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清代名人与石嘴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849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清代名人与石嘴山
分类号: K294.33
页数: 10
页码: 275-2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代名人与石嘴山的康熙皇帝途经石嘴山,通智开发石嘴山,廉吏俞德渊,热心文化的县官徐保字等的内容。
关键词: 石嘴山 黄河水运 俞德渊

内容

康熙皇帝途经石嘴山
  噶尔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其部原游牧于天山北麓伊犁河流域,后进占天山南麓,威胁青海、西藏,而且进攻喀尔喀蒙古和漠南蒙古。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尔丹举兵南下,深入内蒙古,逼近乌兰布通,震动北京。宁夏尤其是石嘴山地区此时是清军西路防御重点。康熙曾特别诏令:“宁夏地方重要,宜设官兵驻防,可遣官往彼监造营房。”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噶尔丹率骑兵3万,扬言“借俄罗斯鸟枪兵6万,大举南下”。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认为噶尔丹“一日不可姑留”,“朕意将所领兵赴宁夏,有调遣处可相机行事”。为征讨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经大同,渡黄河,过榆林、定边、花马池(今盐池县境内),于三月二十七日(农历)到达宁夏城。康熙以宁夏为筹集军需、组织剿灭噶尔丹的大本营,以大将军费扬古为主帅的征讨大军陆续自宁夏出发。康熙驻宁夏府城18天后,于闰三月十五日离开宁夏,乘船北行回京。四月十五日行舟至内蒙古布古图,费扬古报告,噶尔丹于闰三月十三日在阿察阿穆塔台服毒自尽。至此,北方割据势力被消灭。
  据《清实录》记载:“康熙三十六年闰三月乙未(1697年5月5日)上自宁夏城往白塔。是日启行,驻跸尧甫堡。康熙三十六年闰三月丙申(1697年5月6日)上驻跸流穆河西岸。康熙三十六年闰三月丁酉(1697年5月7日)上驻跸哨马营西南隅之峡河西岸。康熙三十六年闰三月戊戌(1697年5月8日)上驻跸哨马营。康熙三十六年闰三月己亥(1697年5月9日)上驻跸石嘴子西南隅黄河西岸。由此,康熙乘船顺黄河北行返京,沿途在石嘴山区境内尧甫堡(今姚伏镇)、流穆河西岸、哨马营和石嘴子西南各住一夜。于闰三月二十二日从石嘴子离开宁夏。
  康熙访宁夏,留下很多传说。诸如《铁打的洪广营,纸糊的宁县城》,《王廉哭五更》,《掉底包子糊涂面,有钱没钱吃两碗》等等。据有关史志所载,康熙在宁夏期间,除指挥平叛外,还视察军务、体察民情,所以类似传说并非子虚乌有。
  通智开发石嘴山
  通智,满洲人,时任兵部侍郎。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奉旨来宁夏巡查,会同单畴书(山东高密人,时任宁夏道台,后升任户部侍郎)等人,“经营查汉托获地方,开惠农、昌润二渠,筑新渠、宝丰二县,招户垦种”。惠农渠从宁朔县(今青铜峡市)叶升堡东南之陶家嘴为进水口,至平罗县尾闸堡入黄河,全长131公里,大小陡口136座,浇灌新户田28000公顷(合42万亩)。与此同时,又开昌润渠一道,渠从宁夏县(今银川市)通吉堡溜山子开口,至平罗永屏堡入黄河,全长78公里,大小陡口113座,浇灌埂外田11313.4公顷(合16.97万亩),两渠共浇地58.97万亩。为保证新开渠道和田亩不被黄河水淹没,又在沿河一带筑有长堤,以防水患,全长160公里。为了排水,又在唐徕渠东、惠农渠西疏通西河,全长175公里,“以泄汉唐两渠及诸湖碱水”,并在渠堤两岸栽植杨柳10万余株。随着惠农、昌润两渠相继竣工,新立宝丰、新渠两县,“立县令以膺民社,设通判以司水利,建学校以育人才,置营弁以备防汛”。雍正九年(1731年)朝廷应“唐徕渠闸道湃岸废弛损坏,若不补修,将来难以经理,以通智在宁开浚渠道,自然明悉”为由,继续命通智等人浚修唐徕渠。自同年二月二十日动工,至四月十四日竣工,历时53天。“共添运物料,顾觅工匠”,耗银1.8万两。从此,三渠“规模一新,渠流通畅,高下地亩优渥沾足,百姓欢腾”。两渠开通、两县建立后的数年间,“新辟良田数十万顷,安户万余家”,达数万人之多,并新设堡屯53个,使该地区一时繁盛起来。后来,由于乾隆三年(1738年)宁夏大地震,新渠、宝丰两县城坍毁,并被大水淹没,渠亦受损。乾隆四年(1739年),遂将新、宝两县撤销,将原新渠县所属之通宁、通朔、通贵、通昶、通吉5堡归并宁夏县管辖,下剩48堡(史称新户)划归平罗县管辖。这样,平罗县就在原有16堡(史称老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48堡,共64堡。
  通智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来宁夏六年,为石嘴山水利建设和农业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人民为了纪念他开渠辟壤之功,将新设堡屯的名称,多冠以“通”字,除前面所提到的划归宁夏县的5堡外,留在平罗境内的还有许多,如通义、通伏、通城、通惠、通润、通丰、东通平等,至今仍为沿用。通智于大功告成后,有佞臣进谗言于皇上,言通智开渠后,沿惠农渠新设之堡,皆以“通”字命名,其意在贪天之功,图谋不轨。雍正轻信之,遂降旨杀通智于正闸桥。其冤案直到乾隆年间才得以平反昭雪。乾隆皇帝念其于社稷有功,遂降旨追封通智为四渠(大清、唐徕、汉延、惠农)总龙王,并在正闸桥旁建庙塑像。规定每年四渠春工完竣开水之时,首先祭奠总龙王,文官到此必须下轿,武官到此必须下马,以示尊敬。“文化大革命”期间,庙宇被毁。
  廉吏俞德渊
  俞德渊(1778~1835年),字原培,号陶泉,又号默斋主人。祖籍安徽省无为县俞家村(今安徽省无为县俞家村)。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六月,生于宁夏平罗县头闸镇俞家庄。德渊幼年天资聪慧,勤奋刻苦,早年家境贫寒,父母节衣缩食,送德渊就读于本村和平罗兴平书院,学习成绩优异,考中秀才。后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参加省试中举,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中进士,选入翰林院庶吉士散馆。道光初年,任江苏荆溪知县,不久调任长州知县。在任期间,严正廉洁,甚得民心,后升任苏州督粮同知。道光六年(1826年),江苏初行海运业务,德渊总揽其役,亲手制定了章程,工作成绩出色。道光八年(1828年),德渊升任常州知府,旋调任江宁知府。道光十年(1830年),两淮盐务混乱,宣宗授陶澍为两江总督,命尚书王鼎、侍郎宝兴到江南主持改革盐法,与会众臣一般都主张“罢官商盐”,归盐场或盐户,由盐场或盐户纳税,俞德渊没有盲从,认为盐归盐场后产值额数难定,又不好稽查,会造成收税难的局面;而盐归盐户,不仅私煎容易拖欠,而且经不住天灾人祸,又不好管理。权衡利弊,还是仍实行官商盐,但需先定章程,重新清核签证,裁减浮加杂费。这样既不因新旧接替而停产,又不影响税收和各地用盐。这一正确意见被朝廷全部采纳,德渊遂被提升为两淮盐运使。为了治理混乱的盐规,他接任后,首先把原来由岸商私自贩运食盐,全部改为派官吏督办,并实行在海运中严格稽查、核价,凡余利如数上交国库的制度。很快形成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盐规、盐法,既提高了食盐产量,促进了盐运工作,又增加了国家的税收。俞德渊虽在江南为官,但十分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道光五年(1825年),正值平罗知县徐保字兴修“又新书院”,他把省吃俭用积蓄下的300两银子,从江苏寄来,捐给平罗县扩建“又新书院”。信中勉励童生“立志大植,品正察理”,告诫学子努力学习,以求上进。
  俞德渊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美名传颂大江南北。“两淮本脂膏地,运使多以财结权贵及四方游客。”而俞德渊一贯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尚书黄铖之子黄中民为盐场大使,欲得美职,德渊不允。德渊生活俭朴,其妻子、儿女亦行节俭,江南一些地区奢华的风俗,也为之大变。两广总督林则徐称他“体用兼赅,表里如一”。两江总督陶澍也非常钦佩德渊的才干,曾多次向宣宗帝推荐“其才可大用”。宣宗也嘉奖德渊的才干,行将被重用,不幸突然患病,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三月二十日逝世。荆溪、常州及江宁地区的人民听到噩耗,无不痛哭流涕,纷纷请求为他建立祠堂,以示永远纪念。俞德渊逝世后,朝廷诰授他为“中议大夫”,灵柩运回平罗葬于头闸南昌润渠畔。两江总督陶澍、两广总督林则徐及同僚共资助白银5万两,为俞德渊修建了祠堂。俞氏祠堂气势恢弘,但今已不存。“文化大革命”初期,俞德渊的坟墓被挖掘,尸体被焚毁。俞德渊著有《默斋存稿》《默斋公牍》,刊行于世,版藏关中书院。
  热心文化的县官徐保字
  徐保字(生卒年月不详),字阮邻,男,汉族,浙江归安人(今浙江省湖州市)。徐保字“以名孝廉”,于清道光四至五年(1824~1825年)和道光八年(1828年)先后两次出任平罗县知事。为官三年,励精图治,脚踏实地,善做好事,为后人称颂。道光四年(1824年)徐保字出任平罗县知事时,平罗尚无县志。面对“掌故残缺、文献寂寥”,“询之吏无可考据、咨之士无可商榷”的现状,他把编修县志视为上任后的第一要事,“探风问俗,随所见而笔之”,同时查阅《明一统志》《朔方志》《甘肃通志》等,核证摘录有关资料,历时三年,撰成《道光平罗记略》。这是石嘴山市境内第一部地方志书。
  《道光平罗记略》共八卷,撰修总目分为象纬、舆地、古迹、建置、风俗、物产、水利、赋役、祠祭、职官、武卫、选举、人物、艺文、志异15个门类,74000字。这是一部用旧方志体裁记述平罗县境地理概貌、建置沿革、农耕物产、水利灌溉、风土人物等基本情况的官修县志,其内容虽简,但却是唯一用方志体裁记述平罗县方方面面的重要文献。
  徐保字热心办学。他对平罗当地“社学久废,贫寒子弟无力读书,自暴自弃”的状况甚感痛惜,便崇尚前人“设家塾乡学”的做法,在平罗县城西南处购置房屋开办“义学”,并捐钱聘请教师,来校就读的达到百余人。考虑到义学之长远,他又拿出自己的薪俸“三百串文,发当商生息,作每岁修脯”(把此钱存人当铺生利息,备义学使用)。为使平罗更多的人有机会读书,徐保字在任期间,又捐出薪俸“八百串文”,在头闸、黄渠桥、石嘴山、虞祥堡、西河堡等地分设义学各一所,遂使平罗县的义学盛极一时。徐保字卸任之后,仍热心于办义学之事,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他先后捐出自己的“廉俸”及“公项钱”共1180千文,全部用于义学。徐保字办“义仓”,助民度荒。他认为:“夫善政莫重救荒,民命莫大积贮”,“义仓之立,计至深远”。主张采取贫困户不捐粮、富裕户多捐的办法,“传各堡二三殷户到署,亲自晓谕,随其捐数,书之于簿,旬日间得仓斗粮二千七百石有奇”。灾荒之年,徐保字及时报奏朝廷,免征、少征遭受旱灾、雹灾的赋税,同时对绝收的农民借给籽种、口粮,扶助他们度过荒年。徐保字主持改修渠道。在任期间,镇朔堡一带因上游“新济渠”有十多里的沟渠年久失修,被积沙堵塞,致使下游断流,大量农田长年灌不上水,附近农民怨声四起。徐保字经过查访,果断决定开挖新渠,对占用农民的田地折价给予补偿。结果,“不数日新渠建成,灌流畅通”,上下两堡民众均感满意。徐保字擅长诗文,尤其是七言律句。《平罗记略·艺文》收录其诗作八题十一首,大多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为题材,有描绘平罗山川景物的,有反映民情疾苦的,抒发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情怀。徐保字还喜爱撰写楹联,他曾为甘肃盐茶同知署作一副对联:“回民汉民多是子民,我最爱民无异视;礼法刑法无非国法,尔须畏法莫重来。”鲜明地反映了其朴素的民族平等观念和法治思想。徐保字深知为官之道在于为民,关注黎民百姓的疾苦,尽力兴办各种公益事业,实在难能可贵。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编修县志之举,为石嘴山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平罗特定时期的县情史料。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噶尔丹
相关人物
通智
相关人物
俞德渊
相关人物
徐保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