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营子教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862
颗粒名称: 下营子教案
分类号: B976
页数: 3
页码: 308-3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下营子教堂建于1891年,为国外天主教在宁夏的第一个据点,隶属当时西南蒙古教区主教堂三盛公教堂管辖的内容.
关键词: 下营子 教堂 平罗县

内容

下营子教堂建于1891年,为国外天主教在宁夏的第一个据点,隶属当时西南蒙古教区主教堂三盛公教堂管辖。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和二十六年(1900年),后套(今内蒙古包头、五原一带)地区两次发生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当时,蒙古王公早已将士地租给教堂,由教堂向农牧民收租。时逢大旱,百姓们无钱交租,纷纷离乡背井,他地谋生。不少灾民逃到石嘴山、平罗一带。后灾情缓和,但后套地区已十室九空,田园荒芜,无人耕种,使教会的收入受到很大影响。于是,教会“整理教籍”,令逃荒他乡的套民“归籍奉教”。已在平罗地区安家落户的套民当然也在劝迫之列。然而,这些套民在平罗已生活多年,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生儿育女,成家立业,再让他们返回后套,势必拆散他们的家庭。所以,“归籍奉教”的命令遭到百姓们强烈反对,乡民们与教堂的矛盾日益激化。时有乡民龙占海、姚大奇、马跃川等人,于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十三日(1901年12月23日)夜,冲进下营子教堂,将外国神甫梅伯华、彭寿年杀死,同时还杀死两位来教堂为洋人通风报信的教民。
  下营子教案的发生,在平罗县和整个宁夏府引起巨大震动。当时《辛丑条约》刚签订不久,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也因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而逃亡在西安。清廷深怕此事给刚刚了结的“庚子事件”再添麻烦,故接到报案后7天内,一口气发出四道上谕,一面饬令地方“严拿匪徒,毋任漏网”,并要求各地文武官员对“各属教堂、教士、教民加以保护,毋再疏虞,致于重咎”,一面又气急败坏地把平罗县卸任知县王树槐、在任知县李含寿和平罗营参将易庆安等一并革职,勒令其戴罪缉拿凶犯归案。一时间搞得陕甘宁大小官员惊慌失措,人人自危。省、道、府各级官吏挤满了小小的平罗县城。对于被杀洋人,朝廷则“深为怜悯,……立即妥为抚恤”。在宁夏镇总兵官汤泳山、宁夏道台和省派道员张廷楫亲自指挥下,四处逮捕嫌疑犯,严刑逼供,凡与龙占海、马跃川等人有点儿来往或沾点边儿者,均不能幸免。有多名无辜百姓被杀示众。荷兰和比利时政府接到报告后,立即指派当时担任甘肃盐务总办的比利时人林阿德来宁夏监办此案。不久龙占海被抓,1902年3月在平罗县城被杀。清廷还赔偿下营子教堂白银4.2万两。因当时宁夏已无款可筹,遂改以数百顷土地作为抵偿。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