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农林牧渔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92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农林牧渔业
分类号:
F327
页数:
16
页码:
464-4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市农业、林业、牧渔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农业
林业
牧渔业
内容
农业
农业经营体制
自1949年9月石嘴山解放到1952年4月,全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没收、征收了地主阶级占有的大量多余土地、房屋、粮食、耕畜、农具五大财产,分配给贫雇农及少地的中农,消灭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和农业经济的大发展。
1951年3月,平罗县一区三乡戴玉玺动员12户农民创办了宁夏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在依靠集体力量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办磨坊、轧花坊等副业生产,使组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平罗县一区四乡莫如信,惠农县马彦礼、牛存义等,也相继组织常年固定性农业互助组,为带动市境乃至宁夏全省农民走上互助合作化道路起了模范带头作用。到1953年秋,平罗、惠农2县参加互助组的农户分别达到全县总农户的42%和38.7%。1952年1月31日,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戴玉玺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成为宁夏农村诞生的第一个农业初级合作社。3月,莫如信农业合作社成立,与同时成立的银川郊区罗家庄农业合作社,成为宁夏农村最早成立的3个具有示范作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12月,平罗县率先成立了以土地所有权属集体所有,取消土地分红和实行按劳取酬为标志的龚家庄、前进、新民3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从1955年11月到1956年3月,平罗县、惠农县各成立高级社31个,入社农户分别达到了总农户的98.06%和98%。同期,陶乐县成立高级社3个,入社农户占全县总农户的99.51%。至此,市境实现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化。
1958年9~10月,在“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的形势下,平罗、惠农、陶乐3县在1个月内共建立了10个“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农村人民公社,全市实现人民公社化。1961年后经全面调整,平罗县4个公社调整为15个,惠农县3个公社调整为8个,陶乐县3个公社调整为6个,全市29个公社均实行了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
1979年春,全市有3个生产队率先冲破“左”的思想影响,实行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取得显著成效。到1983年,全市农村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生产责任制,改变了实行20多年的人民公社“平均主义”分配制及吃“大锅饭”的弊端。1984年,全市完成“政社分离”的体制改革,人民公社改为乡(镇)人民政府,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1987年全市进一步完善土地经营承包责任制,积极推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组织”,促进农业生产向专业化、社会化生产转化,各种类型的专业户以及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供销经济联合体、专业协会等组织应运而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全面迅速发展。
石嘴山市成立50年来,各级党政组织坚持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富民惠农的方针政策,采取各项积极措施,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力度,逐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为全市农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农田生产条件改善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组织和带领农民改变传统落后的耕作制度,改善生产条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石嘴山市政府通过发放贷款,减免征购任务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扩大生产规模;同时认真落实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动员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加快了农田建设步伐。至1965年,全市共建立样板田1.8万亩,大力建设机耕条田,推广良种和农业新技术。1974年以后,各县以公社为单位,组织农田建设专业队,采取“农忙小干、农闲大干、专业队常年不散”的办法,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
1977年8月20日,市革委会动员全市机关干部、职工及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共10040人,动用汽车、推土机200多辆,大小胶车、手扶拖拉机800多辆,在郊区庙台乡进行“万人百机”大会战,共完成土方工程80多万立方米;1989年在平罗、惠农2县部分乡镇实施世界银行贷款“河套灌区农业开发”工程,到1992年改造中低产田10.56万亩,开垦荒地4.14万亩,完成了5.3万亩的农田小型水利工程,改善了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持续发展的后劲。与此同时,国家逐年加大农业开发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仅1996~2000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财政累计投入就达5626万元,占同期一般财政预算总支出的2.98%。截至1998年,除去城市建设交通发展占地外,全市共有耕地面积113.56万亩,比1949年的47.29万亩净增66.27万亩,增长140.1%。
2001~2005年,全面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全市共改造中低产田62万亩、机深松耕地48万亩、开发荒地近11万亩,建设“上农下渔”项目示范区7300亩,完成土地整理项目4万亩,坚持“东治河、中治碱、西治洪”的方针,加大了基本农田保护力度。2009年10月15日,全市中低产田改造“战役”在平罗县通伏乡打响,市党政领导和市直机关干部、部队官兵及平罗县各部门干部职工1万余人齐上阵,实施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全市改造中低产田25万亩,连续16年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全面完成了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联合检查组对全市耕地“双保行动”给予充分肯定,惠农区被列为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县区。截至2009年年底,全市共有农业用地349.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7万亩,园林用地3.6万亩,林地13万亩,牧草地191.6万亩,其他用地24.2万亩,未利用土地总面积225.27万亩。
农业机械化
以机械化为主体的农业“四化”迅速发展,加快了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水平的全面提升。20世纪50年代,农业耕作使用传统的生产工具,耕种收全靠人畜力完成,生产水平低下。1958年3月,平罗县莫如信农业生产合作社调进波兰造D-35拖拉机1台,结束了市境农村没有农业机械的历史。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用机械快速发展,小型拖拉机拥有量直线上升。1990年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54台,比1980年增长16%;小型拖拉机发展到18717台,全市每16个农业人口就拥有1台小型拖拉机,其中,由农民出资购买的小型拖拉机总动力占全市拖拉机总动力的85%,占农机总动力的53%。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实行农机具补贴政策,农业机械迅速增加,2009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98.6万千瓦,比2001年增长29%,年均递增4.7%;各种农用拖拉机达到4.86万台,比2001年增长21.2%,年均递增3.5%,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4802台,小型拖拉机达到4.3万台,联合收割机达到1325台。拥有各种农机具5.5万台(件),平均机具配套比为1∶1.14。按2009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162万亩计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其中小麦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水稻插秧、机收分别为78%和93%,玉米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66%和19%,马铃薯机播、机收分别为13%和40%,设施农业、秸秆加工利用和渔业机械化水平亦有较快发展。2009年,全市农村用电量由2001年的5659万千瓦时提高到7582万千瓦时,增长34%;化肥施用量15.4万吨,比2001年增加17.6%;同时科技特派员和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加大农业新技术推广示范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种植业
石嘴山解放初,以小麦、糜子、谷子等粮食作物为主的种植业生产水平极为低下。经过60年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耕作制度的改革,种植业全面发展。1971年全市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亿公斤大关,比1950年的2567.5万公斤增长2.9倍,1989年突破2亿公斤,1996年突破3亿公斤,1998年达到4.02亿公斤,其中,小麦总产量16234万公斤,水稻总产量5441万公斤,玉米总产量16386万公斤,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首次超过小麦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
20世纪80年代前,经济作物以种植胡麻为主,全市胡麻种植面积3万亩左右,总产量150万~250万公斤。此后,开始单种、复种、套种油葵。2000年全市油料播种面积19.82万亩,总产量2650万公斤,其中油葵面积13.33万亩,总产量1865.2万公斤,油葵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第一次超过了胡麻。80年代初,自治区在平罗建立糖厂,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甜菜。1994~1997年,年均甜菜种植面积11万亩左右,总产量2.5亿~3亿公斤,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1999年后,随着平罗糖厂下马而退出主要作物行列。1988年,全市“打瓜”(产子西瓜)种植面积达2.27万亩,红黑瓜子总产量157.6万公斤,畅销北京、港澳地区,在市场上享有一定声誉。90年代种植面积保持在1万亩左右,1998年种植面积12480亩,总产量169.2万公斤。后因病虫害严重,不易倒茬,产量低,种植面积和产量锐减,现已很少种植。
1960年建市初期,蔬菜种植面积达4.05万亩,比1949年的5900亩增长5.86倍。80年代农村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种植瓜菜成为农民提高收入的主要途径,地膜西瓜、马铃薯、西红柿等瓜菜迅速发展。西瓜种植面积每年都在1.5万亩以上,除满足本市需求外,年均向外省区销售4.5万吨左右,在北京、广州等地享有盛誉,1987年瓜类种植面积2.06万亩,至2000年发展到12.41万亩,总产量2.98亿公斤,全市人均占有蔬菜达431公斤。在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扶持下,近郊农民纷纷自筹资金建造温棚、小拱棚、移动大棚,先是种植韭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逐步推广种植瓜类、草莓及花卉等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加大温室无土栽培、滴灌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温棚生产的经济效益。
1985年前后,为解决葱头、青椒、红椒产量过剩、外调困难,惠农县园艺、庙台、尾闸等乡先后建立乡、村办蔬菜脱水厂,集中加工青椒、葱片、香菜、西红柿、菠菜等脱水菜外销,以色鲜味美、质地纯正深受青睐,成为食品工业的主要添加剂和蔬菜珍品,远销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成为农业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20世纪90年代,大力发展脱水菜、枸杞等经济作物主导产业,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
林业
石嘴山市天然森林资源丰富。境内贺兰山北段小水沟、西峰沟等中高山地有青海云杉、油松、山杨、杜松等天然次生林森林资源3600多公顷;黄河沿岸天然次生红柳林生长茂盛,面积达5万多亩;惠农区与内蒙古交界处有面积达1000多公顷的国家一级珍稀植物四合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三级保护植物沙冬青、蒙古扁桃,贺兰山稀有植物斑籽麻黄,在境内也有零星分布。2000年以来,国家在石嘴山市累计投入天然森林保护工程资金492万元,累计完成封山育林3.8万亩,森林资源管护面积达到10.4万亩,同时实施封山育林,天然森林资源得到休养生息,面积不断扩大,林木质量不断提高,活立木蓄积量逐年增加,林种搭配趋于合理,森林防护效能显著增强,林区生物多样性增加,种群数量不断扩大,生物群落结构趋于合理,呈现出人类与野生动植物和谐共处的可喜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视植树造林为保障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之大计。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每年都动员和组织干部群众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至80年代初,以黄河护岸林、防风固沙林、农田林网、城市绿化为主的植树造林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70年代末80年代初,因遭受毁灭性光肩星天牛危害,第一代植树造林成果毁于一旦。
自1983年8月市园林管理局成立以来,在全面总结第一代林网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带动战略,先后组织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中日合作治沙造林项目、中德合作宁夏荒漠化示范项目、中韩合作宁夏平罗县黄河滩水土保持造林示范项目,以重点工程项目带动区域林业的发展,拓宽了林业建设的投资渠道,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加快了平原绿化、绿色通道、贺兰山东麓生态环境建设和黄河护岸林等重点工程建设步伐。
第二代高标准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自1983年起坚持上大网格、走宽幅林带建设的路子,共栽植各类树木980多万株,折合造林面积8.8万亩。全市累计林网植树保存1780多万株,折合造林面积18.6万亩。到目前为止,惠农区实现了平原绿化达标,平罗县也已完成农田林网植树总任务的70%。全市农田林网化达到75%,100万亩农田得到保护。
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成效显著,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完成公路、干沟(渠)、河岸“三线”绿化327公里,植树193万株。70%的公路、干沟(渠)、河岸得到了绿化。
黄河护岸林工程,共完成造林16万亩。同时加强管护、恢复植被,对河滩进行封育,建立生态保护区,黄河两岸出现了林草丰茂的自然景观。贺兰山东麓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共完成造林3万亩。大武口森林公园绿化工程,完成造林7000多亩,植树41万株,使昔日戈壁滩变成一片绿洲。
在陶乐毛乌素沙区开展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的防沙治沙工程,共完成人工造林4万亩,围栏封育18万亩,初步形成了人进沙退的局面。
进入21世纪以来,紧紧围绕建设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的目标,坚持生态立市,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把生态建设提高到空前的战略高度,采取市区裸露空地“见缝插绿”、社区绿化“三包”责任制等措施,全市形成专业绿化、社会部门绿化、县区市辖区绿化、居住区和单位绿化并举,全民参与绿化建设的大好局面。先后恢复、扩整、保护了沙湖、星海湖、黄河境域翰泉海、高庙湖、姚伏西湖等湖泊湿地。城市绿化成效显著,公共绿地建设、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和单位庭院、居住区、校园绿化取得实质性突破。截至2009年,全市有林地面积9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1.8%,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绿地率33%,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4平方米。
牧渔业
畜牧养殖
20世纪80年代前,大牲畜以使役为主。1980年全市大牲畜存栏57284头(匹、峰),其中,牛20012头、马6365匹、驴19755头、骡7863匹、骆驼3289峰。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原集体饲养的耕畜、役畜归个人饲养,存栏数有所增加,1986年增至61730头。随着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短途运输被小型拖拉机和农用汽车取代,役用大牲畜逐步被淘汰,奶牛、肉牛等食用型大家畜养殖得到发展。1999年全市大牲畜存栏74204头,其中马属动物存栏19364头(匹),占大牲畜总数的26.1%;牛存栏53969头,占72.73%,其中以产肉为主的黄牛49728头,产奶乳牛4241头,骆驼871峰。2000年全市牧业产值28029万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加27990.3万元,增长723.3倍;比1978年增加27428.3万元,增长45.7倍。
1951年全市羊只饲养量10.55万只,人均养羊0.8只。20世纪60年代初期,集体牧场和国营农场羊群发展较快,1965年市境羊只发展到28.32万只。1981年公社集体羊只作价归社员饲养,涌现出一批养羊大户。1999年全市羊只存栏数50.43万只,比1991年增长42.18%,已成为农村养殖业的主要产业之一。
1957年生猪存栏1.87万头,比1950年增长2.21倍。1958年公社化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生猪饲养大起大落。1978年后落实养猪政策,取消生猪派购,养猪业迅猛发展。1999年全市生猪存栏13.89万头,当年出栏肉猪14.54万头,年饲养量达28.43万头,分别比1990年增长47.14%、100.82%和70.44%;全市鸡、鸭等家禽存栏185.02万只,年出栏肉禽410.9万只,禽蛋产量7121吨,禽肉产量6875吨,分别是1990年的3.2倍、16倍、4.9倍和18.5倍。与此同时,家禽生态养殖和狐狸、鸵鸟、鹌鹑、鹿等特种养殖开始发展。
进入21世纪,规模化、现代化养殖程度大幅度提升,全市已建成30个万只肉羊养殖场,25个百头以上奶牛养殖园区,2个千头肉牛养殖园区,配套建设了4个大型饲草料配送中心。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畜禽饲养周期缩短、出栏率提高,提升了畜禽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2009年全市羊、牛、猪饲养量分别达到223万只、18.3万头、23.4万头,分别是建市初期的10.8倍、8.2倍、17.7倍。畜牧业总产值达4.0618亿元,是建市初期的4.7倍。
渔业生产
20世纪70年代前,渔业生产以天然人工捕捞为主,1960年全市鱼产量103.1吨。从1971年开始,渔业生产逐步由天然人工捕捞向人工养殖方向发展。80年代初,渔业生产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群众养鱼积极性空前高涨,长期沉睡的荒地、湖泊、滩涂等宜鱼资源得到合理开发,闲置鱼池被充分利用。90年代以来,积极参与全国渔业丰收计划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渔业生产,水产品产量成倍增长,由亩产不足百斤发展到上千斤,摆脱了低产困局,跻身于全区高产行列,长期困扰的“吃鱼难”问题得到彻底改观。先后引进河蟹、乌克兰鳞鲤、团头鲂、南美白对虾等一批品质优、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名优养殖新品种,全市水产优良品种率达到70%以上。发展水产苗种孵化基地2个,每年可提供优质种苗8000万尾以上。大力实施“科教兴渔”战略,形成了“上农下渔”“适水产业”等生态高效、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全市共建设无公害养殖基地5万亩,产品认证6个,创建国家级养殖示范场15个,注册了“沙湖牌”“星海湖牌”系列水产品牌,“沙湖牌”系列水产品通过绿色产品认证。成立了市水产业协会,引导养殖户走联合发展之路,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水产业合作组织3个,水产品经纪人达30多人,水产品外销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2009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万吨,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40.5公斤,渔业总产值达到3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
农业产业化
21世纪以来,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2002年9月,召开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现场会,确定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从实施“富民工程”向农业产业化转变,作出了“做强做大羊、菜产业”的决策。先后实施了“五个十”“龙头企业振兴”等工程,培育了一大批龙头企业。2002年12月21日,陶乐县小尾寒羊纯繁基地揭牌;2003年1月8日,石嘴山市脱水菜龙头企业“宁夏夏绿脱水菜集团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形成了沿黄河一带以牛羊综合养殖为主的畜牧业产业带,全市羊只饲养量达到220万只,牛饲养量17万头;沿109国道两侧的脱水蔬菜、设施蔬菜和马铃薯产业带,全市脱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设施蔬菜1.3万亩,马铃薯达到10万亩;沿京藏高速公路两侧以水产、枸杞为主的生态农业产业带,全市“四水”产业开发面积达到6.3万亩,枸杞种植发展到5.2万亩;以黄河以东地区为主的3万亩特色农作物制种产业带。全市牛羊、蔬菜、水产、枸杞、制种五大主导优势特色产业带基本形成。
2006年,石嘴山市率先启动和推行村企合作,广泛调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新农村建设,按照“一村一企”的目标,鼓励企业家与城郊农村或资源条件相对优越的村集体开展合作。到2009年年底,全市已有130个村与223家企业确定了合作项目,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68%,完成投资2.68亿元,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多人,带动农民增加劳务收入3000多万元,实现村集体收入548.5万元。全市共申报国家和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项目163项,批复实施项目122项,落实项目资金1134万元。国家农业部种子检验检测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和自治区草原围栏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石嘴山市。已建成登海种子加工中心、金福来羊产业公司、大杞园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800多家,投资规模在50万元以上的达1800多家,基本形成了粮食、食用油、蔬菜、枸杞、清真牛羊肉等农产品产业加工系列。中南工贸公司、夏绿脱水菜集团、金福来羊产业公司被推荐为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惠农区脱水菜行业整合成立了礼和、绿宝、远华、富民、马莲5个联合经营体,成为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联产联销、组团发展的示范典型。夏绿脱水菜集团被农业部命名为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中粮、雨润、汇源、昊凯等国家级大型龙头企业,龙头带产业、产业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申报了2个中粮番茄酱、L-乳酸淀粉国家级品牌产品,平惠乐农产品、科瑞普脱水菜、燕子墩枸杞、伊思来清真牛羊肉、河源祥龙白酒、沙湖辣椒制品6个自治区级名牌产品,培育了16个地方优势农产品品牌。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4个,拥有自营出口权企业15个,涉及粮油、蔬菜、制种、水产品、枸杞制品、清真牛羊肉加工等八大行业,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全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加工产量45万吨,销售收入12亿元,实现利税1.85亿元。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