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智擒王德尼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869
颗粒名称:
智擒王德尼玛
分类号:
K252
页数:
3
页码:
327-3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在宁夏的统治瓦解,而革命力量也遭到毁灭性打击,形成了暂时的权力真空的内容.
关键词:
宁夏
辛亥革命
王德尼玛
内容
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在宁夏的统治瓦解,而革命力量也遭到毁灭性打击,形成了暂时的权力真空。1912年8月,北洋政府任命马福祥为宁夏镇总兵,率昭武军13营赴任宁夏。马福祥就任后,首先面临的是内蒙古部分王公贵族和宗教上层人士的分裂活动。辛亥革命前后,沙俄趁中国政局动荡之际,加紧进行吞并中国蒙古地区的侵略活动,乘机策动外蒙古于1911年底宣布独立,号称“大蒙古帝国”,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自称“日光皇帝”。沙俄立即宣布承认,同时,要求清政府承认外蒙古“自治”,自顾不暇的清政府当时未予答复。1912年11月,沙俄强迫哲布尊丹马与之订立《俄蒙协约》及附约《俄蒙商务专案》,取得了在外蒙古驻军、练兵、收税、贸易、开设银行、发行货币、采矿、筑路、兴办邮电等特权。此后,沙俄又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我国内蒙古地区。1912年7月,沙俄策动了内蒙古哲里木盟王公叛乱。1913年,沙俄又在内蒙古全境挑起更大规模的武装叛乱,靠近宁夏今石嘴山市地区的伊克昭盟也被卷入。伊克昭盟达拉特旗扎萨克喇嘛王德尼玛在沙俄和外蒙古王公支持下起兵叛乱,反对北京政府。其活动范围在张家口以西的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阿拉善盟等广大西蒙地区,主要武装力量为2000多名骑兵。袁世凯派绥远驻军与之多次交锋,屡战不胜;后又命大同镇守使孔庚率晋军围剿,亦毫无进展。王德尼玛驻扎于五原、临河一带,在归绥、包头一线横行无阻,京包、包兰间水陆交通受阻,宁夏北部受到严重威胁。袁世凯在多次武力围剿王德尼玛不能奏效的情况下。令马福祥和阿拉善旗亲王塔旺布理特甲拉相机与王德尼玛讲和。1913年6月,马福祥请准晋京,6月8日率马万良、马继德等官兵百人,于宁夏起程,乘船沿黄河经石嘴山顺流而下,14日抵达磴口,与塔旺布里特甲拉会合后继续沿黄河东行。6月19日在官渠遇到王德尼玛部游骑数十人。马部擒获后讯问得知,王德尼玛驻扎于20里之外的喇嘛庙。马福祥下令全部释放这些骑兵,发还枪支马匹,同时派塔旺布理特甲拉手下的阿拉善旗班克总管安久前去见王德尼玛。王德尼玛带随从数人在麻尼渡上船会见马福祥,力劝马福祥共同行动,意图先破晋军追剿部队,再进袭包头,以图山西。马福祥佯表同情,约王德尼玛于汇德城(今临河县)再次相见,“共商大计”,伺机擒王。6月30日,马福祥一行抵达汇德城。7月2日,王德尼玛一行数人由黄河北岸驾舟过河至南岸,上了马福祥一行的大船。马福祥用计缴了王德尼玛枪后,将王德尼玛等数人生擒。7月8日,孔庚率军抵包头后,马福祥将王德尼玛交于晋军孔庚。马福祥智擒王德尼玛,使西蒙地区分裂叛乱活动受到沉重打击,一时群龙无首,不久即偃旗息鼓。袁世凯则以马福祥肃清边患有功,于同年9月下令改宁夏镇总兵为宁夏护军使,并节制鄂托克、乌审、阿拉善3旗军务,升任马福祥为宁夏护军使,直隶中央,不再受甘肃省管辖,同时授马福祥为陆军中将,颁给二等文虎之章。不久,北洋政府又开缺原宁夏将军常连职,以马福祥兼任宁夏将军。马福祥于1914年1月返宁,就任宁夏护军使。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