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八章 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921
颗粒名称:
第八章 经济
分类号:
D619
页数:
86
页码:
464-5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水利建设、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建设、交通通信等。
关键词:
石嘴山
经济
发展
内容
第一节 农林牧渔业
农业
农业经营体制
自1949年9月石嘴山解放到1952年4月,全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没收、征收了地主阶级占有的大量多余土地、房屋、粮食、耕畜、农具五大财产,分配给贫雇农及少地的中农,消灭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和农业经济的大发展。
1951年3月,平罗县一区三乡戴玉玺动员12户农民创办了宁夏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在依靠集体力量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办磨坊、轧花坊等副业生产,使组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平罗县一区四乡莫如信,惠农县马彦礼、牛存义等,也相继组织常年固定性农业互助组,为带动市境乃至宁夏全省农民走上互助合作化道路起了模范带头作用。到1953年秋,平罗、惠农2县参加互助组的农户分别达到全县总农户的42%和38.7%。1952年1月31日,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戴玉玺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成为宁夏农村诞生的第一个农业初级合作社。3月,莫如信农业合作社成立,与同时成立的银川郊区罗家庄农业合作社,成为宁夏农村最早成立的3个具有示范作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12月,平罗县率先成立了以土地所有权属集体所有,取消土地分红和实行按劳取酬为标志的龚家庄、前进、新民3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从1955年11月到1956年3月,平罗县、惠农县各成立高级社31个,入社农户分别达到了总农户的98.06%和98%。同期,陶乐县成立高级社3个,入社农户占全县总农户的99.51%。至此,市境实现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化。
1958年9~10月,在“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的形势下,平罗、惠农、陶乐3县在1个月内共建立了10个“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农村人民公社,全市实现人民公社化。1961年后经全面调整,平罗县4个公社调整为15个,惠农县3个公社调整为8个,陶乐县3个公社调整为6个,全市29个公社均实行了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
1979年春,全市有3个生产队率先冲破“左”的思想影响,实行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取得显著成效。到1983年,全市农村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生产责任制,改变了实行20多年的人民公社“平均主义”分配制及吃“大锅饭”的弊端。1984年,全市完成“政社分离”的体制改革,人民公社改为乡(镇)人民政府,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1987年全市进一步完善土地经营承包责任制,积极推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组织”,促进农业生产向专业化、社会化生产转化,各种类型的专业户以及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供销经济联合体、专业协会等组织应运而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全面迅速发展。
石嘴山市成立50年来,各级党政组织坚持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富民惠农的方针政策,采取各项积极措施,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力度,逐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为全市农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农田生产条件改善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组织和带领农民改变传统落后的耕作制度,改善生产条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石嘴山市政府通过发放贷款,减免征购任务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扩大生产规模;同时认真落实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动员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加快了农田建设步伐。至1965年,全市共建立样板田1.8万亩,大力建设机耕条田,推广良种和农业新技术。1974年以后,各县以公社为单位,组织农田建设专业队,采取“农忙小干、农闲大干、专业队常年不散”的办法,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
1977年8月20日,市革委会动员全市机关干部、职工及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共10040人,动用汽车、推土机200多辆,大小胶车、手扶拖拉机800多辆,在郊区庙台乡进行“万人百机”大会战,共完成土方工程80多万立方米;1989年在平罗、惠农2县部分乡镇实施世界银行贷款“河套灌区农业开发”工程,到1992年改造中低产田10.56万亩,开垦荒地4.14万亩,完成了5.3万亩的农田小型水利工程,改善了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持续发展的后劲。与此同时,国家逐年加大农业开发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仅1996~2000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财政累计投入就达5626万元,占同期一般财政预算总支出的2.98%。截至1998年,除去城市建设交通发展占地外,全市共有耕地面积113.56万亩,比1949年的47.29万亩净增66.27万亩,增长140.1%。
2001~2005年,全面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全市共改造中低产田62万亩、机深松耕地48万亩、开发荒地近11万亩,建设“上农下渔”项目示范区7300亩,完成土地整理项目4万亩,坚持“东治河、中治碱、西治洪”的方针,加大了基本农田保护力度。2009年10月15日,全市中低产田改造“战役”在平罗县通伏乡打响,市党政领导和市直机关干部、部队官兵及平罗县各部门干部职工1万余人齐上阵,实施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全市改造中低产田25万亩,连续16年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全面完成了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联合检查组对全市耕地“双保行动”给予充分肯定,惠农区被列为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县区。截至2009年年底,全市共有农业用地349.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7万亩,园林用地3.6万亩,林地13万亩,牧草地191.6万亩,其他用地24.2万亩,未利用土地总面积225.27万亩。
农业机械化
以机械化为主体的农业“四化”迅速发展,加快了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水平的全面提升。20世纪50年代,农业耕作使用传统的生产工具,耕种收全靠人畜力完成,生产水平低下。1958年3月,平罗县莫如信农业生产合作社调进波兰造D-35拖拉机1台,结束了市境农村没有农业机械的历史。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用机械快速发展,小型拖拉机拥有量直线上升。1990年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54台,比1980年增长16%;小型拖拉机发展到18717台,全市每16个农业人口就拥有1台小型拖拉机,其中,由农民出资购买的小型拖拉机总动力占全市拖拉机总动力的85%,占农机总动力的53%。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实行农机具补贴政策,农业机械迅速增加,2009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98.6万千瓦,比2001年增长29%,年均递增4.7%;各种农用拖拉机达到4.86万台,比2001年增长21.2%,年均递增3.5%,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4802台,小型拖拉机达到4.3万台,联合收割机达到1325台。拥有各种农机具5.5万台(件),平均机具配套比为1∶1.14。按2009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162万亩计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其中小麦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水稻插秧、机收分别为78%和93%,玉米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66%和19%,马铃薯机播、机收分别为13%和40%,设施农业、秸秆加工利用和渔业机械化水平亦有较快发展。2009年,全市农村用电量由2001年的5659万千瓦时提高到7582万千瓦时,增长34%;化肥施用量15.4万吨,比2001年增加17.6%;同时科技特派员和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加大农业新技术推广示范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种植业
石嘴山解放初,以小麦、糜子、谷子等粮食作物为主的种植业生产水平极为低下。经过60年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耕作制度的改革,种植业全面发展。1971年全市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亿公斤大关,比1950年的2567.5万公斤增长2.9倍,1989年突破2亿公斤,1996年突破3亿公斤,1998年达到4.02亿公斤,其中,小麦总产量16234万公斤,水稻总产量5441万公斤,玉米总产量16386万公斤,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首次超过小麦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
20世纪80年代前,经济作物以种植胡麻为主,全市胡麻种植面积3万亩左右,总产量150万~250万公斤。此后,开始单种、复种、套种油葵。2000年全市油料播种面积19.82万亩,总产量2650万公斤,其中油葵面积13.33万亩,总产量1865.2万公斤,油葵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第一次超过了胡麻。80年代初,自治区在平罗建立糖厂,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甜菜。1994~1997年,年均甜菜种植面积11万亩左右,总产量2.5亿~3亿公斤,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1999年后,随着平罗糖厂下马而退出主要作物行列。1988年,全市“打瓜”(产子西瓜)种植面积达2.27万亩,红黑瓜子总产量157.6万公斤,畅销北京、港澳地区,在市场上享有一定声誉。90年代种植面积保持在1万亩左右,1998年种植面积12480亩,总产量169.2万公斤。后因病虫害严重,不易倒茬,产量低,种植面积和产量锐减,现已很少种植。
1960年建市初期,蔬菜种植面积达4.05万亩,比1949年的5900亩增长5.86倍。80年代农村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种植瓜菜成为农民提高收入的主要途径,地膜西瓜、马铃薯、西红柿等瓜菜迅速发展。西瓜种植面积每年都在1.5万亩以上,除满足本市需求外,年均向外省区销售4.5万吨左右,在北京、广州等地享有盛誉,1987年瓜类种植面积2.06万亩,至2000年发展到12.41万亩,总产量2.98亿公斤,全市人均占有蔬菜达431公斤。在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扶持下,近郊农民纷纷自筹资金建造温棚、小拱棚、移动大棚,先是种植韭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逐步推广种植瓜类、草莓及花卉等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加大温室无土栽培、滴灌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温棚生产的经济效益。
1985年前后,为解决葱头、青椒、红椒产量过剩、外调困难,惠农县园艺、庙台、尾闸等乡先后建立乡、村办蔬菜脱水厂,集中加工青椒、葱片、香菜、西红柿、菠菜等脱水菜外销,以色鲜味美、质地纯正深受青睐,成为食品工业的主要添加剂和蔬菜珍品,远销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成为农业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20世纪90年代,大力发展脱水菜、枸杞等经济作物主导产业,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
林业
石嘴山市天然森林资源丰富。境内贺兰山北段小水沟、西峰沟等中高山地有青海云杉、油松、山杨、杜松等天然次生林森林资源3600多公顷;黄河沿岸天然次生红柳林生长茂盛,面积达5万多亩;惠农区与内蒙古交界处有面积达1000多公顷的国家一级珍稀植物四合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三级保护植物沙冬青、蒙古扁桃,贺兰山稀有植物斑籽麻黄,在境内也有零星分布。2000年以来,国家在石嘴山市累计投入天然森林保护工程资金492万元,累计完成封山育林3.8万亩,森林资源管护面积达到10.4万亩,同时实施封山育林,天然森林资源得到休养生息,面积不断扩大,林木质量不断提高,活立木蓄积量逐年增加,林种搭配趋于合理,森林防护效能显著增强,林区生物多样性增加,种群数量不断扩大,生物群落结构趋于合理,呈现出人类与野生动植物和谐共处的可喜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视植树造林为保障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之大计。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每年都动员和组织干部群众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至80年代初,以黄河护岸林、防风固沙林、农田林网、城市绿化为主的植树造林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70年代末80年代初,因遭受毁灭性光肩星天牛危害,第一代植树造林成果毁于一旦。
自1983年8月市园林管理局成立以来,在全面总结第一代林网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带动战略,先后组织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中日合作治沙造林项目、中德合作宁夏荒漠化示范项目、中韩合作宁夏平罗县黄河滩水土保持造林示范项目,以重点工程项目带动区域林业的发展,拓宽了林业建设的投资渠道,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加快了平原绿化、绿色通道、贺兰山东麓生态环境建设和黄河护岸林等重点工程建设步伐。
第二代高标准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自1983年起坚持上大网格、走宽幅林带建设的路子,共栽植各类树木980多万株,折合造林面积8.8万亩。全市累计林网植树保存1780多万株,折合造林面积18.6万亩。到目前为止,惠农区实现了平原绿化达标,平罗县也已完成农田林网植树总任务的70%。全市农田林网化达到75%,100万亩农田得到保护。
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成效显著,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完成公路、干沟(渠)、河岸“三线”绿化327公里,植树193万株。70%的公路、干沟(渠)、河岸得到了绿化。
黄河护岸林工程,共完成造林16万亩。同时加强管护、恢复植被,对河滩进行封育,建立生态保护区,黄河两岸出现了林草丰茂的自然景观。贺兰山东麓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共完成造林3万亩。大武口森林公园绿化工程,完成造林7000多亩,植树41万株,使昔日戈壁滩变成一片绿洲。
在陶乐毛乌素沙区开展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的防沙治沙工程,共完成人工造林4万亩,围栏封育18万亩,初步形成了人进沙退的局面。
进入21世纪以来,紧紧围绕建设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的目标,坚持生态立市,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把生态建设提高到空前的战略高度,采取市区裸露空地“见缝插绿”、社区绿化“三包”责任制等措施,全市形成专业绿化、社会部门绿化、县区市辖区绿化、居住区和单位绿化并举,全民参与绿化建设的大好局面。先后恢复、扩整、保护了沙湖、星海湖、黄河境域翰泉海、高庙湖、姚伏西湖等湖泊湿地。城市绿化成效显著,公共绿地建设、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和单位庭院、居住区、校园绿化取得实质性突破。截至2009年,全市有林地面积9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1.8%,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绿地率33%,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4平方米。
牧渔业
畜牧养殖
20世纪80年代前,大牲畜以使役为主。1980年全市大牲畜存栏57284头(匹、峰),其中,牛20012头、马6365匹、驴19755头、骡7863匹、骆驼3289峰。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原集体饲养的耕畜、役畜归个人饲养,存栏数有所增加,1986年增至61730头。随着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短途运输被小型拖拉机和农用汽车取代,役用大牲畜逐步被淘汰,奶牛、肉牛等食用型大家畜养殖得到发展。1999年全市大牲畜存栏74204头,其中马属动物存栏19364头(匹),占大牲畜总数的26.1%;牛存栏53969头,占72.73%,其中以产肉为主的黄牛49728头,产奶乳牛4241头,骆驼871峰。2000年全市牧业产值28029万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加27990.3万元,增长723.3倍;比1978年增加27428.3万元,增长45.7倍。
1951年全市羊只饲养量10.55万只,人均养羊0.8只。20世纪60年代初期,集体牧场和国营农场羊群发展较快,1965年市境羊只发展到28.32万只。1981年公社集体羊只作价归社员饲养,涌现出一批养羊大户。1999年全市羊只存栏数50.43万只,比1991年增长42.18%,已成为农村养殖业的主要产业之一。
1957年生猪存栏1.87万头,比1950年增长2.21倍。1958年公社化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生猪饲养大起大落。1978年后落实养猪政策,取消生猪派购,养猪业迅猛发展。1999年全市生猪存栏13.89万头,当年出栏肉猪14.54万头,年饲养量达28.43万头,分别比1990年增长47.14%、100.82%和70.44%;全市鸡、鸭等家禽存栏185.02万只,年出栏肉禽410.9万只,禽蛋产量7121吨,禽肉产量6875吨,分别是1990年的3.2倍、16倍、4.9倍和18.5倍。与此同时,家禽生态养殖和狐狸、鸵鸟、鹌鹑、鹿等特种养殖开始发展。
进入21世纪,规模化、现代化养殖程度大幅度提升,全市已建成30个万只肉羊养殖场,25个百头以上奶牛养殖园区,2个千头肉牛养殖园区,配套建设了4个大型饲草料配送中心。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畜禽饲养周期缩短、出栏率提高,提升了畜禽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2009年全市羊、牛、猪饲养量分别达到223万只、18.3万头、23.4万头,分别是建市初期的10.8倍、8.2倍、17.7倍。畜牧业总产值达4.0618亿元,是建市初期的4.7倍。
渔业生产
20世纪70年代前,渔业生产以天然人工捕捞为主,1960年全市鱼产量103.1吨。从1971年开始,渔业生产逐步由天然人工捕捞向人工养殖方向发展。80年代初,渔业生产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群众养鱼积极性空前高涨,长期沉睡的荒地、湖泊、滩涂等宜鱼资源得到合理开发,闲置鱼池被充分利用。90年代以来,积极参与全国渔业丰收计划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渔业生产,水产品产量成倍增长,由亩产不足百斤发展到上千斤,摆脱了低产困局,跻身于全区高产行列,长期困扰的“吃鱼难”问题得到彻底改观。先后引进河蟹、乌克兰鳞鲤、团头鲂、南美白对虾等一批品质优、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名优养殖新品种,全市水产优良品种率达到70%以上。发展水产苗种孵化基地2个,每年可提供优质种苗8000万尾以上。大力实施“科教兴渔”战略,形成了“上农下渔”“适水产业”等生态高效、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全市共建设无公害养殖基地5万亩,产品认证6个,创建国家级养殖示范场15个,注册了“沙湖牌”“星海湖牌”系列水产品牌,“沙湖牌”系列水产品通过绿色产品认证。成立了市水产业协会,引导养殖户走联合发展之路,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水产业合作组织3个,水产品经纪人达30多人,水产品外销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2009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万吨,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40.5公斤,渔业总产值达到3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
农业产业化
21世纪以来,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2002年9月,召开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现场会,确定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从实施“富民工程”向农业产业化转变,作出了“做强做大羊、菜产业”的决策。先后实施了“五个十”“龙头企业振兴”等工程,培育了一大批龙头企业。2002年12月21日,陶乐县小尾寒羊纯繁基地揭牌;2003年1月8日,石嘴山市脱水菜龙头企业“宁夏夏绿脱水菜集团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形成了沿黄河一带以牛羊综合养殖为主的畜牧业产业带,全市羊只饲养量达到220万只,牛饲养量17万头;沿109国道两侧的脱水蔬菜、设施蔬菜和马铃薯产业带,全市脱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设施蔬菜1.3万亩,马铃薯达到10万亩;沿京藏高速公路两侧以水产、枸杞为主的生态农业产业带,全市“四水”产业开发面积达到6.3万亩,枸杞种植发展到5.2万亩;以黄河以东地区为主的3万亩特色农作物制种产业带。全市牛羊、蔬菜、水产、枸杞、制种五大主导优势特色产业带基本形成。
2006年,石嘴山市率先启动和推行村企合作,广泛调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新农村建设,按照“一村一企”的目标,鼓励企业家与城郊农村或资源条件相对优越的村集体开展合作。到2009年年底,全市已有130个村与223家企业确定了合作项目,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68%,完成投资2.68亿元,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多人,带动农民增加劳务收入3000多万元,实现村集体收入548.5万元。全市共申报国家和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项目163项,批复实施项目122项,落实项目资金1134万元。国家农业部种子检验检测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和自治区草原围栏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石嘴山市。已建成登海种子加工中心、金福来羊产业公司、大杞园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800多家,投资规模在50万元以上的达1800多家,基本形成了粮食、食用油、蔬菜、枸杞、清真牛羊肉等农产品产业加工系列。中南工贸公司、夏绿脱水菜集团、金福来羊产业公司被推荐为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惠农区脱水菜行业整合成立了礼和、绿宝、远华、富民、马莲5个联合经营体,成为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联产联销、组团发展的示范典型。夏绿脱水菜集团被农业部命名为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中粮、雨润、汇源、昊凯等国家级大型龙头企业,龙头带产业、产业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申报了2个中粮番茄酱、L-乳酸淀粉国家级品牌产品,平惠乐农产品、科瑞普脱水菜、燕子墩枸杞、伊思来清真牛羊肉、河源祥龙白酒、沙湖辣椒制品6个自治区级名牌产品,培育了16个地方优势农产品品牌。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4个,拥有自营出口权企业15个,涉及粮油、蔬菜、制种、水产品、枸杞制品、清真牛羊肉加工等八大行业,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全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加工产量45万吨,销售收入12亿元,实现利税1.85亿元。
第二节 水利建设
灌溉系统
石嘴山市地处青铜峡河西灌区下游,农业灌溉主要依靠黄河自流灌溉。市境现有唐徕渠、惠农渠两大干渠和第二农场渠、昌润渠、滂渠、官泗渠4条支干渠。6条支干渠总长275公里;支渠713条总长1419公里,支渠砌护率32%;斗渠1206条总长1045公里,砌护率32%;农渠14662条总长8155公里。黄河东岸陶乐灌区自成体系。2006年全市年引水总量7.82亿立方米。
唐徕渠
引黄干渠。始开于汉,复浚于唐,是银川平原引水量最多、灌溉面积最大的渠系。市境内长41.2公里。石嘴山解放前,唐徕渠断面狭小,弯曲太多,淤积严重,市境灌区常水量不足,灌溉面积仅8万亩。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灌区扩大,用水量增加,平罗县多次对唐徕渠实施疏浚、加培、裁弯取直等改造措施,顺直延伸3.8公里。20世纪60年代,平罗八一桥以北、县城以南的唐徕渠大裁弯工程,持续了10年之久,共裁弯17处,完成土方量达50余万立方米。70年代,为减少渠道过水渗漏损失,对主要渠段进行混凝土预制板初砌,同时,将境内原有的石木结构或木质结构的12座旧式桥梁陆续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石料结构,并新建桥27座及退水螺杆启闭式节制闸等设施。经过整修,唐徕渠引水量、灌溉面积及用水保证率大大提高。1972~2009年年均引水量为1.23亿立方米,最大流量为20立方米/秒,正常流量16.5立方米/秒。在市境内有干渠支斗口147个,控制灌溉面积11.41万亩。
第二农场渠
唐徕渠支干渠。始建于1953年,市境内全长67.5公里。该渠建成后,彻底改变了西大滩及贺兰山东麓地区灌水滩地状况,为西大滩及贺兰山洪积倾斜平原地区农业开发奠定了基础。沿该渠先后创建的国营南梁、暖泉、前进、潮湖、简泉等农场和沿贺兰山东麓各个厂矿农场,建有60余处扬水站,开垦种植面积24.7万亩。该渠1972年以来,年平均引水量1.62亿立方米(不含前进农场引水量)。其中,平罗县用水0.85亿立方米,惠农区、简泉农场及各厂矿农场用水0.77亿立方米。第二农场渠共有桥梁41座、涵洞13座、水闸15座、渡槽4座。
惠农渠
引黄干渠。又名皇渠、黄渠,清雍正四年(1726年)始建,市境全长67公里,其中平罗境内长46.1公里,惠农境内长20.9公里。市境内灌溉面积22万亩,其中平罗13万亩,惠农9万亩(均不计入支干渠灌溉面积)。石嘴山解放以来,石嘴山市对惠农渠堤不断进行加高和培宽,渠身裁弯取顺,合并斗渠口和改建新建渠道等工程整修,使惠农渠的引水能力、渠系建筑质量得到了提高。引水流量达45立方米/秒,平均年引水量4.65亿立方米。渠上建筑物有桥梁19座,节制闸5座,退水闸3座,涵洞6座。惠农渠管理处现设在贺兰县,市境内分别由四所、五所、七所、八所分段管理。
昌滂渠
惠农渠支干渠。由昌润渠、滂渠合并而成。清雍正四年(1726年)始建昌润渠,乾隆三年(1739年)地震渠毁,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修昌润渠,同时兴建滂渠。新中国成立后,为彻底改变昌、滂等旧渠渠系混乱,灌水困难的状况,1956年将昌、滂两渠合并移口至惠农渠阮桥以上建闸引水,从此,昌、滂两渠成为惠农渠系最大的支干渠。阮桥昌滂渠进水口闸最大流量26立方米/秒,正常流量16立方米/秒。从距阮桥闸7公里处建分水闸,东为滂渠,西为昌润渠。1967年因昌、滂二道渠首相距太近,农田受浸严重,将分水闸至蔡家桥段11.7公里的昌润渠并入滂渠,在蔡家桥另建分水闸,西为昌润渠,渠长22.7公里,最大引水量10立方米/秒。昌润渠至梢闸以后的延长段称惠农农场渠,全长9.98公里。东为滂渠,延伸至惠农区礼和乡入黄河,长27.1公里,引水10立方米/秒。上述各渠道共灌溉平罗县与惠农区农田24.85万亩。渠务由惠四所、惠六所、惠七所、惠八所分段管理。
官泗渠
惠农县支干渠。新中国成立前,该渠从惠北永治闸开口引惠农渠水,渠梢至尾闸入黄河,渠身长30余公里,有支斗渠132条,渠身弯曲,淤积严重,进水不畅,灌溉面积仅1.5万余亩。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于1965年、1974~1976年对该渠进行了两次彻底改造。该渠自永治闸引水5立方米/秒,渠梢入第五排水沟,全长23公里。建有桥梁11座,进水闸、退水闸和尾水闸各1座,涵洞7座,斗口65座,灌溉面积3.4万余亩。渠务由惠五所、惠七所分段管理。
西干渠
引黄干渠。1959年冬开工修建,1960年春通水,由青铜峡河西总干渠引水。渠梢进入平罗县崇岗镇暖泉村入第二农场渠,市境内长3.5公里,年平均引水量约500万立方米,最大流量2.5立方米/秒,正常流量1.5立方米/秒,灌溉暖泉村及园艺场农田5000余亩。渠上建有公路桥1座,生产桥2座,涵洞1座。
陶乐灌区
位于黄河东岸,其灌溉方式为自流与扬水两种。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始开五堆子渠,长约2公里,灌地400余亩。光绪十一年(1885年)渠口上移到贼流子沟,渠身整修后,以老户曹姓更名为曹家渠。1932年渠身又下延到察汉埂北梁(今五堆子境内),1942年渠口上移到青沙窝(今六顷地西梁村),定名利民渠,全长20.4公里,有支渠15条,灌地4000余亩。后渠身延至王家沟入都思兔河,全长45公里,最大流量2.3立方米/秒,年引水量0.2亿立方米,灌五堆子、红崖子农田2万余亩。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河西姚伏堡人谈某在沙拐子附近开渠,灌溉滩地,名谈家渠。1916年绥远省垦务局,在谈家渠东小塘口开新渠一道,名东渠,灌地不到千亩。翌年,绥远督统马福祥将渠口上伸到流山子,渠梢下延至下营盘,长10公里,始定名惠民渠,灌地3000余亩。1920年又延长渠身到施家台子,渠身长30公里,有支渠27条,灌地8000余亩。到1948年7月,陶乐引黄灌溉1.2万亩。1950年,惠民渠梢延至贼流子沟(今五堆子境),用木槽过利民渠,将退水入黄河。新中国成立后,对利民、惠民两渠整修,裁弯延长后,引水能力增大,两渠灌溉地5万余亩。20世纪50年代末,黄河水位不稳,惠民渠口进水困难。1960年在上八顷建煤气机提水站为惠民渠补水。1963年在煤气机旧址基础上改建成柴油机一级提水站,后因黄河塌岸,提水站几经搬迁,最后落址在高仁镇(今高仁乡)。1969年废弃自流引水的利民、惠民二渠,全部改为扬水灌溉,基本上是一乡(场)一座扬水站,灌溉着本乡村的农田。1971年高压输电线路架通后,将柴油抽水站逐步改为电力扬水站。到2000年,陶乐扬水灌区已建成以黄河为水源,以扬水为措施,形成了独特的灌溉体系,现灌溉农田10余万亩。排水体系
第三排水沟
开挖于1953年,起自银川西湖北,向东北穿第二农场渠,经贺兰常信堡入平罗到石嘴山入黄河,全长88.8公里,排水面积156.46万亩。市境内,全长39.2公里,控制排水面积43.5万亩。三排的平罗环城沟,起自县城玉皇阁两侧,沿县城至火车站公路,至明水湖由电排站提排进入三排,全长9.4公里。主要排除平罗县城生活、工业污水及附近农田余水。
第四排水沟
起自银川老城北,经贺兰清水堡入市境平罗县,经姚伏小店子村,在穆家桥穿过惠农沟涵洞,进入通伏乡东入黄河。全长43.37公里,控制排水面积34.4万亩。该沟境内长13.5公里。主要排除通伏乡全境和姚伏镇部分地区的灌溉余水。排水面积3.29万亩。四排开挖后,为减轻三排、五排的排水压力,又先后修建了“截三入四”“截五入四”工程,即将三排上段连同三一支沟、三一分沟的排水截入四排,将五排上段截入四排。
第五排水沟
建于1958年,起自贺兰县立岗堡西北,穿南湖入市境,至平罗县城南约4公里处转向东北,至惠农农场入黄河,全长87.2公里。市内长67.2公里,控制排水面积70万亩。五排在市内段有5条较大支沟,即五一支沟、五二支沟、五三支沟、五四支沟、五五支沟,排水效益良好。
第七排水沟
1960年开挖,在铁渠与滂渠之间,长7公里,排水面积5.25万亩。
高仁乡东干沟
1964年开挖,始于泉子湾,向北经高仁,从杨家湾转向西入黄河。控制排水面积0.9万亩。有支干沟1条,排水机井33眼。
六顷地干沟
1975年开挖,始于六顷地,向北穿六顷地扬水干渠,经西梁、青沙窝等村入黄河,长5.23公里,控制排水面积1.12万亩。
马太沟干沟
1964年开挖,始于马太沟二级扬水干渠北侧,经王家庄,沿陶乐城西穿马太沟一级干渠,在施家台子北入黄河,全长9.18公里,有支干沟1条,控制排水面积0.8万亩。
机井排水
石嘴山为彻底降低地下水位,防治土壤盐渍化,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打井排除地下水。1966年,平罗的前进、红光、万家营子,惠农的庙台、下营子等地以及陶乐、大武口乡开始采用人工打井,后逐步改用水冲钻、冲击钻打井。到1995年,全市共打排水机井2651眼,其中平罗1407眼,惠农1088眼,陶乐144眼,大武口乡12眼(灌排结合)。配机泵达95%以上,控制排水面积达30余万亩。机井每年分三期抽水:第一期在4月,即春潮后头水前;第二期在伏泡偏大灌后的8月中旬;第三期在冬水灌完的11月份进行。每期抽水10天左右。部分盐碱较重的地区除三期抽水外,还在作物生长期间断抽水。1989年后,机井排水补助费不断减少,机井维修更新跟不上,电费拖欠严重,加之机井配套老化等原因不能正常运行。到2000年能运行的机井只有168眼,其中平罗71眼,惠农45眼,陶乐40眼,大武口乡12眼,全部为灌排结合运行。机井排水对降低地下水位,提高粮食产量起了很大作用。如郊区(今惠农区)上营子于1977年打井53眼,当年粮食增产28万公斤。
明沟暗管排水
暗管排水是由石嘴山市于1989年引进的新技术,是在地下一定深度内,按一定比例埋设管道,将地下水浸渗入集水井再抽排出去,作用与机井相同。此项技术在上宝闸取得经验后,惠农、平罗、陶乐逐步推广应用,现排水面积达7万亩。明沟暗管排水,亦称明暗结合排水技术。此技术是惠农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办主任张学信根据暗管排水技术在实践中提出的方案,在惠农县尾闸试验成功。其方法是:在布局上一条明沟(农沟),一条暗管(出口在一条明沟边坡);暗管处理上先采用沟内垫20厘米沙石垫层,后铺设塑料厚纹管,然后再铺20厘米碎沙。后改为无纺布扎成袋套入塑料厚纹管直接埋设。明暗结合排水面积达1.8万亩。
防洪滞洪工程
河洪治理工程
黄河自平罗通伏乡团结村入境到惠农区出境。市境黄河河道大部为游荡型河床,河身宽浅,到惠农区附近突然收窄,泄洪不畅。上游大范围暴雨就会使市境黄河两岸造成塌方,或在石嘴山附近沿排水沟递溯,造成大片农田、村舍被淹。受河洪危害较频繁的地区有平罗的通伏、五香、六中、渠口、头闸、六倾地、马太沟、五堆子和惠农的礼和、园艺、尾闸等乡镇。市境治理河洪的工程,一是为防汛修筑防洪堤坝。市境河西防洪堤修建始于清朝初期,河东防洪堤修建始于清末。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数次整修、加固、重修河堤。到2009年,市境黄河段有堤坝78.96公里,有效地防治了洪灾。二是为治理黄河左右摇摆造成塌岸修筑护岸码头或丁坝。新中国成立至今,市境黄河段修筑了桂家梁子、红岸子、头道墩、灵沙、高仁、惠农园艺乡大型护岸码头6座,建小型码头136座,其中平罗县119座(河东108座,河西11座),惠农区17座,有效防止了河岸塌方。
镇朔湖滞洪工程
镇朔湖滞洪区位于第二农场渠东侧,崇岗镇向阳村与镇朔湖之间,滞蓄西峰沟、汝箕沟、大水沟、小水沟等山沟的山洪,集水面积327.08平方公里,其中山前坡地面积55.35公里,洪峰流量较大的山洪沟有大西峰沟、桃箕沟、大水沟、小水沟和汝箕沟,集水面积243.9平方公里。山洪出水沟后分别由6条导引沟排泄,经西干渠、第二农场渠、110国道、银(川)汝(箕沟)泄入滞洪区。镇朔湖本为引蓄山洪的自然湖泊,但每出现大山洪时,镇朔湖周边的土地、农田、村庄首先受害。1974年,平罗县人民政府按水利部门的规划设计,成立了镇朔湖滞洪区建设指挥部,调动了5500名民工,经20天施工,完成了滞洪区围堤周长近9.9公里,堤高3米,堤顶宽3.5米,两孔2.5米×3米叠泄洪闸1座。新开泄洪沟1条,长1.5公里。建成后的滞洪区面积4.65平方公里,泄洪闸过水能力为10立方米/秒。镇朔湖滞洪运行到1998年,由于湖底游高,库容只有800万立方米,湖之围堤残破不堪。当年3月,自治区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平罗县镇朔湖滞洪区扩整工程规划设计》议案被确定为全区5项议案之一。经自治区批准,滞洪区按50年一遇标准设计,并投资实施建设,在3年内完成。自治区防汛办委托宁夏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进行整体规划。在原滞洪区的基础上,在原泄洪沟两侧新辟两个分洪区,南I区由平罗县水利工程建筑公司承建,北Ⅱ分洪区由前进农场承建。到2000年,滞洪工程竣工,南分洪区面积0.8平方公里,北Ⅱ分洪区面积1.44平方公里,库容分别为177.96万立方米和281.04万立方米,总蓄洪量达1399万立方米。建分洪闸和泄洪闸各2座。同时加固原有湖堤,扩建湖西引洪沟6条,新建洪积扇地区导引设施和配套建筑。建筑总投资1076.2万元。
大武口滞、调洪工程
也叫星海湖防洪滞洪水利工程,位于大武口区西2公里处,总面积为25.44平方公里,其中滞洪区面积18.24平方公里,调洪区面积7.2平方公里。滞(调)洪区汇集着来自贺兰山区大小10余条山洪沟的洪水,集水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大武口滞(调)洪区是保护大武口区、包兰铁路、平汝铁路支线、第二农场渠、明水湖农场、太西洗煤厂等30多家中小型企业及周边地区安全的重要防汛设施,保护耕地5万余亩,总人口近14万人。
大武口滞(调)洪区历史上就是一个天然的滞洪区。滞洪区范围东北至平汝支线,西南至西一斗渠,东南至第二农场渠,西北至煤矸石专运线及西一斗一线,面积为18.24平方公里;调洪区范围是大平公路以北,平汝铁路以南,包兰铁路以西,第二农场渠以东(不包括太西洗煤厂和平罗石油站),面积为7.2平方公里。该工程设计为三级建筑物,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在平汝铁路支线原9+023号桥处,设计为1900立方米/秒,校核为3100立方米/秒,经计算蓄洪量百年一遇为3138.4立方米/秒,千年一遇为5153.2立方米/秒。该工程于2003年1月17日正式开工,至2009年年底,达到了长年蓄水量2300万立方米,可蓄滞洪水6300万立方米。星海湖湿地恢复性综合整治建设,提高了城市防洪标准,由过去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现在已建成集滞洪、调洪、旅游为一体的著名风景旅游区。
隆湖泄洪排涝工程
2008年3月4日开工,7月30日竣工。完成了5公里斗渠新建及衬砌,新建节制闸1座,引水口17座,涵洞7座,农桥6座。
新月海文化生态园工程
2008年4月14日完成了土方工程,形成环绕宁夏理工学院的格局,水面1.3平方公里,届时注水130万立方米,水深1.5米。1968年8月,黄河发生特大洪汛,全市广大干部职工日夜奋战,加固河堤大风沟行洪沟道整治工程
该工程是为保护石嘴山市采煤沉陷区迁居工程继红村1.2万户、4.2万人的人居安全,改善周边环境而实施的一项重要防洪防汛工程。工程主要是沟道清挖、防洪坝砌筑。该工程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市发改委立项投资2100万元。截至2009年年底,已全部完成沟道清挖任务和防洪坝填筑工程,新筑防洪坝13公里,已完成总量的80%,累计完成投资约1900万元。
民生水利工程
历史上石嘴山市城乡人民一直用土圆井、手压井解决饮水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自来水工程,到2009年,城镇人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在实施城镇自来水工程的同时,对农村人饮水水利工程做了大量工作。市水务局为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实施了人饮安全工程。到2007年年底,全市农村总人口32.761万人,解决了17.6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年11月2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郝林海及自治区有关厅局领导,市委书记田明,市人民政府、大武口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参加了在燕子墩乡陆家营村召开的全区“村村通自来水”现场会。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惠农区“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村通自来水”荣誉。
第三节 工业发展
1949年石嘴山解放时,市境平罗、惠农、陶乐3县仅有一些手工操作的私营小煤窑、瓷窑、铁匠炉、毡铺等,主要工业产品为陶瓷(年产20万件)、煤炭(年产8900吨),年工业总产值20.2万元,仅占市境全年工农业总产值的3.6%。
石嘴山现代工业的起步,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发煤炭资源开始的。当时国家确定在西北地区兴建包头、酒泉钢铁公司,修建包兰(包头-兰州)、兰新(兰州-新疆)铁路,建设火力发电厂。为了就近解决能源问题,通过地质勘探,发现石嘴山煤炭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尤其是被称为“太西煤”的优质无烟煤,更是国内少见的“煤中之王”。煤炭部决定将石嘴山列为“一五”时期全国开发的10个煤炭矿区之一,建设以石嘴山为中心的西北煤炭基地,解决包兰铁路、包钢、酒钢以及甘肃、宁夏、青海等省用煤之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宁夏投资兴建的第一个煤炭工业基地。
1956年1月24日,西北煤矿管理局在西安成立了石嘴山煤矿筹建处,孙昶任主任,孟以猛、孙佰文、吴宗明为成员。26日,以孙昶为首的筹建处成员从西安出发,29日到达石嘴山(今惠农区),在药王庙设立了石嘴山矿区建设指挥部。这时期,国家从西安、北京、山东、铜川、东北、山西、兰州、山丹、徐州等地陆续调来了土建、矿建、机电安装等施工队伍。
当时在包兰铁路尚未开通、包兰公路路况和桥梁又不能承载大型设备的情况下,矿区建设所需的大批物资,都是从兰州顺黄河用羊皮、牛皮筏子以及木筏、木排等陆续水运至石嘴山。
1956年11月15日,一只运送机器设备的木筏在距石嘴山两公里处被一块黄河冰凌撞翻,机器设备沉入河底。西北的11月,天寒刺骨。起重工王清自告奋勇,请缨下水,参加打捞设备的战斗。他连喝几口白酒,一个猛子扎进黄河,一次、两次、三次,终于把绳子拴在了河底的机器上,打捞出了国外进口的贵重设备。王清被冻僵了,筹建处领导孙昶一把将他紧紧搂在怀里,泪水直流。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就这样,创业者用汗水和鲜血,开辟了一条加快矿区建设的黄河水上运输线,保证了建矿之需。
为了就近加强对贺兰山煤炭基地的开发管理,时任西安西北煤管局领导的高节(1965年任贺兰山煤炭工业公司党委书记,1968年任石嘴山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0年1月病逝。高节生前说过:“……活着我要和同志们一起建设石嘴山;死了就埋在贺兰山,我要看着同志们建设石嘴山……”石嘴山人记住了他的话,把他安葬在贺兰山脚下的北武当庙南侧。几十年来人们凭吊不绝……)力排众议,果断将西北煤炭管理局由西安搬迁到石炭井,开创了国家工业管理机关从大城市迁到边塞之地的先河,这对于进一步开发石嘴山及内蒙古乌海等地区的煤炭资源,发挥了里程碑式的决定作用。
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是石嘴山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来自陕西、河北和东北三省等10多个省市成建制调入的20000多名干部职工(不包括随迁家属),来到石嘴山参加工业建设。石嘴山矿区、石炭井矿区初步建成投产。石嘴山发电厂2×6000千瓦一期工程和2×12000千瓦二期工程相继建成发电。
这期间,在国家“三线建设”(当时中央从战备需要出发,根据全国各地战略位置的不同,将全国分为一、二、三线;三线地区是全国的战略大后方)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国务院在调整全国工业建设布局时,在石嘴山安排一批列入“大三线”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如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435室、436室、215室合并迁建于大武口的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九〇五厂),辽宁瓦房店轴承厂迁入平罗大水沟成立西北轴承厂等。在“加快大三线建设”方针指导下,煤炭部还将石炭井、汝箕沟、呼鲁斯太矿区列为“三五”“四五”时期西北“大三线”建设的重点矿区。
为加强领导,1965年成立了贺兰山煤炭工业公司。在此前后,宁夏煤炭基建公司、西北煤矿机械总厂及西北煤矿机械一厂、西北煤矿机械二厂、西北煤矿机械三厂、大武口洗煤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在石嘴山建成。1958年11月21日,宁夏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石嘴山钢铁厂在石嘴山河滨区动工兴建。次年12月第一座55立方米高炉投产出钢,宣告了石嘴山钢铁厂初步建成。这些骨干企业在石嘴山安家落户,使石嘴山拥有了一批填补空白的新兴企业,极大地改善了石嘴山和宁夏的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增强了石嘴山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按照原定计划,还有一批沿海和内地大中型工业企业将陆续向石嘴山迁建,后因“文化大革命”的开始而被迫中止。
在这些中央、区属大中型企业的“龙头”作用带动下,加之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的推动,石嘴山水泥、玻璃、陶瓷、化肥等产业以及一批地方小工业随之兴起。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期间,全市工业总产值由1957年的473.8万元增加到6779.8万元,原煤年产量由1957年的56.2万吨增加到223.6万吨,日用陶瓷年产量由1957年的186万件增加到255万件。1961年,贯彻执行党中央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一些仓促上马、脱离实际、生产条件较差的市属工业企业进行了“关、停、并、转”,其中在“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中盲目兴建的一些“土高炉”和简易炼铁炉全部关闭停产;煤炼油厂、砂金厂、水泥厂等项目分别予以停建或缓建。苏联于1959年援建的石嘴山面粉厂项目,因苏方撤走技术人员,带走施工图纸而被迫告停。在1963~1965年3年调整时期,全市工业发展步伐放慢,但总产值每年仍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政治运动的影响,石嘴山工业发展一度减缓,但工业生产总体态势还是在继续发展。特别是“文革”中掀起的“工业学大庆”运动,对推动石嘴山经济的回升,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全市工业产业结构继续调整,地方工业开发了碳素制品生产和聚氯乙烯树脂等化工产品。从1969年到1975年,工业生产一直未停,工业产品品种数量增加。新增加的工业产品有耐火砖、钢材、高压电瓷、化肥、电石、水泥、塑料制品、碳素制品、有色金属、轴承、精煤等。这一时期,20世纪60年代相继搬迁到石嘴山的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西北煤机一、二、三厂已全部投产,加上原有的大中型企业,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生产,产品由国家包销,原材料由国家调拨,加之石嘴山煤炭的大量外运,使得石嘴山工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在采煤形成规模且走向正规后,国家、自治区为了减轻运输的压力,将一些高耗能、能够就近解决能源问题的企业也安排在石嘴山市。市县还组织发展了“五小”工业(小钢铁、小煤窑、小水泥、小化肥、小机械,也称“小土群”)。1972年统计,全市“五小”工业116家,从业人员299人,年产值712万元。这些小工业生产提高了日用工业产品的自给能力,扩大了城镇就业面,但存在着一哄而起、重复建设的现象,加上技术落后,管理混乱,多数生产厂家亏损。
1971年,设计能力285万吨/年的石炭井矿区基本形成。次年,年设计能力120万吨的白芨沟矿区基本形成。1972年以后,对全市工业企业进行了恢复性整顿,一些重点工程技术装备和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高。1974年5月,宁夏煤炭基建公司在汝箕沟煤矿施工中,取得岩石下山独头掘进月成巷361.1米的成绩,打破了当时日本保持的352米的世界纪录,受到煤炭工业部嘉奖。1975年,年设计能力90万吨的呼鲁斯太矿区基本形成。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石嘴山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振兴时期。1982年,全市工业企业开始全面整顿和体制改革,进行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和利税分流的政策调整。1983年9月10日,自治区重点建设工程、设计生产能力为年入选原煤210万吨的太西洗煤厂动工兴建。1984年10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简政放权入手,增强企业活力,逐步建立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1992年10月起,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实行政企分开,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石嘴山出现了跨隶属关系、跨所有制结构的石嘴山陶瓷工业集团、民族化工集团、恒力钢铁集团等一批新的工业企业。与此同时,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振兴石嘴山经济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优化环境,调整结构,完善设施,强化服务,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石嘴山作为宁夏工业的发祥地,全市工业总产值在宁夏全区所占份额,20世纪60年代一度接近40%;70~80年代中期占据1/3左右;从1986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1990年降至全区的19.06%;199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回升到24.3%。
在“工业强市”战略的推动下,全市私营工业企业迅速发展,2000年达到3140家,年总产值13.46亿元。此外,还有股份合作企业33家,联营企业21家,有限责任公司24家,股份有限公司4家,港澳台投资企业6家,外商投资企业2家。非公有制经济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境煤炭资源的日渐枯竭,全市经济结构矛盾日趋突出,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工业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大批企业改制或破产,大量职工下岗……石嘴山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历史的欠账、改革的冲击、发展的压力和人民的期盼,2003年,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大力实施“产业对接、蓝天碧水和民心”三大工程,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着力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体系,对全市工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
在工业园区建设上,2004年对原有的7个工业园区进行整合,将石嘴山市河滨工业园区、惠农县红果子工业园区整合为“石嘴山市河滨工业园区”;将平罗县太沙工业园区、平罗县崇岗工业园区整合为“平罗县太沙工业园区”;变更隆湖扶贫经济开发区为大武口新区;将大武口工业园区、宁夏新材料工业园区整合为“宁夏大武口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区”。2005年成立了宁夏精细化工基地。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平罗太沙工业园区更名为“宁夏平罗工业园区”;宁夏大武口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区更名为“石嘴山经济开发区”;石嘴山河滨工业园区更名为“石嘴山工业园区”。至此,全市拥有4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宁夏石嘴山工业园区、宁夏石嘴山经济开发区、宁夏平罗工业园区、宁夏精细化工基地。
石嘴山工业园区产业定位为电力、钢铁、生物科技和光伏材料产业,布局建设口岸经济区、循环经济区、特钢工业区和镁及镁合金基地,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核准面积1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275个。2009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41.6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9.11亿元。石嘴山经济开发区产业定位为机械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科技研发,布局建设国家级钽、铌、铍生产及研发基地和煤炭综采生产、研发基地,是国家级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试点园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核准面积8.9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61个。2009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0.21亿元,工业增加值22.75亿元。平罗工业园区产业定位为煤化工、轻工业、精细化工和煤炭加工,布局建设三喜科技园、轻工业园和崇岗工业园,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核准面积14.9平方公里,入园企业271户,2009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8.09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5.64亿元。宁夏精细化工基地产业定位为煤化工、合金材料和陶瓷产业,布局建设陶瓷工业园、煤化工区、循环经济区。园区处在宁东、鄂尔多斯煤层的联结点上,是全市工业项目转移和能源化工产业主要承载地。规划面积22.6平方公里,入园企业26户,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57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76亿元。
在产业对接和资源整合上,与北京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成立了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国电集团重组成立宁夏英力特电力(集团)公司,2005年11月公司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成为宁夏第一家、西北第二家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重组成立宁夏电投钢铁有限公司;整合成立石嘴山市星瀚市政产业(集团)公司;重组成立石嘴山市矿业(集团)公司;新建国能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2×8000万块煤矸石制砖项目;整合煤炭资源、硅石资源;引进外资新建可乐丽化学(宁夏)环境化工有限公司。此外,中盐集团、山东泰山瓷业、美洁纸业与石嘴山合金元冶金、恒益达瓷业、沙湖纸业实现重组;晟晏煤制品、盛港煤焦化、博宇特钢成功整合福华冶金、通福煤焦化、范福煤焦化;中色集团与惠冶镁业,中粮集团与沙湖酒业的重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通过对接整合重组,全市工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确立了新材料、重化工、煤基碳材、电子元器件、农副产品深加工五大支柱产业。
2007年,引进建设的1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测风塔),填补了石嘴山市开发风力资源建设发电项目的空白。与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年产2000辆重型汽车项目建成投产,首批重型汽车当年正式下线。次年,围绕做强做大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能源化工产业,强力推进大集团、大项目带动战略,促进了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色东方集团1万吨碳化硅微粉、1.6万吨高品质微合金炉料、金和化工年产13万吨干法氟化铝二期扩建、宁夏阳光硅业4500吨多晶硅、昊凯生物年产3万吨L-乳酸等14个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国电宁夏太阳能有限公司1500吨/年多晶硅一期工程施工正酣。这些光伏产业项目全部建成后,形成硅石(硅料)-多晶硅(单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电站的完整产业链,年可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带动整个光伏产业实现产值超过300亿元。届时石嘴山将被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光伏产业示范基地。
全市按照“七优先一限制”的产业导向,优先发展新材料、环保、机械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产业,舍弃昔日工业“王牌”的高耗能产业。先后关停小造纸、小冶炼、小轧钢、小碳素、小耐火、小陶瓷等“十五小”企业56户,对所有矿热炉进行环保改造,对48家小煤矿实施全面安全技改,对318家煤炭经营企业资质进行审核,对电石、铁合金、焦化、煤炭进行清理整顿,整合132家硅石开采点。先后投资10亿元限期治理了783个污染项目,关停了188家产能落后企业,拆除了483台燃煤锅炉和600多根烟囱。经过“伤筋动骨”的结构调整,石嘴山产业转型脉络已日渐清晰,全市工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28.2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61.9亿元,7年增长4.7倍。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根据产业转型目标,加强与石嘴山产业相近、具有互补性的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实施“南下、东进、西出、北联”的招商战略和“引周边、接沿海、拓海外”对外开放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2003~2009年,全市共引进各类项目2865个,计划总投资1038.8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99.9亿元。其中2009年下达全市招商引资目标任务120亿元,实际完成153.03亿元。5年来,成功引进了西部聚氯乙烯公司年产12万吨聚氯乙烯项目、上海华谊集团PVC项目、江苏阳光集团多晶硅项目、新加坡凯发集团L-乳酸项目、中粮集团番茄制品项目、国电集团大武口发电厂2×300兆瓦上大压小项目、江苏雨润集团肉羊及基地建设项目、无锡尚德公司建设50兆瓦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项目、三庆特种车辆制造项目、山西晋顺煤业公司400吨单晶硅项目等。这些项目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这批项目的引进,为推动石嘴山市经济转型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实现石嘴山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关于石嘴山市要抓紧落实项目,抓紧开工建设,争取赶上国家发展新能源的头班车,为振兴石嘴山打下更坚实基础的指示精神,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抓项目促投资,以投资保增长,把项目引进重点转移到晶硅材料加工、组件生产及配套设备生产等方面。重点引进的中国节能投资公司一期10兆瓦光伏电站、羿飞新能源有限公司一期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国投华靖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一期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宁夏正泰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一期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国电集团一期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5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达10.45亿元,年发电量8471万千瓦时。同年9月30日,中国第一个10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中节能尚德石嘴山太阳能光伏电站”一期10兆瓦大型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规划装机总容量50兆瓦。是年,投入6000万元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开工建设了机械制造装备园、特钢专业园和宁夏精细化工基地道路、供排水、供气、固体废弃物处理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硬环境进一步优化。筹措3200万元兑现了工业经济升级转型政策,表彰奖励功勋企业和金融机构,兑现中央和区市扶持、减负政策资金10.79亿元,帮助企业协调金融机构贷款58.6亿元,实施重点科技项目61项,投入科技资金1852万元。全年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01.71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荣获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这些措施对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天地奔牛、西北煤机、西北骏马、恒力钢丝等企业产销两旺,增幅都在20%至80%之间。中色东方、英力特化工、石嘴山电厂、大武口电厂、惠冶镁业等企业实现了平稳增长。中小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全年新兴产业投资突破10亿元,光伏产业、汽车装配、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扭转全市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2009年,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7户,完成工业增加值1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高于全区1.5个百分点;全年工业经济实现“低开高走”,工业增幅连续8个月位居全区第一;用电量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电力负荷稳定运行在230万千瓦;实现了“全区经济保增长石嘴山作贡献”的奋斗目标,获得自治区政府全区保增长一等奖,获得奖励80万元。全市三次产业的结构为6.2∶69.9∶23.9。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62户。工业占GDP比重达到68.7%,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6%;工业上缴税金29.9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67.5%。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62.3亿元,净增54.3亿元,同比增长16%。全市重点骨干企业有: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宁夏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电投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国电石嘴山发电公司、国电大武口发电厂、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兴平冶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天地西北煤机有限公司、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北骏马煤矿电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宁夏惠冶镁业有限公司、宁夏西部聚氯乙烯有限公司、宁夏大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挪威埃肯碳素(中国)有限公司、宁夏昊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等60余家。全市有1家企业的1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8家企业的39个产品荣获“宁夏名牌”产品称号;9家企业荣获“宁夏质量管理奖”。全市已形成电力总装机容量306万千瓦,人均发电量居全国第一;石灰氮、双氰胺产量和质量居亚洲首位;钽粉、钽丝生产能力和产量居世界前三强;恒力集团生产的钢丝绳素有“亚洲第一绳”的美誉;活性炭年产量占全国市场的33%;以大型煤炭综采设备为主的煤矿机械产品占全国市场的37%;宁夏日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35公斤单晶炉成功拉制出直径8英寸的单晶硅棒,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德国等国家之后掌握全自动单晶炉生产制造技术的国家,进入世界单晶炉制造先进行列。
第四节 城市建设
1949年石嘴山解放时,总人口不足13万人,市区石嘴山(今惠农区)当时为惠农县第八区的一个乡,仅有一条2公里长、路面宽窄不一的简易街道。
20世纪50年代,随着贺兰山煤炭资源的开发和一批外地企业迁建到石嘴山,城市建设开始起步。60年代中期,石嘴山开始有沥青路面街道。在当时国民经济困难的条件下,职工住宅普遍是“干打垒”地窑和窑洞。70年代,随着银北地区和市党政机关由石嘴山(今惠农区)搬迁至大武口,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开始向大武口转移。
1983年10月8日,石嘴山市第一个公园“青山公园”在大武口开工建设,次年建成对外开放。1997年11月16日,石嘴山市第一个“森林公园”在大武口开工建设。20世纪80年代末全市城区街道总长76公里,面积65万平方米。
1998年,石嘴山市定为城市道路建设年,1999年定为基础设施建设年。市区新建、扩建主要街道,改造城区公厕和街道排水系统,沥青硬化居民巷道,旧城改造开始规划。这期间,开工建设第二水厂、污水处理厂、五环广场、市政广场、市体育馆、射击馆、游泳馆等。到2000年,全市共新建扩建道路63公里,建成人民广场、太西广场、五环广场、体育广场、东方广场等,总面积30.8万平方米。市体育场、体育馆、人民会堂、游泳馆、射击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竣工投入使用。
当时按照“积极发展中心城市,重点建设卫星城,注重培育中心城镇,引导扶持基础城镇”的指导思想,确定了“着重发展大武口、积极改造石嘴山、调整完善石炭井”的原则,城市建设“以大武口区为中心,以石嘴山区(今惠农区)和石炭井区(今大武口区石炭井街道办事处)为两翼”进行。由于3个城区之间距离跨度较大,经济布局上形不成强劲的合力,加之3个区地域分离,导致了为城市服务的各类行政、事业管理部门分区而设,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存在着浪费现象。大武口区随着其中心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扩大用地,石炭井区煤炭资源日趋枯竭,人员搬迁,城市功能日渐萎缩。因此,经国务院批准,全市行政区划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撤销石炭井区,将原石炭井区的行政区域划归大武口区;撤销石嘴山区和惠农县,成立惠农区;撤销陶乐县,将原陶乐县南部月牙湖划归银川市,将原陶乐县北部的3个乡镇划归平罗县。到2004年,石嘴山市由过去的辖“3县3区”变为辖大武口区、惠农区和平罗县“2区1县”。
行政区划的调整,有利于全市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市大武口区聚集。市委、市政府谋篇布局,按照“以城市为中心,县城为骨干,城镇为基础”的建设思路,规划确定了市辖大武口区、惠农区、平罗县和星海镇、红果子镇、陶乐镇“三城三镇”的城镇体系建设格局。按照“改造旧城,拓展新区,完善开发区”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完善了新区规划,市、县、区行政中心规划,实现了城市建设发展方向的战略性转移。
大武口区按照行政商贸、文化教育、产业发展三大功能区布局,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人口承载能力达到50万人,着力打造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核心区;依托新材料等科研平台和宁夏理工学院等职业教育资源,大力开展产品研发和人才开发,加快发展科技、教育、信息等产业,不断增创科技人才优势;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优势,侧重发展房地产业、旅游业和商贸流通业。
惠农区依托区位优势、工业优势和陆港优势,建设区域副中心城市,人口承载能力达到20万人,着力打造宁夏北部桥头堡和陆港经济区;侧重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
平罗县充分利用沙湖和田园风光优势,建设区域副中心城市,人口承载能力达到20万人,着力打造“西部百强县、塞上小江南”品牌;依托农业服务和沙湖、天河湾等旅游资源,侧重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农村金融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使服务业成为扩大就业容量、促进结构调整、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产业。
星海镇着力打造“文化之窗、塞上水镇”品牌;红果子镇着力打造“魅力红果、宜居宝地”品牌;陶乐镇着力打造“休闲陶乐、滨河名镇”品牌。星海镇、红果子镇、陶乐镇3个中心城镇人口规模分别达到2万人以上,形成以大带小、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现代城镇体系。
在新的城市建设蓝图下,全市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齐头并进。特别是不断加强采煤沉陷区整治及搬迁安置工作。全市采煤沉陷区居民1.5万户、4.8万人,搬迁改造工程总投资9亿元,总建筑面积83.2万平方米,自2005年4月开工至2009年,已累计完成投资4.39亿元(不含征地费1.02亿元)。完成锦林小区5300户搬迁,丽日小区6000户搬迁,静安小区一期3580户搬迁,二期6631户搬迁。全市已累计安置采煤沉陷区受灾居民13739户。
2003年1月17日对于石嘴山城市建设来说,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时刻。市委、市政府在大武口区拉开了抢救性恢复保护已萎缩的天然湖湿地“星海湖”环境整治工程。全市上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夜以继日,忘我奋战。在短短70天时间里,疏浚清淤土方150万立方米,护坡砌石1万立方米;完成一期整治区17.8万株的绿化植树任务;累计加固防洪堤坝15公里,绿化供水管网20公里,修建分流节制闸6座,并向森林公园和大武口市区绿化带供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石嘴山速度”。
是年11月28日,兰州军区援建星海湖的部队300名官兵、93台挖掘机械和1艘挖沙船开进星海湖工地支援工程建设。援建官兵们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奋战,吃住在工地,人停机械不停,轮流操作,奋战一年,不断推进施工进度,为石嘴山市城市建设立下了不朽功绩。市委、市政府于星海湖畔修建了“军民共建纪念碑”,以志纪念。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的不懈努力下,到2009年,星海湖总面积43平方公里,形成常年性水域面积23平方公里,成为山水园林城市石嘴山市的标志性工程之一。2004年10月1日,石嘴山市城市主题雕塑项目重点工程“五湖四海纪念碑”落成。碑高20.04米,碑体刻有“冲天豪气,发展业绩论英雄;心底无私,天地之间任驰骋。追赶光阴,改天换地昭日月;奋发崛起,山水激荡响春雷”和“五湖四海、群策群力,艰苦奋斗、开创新业,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激扬文化、激流勇进”的32字“石嘴山精神”。
2006年是石嘴山市“城市建设管理年”。全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亿,开工建设项目127项。建设了星光大道等34条城市道路和48条居民巷道。开工建设了石嘴山市第一座斜拉式景观大桥“彩云桥”。在平罗、惠农新区加紧建设的同时,是年5月30日,大武口区新区建设开工奠基。按照建设“百年工程、阳光工程、标志性工程”的要求,秉承“人文新区、绿化新区、生态新区、宜居新区”的理念,突出“环湖而建、依水而居、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特色,形成开放、文明、自然、和谐的风貌。新区工程主要包括市行政、科技文化中心,市政道路、基础设施,景观绿化、星海广场等。是年大武口区被评为“自治区园林城市”。
在完成城市道路建设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2006年旧城改造共拆迁危旧房屋3538户、74.4万平方米,并协调电力、移动、电信、供水、排水等相关企业单位,完成了城市供热、供水、排水、电力、电信、通信等地线管线建设、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城市服务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这一年,石嘴山市还化腐朽为神奇,利用大武口发电厂原粉煤灰场旧址自然地形,覆盖黄土,开工建设星海湖中华奇石山,使昔日污水横流、刮风扬尘、污染严重之地,成为今天石嘴山的独特一景。
2007年以来,全市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速,新区建设步伐加快,旧城改造力度加大。建设了世纪大道、山水大道等,改造、翻修、亮化了老城区街路。建设17个生态园。星海湖被国家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实施了市三中异地新建、十三小改建、聋哑学校迁建、一中扩建、理工学院新建等一批重点工程。高标准建设了市急救中心、第一医院治疗中心、格林家具广场、城市信用社大楼等项目建设。启动了沙湖大道建设工程、国道110线惠农区至大武口区段改造工程、大平公路改造工程、大武口西环路延伸线工程、西线高速石嘴山段建设工程、为民桥加宽工程、武当沟大桥续建工程等等。大武口民乐园廉租住房、机关公务员经济适用房、石炭井矿区棚户区居民下迁、市中医院迁建等15个跨年度工程进展顺利。到2008年,全市新增供热面积120万平方米,燃气普及率达到81.34%,城市道路照明装灯率达到98%,城市道路亮灯率达到98%,人均拥有道路面积24.64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33%,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道路机械清扫率达到15%,每万人拥有公厕4座……这些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自治区园林化城市”的标准。是年,城市商贸流通服务业建设项目投资创历史最高,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1.2亿元,开工建设了大武口商贸城、金峰国际商务酒店、盛鼎商务中心、惠农经纬摩尔街等一批大项目,全市新增营业面积35.2万平方米。
2009年,石嘴山市成立推进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工作组,投资185.6亿元,确定110项重点建设项目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推进器”。110项重点项目包括天然气工程,输变电工程,西线高速石嘴山段工程,农村道路工程,星海湖大桥工程,市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三馆一中心”工程,应急疏散广场,平罗和惠农文化中心,舍予三产区开发建设等59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到2009年年底,市区除个别地段居民还住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建筑的砖混平房外,绝大部分平房在旧城改造中都新建成五层以上楼房住宅小区。平罗县、惠农区、大武口区新区建设初具规模。石嘴山第一批小高层住宅在塞上水乡小区竣工使用;又一批小高层和高层楼群区住宅开工建设。概算投资6760万元,全长200米、宽48米的宁夏第一座钢架桥“星海湖大桥”工程,正在紧张建设。
在城市建设中,石嘴山不断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围绕统筹城乡规划布局、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相应性试点工作:实施了路网、污水、供排水管网、农民住房安居工程等项目建设,探索建立了城乡土地置换利用机制;实施了中粮集团6.5万亩番茄种植和日处理6000吨番茄酱加工等项目建设,促进了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和大社区集中;创新了城郊乡镇城乡一体化推进新模式,促进了公共资源向农村辐射;在全市乃至全区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无缝对接”。截至2009年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9.6%,先后被评为全国特色魅力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城市,并成功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
在城市建设中,不断强化环境保护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问题日益凸显。2003年,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大气污染情况石嘴山市名列倒数第四。石嘴山市痛下决心,不惜牺牲GDP增长速度,也要还蓝天碧水于民。先后对162家企业318个项目下达了污染源限期治理任务,投入3.6亿元污染治理资金,率先在西北地区完成了火电厂锅炉脱硫改造工程,投资建设了12个烟气远距离自动监控点和4个烟气远距离自动监控中心,监控面积由原来的160平方公里增至1024平方公里,监控污染点源由119家企业280多个大气排放源增至520多家企业2000余个大气排放源。经过连续2年的重拳治理,2005年全市环保投资指数在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排名位居第一。到2009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达到299天,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2天,占总天数的89.5%。
与此同时,石嘴山市狠抓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以义务植树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每年都组织逾万名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围绕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建设目标,按照“显山、露水、透绿、通畅、和谐”的要求,坚持城市、森林、园林“三者融合”,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三头并举”,生态林、产业林和城市景观林“三林共建”的原则。截至2009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1.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建成区绿地率达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平方米。
2001~2009年9年间,全市城市建设发展速度、规模、规格,都超过了前50年的发展总和。城市建设发展方向实现了战略性转移:由注重旧城改造向加快新区开发转移,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化水平;由单纯建设城市向全面经营城市转移,整合城市资源,着力突破困扰制约城建发展的资金“瓶颈”;由被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还历史欠债向完善城市功能转移,增加承载力,提升城市建设品味;由注重局部区域建设向综合整治体现特色转移,突出城市个性,向建设品牌城市迈进;由改善居住条件向改善人居环境转移,改善生态环境。2009年全市城区总面积67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0多平方公里,其中2005至2009年5年间,建成区面积60多平方公里,等于前45年建成区面积的总和。
今日石嘴山,一个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山水辉映、绿树环抱,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矗立山水之间。2007年石嘴山市被世界品牌组织和美中经贸投资总商会联合推选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之一。
第五节 生态建设
石嘴山是典型的因煤而建、依煤而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1960年建市以来,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兴建了一大批煤炭开采、加工和以煤为主的电力、钢铁、铁合金、碳素等高耗能企业,曾一度引领宁夏工业的发展方向,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生态建设迫在眉睫。面对历史的欠账、改革的冲击、发展的压力和人民的期盼,进入21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在认真总结建市以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发展要求,科学分析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大力实施‘产业对接、蓝天碧水和民心’三大工程,全面加快石嘴山现代化进程”的总体发展思路,把生态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承载力,围绕生态做产业、做城市、做民生,把大量荒地、荒漠建设成了大片的绿地,使湿地与城市、自然与文化、山水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吸引了大量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有力地提升了石嘴山招商引资的总体竞争力,促进了石嘴山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植树造林
石嘴山市是戈壁荒原上崛起的城市,绿化造林工作非常艰辛。1960年建市至今,植树造林工作未敢有丝毫懈怠。专业绿化队伍与全民义务植树齐头并进,常抓不懈。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大武口区光肩星天牛虫害肆虐,城市园林绿化工作陷于被动局面。市政府提出在防治天牛虫害的同时,实行更换树种的战略,先后从外地引进国槐、刺槐、白蜡、油松等,同时虫害树木全部挖除焚烧,采取新栽林带多树种混交,乔木、灌木立体化配植,栽花种草同步进行的科学化绿化措施。为此,市政府和大武口区政府分别于1985年、1986年先后被评为“全国义务植树绿化先进单位”。到1990年,全市城市园林绿化面积达685.35公顷,市区共植树1036万多株,建成公共绿地面积2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为16.6%,人均占有绿地面积0.9平方米;市区绿化街道40多条,长51.8公里,市区各单位自建小园林19.9公顷,庭院绿化达标单位268个。
进入21世纪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全民参与、注重实效、基地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全市植树造林工作以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化建设为重点,以巩固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为突破口,组织发动驻地各部门、单位建立固定的义务植树责任区,种植、抚育、管护“一条龙”承包,包栽、包活、包管护。先后建立了西山生态防护林、旱生植物园、黄河护岸林等处义务植树基地。2005年制定颁布了《石嘴山市全民义务植树条例》,使义务植树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管理轨道。2008年以来,社会绿化力度进一步加大,按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要求,广泛开展覆盖全市的森林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全市森林资源面积达到207.1万亩,其中重点区域有林地面积达到88.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1.8%,建成区森林覆盖率达36%,绿地率达33%,人均公共绿地达14平方米。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十五”期间,全市适龄公民年平均参加义务植树42万人次,义务植树1680万株,尽责率达到了88.6%,保存率达90%,成活率达到88%。
湿地保护
自2003年开始,先后对星海湖湿地、黄河湿地平罗段和惠农段、镇朔湖湿地、瀚泉海湿地等进行抢救性恢复和治理。恢复、扩整、保护了沙湖、星海湖、黄河境域瀚泉海、高庙湖、姚伏西湖等湖泊湿地,使全市湿地总面积达到42000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9%。有效地恢复了湿地防涝、泄洪、净化空气、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环境、鸟类与人类和谐相处等应有的功能。沙湖被评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十大魅力休闲湖泊之一,星海湖获全国水利风景区和国家湿地公园称号,并建设了4个市级湿地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使湿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防止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形成了西北地区独特的水域景观。今日石嘴山,市区山水环抱,奇石点缀,绿色绕城,环境优美,荣获“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等称号,并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公共绿地建设
在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中,注重自然景色和地方特色的营造,以乡土树种为主,以植物造园、造景为主,突出大绿量、大色块,栽植大苗,配置雕塑、健身器材及园林小品,达到“乔、灌、花、草”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季相分明、色彩丰富的立体景观,使道路绿化、水系绿化与公共绿地有机地组合起来。公共绿地建设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的总体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和增绿量、出精品、上水平的原则,注重拆建还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和景观完善造景工作,开展大规模城市园林绿化战役和城乡增绿工程,大力营造街头绿地、广场绿地、小游园,合理布局公园绿地,确保新建公园、广场等绿地指标不低于规范要求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休闲、娱乐、开展文化活动和健身活动的需要。截至2009年,全市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达到283.6公顷,已建成公园8个,小游园20个,广场绿地15个,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9平方米,公共绿地形成了分布均匀、布局合理、标准高、多元化的特色。其中大武口建成区公共绿地总面积达到85.2公顷,已建成公园4个,小游园17个,广场绿地13个,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6平方米;惠农建成区公共绿地总面积达到198.4公顷,已建成公园4个,小游园3个,广场绿地2个,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5平方米。
森林公园建设
大武口森林公园位于大武口贺兰山洪积扇上,占地面积1万余亩。原为沙丘荒野,没有树木。每逢刮风天气,造成城市黄沙弥漫,环境恶劣。1996年,市委、市政府结合创建“园林化城市”,决定举全市之力,兴建森林公园。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建成园林化城市”的奋斗目标,于次年11月拉开了森林公园建设序幕。全市各机关、单位、部队、学校、街道居委会全民上阵,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挖石换土,植树造林,仅用10个月时间,就建设了防风林、少年世纪林、军民共建林、中日友好林、名人纪念林、青年志愿林、警民共建林等10个林区,完成120个品种、32.1万株树木的栽植任务。同时,完善园内基础设施,建成长11.7公里的四级扬水引黄灌溉工程、10万立方的蓄水池工程、14公里渠系、3公里喷灌主管道和20套移动喷灌设施的安装工作;铺设压力管道1.5公里,修建主、次干道3.5公里,游览道路2公里,建成观景广场、荷花池、主大门、门前广场、文博馆、回归村、大型蒙古包和赛车场等一批具有园林风情的标志性建筑物和游乐设施。并根据总体规划,划分出游憩娱乐区、儿童娱乐区、梨园飘香区、亚热带植物馆等风格不同、景色各异的13个景区。修建了占地总面积2600平方米、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座亚热带植物馆。1998年9月28日森林公园正式向市民开放。后经每年不断地建设完善,到2009年,森林公园已成为一处集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美化家园、改善生态环境,融游憩、娱乐、文化、体育活动为一体的城市风景旅游区。
星海湖建设
星海湖位于大武口区东部,原为历史上的古沙湖遗址。开发前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环境恶劣。星海湖建设是在原已萎缩的天然湖泊湿地的基础上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一项集防洪蓄洪、水资源综合利用、湿地保护、城市环境整治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是石嘴山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工程。2003年1月17日开工建设后,在兰州军区援建部队的全力援助和全市各族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参与下,建设者战严寒,斗冰雪,夜以继日,仅用了70天时间就疏浚湖泊、清淤土方150万立方米,形成了声琴岛、鹤翔谷、鸟岛群;完成了山水大道两侧5.1公里护坡砌石1万立方米;完成了一期整治区17.8万株的绿化植树任务;加固防洪东、西堤长2.8公里,拦洪库东堤4.4公里,完善拦洪库西堤3.19公里,绿化供水管网长20.1公里,滚流坝堤1.65公里,砌石堤长3.1公里,分流节制闸6座,并向森林公园和大武口市区绿化生态供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石嘴山速度”。取名“星海湖”,意喻“五湖四海、星光闪烁、世纪之星、希望之星”。经过7年的不断建设,到2009年,已完成湖泊清浚23平方公里,形成常年性水面23平方公里,湿地面积43平方公里。筑滞、调洪区围堤20公里(不包括南域),同时修建了多处泄洪闸、溢洪道,并对水域进行大量绿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了旅游功能项目,增添了水上旅游、水岛养鹿、水面养禽、水中养鱼、水下种藕等项目。星海湖建设,改变了大武口区东大门过去脏、乱、差的局面,大大提高了滞、调洪区的蓄洪能力,蓄洪量由原来的1340万立方米增加到6300万立方米,防洪能力由原来的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今日星海湖,已成为石嘴山生态建设的标志性名片,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国家湿地公园。
中华奇石山建设
中华奇石山是石嘴山人民化腐朽为神奇的杰作,是利用大武口发电厂粉煤灰场旧址建设起来的一处旅游胜地。原大武口发电厂粉煤灰场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高出地平面13米,粉煤灰堆积物总量达1100多万立方。综合治理前污水横流,刮风扬尘,影响市容,成为大武口地区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为了建设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塑造“显山、露水、透绿、通畅、和谐”的城市新形象,市委、市政府决定利用粉煤灰场建设中华奇石山,为市民打造一个独特别致的休闲、健身、娱乐场所。2006年3月15日开工建设,拉运黄土覆盖粉煤灰堆积物达1米厚,拉运土方150万立方,培植草坪,种植树木,置石造景,倾力打造中华奇石山。经过4年的建设,到2009年年底,完成栽植落叶乔木、常青树2.4万株,花灌木85万穴,红柳50万墩;建成3个石林区,1个36计擎天柱园区,9个雕塑园,4个文化园,1个儿童乐园,9个景观亭,3处廊架,1座景观桥,1个演艺广场,1个中心广场,1个龙宫,2个总面积为1.2万平方米停车场,12公里长的景区道路,24公里的输水管道。中华奇石山汇集有全国各地28个品种的600余块园林奇石,是石嘴山生态建设的“大手笔”,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采煤沉陷区综合整治
石嘴山煤矿区经过长期的煤炭开采,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沉陷面积已达33.8平方公里,最大下沉深度达24.4米,受灾居民1.5万户、4.8万人。个别沉陷裂缝直通矿井下,使矿区地表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为了彻底改变沉陷区面貌,在实施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的同时,2004年以来,先后实施了石嘴山一矿矸石山环境治理项目、一矿南湖矿山环境治理项目、二矿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对7座煤矸石山进行搬迁填埋,治理了最大的矿井排水大坑,完成了沉陷区净土覆盖及种植土回填60余万立方米,栽植各类苗木56万株,种植草坪2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885亩,使废弃的土地成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可利用土地资源,将沉陷区建设成集“矿山文化、科普体验、观光游览”为一体的国家级矿山公园。2009年,采取生态招商、地方政府统筹等多种形式,对沉陷区全面进行绿化,在沉陷区西侧形成一个绿色屏障,实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森林化城市建设模式。当年5月,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视察采煤沉陷区综合整治工程,对采煤沉陷区绿化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石嘴山市采煤沉陷区的绿化模式为全国的采煤沉陷区起到了示范作用,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今日惠农区采煤沉陷区,正从过去的恶劣环境,向绿草萋萋、水木依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家园转变。
第六节 交通通信
交通运输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市境民间的陆路交通工具主要是畜力驮运和畜力车拉运。1953年,惠农县购进汽车进行货运,为市境拥有汽车之始。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货运量逐年上升,畜力驮运和畜力车拉运被逐步淘汰。1957年,全市年货运量只有2.76万吨。1959年年初,宁夏运输公司石嘴山分公司购进2台解放牌客运汽车,开通了石嘴山汽车站(今惠农区)至河滨区、石嘴山至火车站(今惠农火车站)2条市内客运线路,是为石嘴山市区客运之始。
1958年,包兰铁路通车前,黄河水运承担着市境进出口货物总运量的70%,一直是宁夏乃至西北连接华北地区的重要的“水旱码头”之一。商旅往来,货财山积,交通繁忙。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石嘴山煤炭资源的开发,很多机械设备,均由兰州等地沿黄河水运至石嘴山。1958年8月1日,包兰铁路通车后,市境大量物资由火车站转运,黄河水运减少,主要以短途运输和摆渡为主。同年10月,宁夏第一艘拖轮“宁光一号”自上游沿石嘴山黄河段进行试航。
1960年,石嘴山市成立后,交通运输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88年10月,石嘴山黄河大桥竣工通车。1990年后,市境内先后修建了8座大型公路、铁路“公铁立交桥”。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5至2009年,石嘴山市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按照“大交通、大规划、大发展”,“拉近城市之间距离,形成30分钟经济圈”的建设理念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了世纪大道、大武口西环路、沙湖大道、石中高速公路与滨河路连接线工程、国道110线惠农区至大武口区段改建、大平公路改建、国道109线平罗过境线改线工程、惠民路、亲水大道、民族大街工程、平罗黄河大桥工程、森林公园立交工程(鱼儿桥)、连心桥、姚汝公路跨包兰线立交桥加宽及引道工程、为民桥等等。与此同时,紧紧围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后组织实施了下简(下营子-简泉)公路改建、乌兰村至隆湖大道和潮湖至兴民村公路等农村公路项目,新建、改建总长度达503公里,实现了农村“路、站、运”一体化发展。从全市公路交通科学发展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满足群众出行便捷的高度出发,编制并进一步修改完善了2009~2020年的《石嘴山市公路网规划》。
2007年4月5日,经自治区政府批准设立了石嘴山市惠农陆路口岸,年货物吞吐量达到200万吨,实现了天津港-西北四省区(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的周边地区)进出口货物的海陆联运,自2008年6月19日正式揭牌运行至2009年,共实现货物吞吐量约75万吨,3.2万TEU,出口货值25亿元左右。2008年11月18日,石嘴山市建造的第一艘游船“星海湖”号下水首航。游船长35米,宽9米,型深2米,吃水1米,设计航速每小时12公里,续航力150小时,船体分为3层,面积近2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多人。同年12月22日,石嘴山市首座全钢结构过街人行天桥——“为民桥”在大武口区竣工开通,彻底解决了朝阳东街与文明路交叉路口交通拥堵的状况,为行人过马路提供安全保障。全桥长48米,桥面宽3.2米,高5.5米。
2009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高标准建设“三城三镇”路网经济带规划,完善连接大武口区、惠农区、平罗县三城和星海镇、陶乐镇、红果子镇三镇的景观大道,不断优化全市的骨干路网,逐步用一级路网把市中心区、县区和中心镇连为一体,形成城乡一体格局和“六纵五横”(“六纵”即国道110线、京藏高速公路、国道109线、尾闸至通伏公路、滨河大道、省道203线;“五横”即红(果子)礼(和)公路、简(泉农场)灵(沙)公路、省道301线石嘴山境内、崇岗经陶乐至北泉子公路、省道302线)棋盘公路网,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同时,在“六纵五横”公路网基础上,又规划了19条支线及服务于石嘴山市辖区内的41条连接线,用以规划区内的各主要乡镇、工业园区、火车站、行政村等与“六纵五横”公路相连。届时,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联系更加紧密快捷,大武口区至平罗县15分钟可到达,大武口区至惠农区30分钟可到达,必将大大促进石嘴山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截至2009年年底,市境内有2条国道通过,其中109线为北京至拉萨的国道,市境内全长68.2公里,二级公路,次高级路面,昼夜平均车流量3260辆;110线为北京至银川国道,市境内全长85公里,二级公路,次高级路面,昼夜平均车流量1665辆。石中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纵贯全市,市境内长贯74.8公里。市境内有省道203线、301线、302线3条,除去在市境内重合路段,总里程109公里。此外,市境内还有县级公路11条,全长近400公里;有乡道644公里,村道695.7公里;还有各大厂矿企业专用公路16条,总里程200多公里。全市形成了以国道为骨架,省道为支干,农村道路为支线连接而成的“六纵五横”棋盘式公路网运输体系。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320公里,全市公路密度44.8公里/百平方公里,居西北前列。货运汽车每天通往全国各地,客运班车每周始发全国多数省会城市。全市营运车辆达到15377辆,其中货车11892辆,出租车2698辆,班线车563辆,农村客运车224辆,共开通119条客运班线;开通公交线路19条,其中大武口区7条,惠农区9条,平罗县3条。全市农村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了100%。全市拥有机动车维修业户668家,其中二类以上业户30家;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户5家,各类教练车110辆,年培训学员达5000余人次。市境内班线客车和危货运输车辆实现了GPS动态监管。是年全市有9个渡口、3家水运企业,有各种船舶100艘,总吨位1649吨、净吨位948吨,总客位1856人。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82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2242万人公里;完成公路货运量4330万吨、货物周转量681193万吨公里。全市交通运输行业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3.2万个。
石嘴山铁路交通运输发达,包兰铁路纵贯市境南北,由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入市境惠农区,由平罗县西大滩出境,市境全长80公里。沿线车站由北向南分别为:今惠农站、红果子站、燕子墩站、石嘴山站、西大滩站。此外,市境内矿区和厂区,有专用铁路支线5条,全长137.4公里。朝石支线:由平罗东站接轨至大磴沟,全长34.7公里。汝箕沟支线:由大磴沟延伸经呼鲁斯太、宗别立、白芨沟、大峰沟、汝箕沟,全长47.5公里。该支线和朝石支线合称“平汝铁路”,于1971年11月建成通车,主要用于石炭井、汝箕沟等矿区的煤炭运输,年运输能力为330万~700万吨。石嘴山钢厂专用线:由石嘴山火车站接轨至钢厂,全长15公里。石嘴山矿区专用线:由石嘴山火车站接轨至石嘴山矿务局一、二矿,全长21.2公里。西北煤矿机械总厂专用线:由九〇五厂接轨至煤机一、二厂,全长19公里。2009年12月29日,设计时速每小时200公里的包兰铁路惠农至银川段新增第二线工程开工奠基,标志着宁夏第一段快速铁路建设正式启动。
信息通信
电报
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石嘴山工业开发建设,通信建设不断加快,增加了石嘴山(今惠农区)至银川的电报线路,开通了至河滨区和火车站的话传电报线路,开通了至大武口和石炭井的人工电报线路,1971年开通了至大峰沟电报线路。建成了覆盖石嘴山市全境的公用电报网。1989年石嘴山市的电报业务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全年收发转电报41590份,平均每天发生电报1150余份。此后,随着固定电话的普及,传真机进入企业、机关,电报业务量逐年下降,到了1998年,平均每天发生电报80余份。后由于电报业务量急剧萎缩,全市停止办理电报业务。
长途电话
1960年石嘴山市成立时,全市共有长途电话电路5条。1966年长途电话电路增加到14条,1973年增加到23条。当时长途电话实行四级汇接制,不能直拨,耽误时间,有时半天都打不通一个到银川的长途电话。1992年8月,首次在大武口开通300路长途程控交换机。1994年实线话路全部停开。1996年载波话路全部停开。至此,实线话路和载波话路全部被微波话路和光纤数字话路取代,程控电话实现了长途电话即时直拨通话。
市内电话
石嘴山市内电话始于1954年。当时石嘴山(今惠农区)、黄渠桥、宝丰等地共有各式人工电话交换机4部,电话总容量35门。1960年石嘴山市成立后,电话总容量发展到360门,1966年市话网覆盖石嘴山(今惠农区)、大武口、石炭井和石嘴山河滨区、火车站(今惠农火车站)。交换机总容量710门,实有电话用户308部。从1960年到1981年的21年间,石嘴山市内电话总容量由360门过渡到910门。1981年,在石嘴山首次开通市内自动电话,容量1000门。1987年大武口开通1000门市话自动交换机。1993年石炭井开通1000门市话自动交换机。至此,石嘴山地区的市内电话全部实现了自动化。2009年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30余万户,平均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71.4部。
无线寻呼
1991年,大武口开通容量1000户的无线寻呼设备,采用人工寻呼方式,向社会推出无线寻呼服务(俗称BP机),成为宁夏由邮电系统首家推出无线寻呼服务的城市。1993年,建成了覆盖石嘴山全境的无线寻呼网,实现了石嘴山全市无线寻呼联网同播。1994年建立了127无线自动寻呼系统。同年出现了汉字显示无线寻呼机。无线寻呼发展的最高峰是1999年,后随着“小灵通”、无线移动电话的逐渐普及,BP机迅速退出石嘴山历史舞台。
移动电话
1993年石嘴山首次建成移动通信网。当时开通采用的是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制式,手机个头大,俗称“大哥大”,购买一部手机需要1万多元,另交入网费5000元。开通当年发展800M移动电话239部,1994年达到433部,1995年猛增到1015部。石嘴山800M模拟移动电话开通后只风光了3年,到1996年,第二代移动通信900M数字移动电话登陆市场。数字通信技术通信质量好,功能强,立即受到人们的青睐。1999年全市已有6000多移动电话用户。当年8月8日,根据国务院和信息产业部有关进一步深化邮电体制改革的精神,移动通信业务从原电信企业剥离出来,宁夏移动通信公司石嘴山分公司正式成立。2000年8月31日,联通石嘴山分公司成立。2008年8月14日,移动公司在惠农区及大武口区安装了24小时移动自助服务终端,将自助缴费机、自助清单打印机、自助多媒体查询机等合为一体完全代替了过去的人工服务。2009年全市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0%以上,用户达50多万户。2008年10月,电信行业重组,联通公司CDMA业务出售给电信公司,网通公司并入联通公司,联通石嘴山分公司更名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石嘴山市分公司”。2009年联通石嘴山分公司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2万户,网络覆盖率达到98%以上;移动石嘴山分公司在网用户数量近60万户,网络覆盖石嘴山地区主要城镇、乡村、交通干线、工业矿区。
互联网与宽带
互联网通信在石嘴山市发端于1995年,当时用电信163电话拨号上网,网速很慢,除医院、学校、科研单位上网查询业务信息办理此项业务外,个人用户办理得很少。1995年到1998年的3年间,只发展公用计算机互联网37户。2003年以后,电脑在居民家庭中的迅速普及,石嘴山电信公司开始为用户提供宽带上网业务。加之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铁通公司等移动电话经营商纷纷开办互联网与宽带上网业务,遂使互联网开始迅速进入石嘴山市千家万户。2006年全市互联网宽带用户突破2万户,2009年全市建立了4套移动通信网,拥有互联网宽带用户4万多户。
伴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新兴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全市建立了政府电子政务宽带局域网,数字认证体系(RA)、网上信访、网上环保监测、政务大厅行政审批等信息管理系统,“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项目进入实施阶段,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用户联网达到90%以上。从“有事呼我”的BP机,到移动电话的迅速普及,再到QQ、MSN等通信软件,电子邮件、视频通话……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便捷。全市有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在互联网上建有自己的网站(页)或单位局域网,集电子商务、供求处理、信息发布、市场分析、咨询、政策法规汇总等多功能模块为一体。
第七节 财税金融与商贸流通
财政
财政收入
1960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994万元,2000年达到3.4亿元。21世纪以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加强税收征管,改进非税收入管理,全市财政收支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地方财政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一是收入总量实现新突破。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21亿元,同比增长17.01%,其中市级收入完成16.79亿元,同比增长16.97%。全年征收太西煤价格调节基金3.16亿元,超收1.16亿元。二是收入质量明显提高。2009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到了80.11%;税收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三项主体税种收入达6.96亿元,占到了67.25%,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持续性不断增强。三是支出规模大幅增长。全市地方财政支出完成48.99亿元,增长35.71%,其中,市级完成33.92亿元,增长41.41%。全市财政基本实现了从“想办大事”到“能办大事”,从“被动买单”到“主动服务”,从“单一手段”到“综合调控”的三大转变,逐步开始由“保吃饭型”到“促发展型”的战略转型。
财政支出
1960年,全市财政支出1.36亿元,2000年增加到5.60亿元。进入21世纪以来,紧紧抓住财政收入逐年增长的大好局面,集中财力办成了一批大事、实事、好事。财政支出增幅逐年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财政支出增加到41.8亿元。一是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全年本级财政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151万元,增长127%,预算安排3000万元用于城乡统筹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及时足额发放各项支农补贴2517万元。二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安排2.32亿元支持企业技改扩和节能减排,安排3200万元重奖功勋企业,投入6000万元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兑现企业各项优惠政策1.12亿元,增强了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确保了全市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安排服务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加快推进二、三产业分离,引导扶持服务业发展。三是大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全年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支出增长均高于财政经常性增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公用经费补助高于自治区标准;安排拨付6095万元继续推进农村校舍改造和学校标准化操场建设;筹措4亿多元,大力支持市职教中心、市一中、市三中、光明中学等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四是切实改善民生:大力支持就业培训,认真落实临时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支持高校毕业生和其他人员多样化就业。足额及时拨付各类社保资金,预算安排3000万元,在西北地区率先推进全民养老保障制度,争取自治区专项补助资金2151万元,解决了全市20家困难企业2268名下岗职工工资拖欠、身份转换和社保费清缴等工作。全年共投入廉租住房建设资金2.23亿元,筹措2.7亿元支持棚户区改造,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为民的作用进一步彰显。五是确保重点项目支出需要:筹措资金17.98亿元用于全市道路、生态、环境和三馆一中心、惠农陆路口岸及职教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税务
税收收入
1950年全市税收收入3.23万元,1960年达到505.5万元,1970年增加到1169万元,1980年达到3110万元。此后税收收入每年增加。1999~2009年间,全市国税系统累计组织税收收入116.07亿元。分税种来看:增值税106.26亿元,企业所得税6.58亿元,个人所得税1.85亿元,车辆购置税2.5亿元,消费税0.46亿元。分预算级次来看:中央级收入85.91亿元,地方级收入30.16亿元。市地税系统在“九五”期间组织各项收入6.6亿元,“十五”期间,组织各项收入14.7亿元,“十一五”期间,2006~2009年全市累计组织各项收入53.7亿元。
财税体制改革
1980年自治区对石嘴山市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划分给石嘴山市的固定收入为市属企业收入、农牧业税、盐税、工商所得税和其他收入。调剂收入是工商税。同时,核定收支包干指标和收入分成比例。包干指标以1979年预算执行为基数;调剂分成比例为35.9%,后又调整为34.6%。1996年自治区对分税制财政体制进行了新的调整,将原属自治区固定收入增值税25%的部分全部划给石嘴山市(大武口电厂除外);将原属自治区固定收入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资源税调整为共享税,共享比例为5∶5;将原共享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比例由7∶3调整为3∶7,即自治区30%,石嘴山市70%;将原共享收入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划为石嘴山市的固定收入,同时对税收返还基数进行了调整。1997年,自治区将石嘴山电厂缴纳的增值税25%划为自治区级收入,并对税收返还基数进行了调整。2009年,石嘴山市在全区率先将预算外专户管理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提高了非税收入预算编制和执行水平。在全区率先完成了市本级157个预算单位公务卡推行改革工作。全市累计实施政府采购预算金额15475万元,实现采购金额13436万元,同比增长13.15%,节约资金2039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3%。
金融
1949年9月石嘴山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宁夏省分行于次年1月7日在黄渠桥设立了“中国人民银行营业所”,随后迁到平罗县城,在营业所的基础上改组为中国人民银行平罗支行。新中国的金融机构一成立,就把制止恶性通货膨胀、支持恢复生产作为首要任务。
1960年石嘴山建市后,在市人民银行的基础上,先后又成立了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城市信用社、财产和人寿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统一货币发行、开展结算业务、加强先进管理等方面日益发挥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市金融机构不断扩大商业网点和业务范围,形成以人民银行为中心,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保险公司为主体,城乡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邮政储蓄等其他金融机构辅助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社会金融体系。2001年,全市共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267家,是1960年建市前的30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07亿元,同比增加9.9亿元。2003年,银川商业银行(宁夏银行)在石嘴山设立分支机构。2004年2月18日,石嘴山银监分局成立,依据中国银监会赋予的监管职责和行政许可法规,对市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依法监管工作。2008年12月26日,石嘴山市首家村镇商业银行——平罗沙湖村镇银行挂牌成立。2009年3月21日,石嘴山银行成立。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保持健康平稳发展态势。
金融改革步伐加快
截至2009年末,完成了原石嘴山市城市信用社改制为城市商业银行(石嘴山银行)工作,审慎推进了石嘴山银行异地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和跨市设立分支机构工作;批设了宁夏银行大武口和惠农区支行,全市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完成了3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统一法人社改制工作,完成了平罗沙湖村镇银行的设立工作。
资产总量迅猛扩张
2009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361.39亿元,较年初增加82.97亿元,同比增长29.80%,较2004年末增加265.96亿元,增长278.7%;负债总额348.45亿元,较年初增加79.23亿元,同比增长29.43%,较2004年末增加了254.65亿元,增长了271.48%。
存款大幅增长,创历史新高
2009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92.31亿元,比年初增加72.70亿元,增长31.53%,较2004年末增加了173.82亿元,增长了146.7%。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75.26亿元,比年初增加27.58亿元,增长18.87%,占各项存款的59.96%,较2004年末增加了99.55亿元,增长了131.49%。
贷款高速增长,投向合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2009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28.52亿元,比年初增加70.85亿元,增长44.94%,贷款增长速度高于全市GDP增幅31.74个百分点。贷款余额较2004年末增加了134.83亿元,增长了143.91%。其中,农业贷款余额达19.44亿元,比年初增加9.5亿元,增长96.14%,占各项贷款的8.5%。农业贷款较2004年末增加了22.87亿元,增长了169.41%;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2.82亿元,比年初增加29.81亿元,同比增长229.13%,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184个百分点,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8.47%,完成了年初既定目标;公共设施业贷款余额16.75亿元,比年初增加7.99亿元,同比增长91.25%;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7.60亿元,比年初增加18.75亿元,同比增长99.49%。
资产质量高,风险拨备充足,抵御风险能力增强
2009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继续保持低位“双降”的良好成绩,贷款损失准备4.83亿元,比年初增加1.75亿元,比2004年增加3.9亿元,增长了419.35%;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156.61%,比年初增加了63.4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12.17%,比年初提高42.7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4.3亿元,比年初减少0.13亿元,比2004年末减少了7.83亿元,下降了64.55%。不良贷款占比1.88%,比年初下降0.93个百分点,比2004年末下降了11.06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和拨备保持高位增长的良好态势,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经营效益大幅提升
2009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7.26亿元,同比多增1.49亿元,增长25.82%,比2004年末增加了6.91亿元,增长了240%。
商贸
1952年市境平罗县、惠农县共有私营商业网点656家,资本总额5.45亿元,年营业额12434万元。1955年全市基本完成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市境内无私营商业。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坚持以公有经济为主体,积极发展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同时,鼓励扶持个体私营商业的发展。到2000年,市区共有私营商业944家,从业人员19192人,注册资金66375万元。到2009年,私营商业遍布城乡各地。
1949~1951年,市境有国营商业门市部3家。1960年市区有国营商业企业47个,1979年有国营商业网点205个。1990年全市国营商业网点发展到587个。进入21世纪,商品市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重点建设项目成效显著,市场流通功能不断完善。截至2009年年底,完成全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全面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步伐,完成改造并通过验收农资配送中心5个、农资农家店932个;宁夏中南工贸有限公司和平罗县富乐民综合批发市场改扩建项目被列入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项目;大力推进绿色市场建设,市人民商场、大武口区百花超市、中野商厦3家企业获得了自治区级绿色市场认证。
商业体制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商业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对商业企业放开经营,变集权为分权,给企业下放权力,真正使责、权、利结合;变统负盈亏为自负盈亏;变国营为各种形式的承包和租赁经营;变铁饭碗、死工资为联产、联销、联利计酬。此后,进一步改革了商品流通体制,开放了城乡市场,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和多渠道的流通体制,国营商业不再单独垄断市场,新的集体和个体商业猛增,形成了多家经商互相竞争的新局面。1990年开始实行“第三轮经济承包”和“经营、价格、用人、分配四开放”的方针政策,国有商业开始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1997年以来,实行“股份合作制”和“公司制”改革。1999年实行了减员增效。
在计划经济时期,石嘴山市供销合作商业充分发挥了服务城乡、搞活流通的职能作用,为石嘴山的农资和农副产品流通及农业生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到1996年,全系统亏损额1200万元,濒临倒闭边缘。同年,确定了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明确责权,转、改、租、卖并举,集体、私营、个体一起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路子。将系统内9家企业、21处网点、楼层、仓储面向社会广泛招商,实施租赁、联营、出售,大胆进行经营方式的创新,使存量资产有效或高效运营起来。当年年底,全系统初步实现扭亏局面。到2003年,全市供销系统企业扭亏增盈工作走在了全国、自治区前列。全年实现赢利144万元,占宁夏全区供销社行业赢利总额的68.3%,荣获自治区供销合作社颁发的“经济效益特别奖”。
粮食购销
1953~1954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由国家直接控制粮食市场,严禁私商经营粮食。1963年开展粮食议价收购。从1953年起,城镇市民按人口、年龄、工种实行按月定量供应。供应标准:特重体力劳动者27公斤,重体力劳动者22公斤,轻体力劳动者17.5公斤,机关团体干部、学校教师、医务人员等脑力劳动者15.5公斤。大、中学生17公斤,10周岁以上儿童及居民13.5公斤,6~10周岁儿童11公斤,3~6周岁儿童4公斤。1993年7月1日,粮油价格开放经营,个体、私营粮店进入市场,国有粮店只占其1/4。1993~1994年推行国有民营改革,以粮站为核算单位。确定粮店承包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有资产不变。1996年推行股份合作制改革,翌年8月,改制工作全部结束。1997年6月底,对城镇居民供应粮油不再实行计划供应,完全放开粮油购销价格。
对外经济贸易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石嘴山市出口商品种类由“五五”计划期间的三四个品种增加到15个。“六五”期间,出口产品增加到24个。“太西煤”成为市境出口创汇的大宗产品,仅1984年就有19.5万吨太西煤远销芬兰、丹麦、联邦德国、英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诸国和日本、东南亚地区,创外汇1559万美元,占自治区创汇总额的49.7%。1991~2003年间,前10年石嘴山市外贸出口供货值每年增长13%~20%,个别年份增长率高达110%。“八五”期间供货总值18亿元,“九五”期间达到66.8亿元,增长3倍多。2001年有全市外贸产品生产企业70余家。2005年以来,全市拥有自营进出口资质的企业发展到320家,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20亿美元,实现年均增长13%的速度,其中出口创汇达15亿美元,年均增长了13%以上;2009年宁夏惠农陆路口岸与天津港实现无缝对接,有力地推动全市对外贸易和现代物流的快发展、大发展。是年全市实现出口创汇2.5亿元,占全区出口总值的33%。
保险
1951年9月,在惠农县黄渠桥镇成立保险代理处,石嘴山镇成立保险营业所,首次在石嘴山地区开办农村牲畜保险和黄河木船运输保险业务。1952年11月,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惠农县支公司。1953年11月农村保险业务停办。1959年12月市境内保险业务停办,机构撤销。1980年12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石嘴山市支公司成立,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1951~1957年间,财产保险每年承保的黄河运木100多艘,船舶运输保费2.06万元,承保农民的牲畜5237头,保费6042元。1996年实现保费740.1万元,赔款369.8万元。1996年,人寿保险收入保费580万元,1998年实现保费1050万元。2008年全市保费收入2.24亿元,赔偿金额3460万元。市境主要保险机构有中国人寿保险、中国平安人寿保险、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等。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