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同盟会宁夏支部的建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866
颗粒名称:
同盟会宁夏支部的建立
分类号:
K
页数:
3
页码:
320-3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夏革命党人的活动,以及后来同盟会宁夏支部的建立,是和甘肃兰州革命党人的积极活动分不开的,由于革命党入和哥老会的密切合作,他们利用多种形式,在府城乡镇张贴革命标语,大力开展宣传活动,扩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与此同时,他们深入城乡广大群众,发展组织革命力量,不仅到府城近郊大小清真寺、余家营等地回民聚居区活动,也秘密串联,争取各界进步人士的支持,加紧进行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的内容.
关键词:
同盟会
宁夏支部
建立
内容
宁夏革命党人的活动,以及后来同盟会宁夏支部的建立,是和甘肃兰州革命党人的积极活动分不开的。根据《中国同盟会总章》规定:甘肃设同盟会分部。1906年,虽然在日本东京成立过陕甘同盟会支部,甘肃学生张赞元被委任为该支部事务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和困难,成立甘肃同盟会分会的计划并没有实现。“陕甘同盟会支部”虽然派人在甘肃有过活动,但在组织发展方面,也没有形成一股革命力量。1907年,清政府为了巩固其在新疆的统治,曾调湖北陆军第42标前往伊犁,途中先抵达兰州。这支新军的标统,即为著名的革命党人杨赞绪,他统率的这支新军队伍中革命分子甚多。另外,日知会在武昌被官府破坏后,也有不少革命党人加入新军,随之来到西北“另谋发展”。因西北边疆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同盟会便经常派人至陕甘交通线一带活动。这样,民主革命思想逐渐在甘肃传播开来。革命党人在甘肃活动比较著名的有刘先质、朱松藩、彭大寿等人。革命党人在兰州期间联络会党,发动新军,积极宣传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和同盟会纲领。在此期间,革命党人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和筹划,在兰州建立了以刘先质、彭大寿任总联络的“西北革命同盟会支部”。当时清政府在甘肃为培养新军人才,1906年将杨增新由河州知州,调至兰州担任甘肃新建的武备学堂总办。因杨增新曾任过中卫县知县,中卫生员苏芬(字岚卿)、宁夏府城的吕锡有等人被他招入兰州武备学堂学习军事,并参加了“西北革命同盟会”。1911年6月,在兰州的“西北革命同盟会”派出同盟会员刘先质、吕锡有、陈海山、颜伯亭等人,到宁夏开展工作。7月中旬,他们在宁夏府城一方面宣传“同盟会纲领”,并贴出醒目的革命标语和口号,另一方面深入群众联络各种社会阶层,发动绅、学、军、政界有识之士,如胡志笠、田丹屏、夏梓、王俊、刘复泰、袁宗刚、黄连升以及宁夏哥老会首领高士秀、刘华堂等50余人加入同盟会组织,并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建立了“宁夏革命同盟会支部”,刘先质任支部负责人。这样,宁夏有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领导的核心力量,分散的状况有所改变。同时,为加强与哥老会的合作,同盟会会员刘先质、吕锡有、陈海山、颜伯亭4人,加入宁夏哥老会,被哥老会热情地推举为会党首领。哥老会首领高士秀、刘华堂等人也参加了同盟会并进入领导核心。双方密切合作,共同斗争,使哥老会由一般群众秘密的“反清复明”为口号的斗争,转向公开的“排满革命”而接受资产阶级的领导及其提出的口号,成为宁夏辛亥革命的“坚实的基础”与骨干力量。“宁夏革命同盟会支部”的成立,给宁夏辛亥革命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由于革命党入和哥老会的密切合作,他们利用多种形式,在府城乡镇张贴革命标语,大力开展宣传活动,扩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与此同时,他们深入城乡广大群众,发展组织革命力量,不仅到府城近郊大小清真寺、余家营等地回民聚居区活动,也秘密串联,争取各界进步人士的支持,加紧进行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