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回族反清斗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855
颗粒名称:
回族反清斗争
分类号:
K254.43
页数:
6
页码:
287-2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爆发后,各地人民纷纷响应。太平军扫荡数省,定都南京,形成与清政府相对立的农民政权.宁夏回族反清斗争是由马化龙及其子侄组织领导的。回族反清斗争事件对整个局势的发展影响巨大,分散于宁夏、宁朔、平罗等地的回民军,因金积堡马化龙的失败而先后遭到清军的镇压的内容.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宁夏回族
清军
内容
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爆发后,各地人民纷纷响应。太平军扫荡数省,定都南京,形成与清政府相对立的农民政权。农民革命震撼着清王朝的统治,清廷大为震恐。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第二年,清廷急命宁夏、甘肃各地将领遴选精壮士兵,迅速启程赴淮扬一带堵截太平军。宁夏清兵腐败不堪,一触即溃,兵丁逃亡死伤相继。“甘肃平罗营参将张维义……于贼匪出扰时,并不督兵堵截,竟率弁兵不战而溃;甘肃花马池参将陈升,经托明阿:派令招集溃兵;而兵丁已陆续归伍,该参将竟不知去向。”(《清实录宁夏资料辑录》)至1857年,宁夏、甘肃前线之兵所余无几,“且该兵丁现多患病”,“日有病亡,兼之屡次打仗,伤亡甚众,所存精壮官兵无几”。而宁夏本地留存之兵既多老弱,且因军饷不继,不断请饷滋事。陕甘清军已处于兵饷两绝的境地。清初以来,清政府为控制新疆及甘宁青回藏等少数民族,十分注重西北武备,驻军多于其他各省,军事力量较为雄厚。而此时,陕甘军营仅余老弱,前线呼救求援仍连续不断。1858年,胜保以河南危急,要求调甘肃提督、回族将领索文率兵离甘。清廷认为:“陕甘兵力实已空虚”,“甘肃为西陲重地,近来野番出没无常,该提督控制颇为得力……未便调索文赴豫”。可见,清政府在西北的统治力量已被大大削弱。
陕西回族因汉族团练问题爆发反清斗争,给宁夏、甘肃各地广大回族以很大影响。面对陕西团练攻击回民军的事实,宁夏回族迅速行动起来。1862年夏天,陕西回民军“已有传单到甘,且宁夏府属之灵州有回民入境买马、制造军器之事”。9月,盐茶厅所属平原所(今同心县豫旺乡)清军回族把总马兆元,“布散传帖,且称奉上司檄,官兵刻期歼除回头(类)”,首先打起反清旗帜。接着固原以阿訇纳三为首,盐茶以王大桂、田成吉为首,平凉以穆生花为首,纷纷发动当地回民武装反清。而“灵州所属之金积堡、吴忠堡两处回民同时倡乱,势甚猖獗”。10月,同心回民军攻灵州,盐茶回民军攻惠安堡,北部平罗、宁夏(今银川)等处回民亦响应反清,宁夏南北均告事变。持续十年之久的宁夏回族反清斗争爆发。
宁夏回族反清斗争是由马化龙及其子侄组织领导的。马化龙所居之金积堡隶属灵州,两地相距仅十里。这一带回民大多数为哲赫忍耶门宦教众。举事前,这里的回民入灵州买马制械,官府十分紧张。灵州知州张瑞珍“曾将马化龙传到,谕以各安生业,勿生事端”。马化龙答应灵州回民不与陕西回民联系,以麻痹官府。而实际上,不仅金积堡、吴忠堡的回民反清是由马化龙直接组织领导的,北部宁夏、平罗,南部同心、固原、平凉等地回族起事亦与马化龙有密切联系。
马化龙(1806~1871年),灵州金积堡人。哲赫忍耶门宦第五代教主。其祖父马达天、父亲马以德为该门宦第三、第四代教主。马化龙承袭祖业,具有才智机谋。由于马化龙及其家族的巨大影响,金积堡成为宁夏回族反清运动的中心。1862年秋冬,金积堡以南之同心、盐茶等回民军北攻灵州和惠安堡。平罗一带回民军则南下,攻府城。这一军事方案的目的,一是向金积堡聚集,二是解除金积堡周围的军事压力。这反映了宁夏回民军受马化龙的统一领导,形成较为严密的组织体系。1862年10月,金积堡回民军与马兆元部联合围攻灵州城。宁夏驻防满营佐领隆阿、防御英明率旗兵往援,被回民军设伏击败。12月1日,宁夏道侯云登,在署甘肃提督定安的配合下,解灵州之围,回民军暂退往金积堡、同心一带。清军企图乘胜一举歼灭回民军,遂逼近金积堡。回民军针对敌我力量悬殊,采取智取。12月8日,当清军进至郭家桥时,突然决堤放湖沟水阻淹清军,又乘势发动反攻,清军败退灵州城。
在灵州回民起义的推动下,宁夏府城北路的通昌、通贵等上下各堡回民纷纷响应。平罗回民军乘胜围攻平罗县城,知县长谦被击伤,满营佐领吉星、防御庆连和署平罗营守备郭宗魁以及教谕包叶恒等均被击毙。与此同时,宁夏府城亦被回民军包围,满、汉二城同时告急。由于陕甘各地武备空虚,无军驰援,清廷只得急命阿拉善亲王贡桑珠尔默特,调派鄂尔多斯东西两盟蒙古兵数千,出贺兰山口,趋平罗、宁夏救援。
强家沙窝战役后,清军主力大部分瓦解。清政府在甘统治岌岌可危,而在宁夏的统治则已崩溃。宁夏府城和灵州为回民军占据两年多,这一带的清官府早已被回民军扫荡,只有满营一隅未被回民军夺取。宁夏南部,清军溃败之后,从同心至固原皆为回民军所有。宁夏回民军赢得了空前的胜利。当此之时,宁夏回民军领袖马化龙确定“求抚”方针。1865年10月,马化龙先向清朝督办甘肃军务西安将军都兴阿表示愿意求抚。随后形成了长达10年的抚局。
在抚局中,回民军仍然保持着独立的军事力量,北自石嘴山,南至固原,抚局地区的政权完全操控在回民军手中。马化龙自任“总理宁郡两河等处地方军机事务大总戎”,下设参领、元帅诸官职,自成一套统治体系,掌握政治、军事、钱粮等各种权力。因此,左宗棠说抚局“名为官抚回,实则回制官”。总之,抚局反映了回民军反抗清政府是有限度的。一旦清政府在回族地区的统治瓦解,回民军便从斗争转为妥协,以期保持所取得的斗争成果。通过抚局,回族实现了自己的自我管理。
清政府抚局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它是官方兵力处于劣势情况下的妥协,“姑令先献城池,不过缓其心志。指目大兵云集,然后一鼓剿除,庶可操必胜之券,岂有真心议抚之理”。因此,在甘肃各地达成抚局之同时,清政府积极部署力量,准备镇压回族反清运动。1866年9月,清政府任命浙闽总督、湘军统帅左宗棠为陕甘总督,不久又加钦差大臣头衔,令其督办陕甘军务。左宗棠认为,“方今所患者,捻匪回逆耳。以地形论,中原为重,关陇为轻;以平贼论,剿捻宜急,剿回宜缓;以用兵次第论,欲靖西陲,必先清腹地,然后客军无后顾之忧,饷道免中梗之患”(《左文襄公全集·奏稿》),遂制定“先捻后回”“先秦后陇”的战略方针,其关键是,“不令捻回合势”。当时不仅捻军与回民军不相联系,陕甘回民军亦因门宦教派区别,虽有时互相支持,但并未形成统一的组织与指挥,往往各自为战,分股行动。左宗棠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采取分别击破的战略原则。虽经艰苦战斗,但金积堡反围剿的战斗,坚持了一年半的时光,终于失败。至此,持续近10年的宁夏回族反清运动宣告失败。
左宗棠从维护清朝专制统治出发,看到马化龙以宗教组织回族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认为宁夏回族反清斗争较之陕西回族牢固坚定,其根源更为深远。他说:“此时若稍松手,将来仍是西北隐患……本朝都燕,以九边为肩背,尤不宜少留根菱,重为异目之忧,卷不比陕回由积衅私斗起事,尚可网开一面也。”不日,刘锦棠以金积堡中搜获“洋枪一千二百余杆”为口实,于3月3日将马化龙父子亲属22人凌迟处死,同日被杀害的还有马化龙的族众党友80多人。这次事件对整个局势的发展影响巨大,分散于宁夏、宁朔、平罗等地的回民军,因金积堡马化龙的失败而先后遭到清军的镇压。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