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防洪滞洪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934
颗粒名称:
防洪滞洪工程
分类号:
TV8
页数:
5
页码:
487-4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市的防洪滞洪工程,分别记述了河洪治理工程、镇朔湖滞洪工程、大武口滞、调洪工程等情况。
关键词:
排水
体系
灌溉
内容
河洪治理工程
黄河自平罗通伏乡团结村入境到惠农区出境。市境黄河河道大部为游荡型河床,河身宽浅,到惠农区附近突然收窄,泄洪不畅。上游大范围暴雨就会使市境黄河两岸造成塌方,或在石嘴山附近沿排水沟递溯,造成大片农田、村舍被淹。受河洪危害较频繁的地区有平罗的通伏、五香、六中、渠口、头闸、六倾地、马太沟、五堆子和惠农的礼和、园艺、尾闸等乡镇。市境治理河洪的工程,一是为防汛修筑防洪堤坝。市境河西防洪堤修建始于清朝初期,河东防洪堤修建始于清末。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数次整修、加固、重修河堤。到2009年,市境黄河段有堤坝78.96公里,有效地防治了洪灾。二是为治理黄河左右摇摆造成塌岸修筑护岸码头或丁坝。新中国成立至今,市境黄河段修筑了桂家梁子、红岸子、头道墩、灵沙、高仁、惠农园艺乡大型护岸码头6座,建小型码头136座,其中平罗县119座(河东108座,河西11座),惠农区17座,有效防止了河岸塌方。
镇朔湖滞洪工程
镇朔湖滞洪区位于第二农场渠东侧,崇岗镇向阳村与镇朔湖之间,滞蓄西峰沟、汝箕沟、大水沟、小水沟等山沟的山洪,集水面积327.08平方公里,其中山前坡地面积55.35公里,洪峰流量较大的山洪沟有大西峰沟、桃箕沟、大水沟、小水沟和汝箕沟,集水面积243.9平方公里。山洪出水沟后分别由6条导引沟排泄,经西干渠、第二农场渠、110国道、银(川)汝(箕沟)泄入滞洪区。镇朔湖本为引蓄山洪的自然湖泊,但每出现大山洪时,镇朔湖周边的土地、农田、村庄首先受害。1974年,平罗县人民政府按水利部门的规划设计,成立了镇朔湖滞洪区建设指挥部,调动了5500名民工,经20天施工,完成了滞洪区围堤周长近9.9公里,堤高3米,堤顶宽3.5米,两孔2.5米×3米叠泄洪闸1座。新开泄洪沟1条,长1.5公里。建成后的滞洪区面积4.65平方公里,泄洪闸过水能力为10立方米/秒。镇朔湖滞洪运行到1998年,由于湖底游高,库容只有800万立方米,湖之围堤残破不堪。当年3月,自治区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平罗县镇朔湖滞洪区扩整工程规划设计》议案被确定为全区5项议案之一。经自治区批准,滞洪区按50年一遇标准设计,并投资实施建设,在3年内完成。自治区防汛办委托宁夏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进行整体规划。在原滞洪区的基础上,在原泄洪沟两侧新辟两个分洪区,南I区由平罗县水利工程建筑公司承建,北Ⅱ分洪区由前进农场承建。到2000年,滞洪工程竣工,南分洪区面积0.8平方公里,北Ⅱ分洪区面积1.44平方公里,库容分别为177.96万立方米和281.04万立方米,总蓄洪量达1399万立方米。建分洪闸和泄洪闸各2座。同时加固原有湖堤,扩建湖西引洪沟6条,新建洪积扇地区导引设施和配套建筑。建筑总投资1076.2万元。
大武口滞、调洪工程
也叫星海湖防洪滞洪水利工程,位于大武口区西2公里处,总面积为25.44平方公里,其中滞洪区面积18.24平方公里,调洪区面积7.2平方公里。滞(调)洪区汇集着来自贺兰山区大小10余条山洪沟的洪水,集水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大武口滞(调)洪区是保护大武口区、包兰铁路、平汝铁路支线、第二农场渠、明水湖农场、太西洗煤厂等30多家中小型企业及周边地区安全的重要防汛设施,保护耕地5万余亩,总人口近14万人。
大武口滞(调)洪区历史上就是一个天然的滞洪区。滞洪区范围东北至平汝支线,西南至西一斗渠,东南至第二农场渠,西北至煤矸石专运线及西一斗一线,面积为18.24平方公里;调洪区范围是大平公路以北,平汝铁路以南,包兰铁路以西,第二农场渠以东(不包括太西洗煤厂和平罗石油站),面积为7.2平方公里。该工程设计为三级建筑物,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在平汝铁路支线原9+023号桥处,设计为1900立方米/秒,校核为3100立方米/秒,经计算蓄洪量百年一遇为3138.4立方米/秒,千年一遇为5153.2立方米/秒。该工程于2003年1月17日正式开工,至2009年年底,达到了长年蓄水量2300万立方米,可蓄滞洪水6300万立方米。星海湖湿地恢复性综合整治建设,提高了城市防洪标准,由过去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现在已建成集滞洪、调洪、旅游为一体的著名风景旅游区。
隆湖泄洪排涝工程
2008年3月4日开工,7月30日竣工。完成了5公里斗渠新建及衬砌,新建节制闸1座,引水口17座,涵洞7座,农桥6座。
新月海文化生态园工程
2008年4月14日完成了土方工程,形成环绕宁夏理工学院的格局,水面1.3平方公里,届时注水130万立方米,水深1.5米。
大风沟行洪沟道整治工程
该工程是为保护石嘴山市采煤沉陷区迁居工程继红村1.2万户、4.2万人的人居安全,改善周边环境而实施的一项重要防洪防汛工程。工程主要是沟道清挖、防洪坝砌筑。该工程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市发改委立项投资2100万元。截至2009年年底,已全部完成沟道清挖任务和防洪坝填筑工程,新筑防洪坝13公里,已完成总量的80%,累计完成投资约1900万元。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