多人。为加强对基督教活动的引导和管理,市、县(区)都成立了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第四节 民生民俗
社会保障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石嘴山市先后全面推行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和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岗职工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下岗职工最低生活费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等各项民生社会保障。60岁以上老年人看病挂号和进公厕免费,老人诊疗、乘坐市内公交车享受半价优惠。大武口区从2009年5月起,给具有大武口户籍、年龄在8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和城市低收入家庭中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发放高龄老人津贴,发放标准为80岁至89岁的城市低收入老年人每人每月200元,90岁至99岁每人每月260元,百岁老人每人每月300元。对已纳入城乡低保范围的老年人,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对其发放高龄老人津贴,同时,停止低保待遇。2009年,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统筹人数达到1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8万人(其中农民工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2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080人,享受待遇7064人。全市已构建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体系。社会保险由城镇企业职工,向城乡一体和非公经济组织、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扩展,社会保障覆盖面显著扩大。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简称低保)
1998年7月1日开始实行,低保对象由四种人员构成:一是“三无人员”,即传统的民政救济对象,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扶养人的城市居民;二是部分在职、下岗以及失业人员,他们大都在领取工资、退休金、下岗人员基本生活费后,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低保标准;三是无业、失业人员,指全家或一家几代都在一个企业工作,因企业破产、倒闭等原因,虽然发放了失业保障金,但家庭成员收入仍然达不到低保标准;四是其他人员,指由于自然或非自然因素导致疾病、残疾而失去劳动能力和无正常收入来源的人员。刚实行低保时,每月保障标准为100元,保障对象为月平均2140人。至2009年,共6次提高低保标准,先后每人每月由100元提高到130元、160元、170元、200元、230元。2009年,全市有城市低保对象18122户43427人,全年发放低保资金8703.4万元(包括春节包饺子费和一次性生活补贴)。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自1999年开始,全面建立农村灾民最低生活救助制度,实现了由过去传统临时救济向制度救助的转变。2001年共投入救灾救助资金301.2万元,救助农村灾民1310户2756人。2002年,投入救灾救助资金293万元,救助特困群众2830人。2004年,全市确定农村低保和救助对象3812户7995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2.67%。其中,大武口区按每人每年纯收入低于850元的标准,实行农村低保,保障对象为322户469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5%。平罗县、惠农县(今惠农区)、陶乐县(今平罗县陶乐镇)分别按660元、700元、660元的标准实行社会救助,救助对象分别为2373户4640人、646户1536人、472户1350人,分别占农村人口总数的2.28%、2.56%、4.82%。2005年全年救助3779户8076人,发放救助金173.4万元。2006年两个城市区共保障农村低保户2244户6739人,共发放保障金247.2万元。平罗县救助农村特困群众2449户4254人,发放定期救助金74.68万元。2008年两次提高农村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每人每月提高了20元。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时,为低保对象每人发放200元生活补贴,在春节来临之际,为低保对象发放60元包饺子费和一次性生活补贴100元。2009年农村低保工作全面规范,先后开展农村低保清理整顿核查、农村低保百村调查活动,全市有农村低保对象8261户14577人,月人均补差达60元,发放低保资金1280.7万元(包括春节包饺子费和一次性生活补贴)。
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
2007年5月7日,大武口区出台《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将被征用集体土地的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居民管理范围:因征地后人均耕地低于0.3亩的农民,每人每月享受150元低保待遇;人均达不到0.5亩耕地的,每人每月享受120元低保待遇;人均达不到0.8亩耕地的,每人每月享受100元低保待遇,享受期为一年。失地农民在一年内将农业户口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口的,继续按原标准享受4年低保待遇;失地农民征地超过1亩的农户,按现有人口计算人均耕地仍然超过0.8亩的,每户可确定一人按每月100元的标准享受低保5年。失地农民农业户口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后,享受城市人口子女入托、入学政策。同时还在星海镇创办了“失地农民创业街”,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失地农民开展商业经营活动。
社会福利事业
2003年以前,全市每个乡镇都设有敬老院,集中供养农村五保老人。此后先后改造了平罗县中心敬老院、平罗县第二敬老院、惠农区中心敬老院、大武口区中心敬老院等4个中心敬老院,供养五保对象521人。2007年开工建设了市孤残儿童养护中心,占地6425.36平方米.建筑面积4294.64平方米,为主体四层、局部五层的全框架结构,内设医疗室、康复室、电教室、健身房、娱乐室、阅览室、餐厅、洗浴室等,设置床位200张,2008年11月投入使用,供养孤儿53人,其中弃婴5人。同年民营企业家陈逢干投资1500万元,在大武口区开工石嘴山第一家民办敬老院,计划2010年投入使用。2009年惠农区中心敬老院进一步扩建,新增床位180张,共计床位310张,入住老人286人,率先在宁夏实现了农村五保对象全部集中供养的目标。截至2009年底,全市有社会福利院1家,县(区)级中心敬老院4家,农村敬老院9家。社会福利院和中心敬老院供养五保对象521人,供养五保老人80人。当年全市有城镇“三无”老人105人、孤儿389人,农村有五保供养对象1291人(其中大武口区129人,惠农区286人,平罗县876人),全部实现应保尽保。全市集中供养601人,分散供养690人。市社会福利院先后被自治区民政厅、劳动人事厅评为“民政工作先进集体”“全区民政工作行风建设先进集体”“自治区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城市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示范点”,被自治区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活动小组评为“巾帼文明岗”,被石嘴山市评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标兵单位”“巾帼文明示范岗”“园林化单位”,被自治区文明委评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
2008年11月9日,针对自由工作者、年龄偏大者在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时因年龄等原因,或不符合全市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条件,无法参保领取养老金的问题,市政府下发《石嘴山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办法(试行)》,在自治区试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将游离在社会养老保险之外的人群纳入社保,对每位市民实现应保尽保。《办法》规定,凡具有石嘴山市户籍满5年以上,无任何社会养老保险的年满18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均可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参保个人按每人每月100元、150元、200元3个标准自主选择缴费,市、县财政在个人缴费的基础上,按实际缴费年限平均每人每月补贴100元至基金专户。60岁以下按年度缴费,缴费年限不少于15年;60周岁以上人员实行一次性缴费,以本人缴费时的实际年龄与75岁的差计算应缴费年限,最少不低于5年。办理参保手续后,在年满60周岁并达到领取养老金条件时可以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从核准享受养老保障待遇的次月起领取养老金,直至死亡。参保人员根据个人缴费档次领取养老金,标准分为每月200元、290元、380元;对缴费超过15年的,每增加缴费1年,养老金增加5%。在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息余额支付给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并支付本人6个月的养老金作为丧葬费。高龄老人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可领取高龄津贴。具体政策是:石嘴山市户籍满5年,80周岁以上的居民,每人每月50元,9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80元,10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100元。享受养老金待遇的城乡居民不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贫困学生救助
2004年开始,由市总工会牵头,各部门配合,逐步开展对大中专学生的教育救助工作。2005年全市救助困难家庭大学生700人,发放救助金177.7万元。2006年,救助特困家庭子女入学646人,救助资金197.25万元。2007年,各级民政、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积极争取资金230多万元,开展了“福彩梦圆贫困大学生”“陈逢干基金会救助”等18项捐资助学活动,救助贫困大学生731名。2008年,争取各类救助项目21项,救助困难大学生700多名。2009年,在继续开展大学生项目救助的同时,重点在全市开展困难家庭高中生救助,对全市764名困难家庭高中生每人予以救助800元,填补了石嘴山市高中生救助工作的空白。
城乡大病医疗救助
2005年开始,全年城乡大病医疗救助162人,发放救助金30余万元。平罗县率先对农村2417户4451人特困群众实施医疗救助。2006年全市城市医疗救助全面启动,按照城乡居民人均2元的标准安排大病医疗救助基金。是年大病医疗救助310人,补助资金59.52万元;门诊救助6003人,补助资金29.73万元;门诊费救助每人由20元提高到40元,救助资金22.3万元。惠农区对农村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分别按每人每年40元、100元、200元的标准给予医疗救助,773户1552名特困村民得到门诊医疗救助,共发放救助资金7.48万元。2007年,全市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全面展开,全年城市医疗救助27668人次,其中市区救助16928人次,平罗县救助10740人次,全市支出救助资金284.691万元。农村医疗救助通过资助特困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低保户进行门诊救助、住院救助、特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当年资助特困户每人每年10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时门诊救助2万多人次,大病住院救助165人,支出救助金95.4万元。2008年,补充完善了《石嘴山市城市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全部兑现门诊医疗救助资金,共发放门诊救助资金159.8万元,对符合要求的住院低保对象给予相应的住院医疗救助,全年为411名城市大病住院救助对象发放城市大病救助资金302.6万元。在农村医疗救助方面,一是对农村低保对象兑现了门诊医疗救助资金,全年共发放门诊费60.14万元,通过银行一次性打入低保对象个人账户;二是对253名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对象发放住院费96.9万元;三是为农村特困救助对象代缴新农合参合费13.58万元。2009年,全市对1016名城市低保对象实施住院救助,支出救助资金281.6万元,对40754名低保对象实施门诊救助;资助17809名农村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和五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助参加合作医疗费35万元,对16824名农村五保户、孤儿、低保对象实施门诊救助,发放门诊救助金150.3万元;实施特困户住院救助和村民特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有649名农村特困户住院和大病医疗救助对象得到了救助,发放医疗救助金450.7万元。
农村干部养老保险
从2008年3月开始,平罗县率先对全县13个乡镇437名村干部实行养老保险。同年9月25日,市政府出台并全面启动《石嘴山市村干部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凡年满18周岁以上,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5周岁,享受任职职务补贴的现任村干部,均纳入村干部养老保险范围。村干部养老保险个人缴纳16%,村集体补助4%(村集体无经济收入的,由所在县区财政负担),县区财政补贴14%,自治区财政补贴6%。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缴费累计满15年以上者可按月享受村干部养老保险待遇。
人民生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石嘴山市境内城镇人口仅2600余人,职工500余人,主要从事繁重的手工业劳动;多数居民以农牧业为主,劳动生产率低,收入菲薄,生活艰辛。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实行了“公私合营”“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开发石嘴山地区煤炭资源,全国各地大批建设者“支宁”到石嘴山安家落户,石嘴山逐步形成了以煤炭工业为主体的新兴城镇。自1960年石嘴山市成立至2009年,半个世纪以来,中共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回汉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间,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市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工业产值大幅度增长,农业连年丰收,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据石嘴山城市和农村调查队调查资料显示:
1949~1978年,城乡居民摆脱极度贫困,基本生活得到初步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石嘴山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极度贫困。“一五”时期,随着石嘴山煤炭资源的开发,国家在石嘴山兴建和从外省搬迁入一批工业企业。这一时期,全市经济总体趋势是发展的,在较长的一个时期中,片面强调“突出政治”,加之“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等因素影响,全市人民生活水平虽然摆脱极度贫困,基本生活得到初步保障,但生活水平很低。1960年建市之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6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百元,买布、买鞋、买粮、买油等都要凭票供应。1979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14元,增长了19.4%。
1979~2000年,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总体小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委、市政府积极扶植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就业,也增加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较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有了较大提高,消
费水平亦随之提高。200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7元,比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的314元增长14倍,年均递增13.8%,比建市之初1960年的263元增长16.9倍,年均递增7.5%。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19元,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增长29.9倍,年均递增17.7%,比建市之初的1960年增长27.4倍,年均递增8.7%。这一时期,全市城乡人民生活摆脱贫困,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了总体小康。
2001~2006年,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扎实迈进
进入21世纪,石嘴山市坚持发展和壮大私营经济,坚持“工业强市”和“富民工程”战略,积极营造优良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外向型企业,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城镇居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31元,比2001年增长66%;比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的314元增长28.1倍,年均递增13.3%;比1960年的263元增长33.7倍,年均递增8%。这一时期,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7元,比2000年增长41.9%;比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增长42.8倍,年均递增15%;比1960年增长39.3倍,年均递增8.4%。这一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收入来源渠道更加多元化,收入结构明显优化,居民的钱袋更加殷实,消费内容更加丰富,消费质量全面提高,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扎实的一步。
2007~2009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市委、市政府围绕“全国有亮点、西部有位置、宁夏敢争先”和“创新、跨越、争一”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引进外资,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继续坚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及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42元,增速比2007年高8.4个百分点,比1960年的263元增长48.6倍,年均递增8.5%。人均消费性支出9213元,增速比2007年高6.9个百分点,比1979年的278元增长32.1倍,年均递增12.4%。农民人均纯收入4883元,比2007年增长12.2%,比建市初期的1960年增长50倍,年均递增8.5%。
城市居民生活变化
食品消费由“求吃饱”向“吃得好、方便营养”发展
市场商品供应充足,居民消费的选择性增强,食品消费由主食型消费向副食型转变,营养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2007年人均食品支出2701元,比1979年的136元增长18.9倍,年均递增11.3%。反映贫困与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恩格尔系数由1979年的63.2%下降到2007年的35.7%,下降27.5个百分点。在食品消费中,粮食消费比重逐年下降,副食品消费比重明显增加。2007年人均粮食消费支出276元,比1979年的56元增长3.9倍,年均递增5.9%,占食品消费的10.2%,比1979年的31.8%下降21.6个百分点。食用油、水产品、肉禽蛋奶及制品、干鲜瓜果等食品消费量不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1979年,城镇居民的副食品支出占食品支出的68.2%,2007年比重上升到89.8%,并且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在外用餐次数逐渐增加,2007年户均在外用餐支出达到564元。
穿着消费由单一低档向多样高档化发展
随着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居民对衣着的要求由低档次的御寒保暖向美观、舒适、时尚的需求转化,服装款式体现出时装化、高档化的特征,呢绒、毛料和裘皮等高档服装陆续进入寻常百姓家庭。2007年人均衣着支出934元,比1979年的31元增长29倍,年均递增12.9%。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几年间,城镇居民的着装观念随着石嘴山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发生了新的变化,穿着更加追求时尚、张扬个性,注重品牌已逐渐成为穿着消费的主流,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比2002年的523元增长78.6%。
住房条件得到改变,配套设施更加齐全
20世纪70年代,石嘴山市大多数居民住在土坯或砖木、砖混结构的平房中,住房紧张的矛盾极为突出。进入80年代,市委和市政府在加快城镇建设的同时,重视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不断加大危旧房屋的改造力度,使众多的家庭告别昔日阴暗潮湿的土平房,住进了宽敞明亮、配套设施完善的楼房。购买住房和住房装修已成为城镇居民新的消费热点,住房的需求也从“有房住”逐步向“住大、住好、住舒适房”转变,住房条件和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2007年年末,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6.7平方米,比1979年5.4平方米增加21.3平方米,增长3.9倍;比2002年的24.7平方米增加2平方米,增长8.1%。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购建房支出1550元,比2002年增长2.2倍。2007年,城镇居民居住类消费性支出为836元,比2002年增长76.7%,其中住房维修、装修和装饰等支出237元,比2002年增长52.9%。与此同时,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2007年,单元式配套住宅和暖气使用率、燃料中使用管道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用户均达到70%以上,自来水使用率达100%。此外,住房条件的改善,使城镇居民用于房租、水费、电费、燃料支出明显增加。2007年用于房租、水费、电费、燃料支出为554元,比1979年增长48倍,年均递增14.9%。
用品消费由“结实、实用”向“方便、享受、高档化”发展
20世纪70年代,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主要以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机械手表“三转一响”为主,仅有个别家庭拥有黑白电视、录音机和照相机。进入8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电风扇、照相机则成为城镇居民家庭的新宠。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高档耐用消费品已成为普通百姓家庭必需品,电脑、摩托车、家用汽车开始步入百姓家庭,正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移动电话、有线电视使城镇居民充分享受信息时代的交往便利。另外,从个人用品消费情况看,各种金银珠宝饰品、美容用品支出大幅度增长;家用设备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已拥有汽车1.3台,摩托车23.4台,空调8.9台,健身器材0.6套,拥有电脑28.3台,其中有20.2台接入了互联网。20世纪80年代使用的沙发由过去的普通型发展到现在的设计新颖、质量考究、美观舒适的布艺、真皮、高档纯木沙发,其他诸如写字台、五斗橱、大立柜等,也被新型成套家具所取代。
交通和通信条件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石嘴山市交通、通信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公路网四通八达,城市公共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本上改变了城镇居民出行难的问题。同时,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消费环境的改变,住宅电话、移动电话使用的逐渐普及,接入互联网电脑数量的增加,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方便,城镇居民的通信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服务费支出1031元,比1979年的3.5元增长293倍;比2002年的534元增长93.1%,其中交通支出614元,比2002年增长1.8倍,通信支出417元,比2002年增长33.2%。这种现象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实质性的变化。全市居民消费升级以移动通信和信息为代表的通信信息成为消费中扩张最快的新兴领域。
居民文化娱乐用品增加,教育和娱乐消费受到青睐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设备越来越多地进入百姓家庭,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拥有,而更注重产品的档次和功能,高清电视、家庭影院、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家用电脑、高档乐器等已成为城镇普通居民家庭之必需。2007年末,百户拥有彩电106台,组合音响11台,照相机19架,各类中高档乐器2.8件,钢琴0.7台。城镇居民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市民上职大、夜大、函大的人数逐渐增加,而且受学历教育的层次也越来越高。加之城市各种文体设施的逐步增多以及部分文化活动场所的对外开放,都为城镇居民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服务,城镇居民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内涵的提高。2007年,人均用于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为773元,比1979年的9.1元增长84倍;比2002年的544元增长42.1%。
健康保健意识增强
随着石嘴山市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医疗、保健意识逐步增强,各种医疗器材、保健品、保健服务已逐渐进入普通居民家庭。特别是近年来,社区医院的发展及政府出台一系列治理医药行业价格虚高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确实帮助部分居民解决了“看病难”问题,但“看病贵”问题仍存在。2007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达到616元,比2002年的366元增长了68.3%。
消费结构更趋合理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促使人们消费观念迅速更新。城镇居民消费由以前的吃饱穿暖向多样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从消费结构分析,居民用于吃、穿的支出比重下降,由1979年的75.1%下降为2007年的48%,下降27.1个百分点;用品支出的比重由1979年的10.5%下降到2007年的6.3%,下降4.2个百分点;用于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比重由1979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32%,上涨26.9个百分点。旅游也成为居民假日休闲的一种时尚和向往,特别是随着节假日时间的延长及在职人员带薪休假政策的落实到位,国内的短线游、长线游以及到国外旅游,正逐步成为城镇居民新的消费亮点,旅游人数不断增长,旅游消费支出大幅度增加。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达到306元,比2002年的77元增长3倍,年均递增31.8%。
农村居民生活变化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通过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理顺了农业生产关系,全市农业生产特别是农村经济结构有了显著变化,农民收入随之快速提高。1978~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95.8元提高到4350.76元,提高45.4倍,年平均增长13.6%。随着农村社会化、商品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改变了以农业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农民收入结构多元化趋势更加突出,农民以实物收入为主的状况逐步被现金收入的迅速提高所替代。1986年,全市农民出售产品收入人均仅为354.96元,占总收入的51.06%。到2007年,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以及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断拓展和提高,农民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增加,收入形态逐渐货币化。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出售产品收入提高到5341.05元,比1986年增长15.01倍,占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到68.51%,提高了17.45个百分点。在农民纯收入中,现金纯收入额达到3897.64元,现金收入率提高到了89.59%以上。这种变化不仅标志着农民生产已经走出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圈子,步入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轨道,而且农民货币收入率的提高,也使广大农民有可能较大程度的改善生活,进而直接导致农民消费行为的变化。1986~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货币性生活消费支出额由206.46元达到3142.32元,增长了15.22倍,货币性生活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由1986年的59.56%提高到2007年的86.6%,提高了近27.04个百分点。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达到5315.33元,人均比上年增收432.56元,增长8.9%;平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30.94元,比上年增加425.94元,增长8.51%;惠农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63.46元,比上年增加556.27元,增长11.11%;大武口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63.72元,比上年增加323.46元,增长8.01%。
农民消费水平全面提高
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民生活消费变化更为明显,1986~2007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加到3281.83元,增长10.47倍,年平均增加149.17元,年递增11.26%。作为农民生活水平改善标志的生活消费结构序列,由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一吃二穿三住”变化为其他更高层次的享受性支出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也明显表现出生存资料比重减少,发展和享受资料比重提高的趋势。1986年,全市农民生活消费结构中吃的比重高达56.4%,穿占12.54%,居住占7.53%,到1998年,吃、穿比重较大幅度下降,居住、文化娱乐用品、服务性支出及其他比重有较多增加。这期间,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中吃的比重虽然仍位居第一,但所占份额已下降到44.72%;居住为第二位,占27.95%;穿着支出为第三位,占7.25%;文化娱乐用品、服务性及其他位次后移,占7.08%。到2007年,随着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民消费构成中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吃、穿、住份额继续下降,生活消费结构中吃占38.23%,居住占16.54%,文化娱乐用品、服务性支出及其他支出提高为7.17%,穿为7%。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1978年后,随着国家和地区对各种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加大,更为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广大农民在自身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生活条件,生存环境也逐步改善。到2007年,全市农村有100%的行政村通了柏油公路,100%的行政村通了电,100%的行政村通了电话,100%的行政村开通了电脑网络,60%以上的行政村农户用上了安全卫生水。农村交通、邮电、电力事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活、生产条件,更方便了城乡经济、文化交流,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民膳食结构合理化
一是食物消费在吃饱的基础上转化为吃好。人均主食支出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1986年高达44.87%下降到2007年的21.54%,下降了23.33个百分点。同期,人均副食支出占食品支出的份额则由1986年的39%上升到2007年的66%。二是营养状况显著改善,营养丰富的油脂类和享受性食物成倍增长,热量摄入达到了营养学要求标准。摄入的热量中,来源于淀粉类食物的比重下降,来源于水产品、禽蛋产品等高蛋白食物及其他精制食品的比重上升。注重营养成为人们膳食基本要求。
农民穿着打扮时尚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民温饱问题的解决,衣着消费观念逐步更新,昔日不讲究穿戴的普通农民,如今也注重衣着打扮,其突出的变化是对原布的购买量逐步下降,对成衣的购买量逐步增加,并越来越讲究穿着的款式、花色、质量、舒适和装饰,且趋于高档化。2007年农民人均衣着支出达到267.94元,比1986年增长6.16倍。
农民住房砖瓦化
改革开放之初,农民住房以土坯墙居多。30多年来,农民住房大多进行了三次以上翻建,经过了“砖土木结构”,“一面红或三面红”和砖木砖混结构房屋三个阶段。如今,一幢幢新颖、别致的红顶、蓝顶的“塞上农民新居”成为改革后农村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2007年,农民人均居住支出633.05元,比1986年高出15.89倍。平均每户年末使用住房面积由1986年的13.98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29.63平方米,增长2.12倍。人均住房面积中,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面积由1986年没有的情况下,增加到2007年的27.19平方米,占91.77%。新建房屋每平方米价值,1986年仅24.72元,2007年提高到275.87元,提高了11.16倍。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民家庭的住房及内部装饰正向着现代化生活方式发展。
农民耐用家电普遍化
农民购买耐用品数量成倍增加,是这些年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又一重要标志。1986年,全市平均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自行车160.67辆,收音机47.33台,钟表20333只,缝纫机81.33架。到2007年,农民家庭渴望的老四大件:自行车、缝纫机、钟表、收音机等耐用品逐步淡出农民的生活,而其他新型家用电器则迅速增长。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107台,其中彩色电视机104台,拥有摩托车66辆,VCD和DVD共48台,洗衣机66台,电冰箱13台,一些农户还购买了照相机、空调、电脑,小轿车也已进入部分富裕农户家庭。
农民精神生活多样化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逐步繁荣,农民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其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如今,不仅电视机得到普及,广大农户还意识到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对文化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多,到2007年,农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274.57元,占生活消费的7.17%。同时,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及经济、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多样化,农民交通通信支出增加,2007年人均该项支出达到446.15元,占生活消费的11.65%。
回族风情
回族是石嘴山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回族在其历史发展中,承继和培育了本民族某些特殊的习俗、礼仪、风尚,特别是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因此伊斯兰教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回族风俗的形成,两者往往交织在一起,使某些宗教规定和礼俗慢慢演变成了民族习俗而被遵守着,这是回族习俗中的一个明显特点。
“清真”由来
在石嘴山乃至宁夏各地,到处都可看到挂着“清真”二字商幌的饭馆、食品店等。“清真”表示宗教的“清真高切”,故将尊崇安拉的伊斯兰教称为“清真教”,寺曰“清真寺”。明代回族学者马注的《清真指南》,清代金天柱的《清真释义》以及后来马坚、王静斋的著作中,都用了大量有关“清真”的语言,阐明清真教的“清洁真实”“洁净无尘”“真乃独一”“真主有独尊,谓之清真”的道理。
现在“清真”已成为穆斯林的普遍用语,不仅寺院为清真寺,而且还把具有伊斯兰风味的食品、饭馆、小吃摊、副食品店铺等冠以“清真”二字。诸如“清真饭馆”“清真牛羊肉门市部”“清真餐厅”“清真糖果”“清真食品”等。有的穆斯林在使用的器物汤瓶、吊罐、盖碗子、饮料盒子上绘有“清真”字样。有的用阿文书写,有的用汉文书写,有的上行用阿文,下行用汉文书写,标明这食品穆斯林可食用,其他民族也可食用。
“色俩目”:您好
“色俩目”(简称“色兰”)是一句祝词,意义广泛,您好、欢迎、平安、吉祥……一切美好祝福均涵盖其中,代表了世界穆斯林的共同问候,体现文明、亲切、吉祥、和谐,是穆斯林世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是穆斯林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际的通用媒介。全世界的穆斯林,不论是说什么语言的民族,彼此有语言隔阂无法交流,通过“色俩目”,就开启了穆斯林社会的感情交流,可以沟通彼此是穆斯林弟兄。
“花儿”与“口弦”
广大回族人民在宁夏这块热土上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创造和传承了许多具有本民族意蕴的民间艺术,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花儿”与“口弦”。
“花儿”又名“少年”,具有高亢、豪放、优美、悠扬的特点和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广泛流传于中国西北地区。流行于宁夏的花儿,又叫宁夏花名,习惯称做回族花儿,分为两类,即“河州花儿”和“山花儿”(俗称干花儿、土花儿)。河州花儿委婉动听,基本调式和旋律有数十种,变体甚少。形式上有慢调和快调两种,慢调多为4/4或6/8拍,唱起来高亢、悠长,曲首曲间和句间多用衬句拖腔,旋律起伏大,上行多用四度跳进,高音区多用假声。快调多为2/4或3/8拍,相对紧凑短少。河州花儿多为五声微调,在文学上自成体系。一般每首词由四句组成,分为对称的两段,每段两句,前两句常用比兴,后两句切题,字数上单双交错,奇偶相间,可以说是一种自由随意,即兴而唱的民间音乐格律诗。这种自由畅快的歌词曲调听起来更加婉转动听,韵味倍增,充分表现了宁夏回汉各族人民爽朗豪放的性格。
“口弦”是回族一种民间小乐器,深受回族姑娘的喜爱,俗称“口琴子”或“口衔子”。制作有两种:铁制的和竹制的。口弦一般长度都是3寸,一头小,制做时镂空心,刻一舌簧,簧片一端拴附五颜六色的穗子或鲜艳彩珠丝线,弹奏时将口弦衔于双唇或横在口前,均匀地扯动丝线或手指拔簧片,其力度、频率产生乐音和节奏的变化,口弦没有什么明显的音调,主要是以口腔的开合程度、舌位的变化和控制气息制造共鸣,变换音高,控制节奏。
“花儿”与“口弦”作为宁夏民族艺术的象征,是宁夏对外文化交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口弦还作为礼品赠送外宾,传播了友谊。为弘扬民族文化,丰富中华民间艺术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回族服饰
白帽、坎肩、盖头,构成了石嘴山回族的三大服饰。成年男子(尤其农村)大都戴白色或黑色平顶无檐帽,有的戴尖顶六角无檐帽。上衣喜欢穿白衬衫并着青色坎肩,显得清秀素雅。成年妇女(尤其农村)都喜欢戴盖头,年龄不同颜色也有所区别。老年的多选用白色或黑色,青年妇女多选用绿色或粉红色。现在许多中青年妇女喜欢戴圆顶无檐白帽(比男式帽子略深一些),而姑娘们大都喜欢戴色彩素雅的纱巾。
白帽 白色被穆斯林视为最圣洁的颜色。相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说:“你们穿白色的衣服吧,它是你们最好的衣服”。所以,无檐的白色帽长期以来也就成为回族穆斯林最喜爱的头饰。也有一些穆斯林戴黑色的小帽。黑色小帽制作精细,取料高级,多以呢绒、绸缎制成,一般多见于冬季。此外,宁夏哲赫忍耶教派的穆斯林多戴一种六角形的帽子,颜色有白色的,也有黑色的。回族穆斯林在礼拜时,都要头戴这种白帽,故也有“礼拜帽”之称。小白帽轻便凉爽,简单易做,美观大方。近几年,回族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一些回族青壮年穿着考究的西装,系上颜色鲜艳的领带,头戴无檐小白帽,将民族特色和时代感相融合,也显得十分潇洒、英俊,落落大方。
坎肩 回族男子喜穿坎肩。在白衬衣上罩一件青色坎肩,显得清新干净,色调和谐。春夏之交,人们多穿布料坎肩,不穿外套,通风透气,异常凉爽;冬天穿棉布坎肩或皮坎肩,保暖而不臃肿。
盖头 回族成年妇女喜欢戴盖头。“青丝不见青天”,是世界穆斯林妇女的一种传统的宗教习俗,故多以面纱、披巾蒙面遮发。盖头一般由纱织品、绸子、缎子等料制作。未出嫁的少女戴绿色盖头,多在盖头上镶金边、绣花纹图案,清新、秀丽、明快、悦目;中年妇女戴黑色盖头,显得肃穆庄重;老年妇女戴白色盖头,并披到背心处,看上去虔诚古朴。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又有了改进,宁夏川区及其城镇的回族妇女都以白色护士帽和彩色头巾代替了过去的盖头,使回族聚居区色彩斑斓,美化了回族人民的生活。
回族饮食习惯
以面食为主,面条、拉面、揪面片、炒面片、臊子面、花卷、饼子和米饭是经常性的食物。副食主要是羊、牛、驼等食草类反刍的偶蹄动物和鸡、鸭、鱼等。牛羊和家禽要由阿訇和带大净懂得宰杀规矩的人诵经宰后才能食用。油香、馓子、花花是回族过节时的食品,家家都做。这种有独特风味的食品,味香,色美,酥脆可口。宋代诗人苏东坡有一首描绘“馓子”的诗:“纤手搓来五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盖碗茶是回族茶文化的一大特色。沏茶配料讲究,如“八宝茶”,配料有茶叶、白糖、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苹果干等。茶味清香四溢,回味无穷。回族清真菜风味独特,久食不厌。白水羊肉、涮羊肉、烤全羊、烤羊肉串、红(黄)焖羊肉、黄袍羊尾、羊齐玛等等,都是回族群众喜欢的清真佳肴,鲜香可口。
吊罐与汤瓶
回族穆斯林讲究卫生,一般家庭都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尤其重视水源卫生。伊斯兰教明确规定:穆斯林必须大净、小净。大净是用清洁的水,从头到脚沐浴周身,程序是:先洗小净(两脚除外),然后漱口、呛鼻、冲洗全身,最后洗两脚,以保持身体洁净。大净常用“吊罐”。各家里间门后砌有沐浴用的“水窖子”,上挂吊罐供沐浴用。小净的程序是:洗手、净下(洗“下身”)、再洗手、漱口、呛鼻、洗脸、洗胳膊、摸头,最后洗脚。穆斯林做小净不用脸盆和脚盆,而用一把铜壶浇着洗,这就是“汤瓶”。在穆斯林中,有关“汤瓶”的传说很多。据说,唐朝的一位皇帝在梦中见到一位头缠白布的中年人,高高地撑住即将坠落下来的殿梁,使皇宫没有倾倒,皇帝得救了。皇帝惊醒后召集大臣释梦。大臣说,只有穆斯林才“头缠白布”,救驾者一定是穆斯林。于是,请来一位阿拉伯穆斯林来辅佐朝政。这位唐皇赏赐了他一把金质的“唐壶”,供他礼拜前沐浴用。还有的传说,唐玄宗为了平定安史之乱,请“回纥”出兵相救。当时伊斯兰教正在“回纥”渐渐兴起。平叛之后,唐皇赏赐有功人员每人一把沐浴用的金质“唐壶”。两个传说中的“唐壶”,肚子大,脖子长,很像瓶子。久而久之“唐壶”被念作了“唐瓶”,而“唐”“汤”同音,“汤”在古汉语中的本义是指“热水”,后来“唐瓶”就都念成“汤瓶”了。
回族婚俗
回族婚嫁在旧社会主要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多为包办婚姻。允许寡妇再嫁和一夫多妻。婚事一般须经提亲、相亲、看家、订婚、登记、娶亲、送亲、闹洞房等过程,基本上保留着宗教和民族特点。订婚称“道喜”也叫“提盒子”。道喜时,男方请阿訇和长辈同媒人携彩礼、衣服、糖茶等到女方家,称“送盒子”。女方家也请阿訇、长辈迎候,称“接盒子”。仪式先由送盒子的阿訇简要讲述订婚的意义,当众宣布确定婚姻关系,祝愿双方恪守婚约,双方互道“色俩目”,表示祝贺,订婚告成。结婚前一日,男女都要洗大净,新娘洗浴称“离娘水”。上轿之前,请老年妇女为之“开脸”,即用线绞去面部、颈部的汗毛,使之眉清目秀。举行婚礼时,请阿訇念“尼卡哈”,分别询问男女双方是否自愿,得到肯定答复,带领新人念“清真言”一遍。然后,阿訇再念经祈祷,祝愿他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夫妻互敬,白头到老。新婚次日,晨起沐浴。新娘认大小。三天后新郎新娘“回门”(即回娘家)。回族举行婚礼时,不贴对联,不放鞭炮,不吹奏鼓乐,婚宴不动烟酒。在农村回民聚居村点,每到结婚喜庆的日子,回民们都要做十大碗,来招待宾客。这十大碗筵席以烩为主,有烩九子、烩夹板、烩肚丝、烩羊肉、烩假莲子、烩苹果、烩狗牙豆腐、红炖牛肉、烩酥肉、酿饭。
丧葬
回族认为“亡人入土为安”,普遍实行土葬、速葬、简葬(或称薄葬)。回族的葬礼简单而又朴素。称人逝世为“无常”“归真”或“口唤”。忌说“死”,尸体称“埋体”,送葬称“送埋体”。埋体要用白色布裹起来,裹尸布叫“可凡”。男人的“可凡”有三件,一件是“皮拉罕”,形似衬衣,但无领,长短由项至膝盖下,为覆盖前身的一幅白布;一件“小卧单”,用一幅半白布做成,长短与亡人身子相等,垫在身子下;一件是“大卧单”,用两幅白布缝起来,长度要略超过亡人身长,用在外层包裹整个埋体。女人的“可凡”除以上三件外,还须有一块包头巾和裹胸布带。埋体要放在尸匣内,尸匣称“塔卜”。亡人在下葬前要进行赎罪仪式,叫“费土尔”,即象征性地施散钱财,同时还要给前来送埋体的人散乜帖以求得真主对死者的赦免。在墓地还要举行“站哲纳孜”仪式,埋体朝着天房横放着,送葬的人由教长带领面向“天房”进行祈祷。回族实行土葬,不用棺木。坟坑要南北向,一般深五六尺,长六尺以上。直坑挖好后用土坯砌好,将亡人放入洞内,再用土坯封顶,或用土板盖上,堆起坟堆。亲人亡故既葬,家属归来,早晚要在亲人的房内诵经,为亡故人向真主祈祷。在亲人亡故七日、二七、三七、四十九日、百日、周年,请来阿訇到家中为亡人过“乜帖”。当然,在回族丧俗的一些细节上,各教派也不尽相同。
交际
尊老敬长,礼貌待人,热情好客,见面礼是互道“色俩目”问候祝福。省亲待宾,言辞举止重礼貌。如有客人来,平辈、晚辈须出迎,互道“色俩目”,或问安后将客人让进屋内,主人相陪,沏茶双手送给客人,并道“请喝茶”。男客由男主人奉陪,女客由女主人奉陪。过“乜帖”或办筵席,邀请的客人按辈分和年龄分长次入座,男女分待。送客时,全家送出门外,主人客人互道“色俩目”。
回族的节日
回族的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节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开斋节、古尔邦节是回族和其他信奉伊斯兰教职工的法定节日,届时放假一天。
开斋节(又称“小尔德”) 伊斯兰教历九月即斋月,斋戒期满,教历十月一日就是穆斯林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开斋节。由于伊斯兰教历为太阴历,公元622年7月16日为元年元旦,所以开斋节的日期不是固定的。开斋节前,成年穆斯林要洗大净,沐浴净身,上寺礼拜,进行会礼。朝清真寺大殿望去,只见众多的穆斯林面向圣地麦加克尔白方向跪成整齐的行列,伊麻目(阿訇)身穿白色长袍,头缠黄色的“达斯它儿”,站在最前列,诵念《古兰经》,领着穆斯林进行礼拜、祈祷。礼拜完毕,教众走出大殿,向伊麻目道安,全体穆斯林互致“色俩目”,表示节日的庆贺。每逢开斋节,穆斯林们都自愿给清真寺施散“费土尔”钱,即开斋捐,以表达其信仰和心意。开斋节期间,穆斯林家家户户都要炸“馓子”,捞“油香”。追根溯源,其中还有一段传奇故事。相传,穆罕默德在一次战斗胜利后,凯旋归来,穆民们都争先恐后地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可先知没有到富贵之家赴宴,而到一位贫穷的穆斯林老人家中做客。老人没有美味佳肴,只给先知端上了油汪汪、香喷喷的“油香”(油炸面饼)。先知高兴地用右手撕了一块吃了,其余的分给围观的小孩。从此后,穆斯林形成用右手撕着吃油香的传统习惯。在节日里,回族人家还宰鸡割肉,吃羊肉粉汤,并带着食品到亲友邻居家中共贺节日。已婚和未婚的女婿,要带上礼品到岳父母家祝贺节日。许多回族青年还选在节日期间举行婚礼,给节日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制定民族政策方面,充分尊重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给回族群众放假一天,市委和政府领导人还带上礼品到清真寺里慰问,并和回族群众一起参加庆祝活动,畅叙情谊,增进民族团结,展现了宁夏回汉人民水乳交融、亲如一家的民族氛围。
古尔邦节(又称“大尔德”“宰牲节”)穆斯林群众在欢度开斋节之后的第70天,又迎来了回族穆斯林的第二大节日——古尔邦节。相传,伊斯兰教的一位古代先知——易卜拉欣,在一天晚上梦见安拉命令他宰杀自己的爱子伊斯玛仪,以祭献安拉,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易卜拉欣遵从安拉的旨意,安拉很受感动。第二天宰杀伊斯玛仪时,安拉派天仙哲布依勒背来一只黑头羝羊代替伊斯玛仪作祭物。从那以后,穆罕默德就把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开始的3天定为“宰牲节”。“古尔邦”节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含有牺牲、献身之意。新疆的维吾尔族穆斯林称古尔邦为“库尔班”节。回族穆斯林把古尔邦节以汉语称为宰牲节。古尔邦节也属于全世界穆斯林朝觐功课的仪式范围。教历每年十二月上旬,世界穆斯林去圣城麦加朝觐,朝觐的最后一天——十二月十日,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同开斋节一样,节日那天的10点左右,回族穆斯林群众头戴白帽,衣冠整洁,来到清真寺,举行节日会礼。伊麻目宣讲“瓦尔兹”(戒劝),最后穆斯林互道“色俩目”问好。节日里除了炸油香、捞馓子外,有条件的穆斯林都要宰牲献祭。按规定一人宰一只羊,七人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而且要挑选健壮和体形美观的牛羊充当牺牲品。宰杀的牛羊肉和食品分成三份,一份自己食用;一份送亲友邻居,招待客人;一份散“乜帖”济贫。古尔邦节回族群众走亲访友,互相馈赠礼品,给孤寡老幼散乜贴,表现出回族穆斯林之间的互助、团结、友谊。
圣纪节纪念穆罕默德诞辰的节日。相传,穆罕默德诞生于伊斯兰教历纪元前51年三月十二日(公元570年),逝世于伊斯兰教历11年三月十二日(公元632年),诞生与逝世的日期相同,故也称“圣忌节”。这一天,各坊都要宰牛宰羊,设宴聚餐,主要仪式是举行“尔麦里”(纪念行善事)。在中国尤其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伊斯兰教的圣纪,实际上是当圣忌过的,把它当成忧伤的日子。而国外的穆斯林则纪念穆罕默德的诞辰。这一天要诵经、赞圣,讲述先知的生平事迹。
除上述三大节日外,还有法图麦节、登宵节等。法图麦,圣女生日,教历九月(斋月)十四日,为伊斯兰教妇女的节日。各清真寺届时召集所属全坊妇女集会,由阿訇讲“瓦尔兹”。主要讲述法图麦圣女一生的美德,劝导妇女效法。各界回族妇女多热心参与并散乜帖。格德尔夜和白拉台两晚会,向为虔诚的信教者、老年人及职业宗教人员的活动。平罗的穆斯林对白拉台较为重视,有的自教历八月初至八月十六日进行祈祷活动,谓之“念白拉台”,有的只在八月十六日晚进行“念夜”活动。教历七月二十七日的“登宵节”,是更少数人礼拜、祈祷纪念穆罕默德宗教活动的节日。
禁忌
禁食自死之物、血液、猪肉(也禁忌论“猪”)以及未念真主之名而屠宰的或跌死、勒死、打死和野兽吃剩的可食动物;禁止饮酒;禁食食肉的凶猛兽类和食肉的凶暴禽类以及非反刍、非偶蹄动物(兔虽非偶蹄,但食草反刍,故可食);禁食非清真食品;忌穿鞋上炕、污染水源和盛水器皿;忌面西大小便。
汉族风俗
汉族生活习俗、礼仪习俗、岁时习俗较多。石嘴山市作为移民城市,五湖四海的各地人或多或少都带来了一些自己家乡的风俗,可谓“五方杂处”,但大同小异。兹仅就汉族服饰、饮食、婚俗、节日、居住、丧葬等方面作简单介绍。
服饰
新中国成立前,一般平民无论男女老少衣服以蓝、黑、白色的粗布为主。衣料贫富殊异,官绅富人男子一般多穿长袍马褂和挂面皮衣,头戴毡帽、皮帽或呢帽,脚穿毡靴或布棉靴;富家女子多穿右开襟袄、挂面皮衣和旗袍,脚穿绣花鞋。装饰品有手镯、戒指、耳坠等。平民穿粗布、老羊皮衣服。男子冬穿对襟小袄,夏着对襟布衫。老年男子也有穿大襟棉袄的,比较暖和。女子多穿大襟长袄、长衫。男女冬夏都穿大裆裤。棉衣多用羊毛、驼毛装填。男子冬季戴双耳棉帽或羊羔皮帽,夏季戴布帽。中老年妇女搭手帕。男女都穿自制布底鞋、布袜或羊毛袜。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衣着穿戴越来越好。20世纪50年代,制服和机制鞋逐渐普及。衣服颜色、式样种类繁多,有中山服、列宁服、学生服等。少数老年男女仍喜欢穿大襟衣服和大腰裤子。70年代,的确良、混纺、涤纶及毛料等中高档布料上市,人们对花色式样越来越讲究,着比较新颖、流行的服装。进入80年代以来,人们对服装的质地、式样要求更为考究,质地追求高档,式样也要新颖、奇特。西装、夹克衫、羽绒服装,各式裙子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特别是青年男女,打扮得越发秀丽,充满青春活力。男女青年讲究发型,多数不戴帽子,戴帽者,因季节而异,种类繁多。进入21世纪以来,男女服饰款式品牌更新速度非常快,各种品牌专卖店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饮食
城乡人民饮食以面食为主,间或米食。新中国成立前,家境贫困的农民多食黄米“黏粥”或米面合做的“调和”“搅团”。冬时农闲,一日二餐,夏秋农忙时一日三餐,干稀粗细,量家庭条件而异。蔬菜以土豆、黄(胡)萝卜、白菜为主,冬季各家大都腌咸、酸白菜。俗有“米多面少菜当家”之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饮食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多以面食为主。喜欢吃面条、揪面片、臊子面、干拌面、馒头、花卷、烙饼、油饼等面食。蔬菜品种繁多,讲究饭菜分做,菜肴烹调。肉类、豆制品类的副食在饮食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肉食以猪肉为主,羊牛肉也逐年增加,鸡、鸭、鱼、蛋需求量日增。逢年过节,以烩猪肉、炖羊肉、炸丸子、包饺子待客。多数人喜烟酒,普遍喜欢饮白酒,近年来啤酒、甜酒和各种饮料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居住
汉族住房多为土木结构平房。20世纪70年代以来,农村的房屋建设开始向砖木结构方向发展,安装玻璃窗,新式单扇门,宽敞明亮。室内白灰墙。砖铺地或水磨石地面,传统的烧炕已被木板床和沙发床代替。近年来,农村有条件的农户开始建造二层楼房,地瓷砖铺地,土暖气供暖,城乡差别逐步缩小。室内新式家具及电器代替了老式木柜,室内清爽舒适。
婚俗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经济落后、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制度的束缚,男女婚姻没有自由,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终身。存在着大夫小妻、小夫大妻、一夫多妻和“童养媳”的旧习。
旧时的婚嫁礼俗繁琐,从提婚说亲到结婚有许多程序。先由男方父母托媒人向女方家提婚,女方家如同意后,托人或亲自打听、了解男方家庭状况、品德、人缘等,认为可以结亲,便用庚帖将女儿生辰八字告知男方。如果不相“冲克”,男方即请媒人议聘,商定订婚吉日。订婚时,男方准备财礼、衣服、烟糖等用品同媒人到女方家,女方备喜酒招待来客及近亲。男女双方互相交换信物,这门亲事就算定下,双方父母互称为“亲家”。男方家根据准备情况,先提出结婚日期,由媒人到女方家协商,如无意见,即定下日期,双方各自准备结婚用品,置办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及邻居,届时参加婚礼。结婚之日,男方备彩车至女家,带上“离娘肉”、随车棉裤、化妆品等。女方家设宴席招待娶亲者。女方家在前一天设宴请客,称“添席”,并商定送亲人员。新娘到时,鸣喜炮,接车。男方家门前设桌摆酒烟,由送亲长辈一人上前奠酒三杯,新娘才能进屋洗脸、换衣服。稍后,举行拜天地、拜父母仪式。此时,有“耍公公婆婆”的习俗(亲友在男方父母脸上抹颜色,让他们头戴破草帽、手拿破笤帚等物)。拜毕,入洞房,同时大宴宾客。当晚同辈人闹洞房,逗引耍戏,至深夜结束。次日早晨吃长面,意为婚姻长久。然后“认大小”,新婚夫妇给家中长辈鞠躬,长辈赠以钱物。第三天,新婚夫妇去岳父家认女家大小,招待后当天回家,婚嫁程序方告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废除了包办买卖婚姻,旧俗基本上革除。20世纪50~60年代,农村男女找对象,一般都由介绍人“穿针引线”,相互认识了解,双方自愿,征得父母同意再定亲、结婚。城市青年人婚姻自主,他们在工作中互相了解,建立感情后而订婚,也有由他人介绍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结婚礼俗也在变化。结婚日期多定在节假日,结婚程序也大为简化,有的采取旅行结婚或举行集体婚礼,文明、朴实、热闹、大方。21世纪以来,婚礼大都交给婚庆公司办理。
丧葬
旧时,丧葬礼俗十分隆重。亡人在弥留之际,子女到场送终,穿老衣。人死后停于地下,地下铺稻草,亡者头向门外。头顶前摆放供桌,设供品,点燃香火、长明灯。子女要披麻戴孝到亲友家报丧,守灵。入殓时忌阳光照尸,搭灵棚,设供桌,请阴阳或和尚、居士作法事,超度亡灵。亲友前来烧纸祭奠,停柩3~7天。安葬前,先请阴阳或僧道看风水、选墓地。出殡时,高声诵经,鼓乐齐鸣,悲声大作,孝子扯纤执幡前行,众人抬柩紧跟,孝女随后痛哭送灵。安葬由阴阳或居士主持,下葬后即壅土成圆形,上插幡,火化纸货。三日由孝子圆坟,七日内子辈每晚烧纸钱。以后每七日烧纸一次至“七七”。后逢百日、忌日、清明、冬至等节日烧纸以表孝心。孝子百日内不刮胡须、不理发,忌吃荤腥。坟地大多数以家族立,结发夫妻多合葬。旧俗妇女没有生育者,不准葬入老坟,在旁另埋。人死在外,尸体运回后不入家门,只能在院外搭灵棚祭祀。“土旺期”(四季季末18天)不能埋葬,怕冲“太岁”,找一地方将棺木用土坯砌封,叫“盛坟”。过一年后择吉日入坟安葬。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提倡反对封建迷信,丧葬从简,旧时的繁琐葬礼大大简化。人们多用白花、臂戴黑纱、送花圈、挽幛、举行追悼会等形式对死者表示悼念。提倡火葬,要求党员干部起带头作用。
岁时习俗
当地汉族的节日较多,比较隆重的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为春节,俗称过“老历年”,是汉族最隆重热闹的节日。旧时腊月农闲时,家家及早准备年货,杀猪宰羊,清扫卫生,拆洗被褥,缝制新衣,装饰住房,蒸炸各种过年食品。大年三十贴对联、挂年画、穿新衣、理发,俗有“有钱没钱剃个头过年”之说。晚上烧香敬神,全家团圆吃年夜饭,熬年守岁,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初一早晨,天明吃饺子,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初二、初三走访亲友,相互拜年、请客。从初一开始,家里扫除的垃圾堆于门后,至初五拂晓,方将垃圾清除,倒于户外十字路口处,谓之“送穷土”。初七称“人七日”,早晨吃长面,取“人齐”之意。正月十五吃元宵,“耍社火”,张灯结彩“闹元宵”,过了十五春节才算过完。
正月二十三日,家家户户都“燎疳”。当天晚上,各家院外准备好麦柴,撒上咸盐、醋,放上鞭炮,点燃后发出噼啪响声,男女老幼来回从火上跳过,意为燎去污秽霉气,以求新的一年无灾无病,大吉大利。燎疳完毕,用铁锨将火灰扬向天空,看火灰的形状与五谷中的哪种相像,相像者则认为该种粮食来年必有好收成,以卜丰歉。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并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移风易俗,破除旧的风俗。春节前党政机关一般召开新春茶话会(团拜会),开展各种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清明节 清明这天,家家上坟地祭祖,带上供品、香火、纸钱到祖坟前烧纸祭祀,添坟土,压纸钱,行跪拜礼。新中国成立以来,每逢清明节,各学校组织学生到烈士公墓敬献花篮、花圈,追悼烈士,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家家煮枣糕、包粽子,以纪念屈原。旧时过端午节,农户门上插沙枣花,给小孩做香包挂在胸前,以示驱邪,讨吉利。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旧时,家家户户自烙月饼,饼大如脸盆,厚约四五寸。晚上月亮升高时,院中摆供桌,将月饼、水果、西瓜陈列,叫“献月”。现在,大多数人家则买各式月饼、水果、菜肴等,全家欢聚一堂,一同赏月。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旧时部分城乡居民到寺庙烧香、拜佛、还愿、上布施超度亡灵。现在重阳节当天人们大都赶庙会、登山、游玩。
冬至也是数九天的开始。旧时家家备好酒菜、面食,祭祀祖先。
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称“小年”,传说是“灶神上天宫”的日子。灶神要将一年里人间善恶向玉皇大帝报告,为了让灶神“上天言好事”,老百姓给灶神供奉糖瓜(麦芽糖),意思是可以甜嘴,希望不说人间坏话。
庙会庙会是汉、蒙古等民族善男信女在约定俗成的日子里(一般以农历日期为准)到寺庙上香拜佛。各地方都有大小不同的寺庙,当地群众就近赶庙会。石嘴山北武当庙规模较大的庙会期间,赶庙会的除当地人外,还有阿拉善左旗、贺兰、银川等外地人。庙会期间,香客、商贩、游人云集,烧香拜佛,参观游览,非常热闹。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