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回族入居源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853
颗粒名称: 第七节 回族入居源流
分类号: K294.33
页数: 10
页码: 285-2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回族入居源流的石嘴山地区回族分布,回族反清斗争,清真寺等的内容。
关键词: 石嘴山 回族 清真寺

内容

石嘴山地区回族分布
  回族是石嘴山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宁夏的穆斯林自元代传入,继之明清。“元时回回遍天下,江南尤多”。明朝时,大量的回回从江南迁到西北各地。清康熙初年,今石嘴山市境内平罗县宝丰一带已有陕西、甘肃等地迁来的回族定居。清雍正年间惠农渠、昌润渠开通以后,朝廷“招民垦种”,河东及南部山区缺田少地的回民陆续前来市境开垦荒地,安家落户。伊斯兰教当于此时大规模传入。由于明清以来陕甘穆斯林普遍实行单一的教坊制,即以一个清真寺为核心所形成的共同进行宗教和社会活动以及经堂教育的区域性集体。因此,回族通常以清真寺为中心聚居,从而形成聚居区。乾隆初年,石嘴山已成为整个河套地区最大的民族贸易市口。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所立的“市口碑”记载了回族在此参与交易之史实。据《宁夏纪要》记载,当时石嘴山人口“回民占三分之二”。
  石嘴山市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6个民族。派别有:格底目、伊合瓦尼、哲赫忍耶、虎夫耶。四个派别在教派上都属于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在教法教律上同属于逊尼派的哈乃斐学派。格底目教派格底目意为“古老”。格底目派又是最早传入的教派,故称“老教”或“老派”。受哈乃斐的宽容影响,是一个虔守正统、顾全大局、重视安定团结的教派。伊合瓦尼教派伊合瓦尼意为“同教兄弟”。伊合瓦尼派是伊斯兰教的“革新者”,故称“革新派”或“新兴派”。伊合瓦尼派“中阿并重”,举办中阿学校,用汉语言宣传伊斯兰教等主张,适应了革新潮流,故在一段时间内曾在市境得到了传播和发展。哲赫忍耶教派哲赫忍耶系阿拉伯语,为“公开”“高扬”的意思。主张高声念诵记主赞圣的各种“则克尔”词是明扬正道。虎夫耶教派虎夫耶阿拉伯语意为“隐藏”或“低念”,故称“低念派”。它主张念记主“则尔克”词时,以低念为最贵。平罗五香乡新潮村、渠口乡红阳村部分穆斯林遵奉虎夫耶宁夏通贵门宦,没有单独清真寺,礼拜等宗教活动与格底目派合坊进行;在平罗二闸东风村、头闸永惠等地部分格底目信众亦参与虎夫耶宗教活动,每年正月十三(创始人马金贵亡日)前往通贵“道堂”过乜帖。
  回族反清斗争
  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爆发后,各地人民纷纷响应。太平军扫荡数省,定都南京,形成与清政府相对立的农民政权。农民革命震撼着清王朝的统治,清廷大为震恐。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第二年,清廷急命宁夏、甘肃各地将领遴选精壮士兵,迅速启程赴淮扬一带堵截太平军。宁夏清兵腐败不堪,一触即溃,兵丁逃亡死伤相继。“甘肃平罗营参将张维义……于贼匪出扰时,并不督兵堵截,竟率弁兵不战而溃;甘肃花马池参将陈升,经托明阿:派令招集溃兵;而兵丁已陆续归伍,该参将竟不知去向。”(《清实录宁夏资料辑录》)至1857年,宁夏、甘肃前线之兵所余无几,“且该兵丁现多患病”,“日有病亡,兼之屡次打仗,伤亡甚众,所存精壮官兵无几”。而宁夏本地留存之兵既多老弱,且因军饷不继,不断请饷滋事。陕甘清军已处于兵饷两绝的境地。清初以来,清政府为控制新疆及甘宁青回藏等少数民族,十分注重西北武备,驻军多于其他各省,军事力量较为雄厚。而此时,陕甘军营仅余老弱,前线呼救求援仍连续不断。1858年,胜保以河南危急,要求调甘肃提督、回族将领索文率兵离甘。清廷认为:“陕甘兵力实已空虚”,“甘肃为西陲重地,近来野番出没无常,该提督控制颇为得力……未便调索文赴豫”。可见,清政府在西北的统治力量已被大大削弱。
  陕西回族因汉族团练问题爆发反清斗争,给宁夏、甘肃各地广大回族以很大影响。面对陕西团练攻击回民军的事实,宁夏回族迅速行动起来。1862年夏天,陕西回民军“已有传单到甘,且宁夏府属之灵州有回民入境买马、制造军器之事”。9月,盐茶厅所属平原所(今同心县豫旺乡)清军回族把总马兆元,“布散传帖,且称奉上司檄,官兵刻期歼除回头(类)”,首先打起反清旗帜。接着固原以阿訇纳三为首,盐茶以王大桂、田成吉为首,平凉以穆生花为首,纷纷发动当地回民武装反清。而“灵州所属之金积堡、吴忠堡两处回民同时倡乱,势甚猖獗”。10月,同心回民军攻灵州,盐茶回民军攻惠安堡,北部平罗、宁夏(今银川)等处回民亦响应反清,宁夏南北均告事变。持续十年之久的宁夏回族反清斗争爆发。
  宁夏回族反清斗争是由马化龙及其子侄组织领导的。马化龙所居之金积堡隶属灵州,两地相距仅十里。这一带回民大多数为哲赫忍耶门宦教众。举事前,这里的回民入灵州买马制械,官府十分紧张。灵州知州张瑞珍“曾将马化龙传到,谕以各安生业,勿生事端”。马化龙答应灵州回民不与陕西回民联系,以麻痹官府。而实际上,不仅金积堡、吴忠堡的回民反清是由马化龙直接组织领导的,北部宁夏、平罗,南部同心、固原、平凉等地回族起事亦与马化龙有密切联系。
  马化龙(1806~1871年),灵州金积堡人。哲赫忍耶门宦第五代教主。其祖父马达天、父亲马以德为该门宦第三、第四代教主。马化龙承袭祖业,具有才智机谋。由于马化龙及其家族的巨大影响,金积堡成为宁夏回族反清运动的中心。1862年秋冬,金积堡以南之同心、盐茶等回民军北攻灵州和惠安堡。平罗一带回民军则南下,攻府城。这一军事方案的目的,一是向金积堡聚集,二是解除金积堡周围的军事压力。这反映了宁夏回民军受马化龙的统一领导,形成较为严密的组织体系。1862年10月,金积堡回民军与马兆元部联合围攻灵州城。宁夏驻防满营佐领隆阿、防御英明率旗兵往援,被回民军设伏击败。12月1日,宁夏道侯云登,在署甘肃提督定安的配合下,解灵州之围,回民军暂退往金积堡、同心一带。清军企图乘胜一举歼灭回民军,遂逼近金积堡。回民军针对敌我力量悬殊,采取智取。12月8日,当清军进至郭家桥时,突然决堤放湖沟水阻淹清军,又乘势发动反攻,清军败退灵州城。
  在灵州回民起义的推动下,宁夏府城北路的通昌、通贵等上下各堡回民纷纷响应。平罗回民军乘胜围攻平罗县城,知县长谦被击伤,满营佐领吉星、防御庆连和署平罗营守备郭宗魁以及教谕包叶恒等均被击毙。与此同时,宁夏府城亦被回民军包围,满、汉二城同时告急。由于陕甘各地武备空虚,无军驰援,清廷只得急命阿拉善亲王贡桑珠尔默特,调派鄂尔多斯东西两盟蒙古兵数千,出贺兰山口,趋平罗、宁夏救援。
  强家沙窝战役后,清军主力大部分瓦解。清政府在甘统治岌岌可危,而在宁夏的统治则已崩溃。宁夏府城和灵州为回民军占据两年多,这一带的清官府早已被回民军扫荡,只有满营一隅未被回民军夺取。宁夏南部,清军溃败之后,从同心至固原皆为回民军所有。宁夏回民军赢得了空前的胜利。当此之时,宁夏回民军领袖马化龙确定“求抚”方针。1865年10月,马化龙先向清朝督办甘肃军务西安将军都兴阿表示愿意求抚。随后形成了长达10年的抚局。
  在抚局中,回民军仍然保持着独立的军事力量,北自石嘴山,南至固原,抚局地区的政权完全操控在回民军手中。马化龙自任“总理宁郡两河等处地方军机事务大总戎”,下设参领、元帅诸官职,自成一套统治体系,掌握政治、军事、钱粮等各种权力。因此,左宗棠说抚局“名为官抚回,实则回制官”。总之,抚局反映了回民军反抗清政府是有限度的。一旦清政府在回族地区的统治瓦解,回民军便从斗争转为妥协,以期保持所取得的斗争成果。通过抚局,回族实现了自己的自我管理。
  清政府抚局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它是官方兵力处于劣势情况下的妥协,“姑令先献城池,不过缓其心志。指目大兵云集,然后一鼓剿除,庶可操必胜之券,岂有真心议抚之理”。因此,在甘肃各地达成抚局之同时,清政府积极部署力量,准备镇压回族反清运动。1866年9月,清政府任命浙闽总督、湘军统帅左宗棠为陕甘总督,不久又加钦差大臣头衔,令其督办陕甘军务。左宗棠认为,“方今所患者,捻匪回逆耳。以地形论,中原为重,关陇为轻;以平贼论,剿捻宜急,剿回宜缓;以用兵次第论,欲靖西陲,必先清腹地,然后客军无后顾之忧,饷道免中梗之患”(《左文襄公全集·奏稿》),遂制定“先捻后回”“先秦后陇”的战略方针,其关键是,“不令捻回合势”。当时不仅捻军与回民军不相联系,陕甘回民军亦因门宦教派区别,虽有时互相支持,但并未形成统一的组织与指挥,往往各自为战,分股行动。左宗棠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采取分别击破的战略原则。虽经艰苦战斗,但金积堡反围剿的战斗,坚持了一年半的时光,终于失败。至此,持续近10年的宁夏回族反清运动宣告失败。
  左宗棠从维护清朝专制统治出发,看到马化龙以宗教组织回族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认为宁夏回族反清斗争较之陕西回族牢固坚定,其根源更为深远。他说:“此时若稍松手,将来仍是西北隐患……本朝都燕,以九边为肩背,尤不宜少留根菱,重为异目之忧,卷不比陕回由积衅私斗起事,尚可网开一面也。”不日,刘锦棠以金积堡中搜获“洋枪一千二百余杆”为口实,于3月3日将马化龙父子亲属22人凌迟处死,同日被杀害的还有马化龙的族众党友80多人。这次事件对整个局势的发展影响巨大,分散于宁夏、宁朔、平罗等地的回民军,因金积堡马化龙的失败而先后遭到清军的镇压。
  清真寺
  明天启三年(1623年)市境宝丰建有清真大寺,当时是宁夏地区最古、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清代著名的有石嘴山清真寺、灵沙清真寺、通伏清真大寺等。在清代同治年间的回民起义过程中,多数清真寺被焚掠一空,后又逐渐恢复。截至1949年,市境内有大小清真寺189座。
  平罗县城清真寺是银北地区较有影响的清真寺之一。根据调查,原县城清真寺位于北大街,民国19年(1930年)由马鸿宾驻平罗部队马吉安、马文庆发起,在全县24坊穆斯林群众积极赞助下修建的。清真寺为中式平顶,大殿15间,左右厢房9间,下对亭4间,沐浴房5间,井房和炭房各1间。附设另院,建房20间,共计57间。清真寺建成后由马仲选(灵沙人)、王孟德(高庄人)、杨文秀(二闸乡老户人)、王维智(高庄人)相继任开学阿訇。1949年时又由杨文秀、王振兴阿訇开学。
  石嘴山清真大寺位于石嘴山区,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最早系石嘴山20余户回民集资兴建。有上殿15间、厢房10间。同治八年(1869年)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清真寺遭到破坏。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迁居石嘴山的回民日渐增多的情况下,又经回民群众集资于中街重建一座15间的清真寺,1926年又续建6间。民国时期冯玉祥、白崇禧等军政要人曾为石嘴山清真大寺题字留念。据资料记载,原建筑殿堂不施彩画,朴素简洁,高雅明快,装饰以精美的砖、木雕刻见长,建筑风格独特。在一些有关中国清真寺建筑的专著中均有记载。“文化大革命”时期,清真寺遭到严重破坏。1981年,由市政府拨款重建,外形为阿拉伯式,山门两侧建有两层“邦克”楼,大殿卷脊,顶部横列三个穹庐,上殿面积800平方米。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左宗棠
相关人物
马化龙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