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清真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856
颗粒名称:
清真寺
分类号:
B967
页数:
3
页码:
292-2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明天启三年市境宝丰建有清真大寺,当时是宁夏地区最古、最大的清真寺之一。石嘴山清真大寺位于石嘴山区,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最早系石嘴山20余户回民集资兴建的内容.
关键词:
清真寺
石嘴山
内容
明天启三年(1623年)市境宝丰建有清真大寺,当时是宁夏地区最古、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清代著名的有石嘴山清真寺、灵沙清真寺、通伏清真大寺等。在清代同治年间的回民起义过程中,多数清真寺被焚掠一空,后又逐渐恢复。截至1949年,市境内有大小清真寺189座。
平罗县城清真寺是银北地区较有影响的清真寺之一。根据调查,原县城清真寺位于北大街,民国19年(1930年)由马鸿宾驻平罗部队马吉安、马文庆发起,在全县24坊穆斯林群众积极赞助下修建的。清真寺为中式平顶,大殿15间,左右厢房9间,下对亭4间,沐浴房5间,井房和炭房各1间。附设另院,建房20间,共计57间。清真寺建成后由马仲选(灵沙人)、王孟德(高庄人)、杨文秀(二闸乡老户人)、王维智(高庄人)相继任开学阿訇。1949年时又由杨文秀、王振兴阿訇开学。
石嘴山清真大寺位于石嘴山区,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最早系石嘴山20余户回民集资兴建。有上殿15间、厢房10间。同治八年(1869年)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清真寺遭到破坏。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迁居石嘴山的回民日渐增多的情况下,又经回民群众集资于中街重建一座15间的清真寺,1926年又续建6间。民国时期冯玉祥、白崇禧等军政要人曾为石嘴山清真大寺题字留念。据资料记载,原建筑殿堂不施彩画,朴素简洁,高雅明快,装饰以精美的砖、木雕刻见长,建筑风格独特。在一些有关中国清真寺建筑的专著中均有记载。“文化大革命”时期,清真寺遭到严重破坏。1981年,由市政府拨款重建,外形为阿拉伯式,山门两侧建有两层“邦克”楼,大殿卷脊,顶部横列三个穹庐,上殿面积800平方米。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